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2: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选修四课件: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学案24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自主·学习区
学案24
二、和平捍卫者 1.反对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多次表明自己坚定的
反战 立场,并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 新祖国同盟 ”。
2.呼吁和平 20 世纪 50 年代,针对“冷战”加剧的情况,爱因斯坦与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联合发表 《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 反对 核战争 ,呼吁世界和平。
探究思考
学案24
由以上材料可感受到爱因斯坦怎样的个人优秀品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热爱科学、脚踏实地;挑战
权威、勇于创新;毫不动摇、追求真理。
互动·探究区
学案24
[教材互补] 爱因斯坦临终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宗教仪式,不举行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任何公开形式的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北师版)
自我·检测区
学案2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自我·检测区
答案 D
学案24
解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注意各自成就取得的时代,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得
于 20 世纪初, 《时代周刊》的描述符合爱因斯坦。
自我·检测区
学案24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他
学案2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 24
[课标要求]
20 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 认识他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区
学案24
一、相对论
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4 第6单元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目标导航] 1.了解爱因斯坦早年的成长历程,分析其在科学方面能够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分析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之间的关系。
3.概括爱因斯坦为争取和平而进行的重要活动,认识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提出狭义相对论1.成长历程(1)出身:1879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血统家庭。
(2)童年: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现象总爱寻根问底。
(3)中学:被赶出校门,坚持自学。
(4)大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
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2.提出狭义相对论(1)提出:1905年6月,发表了《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内容: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思维点拨]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成为现今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图解图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际上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关系用图示表示如下:二、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1.广义相对论(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内容①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
②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
(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2.推动量子力学发展(1)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2)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高中历史 6.5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2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狭义相对论提出的标志、主要内容、两条基本原理和意义;广义相对论的标志、两条原理及其意义;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要研究成果;光电效应研究的意义;爱因斯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和平进步而斗争的史实。
②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根本性变革。
③运用: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爱因斯坦的成功的原因。
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爱因斯坦的重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采用合作教学的手段,通过对爱因斯坦生平事情的了解,认识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创新精神事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天才出自勤奋;科学事为人类的和平进步服务的手段。
【重点】:爱因斯坦及其主要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难点】:相对论的提出及其影响【课时】;1。
5节【教学过程】:导入:2005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
100年前,年仅26岁的毛头小伙爱因斯坦,以他卓越的思考力、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传统经典物理学由此彻底改变。
这一种颠覆是多么激动人心,为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暨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大会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个学科确定的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
爱因斯坦,这位在许多国度千年人物(1001-2000年)评选中都居榜首的俊杰,绝不仅仅是因为在物理学上的成就。
他既是伟大的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更是杰出的思想家,他是一幅视野开阔的思想宽银幕。
爱因斯坦是天才吗??新课教学:一、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 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5年到瑞士,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00年毕业。
1902——190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创立狭义相对论。
历史选修4人教新课标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教案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 了解爱因斯坦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基本目标是掌握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和为人类和平进步所做的贡献。
能力目标是正确看待科学与和平的关系,以及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
考查的重点是其科学贡献和维护和平推动进步的努力,往往与牛顿的科学成就相联系命题。
【情境激趣诱思】相对论的例子一卷录音带,如果在地面上播放需要一个小时;在快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播放,宇宙飞船里的人测定也是一个小时。
但是由地面上的人员,来测定在宇宙飞船中播放的时间呢?根据牛顿的理论,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也是一小时;但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应该是一个多小时,因为时间是相对的,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诱思探究】你能理解爱因斯坦的这一理论吗?【教材内容详解】一、提出狭义相对论1.成名前的爱因斯坦(1)儿时善于思考和寻根问底。
(2)上学后的探究精神不受老师喜欢,被赶出学校后坚持自学。
(3)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
他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各种知识,渐渐迷上物理学,如饥似渴地攻读大师们的著作,打下了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2.狭义相对论的提出(1)提出: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基本原理:相对性;光速不变。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时间和空间的量度是绝对不变的。
随着生产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些由“绝对时空观”解释不了的实验事实。
新的发现与古典理论发生了矛盾,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大胆怀疑绝对时空观的正确性。
新的实验表明,牛顿力学的致命弱点,就是把时空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牛顿理论的终极真理性被否定了。
原创2: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 光华四射, 把无限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
爱因斯坦宣誓加入 美国国籍
在20世纪思想家的画廊中,爱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 理的化身。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相辉映,他的科学贡献,人 类将万世景仰。
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不懈努力。仅懂得科学的本身是不 够的,关心他人,应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生 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酷爱正义并为改善 人类境况而奋斗。
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
不发讣造,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 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 典礼。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 方成为圣地。遗嘱执行者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诗结束了那朴 素的葬礼:
陶行知认为,这样的教师就是糊涂先生。
陶行知认为聪明的老师是,当你教学生的时候,就发 现他们中有瓦特、有爱因斯坦。
谢谢观看mc2,质能关系 式对后来发展的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4 、 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 5 、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物理学演变和发展 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物理学》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打破地心学说
开普勒-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 伽利略-宣传“日心说”、望远镜 、温度计、 落体定律:自由落体,匀速运动,匀加速运 动。经典力学基础奠基者,是近代物理的开 端
10.相对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
B、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C、物质的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1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间是( )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4: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一、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相对论和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成为原子能、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他提出假说,解决了问题,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除此之外,他在学、论等物理学领域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家,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为人类和平与进步而斗争。
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1、提出狭义相对论(1)提出: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
(2)主要内容(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原理(原理和原理)。
在相对性原理中,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物体和物体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较典型的现象是运动的物体长度变短(尺缩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钟慢效应)、运动的物体重量变大。
提出电磁波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光速不变原理则认为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揭露了和的相当性,为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广义相对论(1)提出:1916《》(2)主要内容:两个基本原理和(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的认识,推动对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和理论探讨.3、光量子论假说解释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1)获得奖; (2)推动的发展.三、爱因斯坦的其它贡献---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思考:爱因斯坦为人类和平进事业做了哪些工作?一战时:他曾在一份仅有4人参加的宣言上签字。
一战后:他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并为此到法、英、荷等国奔走呼号,而他却被反犹太主义者列入谋杀的黑名单被迫离开德国。
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二战后:为防止战争,亲自领导组织“非常委员会”,出刊《》,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
★爱因斯坦与中国:1.来过上海。
2.1931年呼吁3.参与营救。
高中历史历史选修4第5课20世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生于:1879年3月14日 卒于:1955年4月18日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相对论的创立者,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获得者.
爱因斯坦是一个 大脑袋的胖婴儿
小的时候, 很少说话。
爱因斯坦被一个 罗盘启发
爱因斯坦没有通过大学的入学考试
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 当看他取得什么。
3、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4、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 远远胜过责任感。 5、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 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早期工作
瑞士专利局技术员
第一个妻子 大学同学 米列娃.马利 克
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个妻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爱因斯坦的小儿子
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二个妻子艾尔莎
1905年成就: 1、3月《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 个推测性观点》,提出光量子假说。 2、4月《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 月《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 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 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 3、6月,《论运体的电动力学》, 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4、9月,《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 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 个推论。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 论。四维时空是构成真实世界的最低维度, 我们的世界恰好是四维,【四维指三维空间 加一维时间。
基本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内容:惯性系之间完全等价,不可区分。
1914年,回德国 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 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 授,直至1933年。 在1915年到1917年的 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 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 .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3: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思维激活1.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你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吗?2.在爱因斯坦的推动下,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被投放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你知道爱因斯坦对此事的态度如何吗?遭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自主整理一、学生时代1.儿时的爱因斯坦就善于思考,上学后,其探究精神使他成为不受老师欢迎的学生,再加上他不习惯于学校的军营气氛,总喜欢独自在家自学。
2.由于提出的问题常让老师难以回答,爱因斯坦中学未毕业就被赶出校门。
由于数学、物理成绩优秀,他得以进入瑞士______________大学学习。
3.在大学里,爱因斯坦迷上物理学,如饥似渴地攻读物理大师们的著作,为他打下了从事________研究的基础。
二、杰出的科学贡献1.创立相对论(1)狭义相对论①创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______________》,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②基本原理:一是相对性,在自然界,不仅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是相对的,而且比普通物体运动速度更快的_______的运动也是相对的;二是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不变的_______,它和光源的运动速度以及观察者本人的运动速度都无关。
③影响: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_______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广义相对论①提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______________》,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
②基本原理:一是等效原理,即在一个_______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二是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中去。
③影响: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_______的认识,使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2.光电效应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_______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后来,他继续进行光辐射学的研究,其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考纲: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及作用。
★考点: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等。
认识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阅读内容:
★基础知识
一、主要科学成就
1.1879年,出生在________。
1955年,病逝于美国_______________。
2.狭义相对论:
(1)提出:1905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基本原理: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____________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___________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3.广义相对论:
(1)提出:1916年,发表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原理: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促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及观测研究和理论探讨。
4.光量子假说:
(1)提出:1905年,提出_____________,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__________问题。
(2)意义:解释了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学领域也有研究成果。
二、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一战时,签署反战宣言。
2.一战后,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自己却被德国纳粹分子追杀和迫害。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亲自领导组织“_________________”,出刊《____________》,倡导反对核战。
★问题思考
一、爱因斯坦对人类科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二、你认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体现了哪种精神?
★拓展延伸
一、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
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
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建立了新的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二、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建立的引力理论,统合了狭义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将引力改描述成因时空中的物质与能量而弯曲的时空,以取代传统对于引力是一种力的看法。
三、科学家们共同品质,启迪现实:努力创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认识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正确的科研方法,如独立思考是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
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关注国家民族、全人类生存,兴衰的强烈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创新等精神。
★练习巩固
1.有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2005年恰好是许多重大事件的百年,下列与他的发现不符合的是()
A.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B.李四光提出地质力学理论
C.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 D.詹天佑开始修筑京张铁路
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内容不包括()
①相对性②光速不变原理③等效原理④广义相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4.“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5.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
因为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6.同相对论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日心说
C.量子理论
D.牛顿力学理论
7.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8.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他能够用来杀人。
┅┅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
材料二:40年代,由于爱因斯坦等人的努力,美国的原子能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
有人说爱因斯坦是“原子弹之父”。
一位学者这样评论:“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
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对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借鉴。
”
(1)在材料一中,爱因斯坦是怎样看待科学和战争的关系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爱因斯坦在材料一中的主张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你怎样评价爱因斯坦的行为?
9.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的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1.德国、普林斯顿 2.《论物体的电动力学》、相对性、光速不变原理、时空观念、
原子能 3.《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 4.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5.宇宙学、统一场论
二、4.“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原子科学家公报》
★问题思考
一、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是狭义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统一场论的提出,从而引发了传统物理学的伟大革命和人类自然科学史的一次革命。
二、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懈求真,求实,求真知。
2.理性的怀疑,热爱科学,崇尚真理。
★练习巩固
1.B 2.A 3.D. 4.A 5.B 6.C 7.B
8.(1)科技进步具有双重作用,可以用来自我毁灭,也可以用来造福人类。
科技造成的灾难是由特定制度体系造成的。
科技的发展为战争杀伤力增强创造条件,威胁世界和平,所以,他积极致力于防止核战。
(2)没有变化。
爱因斯坦建议美国研究原子弹是为了赶在德国之前,防止德国提前研制成功发动核战。
他主观上很想遏制核战,维护世界和平。
所以,在得知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后,他对此抱憾终身。
9.(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