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研究摘要:文章阐述了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无论是城市控制网还是为测绘工程专用图所建立的控制网,往往是从测图方面考虑的,一般不适应施工测设的需要,且常有相当数量的控制点,在场地布置和平整中被毁掉,或因建筑物的修建成为互不通视的废点。

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一般在建筑场需要在原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工程在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测量的依据。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控制测量分类按照内容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名词如控制点:对整个测区起控制作用的测量标志点;控制网:由按一定规范布设,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几何图形;图根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图根点:图根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即是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它的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交会定点、gps测量等。

本文仅对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分析研究。

二、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建立平面控制网。

由于工程性质、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情况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也有不同形式。

在面积不大的居住建筑小区中,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组成的简单图形,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轴线或建筑基线;在一般大中型民用或工业建筑场地中,多采用方格网形式的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矩形网;在一些大型工业场地中,由于地形条件、工期紧迫或分期施工等原因,不便于一次建立整个场地的建筑方格网时,可先在整个场区内建立“一”字形或“+”字形的中轴线系统,作为以后建立各局部方格网的依据;在沿江河或受地形限制的建筑场地中,则可建立多边形导线作为施工控制;对于山区建筑场地,一般多依山傍谷分散建筑,则可充分利用原有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测绘技术中的建筑物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建筑物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建筑物测量方法介绍建筑物测量是测绘技术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了对建筑物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记录。

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督过程中,准确的建筑物测量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合规性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建筑物测量方法。

一、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目前建筑物测量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它具有测角、测距和测高等功能,能够实现建筑物各种尺寸参数的快速测量。

使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测量,需要事先设置几个测量控制点,通过在这些控制点上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

通过综合测量数据,可以生成三维建筑物模型,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是另一种常用的建筑物测量仪器。

它利用激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参数。

激光测距仪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特别适用于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测量。

通过将多个测量数据整合,可以生成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体模型,为建筑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三、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或地面摄影的方法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

对于大型建筑物或复杂场地,在现场进行传统测量可能存在困难,而摄影测量则可以通过摄影记录建筑物的影像,并利用影像处理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建筑物影像进行校正和测量,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各种尺寸和形状参数。

摄影测量不仅适用于建筑物的外部测量,还可以应用于室内空间的测量和分析,为建筑设计和保护提供帮助。

四、地面控制点测量地面控制点是用于建筑物测量的重要参考点,通过在地面固定控制点,并进行精确测量,可以为建筑物的测量和定位提供基准。

地面控制点的建立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并进行后续校正和处理。

在建筑物测量中,地面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设置和使用地面控制点是建筑物测量的重要环节。

总结起来,建筑物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准确的建筑物测量可以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1.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是一种基础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已知两点
与未知点之间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来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在建筑场地平
面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观测三个已知点与未知点之间的角度和边长,计
算未知点的坐标。

这种方法适用于距离较短、精度要求一般的情况。

2.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
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通过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置全站仪,在未知点上进行
测量,即可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全站仪测量法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点,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3.GPS定位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
理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和复杂地形的场合。

在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中,可以利用GPS接收机和基准站进行测量,通过计算经纬度或大地坐标
系的变换,确定建筑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这种方法具有全球范围的覆盖
和高度自动化的特点。

4.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测量物体与测量仪之间距
离的方法。

在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在已知控制
点上进行测量,再通过三角测量等方法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激光测距法具
有测量速度快、精度较高的优点,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场合。

总之,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
据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上介绍的方法仅
为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建筑测量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
更多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解释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解释

点位精度。

在工程测量中,不一定观测网中所有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在测角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边长,或在测边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角度,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测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它多用于小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网以下的加密,作为扩展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网(点)的基础。

此外,交会定点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方法。

在2个以上已知点上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前方交会法;在待定点对3个以上已知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后方交会法。

区域控制网同国家控制网相比较,前者控制面积较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点位绝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对于区域性平面控制网,根据测区面积、发展远景、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控制点的必要精度和密度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网。

分级布网通常先布设大范围的首级网,再分阶段进行低级控制点的加密。

分级布网可以采用同一种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设计时,应进行精度估算,测图控制网要求全网的精度相对比较均匀。

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有时需在大范围控制网内部建立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网。

区域控制网一般在国家控制网下加密,或以国家控制网为起算数据,以便统一坐标系统。

若测区内无已知控制点可以利用时,可在网中任选一点用天文测量方法观测其经纬度,换算成高斯-克吕格尔直角坐标,作为起算坐标。

又观测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将其换算成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

在个别情况下,小测区也可采用假定坐标和磁北定向。

三角网所需的起始边长可用测距仪器直接测出。

当测区面积较小时,可将其视为平面。

但在较大的区域内,则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为了合理的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应适当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

观测成果一般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以便尽量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三角网
2.城市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城市和市政工程建设地区,为了测绘更大比例 尺的1∶2 000~1∶500地形图和城市工程建设的观 测等,需要布设密度更大的平面控制网。在国家控 制网的统一控制下,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的规定,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网;三、四等和一、 二、三级导线网。
4.图根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上述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建 立直接供测绘地形图使用的测站点而进行的控制测 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由此得到的控制点称为图根 控制点(简称图根点)。图根控制测量可用图根三 角测量技术,也可用导线测量技术,图根导线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图根点的密度(包括高级 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参考表6-3的规定; 地形复杂地区、城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应根据测 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
平面控制测量
1.1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平面控制测量分类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导线测量
1.国家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又称基本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 内建立的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方案建立控制网,利用精密 仪器采用精密方法测定,并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 最后求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 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 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 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
平面控制测量
1.2 平面坐标计算的公式
如图6-5所示,设A点的已知坐标为(xA, yA),又已知A至B点的边长为DAB,坐标方 位角为αAB。求B点坐标(xB,yB)。 设A至B点的纵坐标增量和横坐标增量分别 为ΔxAB 和ΔyAB,由图中关系可知,计算 ΔxAB 和ΔyAB的公式为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
3、 建筑基线测设方法(1)根据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测设 测设:极坐标法 ①计算测设数据: 据C,P,D及7,8,9的坐标反算。 ②测设主点:在控制点7,8,9支仪器,极坐标法测设主点C、P、D。
7
检查:① 三个定位点的直线性检测∠ C´ P´D´即β与 180°之差不大于±10 " ,否则调整②调整三个定位点的位置 δ=ab/a+b( 90°-β/2)1/ρ " 当a=b时δ=a/2( 90°-β/2)1/ρ" ③调整三个定位点间的距离
方格网线设计原则:方格网线与相应的主轴线正交且网线交点通视;正方形格网线边长多取100m-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同一个网点最好是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平面控制—建筑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1、主轴线放样:① M、O、N点放样方法同建筑基线,∠MON与180º之差应在 ±10″之内;② O点安置经纬仪放样 主点C、D;③ 精确测出∠MOC′和∠MOD′,算出与90º之差ε1和 ε2 ,调整值 L1和 L2。
施 工 场 地 控 制 测 量
平面控制——建筑基线 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和建筑物定位依据。建筑基线的布置,主要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的地形和原有测图控制点的情况而定。1、基线布设形式
2、基线设计原则:①基线应尽量靠近拟建建筑物,基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并平行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轴线;②基线点不少于3个,便于检核。主点间相互通视良好;③基线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基线点应选在不易破坏之处,并做成永久性控制点。
(3)建筑物测设建筑基线
在建筑基线附近有永久性的建筑物,并且建筑物的主轴线平行于基线时,可以根据建筑物测设建筑基线,如图所示的拉直线法。
施 工 场 地 控 制 测 量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系列控制测量点来保证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下面是平面控制测量的操作方法:
1.测量前,应调查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界。

2.根据需要建立控制测量基准点,确定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测量点可采用钉桩、地标等方式标定。

3.确定控制测量点的观测方位,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进行测量,如全站仪、自动水平仪等。

4.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观测,遵守精密测量的操作规程,记录仪器刻度值或读取数据,注明测量点的编号和观测时间。

5.计算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进行误差调整和精度评定。

根据需要,制作控制测量图,标明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6.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按照控制测量图进行实际测量并进行调整,确保建筑结构的准确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7.最后,进行控制测量成果的归档和保存,在下次测量前进行检查和验证。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1. 引言在制造业领域中,平面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控制平面度,可以确保产品在表面平整度方面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平面度进行准确和有效的测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些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2.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平面度是指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的各点与一个完全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表面上的点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判断表面的平整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2.1 接触测量接触测量是使用接触式测量仪器与表面物体直接接触并测量其高度差异的方法。

常用的接触式测量仪器包括游标卡尺、百分表、高度规等。

接触测量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平面度的测量。

然而,由于接触测量需要直接接触被测表面,可能对表面造成划痕或损伤。

2.2 非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是使用光学或激光等技术,通过测量光束的反射或散射来获取被测表面的高度差异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非接触测量仪器包括激光扫描仪、光学投影仪等。

非接触测量的优点是可以非破坏性地对表面进行测量,适用于对脆性或易受损的材料进行测量。

但是,非接触测量的精度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测量范围也相对较窄。

3. 平面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与设备3.1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测量工具。

它由一根刻度尺和一个可滑动的游标组成。

通过将游标逐渐与被测表面接触并记录刻度尺上的数值,可以测量出表面的高度差异。

游标卡尺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平面度差异,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3.2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测量设备。

它通过激光束扫描被测表面,并使用传感器记录激光与表面的交互信息,从而获取表面的高度差异数据。

激光扫描仪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对大面积、复杂形状的表面进行测量。

3.3 光学投影仪光学投影仪是一种基于投影原理的测量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场合?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1)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平面控制网可以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

①三角网对于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三角网。

②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③建筑方格网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
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④建筑基线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基线。

(2)施工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