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未接通、掉话及切换失败

未接通、掉话及切换失败分析一、未接通分析正常呼叫主叫起呼和被叫接入过程:主叫起呼信令流程图被叫接入信令流程图由主叫起呼信令流程图可以看出,主叫首先发出channel request report-→immediate assignment-→CM service request-→setup-→call proceeding-→assignment command-→assignment complete-→alerting-→connect-→完成一次起呼。
在主叫assignment complete 完成后2-3秒左右被叫开始信道请求流程Channel request report→immediate assignment-→setup→call confirmed→assignment command→assignment complete-→alerting→connect-→完成一次被叫接入。
1、未接通原因分析(1)RACH冲突或者AGCH拥塞建议:查看与RACH相关的参数――最大重发次数和发送分布时隙数以及与AGCH相关的参数――接入准许保留块数(2)SDCCH拥塞建议:检查SDCCH配置,查看相关小区SDCCH话务量(3)SDCCH掉话或者TCH拥塞建议:查看是否启用SDCCH信道上的切换,查看相关小区话务量和TCH配置,在排除无线方面原因后,应跟踪Abis接口、A接口信令从交换侧寻找问题原因(4)位置更新引起未接通建议:查看位置更新定时器和位置区设置(5)小区重选过程引起未接通建议:查看相关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2、未接通实例分析(1)SDCCH拥塞导致未接通在主叫完成起呼(assignment complete )后2秒左右,此时被叫发起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 report,由于SDCCH拥塞溢出,被叫手机无法获得SDCCH,重复2次发送信道请求后仍然无法获得SDCCH信道消息的回复,导致未接通的发生。
LTE切换失败问题分析案例

X2IPPATH配置问题导致切换不成功关键字:X2IPPATH 切换【现象描述】切换测试时,从站点B1的标口信令跟踪发现站点B1连续出现切换准备失败,HANDOVER_REQUEST消息后出现HANDOVER_PREPARATION_FAILURE,进入该消息中可以看到cause为transport-resource-unavailable,切换不成功,如下图所示。
【原因分析】对于切换流程失败而言,如果是切换准备阶段的失败,其原因通常为以下几种:(1)传输资源不够用;(2)没有配置IPPATH;(3)IPPATH中的邻居节点配置错误。
由于切换测试阶段的网络业务负载很小,接入用户数少,通过X2口传输的数据不多,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传输资源不够用的情况。
所以可以先重点怀疑IPPATH配置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X2口和IPPATH问题排查处理,一步步解决问题。
【处理过程】每次切换到目标小区完成后,UE会读取目标小区的系统消息(RRC_SIB_TYPE1),该消息中可以看到目标小区的CGI,通过CGI中的基站ID确认目标基站B2的ID。
从该次切换的切换命令(RRC_CONN_RECFG)可以找到目标小区CELL2的PCI,在目标基站B2中用MML命令查询确实存在小区CELL2,所以接下来可以针对目标基站B2以及源基站B1来检查IPPATH的配置了。
先查看B2基站对应的IPPATH有没有配置,如果配置则确认X2接口ID与IPPATH的邻接点ID是否一致。
在webLMT上的命令如下:LST SCTPLNK;检查SCTPLNK是否建立并查看目标基站B2以及源基站B1对应的SCTP链路号SCTP Link No。
DSP X2INTERFACE;检查X2INTERFACE是否配置并根据SCTP链路号SCTP Link No,查看对应X2接口的标识X2InterfaceId。
LST IPPATH; 根据X2接口标识X2InterfaceId,查看X2口两端的IP配置是否正确。
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ESRVCC切换失败分析

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ESRVCC切换失败分析参数设置合理与否是影响ESRVCC切换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ESRVCC切换失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网络质量不佳、设备兼容性问题、运营商网络配置错误等。
在这些问题之外,参数设置的不合理也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接下来,我将详细分析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ESRVCC切换失败的可能原因。
首先,本地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在进行ESRVCC切换时,本地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切换信令的传输失败,从而导致切换失败。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参数设置中语音编解码器不支持ESRVCC切换所需的编码方式,就无法进行ESRVCC切换。
此外,如果终端设备的参数设置中配置的最大码率与网络允许的最大码率不一致,也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其次,运营商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在进行ESRVCC切换时,运营商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切换信令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丢失,从而导致切换失败。
例如,运营商配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过低或过高,会导致切换过于频繁或无法触发切换。
此外,运营商网络中与ESRVCC切换相关的接口参数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再次,网络质量差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ESRVCC切换需要保证实时传输的语音数据在切换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网络质量差会导致实时传输的语音数据在切换过程中出现丢包或延迟,从而导致切换失败。
例如,网络带宽不足、网络拥塞或网络抖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最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ESRVCC切换是终端设备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一项复杂协作过程,如果设备之间的版本或配置兼容性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切换失败。
例如,终端设备的硬件或固件版本过低或过高,无法与运营商网络进行正常的切换协商和协作,就会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综上所述,参数设置的不合理可能导致ESRVCC切换失败。
切换异常的几种原因分析及排查

FpSAddReq
在目标小区建立无线链路及承载;
FpSAddRsp
RadioLinkSetupRequest
RadioLinkSetupResponse
FpSInitReq
FpSInitRsp
physicalChannelReconfiguration
网络侧向终端发起物理信道重配过程,定时时间内终端未发送物理信道重配完成消息,则等待终端上报小区更新;
1.1.2.5
1.信令截图:
2.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RNC在收到CN RAB指派后,UE上报一个测量报告,但此时RNC在处理CN RAB指派,无法同时处理测量报告,RNC缓存此条测量报告,等RAB指派完成后,在发起切换过程,由于此案例中测量报告中的目标小区来自邻RNC,因此发起了重定位流程。
1.2
1.2.1
IuReleaseComplete
原因分析及排查
根据S侧Relocation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或Relocation Failure消息中的错误码,参考非标准原因错误码对应表中说明,进行排查;
1.2.2.2
异常描述
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可能原因为:
UE未收到CONFIRM消息(下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并发送了COMPLETE消息,但RNC未收到(上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但没发送COMPLETE消息(消息错误或UE内部错误等原因);
排查方法:
信令过程
由于比较难于搜集同一次跨RNC切换异常过程中S侧和D侧的信令,因此本部分未以截图的形式给出行令流程。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2)对OMC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来发现不正常的原因。基站切换失败偏高,有时在MSC及BSC中并无告警信息,这时可以通过对OMC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发现问题。通过对OMC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基站存在的隐性问题(如TRX、RTX等的隐性障碍,天线等硬件问题),从而找出问题之所在,达到网络优化的目的。
当失败率高涉及到切换问题时,应抓住切换及切换失败的原因作为突破点,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而言,由于切换是在小区及基站之间发生的,因此本小区的失败有可能是因为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如果是这种原因,则应及时修改切换参数,同时需要检查小区周围是否有盲区存在;如果是由于网络存在漏覆盖区或盲区而导致的切换失败,则可以通过增加新基站或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予以解决;对于因频率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切换失败,可根据实测情况适当修改小区的频率参数;对于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使忙时因目标基站无空闲信道而产生的切换失败,可以根据实际话务量的情况,通过修改或增加基站配置或者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等办法予以解决。???
301946788DL3Physical_InfoTA=114'48"11.91
311946801DL3Physical_InfoTA=114'48"11.97
322364314UL3HO_Failure14'48"11.99
332364323UL2SABM-CMD14'48"12.04
5-4切换成功率低问题分析

5-4切换成功率低问题分析从整网指标看没有明显的TOP小区特征,SA商用早期用户较少,每个小区失败次数都较少,但由于分母切换准备次数也不多,少数的几次失败对指标影响也较大。
对失败次数靠前的TOP小区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5-4邻区漏配从标口信令跟踪可以看到大量上报MR测量报告但却不切换的情况,根据measId 查到相应的频点,这些4G小区存在邻区漏配的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切换,5G信号持续恶化切换到信号更差的4G小区时切换失败。
从日志上看也可以看到大量因无邻区导致无法切换的记录。
对全网的5-4漏配邻区进行核查,减少漏配邻区对切换成功率的影响。
从信令跟踪结果看,在5G覆盖边缘区域有很多距离较远的4G邻区测量报告上报未处理,可以考虑在核查邻区时郊区5G站点增大核查距离。
(2) 4G小区PCI复用距离过短4G PCI复用距离过短会导致在切换的时候由于PCI混淆,导致基站在执行阶段可能会下发错误的小区信息给终端,导致切换失败。
典型信令如下图所示,从抓取到的信令如下图所示,测量上报的小区与最终测量切换命令里的小区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需要先重新规划4G PCI,同步更新5G侧的外部小区数据。
(3) 5-4外部小区参数不一致通过GC核查发现存在部分小区外部小区参数配置错误的情况,多数为PCI或者频点配置错误的情况,在往外部小区参数配置错误的邻区切换时会出现与邻区漏配类似的信令,终端上报测量报告基站却一直没有发起切换。
当前5G ANR还没有终端支持,不能用4G那种添加虚假邻区的方法来识别是否邻区添加错误,当前只能手动核实5G侧配置的邻区信息是否与4G侧一致(4) 4G质差导致切换失败4G信号质差容易导致手机在4G接入阶段出现问题,如下图信令,RSRP为-104,但SINR较差已经到-4了,4G质差容易导致信令不能正确解调导致切换失败。
(5) TOP终端4G随机接入失败除此之外网络中还发现大量4G信号条件很好,邻区也都没有问题但依然失败的情况。
切换异常的几种原因分析及排查

RNC发起无线链路建立,NodeB返回失败;
RadioLinkSetupFailure
RelocationFailure
RNC向CN发送重定位失败消息,根据失败的类型填写消息中的错误码;
IuReleaseRequest
D侧发起Iu连接释放过程;
IuReleaseCommand
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可能原因为:
UE未收到CONFIRM消息(下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并发送了COMPLETE消息,但RNC未收到(上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但没发送COMPLETE消息(消息错误或UE内部错误等原因);
排查方法:
网络侧向终端发起物理信道重配过程,定时时间内终端未发送物理信道重配完成消息,且在等待时间内未上报小区更新;
measurementReport
UciuHelloForward
UciuHelloForwardAck
SUciuMacMeasReport
RadioLinkDeletionRequest
网络侧删除目标小区无线链路及承载;
RadioLinkDeletionResponse
FpSRelReq
IuReleaseRequest
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UE收到了RECONFIGURATION消息,并发送了COMPLETE消息,但RNC未收到(上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RECONFIGURATION消息,但没发送COMPLETE消息(消息错误或UE内部错误等原因);
1.1.2.5
1.信令截图:
2.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切换失败原因和越区切换

切换失败原因和越区切换切换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硬件故障。
这是⾸先要与BSC确认的,检查有⽆告警信息。
2、切换参数设置有误或不合理。
3、切换⽬标⼩区有⼲扰。
4、邻区关系设置不合理,有漏配邻区等情况。
5、切换⽬标⼩区拥塞。
在路测中,我遇到的⼀般都是某⼩区越区覆盖、邻区不全导致的切换失败,和⽬标⼩区频点有⼲扰导致的切换失败。
遇见切换失败问题:1、⾸先查看是否⽤硬件告警,排除硬件问题导致的切换失败。
⽐如载频板故障,会导致⼊切换成率差。
2、查看⼩区数据配置。
⽐如定时器、⼩区切换磁滞和PBGT门限是否合理、邻区关系是否做全、如果是BSC间切换那么还要查看外部邻区数据中LAC CI BCCH BSIC 设置是否正确。
3、查看⼩区⼲扰带测量,排除是否有同频甚⾄同主B同BSIC码的现象。
4、现场环境是否弱覆盖现象,弱覆盖也容易造成切换失败。
5、时钟故障。
会导致MSC间切换失败。
6、孤岛效应导致切换失败。
7、上下⾏不平衡导致切换失败越区覆盖本词条主要介绍越区覆盖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过⾼或者俯仰⾓过⼩引起的该⼩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导致越区覆盖的原因⾸先在⽹络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基站站址的间距,周围的地物地形数据进⾏基站的天线挂⾼、⽅向⾓、倾⾓、发射功率等参数的设计。
因对某些基站周围的地形地物的情况⽋了解,⽽盲⽬进⾏⼀些参数的设计,⽐如天线设计不合理,这便会产⽣远端越区覆盖情况。
特别是⼀些沿道路⽅向发射信号的⼩区,⼜或者江河两岸,⽆线传播环境良好,更有可能产⽣这种越区覆盖问题。
其次各地⽹络,建⽹初期存在⼤功率⼤覆盖的基站,天线过⾼,覆盖距离过远,本⾝就会有越区覆盖的情况。
在经过数期扩容后,增加了不少覆盖扇区,初期基站天线的⾼度应该适当降低,否则对周围基站扇区产⽣⼲扰,同时也会产⽣越区覆盖。
还有⼀些是在⽹络优化过程中,调整天线倾⾓时,当机械下倾⾓度达到10度以上时,⽔平⽅向波形严重畸变,也容易产⽣越区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1、软切换失败原因根据信令流程,导致切换失败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ASU消息过多问题切换参数不合理的导致乒乓切换例如切换参数reporting range 1A和reporting range 1B的差别很小,那么小区刚进入AS 又马上移出AS;如果Hysteresis 1C设置太小,那么一个刚被替换进AS的小区又马上移出AS。
导频污染UE不断上报测量消息,RNC不断下发ASU消息,容易导致切换失败。
2)、软切换优化注意问题控制软切换比例网络建设初期,容量不受限制,以提升覆盖为目标。
软切换比例可容许在40%甚至更高。
这样可以保证上行良好覆盖并且可以减少掉话,由于软切换带来分集增益,从而降低了UE发射功率。
当网络不断发展,由于容量问题凸现,由于软切换带来上下行系统硬件开销以及消耗下行码资源。
综合考虑容量和覆盖问题,将软切换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比例,通常为30-40%。
保证软切换成功率和低掉话绝对值以合理的网络规划和合理的软切换参数为前提,保证切换的及时性。
减少乒乓切换减少乒乓切换,以减少信令交互和资源消耗,从而降低掉话率。
乒乓切换调整有几个方面,控制导频污染,通过切换参数克服。
例如调整1A和1B的迟滞,增大Time to trigger 参数。
根据不同的场景设置不同的小区参数。
2、ISHO失败原因上行链路质量差事件2D门限(CM START)设置不合理时间3A参数(ISHO)设置不合理当前W小区漏配GSM邻区当前W小区配置GSM邻区过多目标GSM小区无可用无线资源当前ISHO优化主要针对W覆盖边界与GSM覆盖区的优化。
若W边界GSM小区覆盖较好,则有利于向GSM切换。
若GSM信号强度不够,则增大了异系统测量失败或者信令交互失败的可能,从而导致掉话。
所以W覆盖内部应尽量达到信号的连续覆盖,减少弱覆盖和盲区。
使得ISHO发生在W覆盖区域的边缘,减少ISHO的次数。
另外W系统间切换应尽量选择在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减少切换次数,也避免了因处理能力不足而使信令交互延时或失败,最终导致掉话。
3、3G-2G切换的触发条件:1、如果是CPICH Ec/No触发了压缩模式,那么满足GSM小区RSSI > gsmThresh3a 并且CPICH Ec/No < usedFreqThresh2dEcno+utranRelThresh3aEcno - hysteresis3a/2门限的条件,并保持TimeToTrigger3a,将触发3G/2G切换。
2、如果是CPICH RSCP触发了压缩模式,那么满足GSM 小区RSSI > gsmThresh3a 并且CPICH RSCP < usedFreqThresh2dRscp+utranRelThresh3aRscp - hysteresis3a/2 门限的条件,并保持TimeToTrigger3a,将触发2G/3G切换。
3、如果是Ue Tx power触发了压缩模式,那么满足GSM小区RSSI > gsmThresh3a 并且CPICH RSCP < usedFreqThresh2dRscp+utranRelThresh3aRscp+utranRelThreshRscp附:切换信令流程软切换信令流程步骤:1. SRNC决定建立一条新的无线链路,该无线链路所属的新的小区由另一个RNC(DRNC)控制。
SRNC通过RNSAP向DRNC发送“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请求DRNC准备相应的无线资源。
由于新的无线链路是UE同DRNC建立的第一条无线链路,于是建立新的Iur信令连接。
该Iur信令连接承载跟UE相关的RNSAP信令。
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包含的参数为:小区ID、TFS、TFCS、频率、上行扰码。
2. DRNC根据无线资源判定是否可以满足请求的无线资源要求,如果可以满足,DRNC 向属于它的Bode B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建立请求“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然后Node B启动上行接收。
“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包含的参数为:小区ID、TFS、TFCS、频率、上行扰码。
3. Node B按照要求分配无线资源,如果配置成功,Node B通过NBAP消息——无线链路建立响应“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向DRNC上报。
“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消息包含的参数为:信令终止,传输层寻址信息(AAL2寻址、用于数据传输承载的AAL2捆绑ID)4. DRNC通过RNSAP发送无线链路建立响应消息“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给SRNC。
“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消息包含的参数为:传输层寻址信息(AAL2寻址、用于数据传输承载的AAL2捆绑ID),邻近小区信息。
5. SRNC通过ALCAP协议启动Iur/Iub数据传输承载,该请求包含AAL2捆绑ID用于绑定Iub数据传输承载和DCH。
6./7. Node B 和SRNC通过交换相应的DCH FP帧“Downlink Synchronisation”和“Uplink Synchronisation”建立数据传输承载的同步。
Node B启动下行发送。
8. SRNC通过DCCH向UE发送激活集更新消息“Active Set Update”,该消息包含无线链路增加和删除内容。
参数:更新类型、小区ID、下行扰码、功率控制信息、邻近小区信息9. UE根据RRC信令配置相应参数后,去活要删除链路的下行接收,激活要增加链路的下行接收,并向SRNC发送RRC消息“Active Set Update Complete”。
10. SRNC向Node B发送NBAP消息消息无线链路删除请求“Radio Link Deletion Request”。
Node B停止接收和发送。
参数:小区ID、传输层寻址信息11. Node B去活无线资源,并向SRNC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删除响应“Radio Link Deletion Response”。
12. SRNC通过ALCAP协议启动释放Iur/Iub数据承载。
硬切换信令流程步骤:1. SRNC向目标RNC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参数:目标RNC标识符、s-RNTI、小区ID、TFS、TFCS。
2.目标RNC为RRC连接和无线链路分配RNTI和无线资源,并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建立请求(Radio Link Setup Request)”给目标Node B。
参数:小区ID、TFS、TFCS、频率、上行扰码、功率控制信息等。
3.目标Node B分配无线链路资源,启动物理层接收,并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建立响应(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给目标RNC。
参数:信令终止、用于Iub数据传输承载的传输层寻址信息。
4.目标RNC用ALCAP协议启动Iub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该请求包含AAL2捆绑ID 用于绑定Iub数据传输承载和传输信道DCH,同时该请求由Node B确认。
5.当目标RNC完成准备过程,目标RNC发送“无线链路建立响应”给SRNC。
6. SRNC:用ALCAP协议启动Iur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该请求包含AAL2捆绑ID用于绑定Iur数据传输承载和传输信道DCH,同时该请求由目标RNC确认。
7. SRNC向UE发送RRC消息“物理信道重配置(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8. 当UE从旧的链路切换到新的链路时,源Node B检测到旧链路同步失败,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Radio Link Failure Indication)”给源RNC。
9. 源RNC发RNSAP消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Radio Link Failure Indication)”给SRNC。
10.当与目标RNC的RRC连接建立并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后,UE发送RRC消息“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给SRNC。
11. SRNC给源RNC发送RNSAP信令“无线链路删除请求(Radio Link Deletion Request)”给源RNC,要求源RNC释放相应的旧链路所用资源。
12. 源RNC给源Node B发送NBAP消息“无线链路删除请求”。
13. 源Node B释放旧链路无线资源,并向源RNC发送NBAP信令“无线链路删除响应(Radio Link Deletion Response)”。
14. 源RNC用ALCAP协议启动释放Iur数据传输承载。
15. 当源RNC完成释放Iur数据传输承载,发送RNSAP消息“无线链路删除响应”给SRNC。
用ALCAP协议启动Iur数据传输承载的释放。
该请求包含AAL2捆绑ID用于绑定Iur数据传输承载和传输信道DCH,同时该释放请求由目标RNC确认。
系统间的切换信令流程步骤:1.SRNC发送RANAP消息“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ired)”给CN。
2.UMTS CN通过MAP/E接口将重定位请求转发给GSM MSC。
3.正常GSM信令处理过程,MSC通过BSSMAP给BSC发送消息“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
4.正常GSM信令处理过程,BSC通过BSSMAP给MSC发送消息“切换请求响应(Handover Request Ack)”。
5.GSM MSC/BSS完成初始过程,MSC发送MAP/E消息“准备切换响应(Prepare Handover Response)”给CN。
发送RANP A消息“重定位命令(Relocation Command)”给SRNC。
7.通过已有的RRC连接,SRNC发送RRC消息“HANDOVER FROM UTRAN COMMAND”给UE,实现系统间硬切换。
8.正常GSM信令处理过程,BSC通过BSSMAP给MSC发送消息“切换检测(Handover Detect)”。
9.正常GSM信令处理过程,UE给BSC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
10.正常GSM信令处理过程,BSC通过BSSMAP给MSC发送消息“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
11.GSM检测到UE,MSC发送MAP/E消息“发送终止信号请求(Send End Signal Request)”给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