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重要影响,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细度的大小,水泥越细,其水化速度越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就越高,但是后期强度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并且因为水泥比表面积增大,水泥浆体要达到相同的流动度,所需水量就必须增加,导致混凝土硬化后的内部结构产生较多孔隙和空洞而使强度下降。

同样,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过多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是不利的,粗的水泥颗粒只能在表面反应,水化反应速度慢,从而损失了熟料的活性,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过低,影响施工进度。

所以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细度是十分重要的。

水泥粉磨越细,其中的细颗粒所占的体积分数越多。

从而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提高早期强度。

而当水泥颗粒过细时,混凝土早期强度虽然提高了,但是中长期强度的增长幅度趋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自收缩增大,并且加剧混凝土干湿循环的损伤程度,另一方面,粗颗粒含量少,减少了起稳定体积作用的未水化颗粒,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长期性能。

以上的这些不利影响会导致结构安全度以及抵抗不利环境的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提早劣化据相关资料记载,美国在1937年按特快硬水泥的标准生产的水泥与现如今水泥的组成和细度的平均水平相当,当时采用这种快硬水泥生产的混凝土10年后强度倒缩了;而早在1923年时,使用粗水泥生产的混凝土,直到50年后强度依然还在增长。

水泥细度还能够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

细水泥混凝土的易裂性与其低抗拉强度有关。

kuhlmann和sprung等人指出波特兰水泥随着比表面积的减少,其水化硬化速度大力推进,减少水泥中的细颗粒含量对早期强度的提升促进作用比对提升28d的强度效果更显著。

可以将熟料粉的颗粒分成0~3μm,3~25μm,25~60μm和>60μm的4个粒径范围,各粒径范围的颗粒对各龄期强度的促进作用就是相同的。

在0~3μm粒径范围的颗粒可以赢得特别低的1d强度,在3~25μm粒径范围的颗粒可以赢得很高的90d强度。

浅析水泥品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浅析水泥品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对水泥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 , 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 积增大 , 越易提高水泥早期强度。但这其 中就有一个 质 量 也越 高 。如此 的发 展 , 成近 年来 混凝土结 构 出 弊端粒径 在 1 以下 的颗 粒 不 到 一 天 就 完 全 水 化 , 造 m 现裂缝 ,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的问题 , 尤其是早期 几乎对后期强度没有任何贡献 , 因而水化快消耗混凝
成 混凝 土开 裂 收缩而 裂缝 。
4 混合材料对混凝土质量 的影响
生产水泥时, 都要根据 的混合材品种按一定的掺 量, 掺人混合材 , 从而改善水泥的性质 , 对混凝土和易
2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质量 的影 响
目前 , 我国大多数水泥厂粉磨技术较高 , 尤其许 性 以及外加 剂适 应性 也不 同 。因此 , ( 转 5 易 下 2页 )
1 水泥矿物组成对混凝 土的影 响
众所 周 知 , 酸 盐水 泥 主要 的组 成 矿物 有 四种 , 硅
耐久性 , 同时 , 水泥 细 度 太 细还 会 影 响混 凝 土 的 抗 冻
性、 抗裂 性 。
它们 的水化性质不同, 在水泥中所占比例不 同时影响 对水泥整体的性质 。其 中 cA对混凝土早期强度贡 ,
3 水泥 中含碱量对混凝 土 的影 响
由于碱一 骨料 反 应必 须 在 混 凝 土 中有 足 够 的 含 献较大 , 但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热 的数倍。因此 , 碱量 , 足够数量的活性骨料和足够 的水 分供应 , 三个 CA 含 量较 大早 强水 泥 容 易使 混凝 土早 期 的温 度收 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虽然新疆地区气候
热水泥的出厂, 都加剧 了事态 的发展 , 是材料 中影响 化颗粒 , 因而影响到混凝土 的长期性能, 我们 现有的 混凝 土质 量 的主要 原 因 。 混凝土结构 , 一般 的设计 寿命是 6 o年, 而有专 家预 近年来 随着水泥强度 的提高, 尤其是早期强度 , 测 , 由于超 细 的水 泥 颗 粒 含量 太 多 ,O年 后 , 5 我们 的 迫使水泥厂以提高 cA和水泥细度来提高水泥的早 混凝 土强度 只能达 到设 计强 度 的 4 % 。 , O 期强度 , 同时也提高 了水化热 , 这种变化 的趋势 当然 另外 , 随着 比表面积增加 , 与使用相同高效减水 对混凝土提高早期强度有利, 但却增加了混凝土的温 剂的适应性差。坍落度损失快 , 为减少流动度损失需 度收缩、 干燥收缩 , 于是 开裂成为必然。水泥 品质对 要增加更多掺量的高效减水剂。不仅增加施工费用 , 混 凝 土 的影 响主要 是 以下 几个 方面 : 而且 可导致 混凝 土 中水 泥用 量 的增 加 , 响混凝 土 的 影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水泥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和标准对强度的要求,往往采用增加水泥中的早强组分(C3A与C3S)含量和提高了水泥的比表面积来提高强度。

水泥中早期组分的增加和水泥粉磨过细,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录1 .水泥的细度指的是什么? (1)2 .水泥的细度是多少? (1)3 .水泥中早强组分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1)4 .水泥过细对混凝土的影响 (2)1.水泥的细度指的是什么?水泥的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大小,因为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小,水化越快。

水泥的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是水泥粉磨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越大,所以水化反应更快更完全,早期强度更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更大;水泥过细,会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在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的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粒度分布,水泥颗粒太粗,不利于水泥的活性,当水泥颗粒小于40Um时,水泥颗粒活性较高,而当水泥颗粒大于100μm时,活性很小。

2.水泥的细度是多少?水泥的细度是表示水泥的粉磨或分散程度的指标,通常,水泥由许多分级的水泥颗粒组成,水泥颗粒级配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率、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率,尤其是强度有很大影响。

不同粉磨系统生产的水泥粒度分布差异很大,开路粉磨系统颗粒分布范围广,粒度小,细粉含量高,闭路磨粒分布范围窄,整体粒度较大,细粉含量少,粗粉含量多。

3.水泥中早强组分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在水泥的矿物组成当中,C3A的水化速度非常快,在没有石膏缓凝时,C3A可以在数秒内凝结硬化,从而导致水泥的急凝。

水泥中C3A的水化热,尤其是早期的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热的数倍。

C3A的硬化速度也非常快,在3天内即可发挥出大部分强度,只是强度的绝对值不高,并且3天以后强度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

C3A的收缩率是C2S收缩率的3倍,是C4FA的几乎5倍。

因此,C3A含量高时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可能产生如下影响:(1)水泥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高;(2)在混凝土的水化硬化早期产生较高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增大;(3)混凝土的水化硬化过程中干缩变形增大,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纹的可能性增大;(4)和某些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变差。

水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随着我国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水泥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技术得到较快发展。

而掺合料是现代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之一,开发新型高效的掺合料以满足现代混凝土的发展与需求,已成为水泥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对水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掺活性混合材料的,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含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2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

水泥的质量取决于水泥熟料的质量,水泥熟料的质量,取决于各熟料成份之间的比例。

熟料的化学成分如下:硅酸三钙C3S 含量37%—60%硅酸二钙C2S 含量15%—37%铝酸三钙C3A 含量7%—15%铁铝酸四钙C4AF 含量10%—18%各种熟料矿物成分:单独与水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性:混凝土硬化速度:C3A最快,C3S、C4AF较快C2S较慢强度:C3S最高,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C3A、C4AF强度低28天水化放热:C3A最大,C3S大,C4AF中等,C2S较小一般情况下C3S含量的多少,代表着一个水泥厂的生产水平,也代表着水泥质量的好坏。

一般情况下C3S在最初28天内,对水泥强度起决定性作用,C2S 在大约28天之后才发挥作用,大约1年之后与C3S的作用相等,C3A在1—3天或稍长时间,对水泥强度起有宜作用,以后可能使水泥石的强度降低。

不同厂家、不同原料、不同工艺,其水泥熟料的成分比例都不一样,因而其反应的快慢、放热以及强度也就不一样。

2、石膏在水泥中的作用一般水泥熟料磨成细粉与水相遇会很快凝结,无法施工,掺加适量的石膏(大约3%),可调节凝结时间,同时提高早期强度,降低干缩。

一般认为C3A在石膏、石灰的饱和溶液中反应生成溶解度极低的钙矾石,这些凌柱状的小晶体长在水泥的表面上,成为一层薄膜,封闭水泥组分的表面,阻止水分子及离子扩散,从而延缓了水泥颗粒特别是C3A的继续水化。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水泥的需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混凝土用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时,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混凝土用水量也要相应的增加。

匡楚胜[4]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5%作为标准值,得出混凝土用水量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的经验公式:△W=C(N-0.25)×0.8式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变化值,kg/m3;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N——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当水泥用量为300kg/m3时,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1%,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混凝土用水量要增加2.4kg/m3。

(2)水泥强度变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活性材料,其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高低。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计算公式,碎石混凝土强度ƒcu,0与胶凝材料28d 胶砂强度ƒb(可以按照水泥28d胶砂强度值乘以矿物掺合料的影响系数求得)存在如下关系:从上式可知,当水胶比一定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胶凝材料28d强度变化而变化,而胶凝材料28d胶砂强度与水泥的28d 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若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掺量为20%,粉煤灰的影响系数取0.8,水泥28d胶砂强度变化1MPa,则胶凝材料28d 强度变化0.8MPa。

假设C30混凝土水胶比为0.47,代入上式,混凝土强度将变化约0.8MPa。

假如水胶比为0.3,则水泥强度波动1MPa,混凝土强度波动约1.3MPa。

(3)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粉磨条件下,水泥磨得越细,其中的细颗粒越多。

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强度,但是粒径在1μm以下的颗粒水化很快,几乎对后期强度没有任何贡献。

倒是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有贡献——水化快的水泥颗粒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细颗粒容易水化充分,产生更多的易于干燥收缩的凝胶和其他水化物。

水泥各种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各种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各种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性能对于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指标来说明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水泥种类:水泥的种类主要有普通硅酸盐水泥、肥料水泥、矿渣水泥、矿渣复合水泥等。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矿渣水泥和矿渣复合水泥中含有较高的矿渣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但同时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水泥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指水泥在一定养护条件下所具有的最小抗压强度。

水泥的强度等级与混凝土的强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泥的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

但要注意的是,高强度水泥对水泥砂浆的塑性和可工作性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增加。

3.水泥比表面积: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通常以平方米/千克来表示。

水泥比表面积与水泥的细度相关,细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

水泥比表面积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水泥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但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吸水性和收缩性。

4.水泥含水量:水泥中的水分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水泥含水量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工作性,但如果含水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和收缩增加。

5.水泥掺合料:水泥中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如矿渣、矿粉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胶凝体中的孔隙,使混凝土更致密,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

同时,适量的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成本,并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总的来说,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之一,其种类、强度等级、比表面积、含水量和掺合料等指标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并合理控制其使用量、含水量和掺合料的配比,以获得优质的混凝土。

同时,还应注意水泥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受到湿气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水泥的品质和性能。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作者:吴欲晓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9期(辽宁奥路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6)摘要:本文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几个方面,探讨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试验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水泥;性能指标;水泥混凝土;影响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它在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市场对早期脱模,缩短施工工期需求的支配,人们对工程质量所注重的就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因此混凝土生产商对水泥质量的要求也就是强调其强度。

换而言之,认为强度越高的水泥其质量也就越高。

其结果是高强、早强水泥更受欢迎,从而高钙、高铝、高比表面积的水泥应运而生。

然而,预拌混凝土的水化热越来越大,抗裂性、抗腐蚀性越来越差,混凝土强度的后期增长缓慢甚至倒缩,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抵抗环境作用的耐久性能,本文仅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因素阐述其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1 水泥细度的影响水泥粉磨细度以及水泥的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对水泥活性的充分发挥和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较大的影响。

水泥的粉磨细度与时间、强度、干缩以及水化放热速率等一系列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

水泥细度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影响最大,水泥越细或比表面积越大,水泥水化诱导期越短,水泥水化热反应就越快,反应物表面积增大,使水化早期形成大量的水化产物,减少了浆体中的空隙,使水泥石较为密实,使水泥早期强度有很大的提高,引起徐变松驰能力下降,弹性模量增加。

但也不是水泥细度越细越好。

水泥过细,会增大水泥的需水量,降低水泥强度。

水泥细度是影响水泥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水泥流变性能对混凝土施工和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且颗粒级配恰当的水泥,可得到良好的流变性能,对混凝土和工程质量有利。

2 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水泥性能及其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

水泥性能及其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水泥的主要性能
• 3)外加剂 • 现代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各种外加剂,也会影响到水泥石
结构的强度。如采用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可以促进强度的增大,采用 早强剂可大幅度提高早强,甚至后期强度也有所增大。而采用另外一 些外加剂,如引气剂、膨胀剂、速凝剂等,则可能会引起后期强度的 降低,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掺加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水泥的主要性能
• 2.熟料中C3A含量 • 3.熟料中SO3含量 • 4.水泥细度 • 5.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 • 图5-1-3为石膏最佳掺加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 5. 1. 1. 3假凝现象 • 1.假凝及其特征 • 假凝指水泥加水拌和后,在几分钟内迅速凝结,但是缺乏明显的热量
下一页 返回
8.1 概 述
• 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其控制过程原理方框图 如图8-1所示。由A/D转换器把由传感器采集来的模拟信号转 换成为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处理,当计算机处理完数据后, 把结果或控制信号输出,由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送 执行元件,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可见,ADC和DAC是数字 系统和模拟系统相互联系的桥梁,是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水泥的主要性能
• 5. 1. 1. 4其他调凝外加剂 • 水泥作为一类胶凝材料,根据施工需要,一般使用两类调凝外加剂,
一类是缓凝剂;另一类是促凝剂。 • 1.缓凝剂(见表5一1一1) • 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规定,如果不加缓凝剂控制,则水泥水化、硬化
速度偏快,难以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缓凝剂种类较多,石膏是最常 用的一种,也是使用历史最久的一种缓凝剂。 • 2.促凝剂 • 建筑施工有时也可能需要促凝剂。尽管除氟化物、磷酸盐及Zn, Sn, Pb盐外,大多数可溶性无机盐都能促凝,但使用最多的还是CaCI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作者:吴欲晓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9期
(辽宁奥路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6)
摘要:本文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几个方面,探讨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试验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水泥;性能指标;水泥混凝土;影响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它在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市场对早期脱模,缩短施工工期需求的支配,人们对工程质量所注重的就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因此混凝土生产商对水泥质量的要求也就是强调其强度。

换而言之,认为强度越高的水泥其质量也就越高。

其结果是高强、早强水泥更受欢迎,从而高钙、高铝、高比表面积的水泥应运而生。

然而,预拌混凝土的水化热越来越大,抗裂性、抗腐蚀性越来越差,混凝土强度的后期增长缓慢甚至倒缩,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抵抗环境作用的耐久性能,本文仅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因素阐述其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
1 水泥细度的影响
水泥粉磨细度以及水泥的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对水泥活性的充分发挥和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较大的影响。

水泥的粉磨细度与时间、强度、干缩以及水化放热速率等一系列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

水泥细度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影响最大,水泥越细或比表面积越大,水泥水化诱导期越短,水泥水化热反应就越快,反应物表面积增大,使水化早期形成大量的水化产物,减少了浆体中的空隙,使水泥石较为密实,使水泥早期强度有很大的提高,引起徐变松驰能力下降,弹性模量增加。

但也不是水泥细度越细越好。

水泥过细,会增大水泥的需水量,降低水泥强度。

水泥细度是影响水泥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水泥流变性能对混凝土施工和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且颗粒级配恰当的水泥,可得到良好的流变性能,对混凝土和工程质量有利。

2 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初凝结时间过短,往往来不及施工,甚至来不及运送到施工工地;终凝时间太长,又会使施工人员难以适应,妨碍工程进展。

影响凝结时间的水
泥矿物成份主要是C3S和 C3A ,在水泥磨制时掺加适当的二水石膏,不仅可以调节凝结时间,还能提高早期强度,降低干缩变形,改善耐蚀性、抗冻性、抗掺性等一系列性能。

然而,水泥在磨制时,如果磨机内温度过高,就会使二水石膏脱水,变成硬石膏,失去调节凝结时间的作用,并可能出现快裂、缓凝或假凝现象,使凝结时间难以控制。

3水泥强度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

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现有水泥厂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普遍生产R型水泥。

R型水泥虽然可以达到混凝土早强、早拆模的目的,但由于3d强度高,水化热和收缩集中,会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水泥工艺的不断发展,水泥熟料质量越来越高,导致生产的水泥强度越来越高。

好多水泥厂为了抢占市场,水泥富裕系数不断增加,水泥强度的提高,使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凝结时间缩短,收缩速度增加,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虽然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有效减少构件断面的面积,减少"肥梁、胖柱、厚板"的现象,减少建筑物的自身重量,提高有效面积和空间,但由于混凝土构件断面不能小到超过保证构件稳定的极限,所以,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实是浪费。

4 水泥安定性对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在凝结硬化前,水泥混凝土混合物处于流塑性状态,混合物中有水有气有空隙,此时水泥水化物体积膨胀,填充空隙,对形成固态混凝土有利;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为体积安定性不良,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安定性不良的水泥绝对不能使用。

5 水泥中含碱量和混凝土开裂的关系
熟料中碱含量对水泥活性的影响,一直为各国研究领域所关注。

碱能促进水泥的收缩开裂,当含碱量低于0.6%时,水泥的抗裂性明显增加。

虽然,碱-骨料反应必须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含碱量、足够数量的碱活性骨料和足够的水分供应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并不要求任何情况下都限制水泥的含碱量,但是,促进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生成和发展以至造成混凝土结构物的劣化,却是高含碱量水泥对混凝土更大的安全威胁。

不管是否使用活性骨料,必须将水泥中的含碱量减到最少。

6 水泥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C3S、C2S、C3A、C4AF,本文主要介绍C3A 和C3S。

C3A的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热的数倍,尤其在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挥时期,C3A 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脆性大,耐磨性差。

因此用C3A含量较大的早强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容易因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

C3S的水化热虽然比C3A的小很多,但在3天却是C2S水化热的几乎5倍,因其含量在熟料中约占一半,故影响也很大;C3S含量的提高,同样对提前拆模、缩短工期、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带来便利,但C3S含量的增加,水泥水化释放热量增大,强度和温度上升速度过快,使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的机会变大。

一般说来,减少水泥C3S含量也可提高抗淡水溶析能力,改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7 水泥质量的波动
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

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

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

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早期强度的差异引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因此,水泥质量波动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大。

二、建议
1除非工程有特别特殊需要,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使用早强水泥。

2不论骨料是否有碱活性,都应当限制对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含碱量。

3对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增加抗裂性的要求。

4在混凝土中减少水泥用量,代之以抗裂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

结语
水泥品质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原因,施工中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生产要求,关心水泥在混凝土中的行为,即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匀质性、稳定性、耐久性与外加剂良好的相容性的水泥,才是预拌混凝土生产所需要的,并有利于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阳.建筑材料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姚燕.实施水泥新标准技术资料汇编[M].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