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3二年级数学复习课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复习二年级下学期的全部数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口诀1.认识1-100以内的整数,掌握数的读法和表达方式。

2.学习1-100以内的数的口诀:十以内加减口诀、十以内乘除口诀、十十以内加减口诀等。

3.练习快速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2. 数的比较与排序1.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符号和意义。

2.掌握常用的比较数的方法:用数轴比较、用带有数值的物体比较等。

3.学习数的排序方法:从小到大、从大到小、随机排序等。

3. 两位数的加减法1.回顾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

2.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口诀和计算方法。

3.练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 两位数的整数乘法1.学习两位数的整数乘法口诀和计算方法。

2.练习两位数的整数乘法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5. 两位数的整除与余数1.学习两位数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练习两位数的整除和余数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6. 分数概念和比较1.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2.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通分比较法、通分通分比较法等。

3.练习分数的比较,巩固分数概念和计算方法。

7. 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换算1.学习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换算关系。

2.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同种单位换算、异种单位换算等。

3.练习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转换口算,巩固单位换算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概念和方法。

2.实践法:通过数学游戏、竞赛和解题实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3.网络教学法:通过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2.教学难点: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的转换;分数比较的通分通分比较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二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认识图形、长度单位、整数排序等基本数学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运算: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认识图形:复习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3. 长度单位:复习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4. 整数排序:复习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 图形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3.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4. 整数排序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加减法运算复习2.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复习3.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复习4. 第四课时:整数排序复习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与总结六、教学策略:1.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信心。

3. 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4.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 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3.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橡皮4. 教学素材:图片、卡片、小奖品等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加减法运算复习2. 第二周:认识图形复习3. 第三周:长度单位复习4. 第四周:整数排序复习5. 第五周:综合练习与总结十、教学反思:1. 定期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优质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优质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数学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二年级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复习和巩固二年级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擦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或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2: 复习核心知识点(2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包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并解答问题,巩固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Step 3: 数学思维训练(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解答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

Step 4: 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他们的疑惑。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或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数学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提供一些数学游戏或趣味数学题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100以内整数的认识,包括数数、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2. 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认识数序。

2. 写数:能正确书写100以内的数。

3. 读数:能正确读出100以内的数。

4. 数的组成: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如12可以分解为10和2。

5. 比较大小: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比较100以内的数。

教学活动:1. 数数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数数,看谁数得快且正确。

2. 写数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的数。

3. 读数比赛: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读出100以内的数,看谁读得快且正确。

4. 数的组成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写出100以内数的组成。

5. 比较大小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100以内的数。

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纸上的题目。

2. 家长协助检查数的认识方面的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练习纸,检查答题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数的认识小测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章:数的运算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如3+4=7。

2. 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如7-3=4。

3. 实际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教学活动:1. 加法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进行加法运算,看谁算得快且正确。

2. 减法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进行减法运算,看谁算得快且正确。

3.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纸上的题目。

2. 家长协助检查数的运算方面的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练习纸,检查答题情况。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教案目录:第一章:数一数第二章:比一比第三章:算一算第四章:认一认第五章:练一练第一章:数一数教学目标:1. 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并理解数的顺序。

2. 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对数字的敏感度。

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和顺序。

2. 100以内的数。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用手指头或小物品进行数数,从1数到100。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3. 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数一数。

练习:1. 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2.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物品的数量。

第二章:比一比教学目标:1. 能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内容:1. 比较的方法。

2. 比较的对象。

教学步骤:1. 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多少、长短、高矮等。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比赛,看哪组比较得最快最准确。

3. 老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练习:1. 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品,进行比较练习。

2.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比较图片中物品的多少、长短、高矮等。

第三章:算一算教学目标:1. 能正确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步骤:1. 老师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出示一些例子。

2. 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比赛,看哪组算得最快最准确。

练习:1. 让学生自己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2. 老师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

第四章:认一认教学目标:1. 能认识和区分各种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各种几何图形的识别。

教学步骤:1. 老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和区分它们。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几何图形的识别比赛,看哪组识别得最快最准确。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掌握。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复习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2. 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复习加法运算:- 回顾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口算练习加深记忆。

- 练习两位数相加,注意进位和带来的答题困难。

-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联系把握实际问题中的加法运算。

2. 复习减法运算:- 回顾二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口算练习加深记忆。

- 练习两位数相减,注意退位和借位的运用。

-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联系把握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3. 复习乘法运算:- 回顾乘法口诀表,通过口算练习加深记忆。

- 练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提供有关面积的问题,通过乘法运算解决。

4. 复习除法运算:- 回顾除法口诀表,通过口算练习加深记忆。

- 练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提供有关分组和平均的问题,通过除法运算解决。

5. 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回顾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列,通过练习加深记忆。

- 利用数字卡片游戏,让学生进行快速排序和排列组合的练习。

- 提供一些数字谜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解决。

6. 总结复习:- 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进行小结和梳理。

- 组织小组竞赛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评估:1. 知识和技能检测:- 通过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 给予针对性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弥补知识和技能的不足。

2. 思维能力评估:- 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问题解决任务,检查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考方式。

- 鼓励学生分析和解释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 第二单元:几何图形3. 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四单元:货币单位5. 第五单元:时间单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示范性的讲解。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检查学生课前的复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课堂导入:通过复习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示范性的讲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复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数学教材。

2. 练习题:针对各个知识点设计的练习题。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 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几何模型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的主要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简单的分数4. 第四单元:几何图形5. 第五单元:量的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书的主要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应的复习资料,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参与并给予评价。

5. 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六、教学反思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3.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2. 第二周:复习第二单元3. 第三周:复习第三单元4. 第四周:复习第四单元5. 第五周:复习第五单元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统计 知识要点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 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 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 简单的问题。
(四)、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知识要点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 列数和组合数。 2.学生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三)应用题部分 1、小明原来有37本课外书,妈妈又给她买了23本,现在他一共有多 少本课外书? 2、电线杆上有58只鸟,飞走了17只,又飞来25只,现在电线杆上有 多少只小鸟? 3、农场有西瓜47个,苹果比西瓜多19个,农场有苹果多少个 4、商店有桔子94个,上午卖了39个,还剩多少个? 5、每个铅笔盒7元,小明买了5个,应付多少元? 6、小红有6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 7、广州宾馆新年期间还有4间空房,每个房间可以住3个人。有一天 来了10位客人,够住吗? 8.教室里有39个同学,下课的时候走了26人,又进来了6人,现在教 室里还有多少同学? 9.蓝色气球有9个,红气球的个数是蓝色气球的5倍。红气球有多少 个? 10、同学们做游戏要站成个正方形,每边站9人,一共要站多少人?
五、各部分知识内容具体复习说明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知识要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退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知识要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熟记2~6的 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18、在 里填上“+、-、×、>、<或=”。 4○9=36 3×4〇4×5 16+20○35 40○4=36 2×2○2+2 2×8+8○8×3-8 19、(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30>5×( ) 20、 数一数,试一试。(2分) 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一共有 (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21、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 ( )个大字。
12、黑兔、白兔、灰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兔说:“我跑得不是最快 的, 但比白兔快。”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13、 3米-100厘米=( )米 6米+49米=( )米 14、 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 两个不同算式吗?( ),( )。 15、 (1)上面一共有( )个( ) 。 (2)根据图写成加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 算式是( )。 16、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 ), 读作( )。 17、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 5倍,○有( )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 )个。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 1.角的(初步)认识、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直角的(初步)认识、(会用三角板)上的直 角判断直角、画直角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知识要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 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会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能画除对成图形 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7、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4+4+4+4+4=( )×( ); 3×9=( )+ ( )+( ) 7+7+7+6+1=( )×( ) ; 9-1+8=( )× ( ) 8、把口诀填完整。 ( )八三十二 ( )四十八 二九( ) ( )二十四 ( )五十六 六( )五十四 9、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四七二十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七九六十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下面图形是角的画“√”。 ( ) ( ) ( ) ( ) 11、在对称的图形下面画“√”。 ( ) ( ) ( ) ( )
六、设计复习题型 (一)概念 1、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 2、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全部乘法口 诀熟练记忆。 3、在算式中填“+、-、×”、“=、>、<”,用口诀 写乘法算式。 4、厘米、米的概念,量整厘米的实物或线段的长度,角 各部分的名称,判断是不是线段、是不是角或直角,画 出线段、角和直角。
(二)计算 1、100以内两位数加减的口算、笔算,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2、运用乘法口诀求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填空和 选择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文字式题。 (三)应用题 1、100以内加减一步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 2、简单的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求几个相 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3、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 (四)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五)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
“看一看,摆一摆”
二、确立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 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 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 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 =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 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 的各部分名称,能用身边任何物体上的直角迅速判断一 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规范的用直尺画线段、角,会用三 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 1.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 内乘法。 2.会用乘法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及求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根据需要合理选 择使用。 2、认识线段,能根据要求正确画出线段。
三、强化复习重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 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突破复习难点 1、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 缺漏,促进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达到灵 活运用知识。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 3、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内在潜能因素,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
(二)概念部分 一、填空。 1、★★★ ★★★ ★★★ ★★★ ( )个( )是( ),也可以说成 ( )的( )倍是( ),算式是( ),用口 诀( )。 2、从“7、56、9、63”中选择三个数组成两个乘法算式。 ( )×( )=( ); ( )×( )=(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长约26( ),宽约18( )。 (2)《新华字典》厚约5 ( )。 (3)足球场长90( ),宽45( )。 (4)一座小桥长约15 ( )。 (5)一支彩笔长10( ) (6)妈妈身高1( )62 ( ) (7)课桌短的一边大约长40( ) (8)一栋楼房高28( ) (9)坐汽车从曲阳到北京大约需要3( ) 4、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5、三角板上有( )条边,( )个角,有( )个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 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 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 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 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七、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 获。 2、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 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 3、以形式多样的多种课堂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4、与生活密切联系。
(一)计算部分 1、口算 2×8= 9×7= 9×5= 5×7= 2×3-3= 6×4= 7×7= 5×6= 7×9= 5×3+2= 41-2= 7×9-5= 5×9-9= 65+8= 17+8+6= 7×7+19= 81-7-70 74+6-80= 42-8○5 63-3○66 2、填“+ - ×” 75+9○73 28+4○24 54+4○60 25+8○35 34-20○15 5×7○32 2×6○12 4○6=24 30○6=24 3○8=24 3、竖式计算 36+17-28= 27+38-14= 17+38-14= 4×9-17= 7×8-16= 6×5+30= 8×9-22= 14+27+3= 23+10+14= 8×9-12= 36+19-25= 2×7+3= 3×6-12= 5×4+30= 4×5+14= 6×3-15= 3×7+16= 4×6+16= 3×9-17= 6×5+20= 4、填括号 ( )×( )=18 ( )×( )=24 ( )×( )=16 ( )×( )=64 ( )×( )=18 ( )×( )=24 ( )×( )=16 ( )×( )=56 一五( ) 四五( ) 三五( ) 五五( ) 二五( ) 三七( ) 四九( ) ( )九六十三 ( )九七十二 二七( )九十八 ( )八五十六 五( )四十五 九( )八十一 5、( )里最大能填几? ( )×4<29 34>5×( ) 7×( )<30 5×( )<32 ( )×8<55 60>( )×9 ( )×6<38 ( )×6<41 ( )×8<50 9×( )<58 7×( )<60 4×(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