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巩固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少量He ,则反应速率增大B .若()()2正逆v CO =v H O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s)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 .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 A .2HI (g)=H 2 (g)+I 2 (g)B .NH 4NO 3爆炸:2NH 4NO 3 (s)=2N 2 (g)+4H 2O (g)+O 2 (g)C .2O 3 (g)=3O 2 (g)D .4NH 3 (g)+5O 2 (g)=4NO (g)+6H 2O (1)3.aA(g)+bB(g)⇌cC(g)+dD(g) ΔH=Q ,同时符合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 )A .a+b>c+d T 1>T 2 Q>0B .a+b>c+d T 1>T 2 Q<0C .a+b>c+d T 1<T 2 Q<0D .a+b <c+d T 1<T 2 Q<04.某对于平衡体系xA(g)+yB(g)mC(g)+nD(g),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x +m<n B .x +y<m +n C .m +n>xD .m +n<y +x5.已知某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1-1mA g +nB g qC g /mol L 3.6 2.4 2.42s /mol L 2.41.64.0⋅⋅()起始浓度末浓度则m:n:q等于()A.3:2:2 B.3:2:3 C.3:2:4 D.3:2:56.化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离不开伟大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C.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7.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 ΔH<0B.2SO3(g)2SO2(g)+O2(g) ΔH>0C.4NH3(g)+5O2(g)4NO(g)+6H2O(g) ΔH<0D.H2S(g)H2(g)+S(s) ΔH>0,10min 8.将1mol X和3mol Y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s)3Y(g)2Z(g)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B.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4mol/LC.10min时,X的转化率为20%D.反应时,向容器中通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浓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10.下图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 1、t 2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有2v(X 2)=v(Z)B .t 2时,反应已达到了一定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1.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H=-197kJ ·mol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与应用1.如图是可逆反应X(g)+3Y(g) 2Z(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C.t2~t3时,反应已停止进行D.t1时,反应只向正反应方向进行2.(经典题)(2023黑龙江铁人中学月考)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X2为0.2 mol·L-1B.Y2为0.2 mol·L-1C.Z为0.3 mol·L-1D.Z为0.45 mol·L-13.(2024江苏苏州月考)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N2O4(g) 2NO2(g)ΔH>0。

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64 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达到化学平衡前,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C.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最多为2.6 mol·L-1D.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题组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4.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为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

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3v(N2)=v(H2)B.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c(N2)∶c(H2)∶c(HCl)=1∶3∶65.(2023河北省示范高中期中)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2H4(g)+H2(g) C2H6(g)ΔH<0。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3)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3)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化学反应平衡图像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汽车尾气中NO 产生的反应为:N 2(g )+O 2(g )⇌2NO (g )。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 )和O 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210)(4c c c -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 <02.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 (g )⇌Y (g ),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 T 2下,在0~t 1时间内,v (Y )=1t ba -mol·L -1·min -1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3. 已知:CO 2(g )+3H 2(g )⇌CH 3OH (g )+H 2O (g ) ΔH =-49. 0 kJ·mol -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测得CO 2和CH 3OH (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B.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 225 mol·L-1·min-1C. 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加D. 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CO2的转化率增加4. 有如下可逆反应:A(g)+B(s)⇌C(s)+D(g)ΔH>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教反应速率战化教仄稳概括训练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采用题(包罗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搁热),反应速率为v2.对付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下时,v1、v2的变更情况为A. 共时删大B. 共时减小C. v1删大,v2减小D. v1减小,v2删大2. 正在一稀关容器内爆收氨领会反应:2NH3N2+3H2.已知NH3起初浓度是2.6mol·L-1,4s终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更去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mol·L-1·s-1 B. 0.4 mol·L-1 ·s-1C. 1.6 mol·L-1·s-1D. 0.8 mol·L-1·s-13. 正在温度没有变的条件下,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道述不妨证明反应已经达到仄稳状态的是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2D. 反应容器中压强没有随时间变更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仄稳时,要使正反应速率落矮,A的浓度删大,应采与的步伐是A. 加压B. 减压C. 缩小E的浓度D. 落温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战B2二种气体,正在稀关容器内反应死成气体C,反应达仄稳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精确表白式为A. 2A2+B22A2BB. A2+B22ABC. A2+B2A2B2D. A2+2B22AB2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仄稳后,下列情况使PCl5领会率落矮的是A.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氩气B. 体积没有变,对付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氯气D. 温度没有变,删大容器体积7. 正在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战6. 0体积的H2通进一个戴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N2+3H22NH3.已知仄稳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动做起初物量,分别充进上述容器,并脆持温度没有变,则达到仄稳后,NH3的浓度没有为c mol·L-1的是8. 将3 molO2加进到VL 的反应器中,正在下温下搁电,经t1s 修坐了仄稳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移率为30%,下列图象能精确表示气体的物量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9. 下图为可顺反应A(g)+2B(g)nC(g)(正反应搁热)死成物C 的浓度随压强变更并修坐仄稳的关系图,则n 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精确的是 A. p2>p1,n <3 >C. p1>p2,n <3D. p1>p2,n >310. 正在容积牢固的稀关容器中充进一定量的X 、Y 二种气体,一定条件下爆收可顺反应3X(g)+Y(g)2Z(g),并达到仄稳.已知正反应是搁热反应,测得X 的转移率为37. 5%,Y 的转移率为25%,下列有关道述精确的是A. 若X 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 -1·s -1,则Z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 -1·s -1B. 若背容器中充进氦气,压强删大,Y 的转移率普及C. 降下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D. 启初充进容器中的X 、Y 物量的量之比为2∶111. 正在373 K 时,把0.5 mol N2O4通进体积为5 L 的真空稀关容器中,坐时出现棕色.反应举止到2 s 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 -1.正在60 s 时,体系已达仄稳,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启初的1.6倍.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前2 s ,以N2O4的浓度表示的仄稳反应速率为0. 01 mol·L -1·s -1B. 正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启初时的1. 1倍C. 正在仄稳时体系内含N2O40. 25molD. 仄稳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普及N2O4的转移率12. 对付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推断精确的是A. 2体积SO2战脚量O2反应,肯定死成2体积SO3B. 其余条件没有变,删大压强,仄稳肯定背左移动C. 仄稳时,SO2消耗速度肯定等于O2的死成速率D. 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 13. 反应:L(s)+aG(g)bR(g)达到仄稳,温度战压强对付该反应的 做用如左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仄 衡混同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推断 A 2 3 mD 2 3 m t t 1 B2 3 m 1 C 2 3 m t 2t 1C 浓度/m ol L-1p p .12x yp p OA. 上述反应是搁热反应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 a>bD. 无法决定a、b的大小14. 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二种支配,二种支配分别达到仄稳后,支配1中N2战支配2中NH3转移率之战一定没有为1的是(起初体积相等)A.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B.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C.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D.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15. 某温度下,C战H2O(g)正在稀关容器里爆收下列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仄稳时,c(H2)=1. 9 mol·L-1,c(CO)=0. 1 mol·L-1.则下列道述精确的有A. CO正在仄稳时转移率为10%B. 仄稳浓度c(CO2)=c(H2)C. 仄稳时气体仄稳相对付分子品量约为23. 3D. 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H2O(g)的转移率随之落矮第Ⅱ卷(非采用题共60分)16. (10分)正在稀关容器中爆收下列反应:I2(g)+H2(g)2HI(g)(正反应吸热)起初时,n(H2)=a mol,n(I2)=b mol.只改变表中列出的条件,其余条件没有变,试将化教反应速率的改变(“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挖进相映的表格.编号反应条件反应速率(1)降下温度(2)加进催化剂(3)再充进a mol H2(4)将容器容积夸大为本去2倍(5)通进b mol Ne(g)17. (8分)正在一个牢固体积的稀关容器中,加进2 mol A战1 mol B,爆收反应:2A(g)+B(g)3C(g)+D(g)达到仄稳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护容器体积战温度没有变,用下列物量动做起初反应物时,经反应达到仄稳后C的浓度(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1)加进1 mol A战1 mol B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1.(2)加进2mol A、1mol B、3mol C、1mol D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3)加进3 mol C 战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4)加进2 mol B 、3 mol C 、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18. (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仄稳后,当降下温度时,B 的转移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同体系中C 的品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顺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p(挖“>”“=”“<”).(2)减压时,A 的品量分数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下共)(3)若加进B(体积没有变),则A 的转移率_________,B 的转移率_________.(4)若降下温度,则仄稳时B 、C 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5)若加进催化剂,仄稳时气体混同物的总物量的量_________.(6)若B 是有色物量,A 、C 均无色,则加进C(体积没有变)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而保护容器内压强没有变,充进氖气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挖“变深”“变浅”或者“没有变”).19. (14分)将等物量的量的A 、B 、C 、D 四种物量混同,爆收如下反应:aA +bB cC(s)+dD ,当反应举止一定时间后,测得A 缩小了nmol ,B 缩小了2nmol ,C 减少了23n mol ,D 减少了nmol ,此时达到化教仄稳.(1)该化教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爆收变更,但是仄稳没有移动,该反应中各物量的汇集状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3)若只降下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量的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挖“搁热”或者“吸热”).20. (16分)一定条件下,将SO2战O2充进一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搁热)反应历程中SO2、O2、SO3物量的量变更如图所示:回问下列问题:(1)落矮温度,SO2的转移率_________,化教反应速度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2)反应处于仄稳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3)反应举止至20 min 时,直线爆收变更的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笔墨表白).10 min 到15 min 的直线变更的本果大概是_________(挖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b. 缩小容器体积c. 落矮温度d. 减少SO3的物量的量化教仄稳概括训练问案1、剖析:偶像温度对付v的做用,降下温度,反应速率删大,故选A.问案:A2、剖析:v(NH3)=s4L mol)0.16.2(1-⋅-=0.4mol·L-1·s-1.问案:B3、问案:D4.剖析:为了落矮正反应速率,必须采与落矮反应物或者死成物的浓度、落矮温度、减小压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采与与此差异的步伐,没有管化教仄稳背何目标移动,皆市删大反应速率的;选项B、C、D切合上述央供.题中又央供使A的浓度删大,则减压(减小压强,真量上是删大容器的体积)后没有管仄稳背何反应目标移动,皆能减小反应物战死成物的浓度,所以选项B没有切合题意.减小E的浓度,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而落温使仄稳背顺反应目标(搁热反应目标)移动,A的浓度会删大,所以D切合题意.问案:D5、剖析:Δc(A2)=1 mol·L-1-0. 58mol·L-1=0. 42mol·L-1,Δc(B2)=1 mol·L-1-0. 16mol·L-1=0. 84mol·L-1,Δc©=0. 84 mol·L-1,果变更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故选D.问案:D6、剖析:正反应为扩体吸热反应.A. 无做用;B. 加热,温度降下,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C. 充进Cl2,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落矮;D. 温度没有变,体积删大,压强减小,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故选C.问案:C7.剖析:此题考查教死对付恒温恒压条件下等效仄稳的认识.恒温恒压修坐等效仄稳的条件是投料比相等.所以题设条件下,加进的N2战H2的体积比切合V(N2)∶V(H2)=2. 0∶6. 0=1∶3者皆可选.天然没有管加进几NH3,其转移为N2战H2的体积比皆为1∶3,即加进几NH3皆是符合的,或者曰对付等效仄稳无做用.可睹惟有C选项可选.问案:C8、剖析:3O22O3n(初):3 0n(变):0. 9 0. 6n(仄):2. 1 0. 6故C 切合变更.问案:C9、剖析:p 大,v 大,到达仄稳所需时间短,故p1>p2,若由p1形成p2,则p 减小,仄稳背扩体目标移动,而C 浓度删大,即仄稳背死成C 的目标移动,故1+2<n ,即n >3,故选D.问案:D10、剖析:A 项错,X 消耗速率为0. 3 mol·(L·s)-1,转移为X 战Y 的Z 的速率为0. 2 mol·(L·s)-1才是仄稳的标记.B 项错,正在容器容积没有变时加进氦气,仄稳没有移动.C 项错,降温时,正、顺反应速率均删大,但是删幅分歧.D 项精确,设启初时充进X 的物量的量为x,Y 的物量的量为y ,则x·37. 5%∶y·25%=3∶1得y x =21.问案:D11、剖析:c 初(N2O4)=L 5mol5.0=0. 1mol·L -1,果N2O42NO2,所以v(N2O4)=2s 2L mol 002.01⨯⋅-=0. 005 mol·L -1·s -1,A 没有精确;n(NO2)=0. 02mol·L -1×5 L =0. 1mol ,反应后n(总)=0. 5mol +0. 1 mol×21=0. 55mol ,故B 精确;设到达仄稳时,反应的N2O4物量的量为x ,由N2O42NO2n(初): 0. 5 mol 0n(仄): 0. 5 mol -x 2x则mol 5.0mol 5.0x+=1. 6 mol ,所以x=0. 3 mol ,C 没有精确;压缩容积,压强删大,仄稳背N2O4目标移动,故N2O4的转移率落矮,D 没有精确.问案:B12、剖析:选项A :死成2体积还表示2体积SO2局部反应,但是此反应是可顺反应,反应物没有成能局部转移为死成物.选项B :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物量分子数目缩小的反应,果此删大压强时会使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选项C :达到仄稳时的标记是正、顺反应速率相等.SO2的消耗是正反应,O2的死成是顺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之比.所以消耗SO2的速率应为死成O2速率的二倍.选项D :仄稳时,SO2浓度与O2浓度的关系要瞅反应起初的投料量,如果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时,由于反应消耗的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所以达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可则没有会是.问案:B13、剖析:由图给疑息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下,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减小,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知,正在相共温度下,压强删大,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也删大,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删大的反应,即a <b.问案:B14、剖析:C. 从正、顺二个目标分别修坐等效仄稳,得反应物的转移率与死成物的转移率之战为1.问案:C15、剖析:正在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仄稳:C(s)+H2O(g)CO(g)+H2(g)背左移动,火的转移率落矮.问案:D16、剖析:(1)没有管正反应吸热,仍旧搁热,降下温度皆能使化教反应速率加快,v(正)也加快,v(顺)也加快,但是减少幅度没有相共.若正反应吸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若正反应搁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2)若无特天声明,常常所道的催化剂即为“正催化剂”,加进催化剂,可共等程度天普及正、顺化教反应速率.(3)再充进a mol H2,c(H2)浓度删大,化教反应速率加快.(4)夸大容器的容积,容器内各物量浓度(或者压强)均减小,化教反应速率落矮.(5)通进Ne(g),并已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战压强,化教反应速率没有变.问案:(1)删大 (2)删大 (3)删大 (4)减小(5)没有变17、剖析:此题为等效仄稳问题,2 mol A 战1 mol B 反应达到仄稳时,与3 mol C 战1 mol D 反应达到仄稳时是等效的,即二者正在仄稳时C 的浓度为W mol·L -1,再根据仄稳移动本理加以推断即可.问案:(1)小于 (2)大于 (3)等于 (4)大于18、剖析:降下温度,B 的转移率变大,证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同体系中w©减小,证明减压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即m+n >p.问案:(1)搁> (2)删大 (3)删大减小 (4)变小 (5)没有变 (6)变深变浅19、剖析:(1)果变更的物量的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所以a ∶b ∶c ∶d =n ∶2n ∶23n ∶n =2∶1∶3∶2,故a=2,b=1,c=3,d=2.(2)果改变压强,速率爆收变更证明有气态物量介进反应,使仄稳没有移动,证明等号二边气态物量的化教计量数相等,据此可判知:A为气态,B为固态或者液态,C为固态,D为气态.(3)降温时,反应一段时间后,四种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证明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所以顺反应为吸热反应.问案:(1)2 1 3 2(2)气态固态或者液态固态气态(3)搁热20、剖析:(1)落温,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SO2的转移率删大,化教反应速率落矮.(2)反应举止15 min时,SO2、O2、SO3的物量的量均没有爆收变更,证明反应达到了仄稳状态.(3)反应举止至20 min,O2的物量的量爆收突变,证明此时减少了O2的量.问案:(1)删大减小(2)15~20 min,25~30 min(3)减少了O2的量 ab。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上)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 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 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2. 将C(s)和H2O(g)以物质的量之比1∶2置于恒容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H2(g)+CO(g)ΔH>0。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v(H2O)=v(CO)B. H2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 形成2 mol H-O键,同时生成1 mol CD. 混合气体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3. 对于可逆反应4 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时,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4. 温度不变时,在恒压容器a与恒容容器b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2和H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则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2的转化率应当是()A. a中大B. b中大C. a、b一样大D. 无法判断*5. 可逆反应mA(s)+nB(g)p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B的体积分数φ(B)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m+n<pB. n>pC. X点时v(正)>v(逆)D. X点比Y点的正反应速率大6. 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 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D. 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二、填空题*7. 对于反应A(?)+2B(g)n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改变A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4化学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4化学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解析:起始NO2与SO2的体积比与化学(huàxué)方程式中NO2与SO2的化学计量数比相 同,则该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NO2和SO2的转化率始终相等,故不能以NO2和 SO2的转化率相等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A错误;SO3与NO的体积比 始终保持1∶1,C错误;消耗SO3和生成NO2为同一方向的反应,D错误。
|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dò衡ngt,à即i)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进行,即 v 正=v 逆≠0
| …在平衡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 不变
| …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会 发生移动
,达到新的平衡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思考〛 若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g)+ B(g) 3C(g)。当①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②B的浓度不再变化。能否 (nénɡ fǒu)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B)=5v逆(C)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C的同时,消耗x mol A,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A)=3v正(D)
解析:4v正(B)=5v逆(C)能证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化学平衡
2.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
时,相反等应体系中所
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保质持量恒定(hé浓ng度dìng)的状态。 (xiāngděng
)
12/11/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巩固练习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了
B.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2. 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I2(g)
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 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3. 可逆反应2NO22NO + 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 、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 ④ ⑥ B.② ③ ⑤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 可以说明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P(g)+ Q(g) R(g) + 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的是()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生成速率相等
C. R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 P、Q、R、S的物质的量相等
5.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 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 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6.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
2和H
2
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 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是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 l·L—1,当反应达到平
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A. c(SO3)=0.4 mol·L—1
B. c(SO2)=c(SO3)=0.15 mol·L—1
C. c(SO2)=0.25 mol·L—1
D. c(SO2)+c(SO3)=0.4 mol·L—1
8. 在HNO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NO2 H++NO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后,
一定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NaOH溶液B.硫酸溶液C.NaNO2溶液D.NaHSO4溶液
9. FeCl2 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Fe2++2H2O Fe(OH)2+2H +
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A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 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10. 在一个容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Y(g)2Q(g)+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
来增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A. 3
B. 4
C. 5
D. 无法判断
11. 五氧化二氮是白色固体,熔点为30℃,升温时易液化和汽化,并发生以下两个相互联
系的反应:①N2O5(g)N2O3(g)+O2(g) ②N2O3(g)N2O(g)+O2(g)
在0.5L密闭容器中,将2 .5 mol N2O5加热汽化,并按上述①②两式分解,在某温度下达
到平衡,测得O2的平衡浓度为4.4 mol·L—1,N2O3的平衡浓度为1.6 mol·L—1,则下列各
项判断正确的是()
A. N2O5的平衡浓度为3 .0 mol·L—1
B. N2O5的转化率为80%
C. N2O的平衡浓度为4 .4 mol·L—1
D. N2O的平衡浓度为1 . 4 mol·L—1
12. 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A(s) + 2B2(g) 2C2(g) +D2(g)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⑴、单位时间内生成了2molC2的同时也生成了1molA
⑵、一个B — B键的断裂的同时有一个C — C键的生成
⑶、百分组成 B2% = C2% = D2%
⑷、C(B2) : C(C2) : C(D2) = 2 : 2 : 1
⑸、温度、体积一定时,c(B2) 、c(C2、c(D2)浓度不再变化
⑹、温度、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⑺、温度、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13. 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