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1 湘教版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下册《同一首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演唱合唱的能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能力。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1)分声部演唱:合唱时声部声音要和谐统一,感情要充沛。
(2)用自制乐队伴奏演唱。
教学重难点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表达人们对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Be大调,演唱时根据同学们的音高确定调,4/4折歌曲结构为两段体1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1-8) 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
(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
B段(17-20)高音色彩柔和,气氛热烈,力度逐渐加强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21-24)是11、20小节的重复,并有#4的出现,音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
(25-28)小节是A段主题音乐的再现。
B段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歌曲《同一首歌》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学生听并谈听后的感受:歌曲情感真挚,旋律优美、舒畅。
二、学习歌曲1、找准调,老师边弹边唱歌曲,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
(1)注意情绪和速度(老师问)学生回答: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歌曲为中速。
(2)老师问:歌曲的内容。
学生答:歌中唱了“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等,从这首歌分为两个段。
师:从这首歌曲深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片的真诚愿望,2分段学习歌谱。
①分段学习歌谱中,只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情感表达和词曲创作特点。
2.通过演唱歌曲加深对歌曲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歌曲和歌词。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体会。
2.创作歌曲和歌词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歌曲《同一首歌》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并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正文(40分钟)
(1)歌曲欣赏
请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氛围,并分析歌曲词曲创作特点。
(2)歌曲演唱
请学生跟着歌曲一起演唱,加深对歌曲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3)歌曲创作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歌曲或歌词,可以借鉴歌曲《同一首歌》的词曲创作特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创作。
3. 总结(10分钟)
请几位学生上台演唱自己的歌曲或歌词,并与大家分享所学和所感,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歌曲创作、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以及听课总结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五、教学扩展
可以邀请专业歌手和音乐人到班级进行音乐沙龙和交流,加深学生对音乐创作和表达的了解和体验,同时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潜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主备人:杨天学审核人:学科组审核:教导处审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教案设计:《同一首歌》音乐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准确唱出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 通过学习,理解歌曲表达的团结、友爱、和谐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歌词解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感悟“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同一首歌”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同一首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走向,尤其是高音部分的稳定演唱;深入体会歌词内涵,投入情感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同一首歌》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2. 新课讲解- 分析歌曲结构,介绍歌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 跟随伴奏,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进行音阶训练和旋律模唱。
- 解析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倡导的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追求。
3. 实践操作- 分小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 鼓励学生尝试个人独唱,锻炼胆量和自信,同时提高演唱水平。
- 全班合唱,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 小结与拓展-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歌曲表达的核心思想。
- 延伸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同一首歌”中传递的团结友爱精神。
【作业布置】- 继续熟练演唱《同一首歌》,并尝试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到歌声中。
- 自选一首同样表达友谊、团结等主题的歌曲,进行自学,下节课分享交流。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1湘教版

同一首歌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什么是合唱中各声部的有机组合?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并展开探讨性学习。
二、进程与方式:①学习简单的发声方式。
②学习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歌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情,培育学生踊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已具有了必然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的能力。
本节课是八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
在上本课之前,这些同窗几乎没有任何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
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大体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相较在声音上的特殊性,从听觉上初步熟悉什么是合唱,并能了解声部的演唱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更要注重声部间的和谐配合这一重要特性。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置,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1)、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把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拍。
(2)、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
4教学进程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一、师生问好。
二、随琴进行发声练习1 2 3 4│ 5—│mi5 4 3 2 |1—‖ma歌唱的姿势、口形、喉位、咽壁位置、呼吸方式、气息操纵、咬字等大体的发声技术。
活动2【活动】二、导入一、观看歌曲《同一首歌》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二、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并板书之。
活动3【教学】三、新课教授一、聆听感受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教师歌曲介绍2. 复听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教师提出问题:(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3. 学习歌词。
(教师出示《同一首歌》歌词朗诵。
)(1)教师范唱(2)学生按节拍有情感地朗诵歌词。
(3)学生分小组有情感地朗诵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全班同窗再次有情感地朗诵歌词。
湘教版初中音乐《同一首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湘教版初中音乐《同一首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初中音乐《同一首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同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3、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中央三台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播放歌曲,全班共同感受歌曲并哼唱)师:同学们在哪些场合听到的这首歌?生:很多公益性演出??师:我们在很多公益演出中听到过这首歌曲,大家都很喜欢这首歌,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呢?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生:友谊、团结??师:介绍歌曲:《同一首歌》创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受到热烈欢迎。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2湘教版

同一首歌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 演唱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能力。
3.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同一首歌》。
2重点难点1. 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2.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3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
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首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什么是合唱中各声部的有机组合?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并展开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简单的发声方法。
②学习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歌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的能力。
本节课是八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
在上本课之前,这些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
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基本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相比在声音上的特殊性,从听觉上初步认识什么是合唱,并能了解声部的演唱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更要注重声部间的协调配合这一重要特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理,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1)、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
(2)、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随琴进行发声练习
1 2 3 4│ 5—│
mi
5 4 3 2 |1—‖
ma
歌唱的姿势、口形、喉位、咽壁位置、呼吸方法、气息控制、咬字等基本的发声技巧。
活动2【活动】二、导入
1、观看歌曲《同一首歌》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并板书之。
活动3【讲授】三、新课教授
1、聆听感受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教师歌曲介绍
2. 复听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3. 学习歌词。
(教师出示《同一首歌》歌词朗诵。
)
(1)教师范唱
(2)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全班同学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
4. 学唱歌曲。
(1)聆听《同一首歌》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
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3)、分段学习歌谱。
(《同一首歌》歌曲学习。
)
(1)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
(2)学习二声部旋律,可采用学生直接视唱的方法。
5. 歌曲处理。
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和音区上有所不同。
(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
歌曲中的变化音,要唱得自然而流畅,歌曲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人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迎
接新的辉煌。
活动4【活动】四、设计演唱形式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随《同一首歌》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5【讲授】五、教师小结
《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和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不仅用真挚的情感演唱了歌曲,而且还为歌曲设计了不同的演唱形式。
“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
今后,希望同学们能珍视人世间的真情,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6【作业】七、布置作业
下课后收集其他合唱歌曲
活动7【活动】教学后记
《同一首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我采取欣赏、思考、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
在学唱《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同一首歌》的视频,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豪的情绪和爱国的热情一触即发,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教育基础。
学生们积极思考,尝试各种演唱形式来完善歌曲的情感需要,特别在后面的表演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的展示了歌唱的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