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复习课(附习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期末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期末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第四章一次函数一.选择题1.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是y=2x+1,当y=5时,自变量x的值是()A.13B.5C.2D.3.52.函数y=的定义域是()A.x≠0B.x≥2C.x≥2且x≠0D.x>2且x≠0 3.根据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x=﹣2,则输出结果y的值为()A.﹣3B.3C.﹣7D.74.下列图形中,不能代表y是x函数的是()A.B.C.D.5.若函数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则()A.k≠3B.k=±3C.k=3D.k=﹣36.如图,直线y=ax+b过点A(0,3)和点B(﹣7,0),则方程ax+b=0的解是()A.x=0B.x=3C.x=﹣7D.x=﹣47.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kx+b=2的解为()A.x=1B.x=2C.x=3D.无法判断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和y=bx+k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9.对于函数y=2x﹣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1)B.它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C.当x>0时,y>0D.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10.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bx+k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1.已知A(﹣,y1)、B(﹣,y2)、C(1,y3)是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1<y3C.y3<y1<y2D.y3<y2<y112.已知直线l1:y=kx+b与直线l2:y=﹣x+m都经过C(﹣,),直线l1交y轴于点B(0,4),交x轴于点A,直线l2交y轴于点D,P为y轴上任意一点,连接P A、PC,有以下说法:①方程组的解为;②△BCD为直角三角形;③S△ABD=6;④当P A+PC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0,1).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3.某水库的水位在一天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8米,水位以每小时0.2米的速度匀速上升,这天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旋转中心,将△AO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其中点A′与点A对应,点B′与点B对应.若点A(﹣1,2),B(﹣3,0),则直线A′B′的解析式为.15.y=(m﹣1)x|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16.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1时,y=﹣2,则当x=﹣1时,y=.17.函数y=(2m﹣2)x+3﹣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m的取值范围是.18.如图,直线CD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C、D两点,∠OCD=45°,第四象限的点P(m,n)在直线CD上,且mn=﹣6,则OP2﹣OC2的值为.19.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步行到达B地后原地休息,甲、乙两人的距离y(km)与乙步行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则步行全程甲比乙少用小时.20.在某条街道上依次有图书馆、小明家、学校,某日小明从家出发先去学校,然后返回去图书馆,与此同时小亮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两人均匀速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同时到达图书馆,设两人步行的时间为x分,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米.三.解答题21.“十一”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开车到距家200千米的景点旅游,出发前,汽车油箱内储油45升,当行驶150千米时,发现油箱油箱余油量为30升(假设行驶过程中汽车的耗油量是均匀的).(1)求该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并写出行驶路程x(千米)与剩余油量Q(升)的关系式;(2)当x=280(千米)时,求剩余油量Q的值;(3)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低于3升时,汽车将自动报警,如果往返途中不加油,他们能否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请说明理由.2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2,0)和(0,2),求k,b的值.23.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接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2)代数式k+b的值;(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24.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得点B的坐标为(4,0),并求出直线AC 的关系式.25.已知,直线L经过点A(4,0),B(0,2).(1)画出直线L的图象,并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2)求S△AOB;(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 AB=3?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12,0),B(0,6)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C为x轴上任意一点,使得△ABC的面积为6,求点C的坐标.27.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3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3)当x时,y<3.28.已知一次函数y=kx﹣2,当x=2时,y=0.(1)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E在直线AB 上.将线段AO沿OE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AB上的点D处;再将线段OB沿OF翻折,使点B落在O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线段AB分别交于点E、F.(1)分别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2)请直接写出线段B'F的长度为;(3)若点P坐标为(﹣4,n),且△ABP的面积为8,则n=.30.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地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m3时,水费按每立方米1.1元收费,超过6m3时,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1.6元收费,设每户每月用水量为xm3,应缴水费为y元.(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有两户家庭某月份需缴纳水费为5.5元和9.8元时,求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是多少?3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射一个小球,在落地之前,物体向上的速度v(m/s)是运动时间t(s)的一次函数.经测量,该物体的初始速度(t=0时物体的速度)为25m/s,经过2s物体的速度为5m/s.(1)请你求出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达到最高点?(此时物体的速度为0)32.小明和爸爸进行登山锻炼,两人从山脚下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上山,小明用8分钟登上山顶,此时爸爸距离出发地280米,小明登上山顶立即按原路匀速下山,与爸爸相遇后,和爸爸一起以原下山速度返回出发地.小明、爸爸在锻炼过程中离出发地的路程y1(米)、y2(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2)小明上山速度为米/分;爸爸上山速度为米/分,(3)直接写出小明与爸爸何时相距30米.33.某学校的教学楼,校门口和公园恰好依次分布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周五下午初二年级组织学生从校门口出发匀速步行到公园野餐,学生队伍(学生队伍长度忽略不计)出发同时林林发现未带餐垫,便立即匀速跑向教学楼,到教学楼后用6分钟找到了餐垫,他即刻将速度提高至原速度的倍匀速向公园跑去,最后林林比学生队伍提前分钟到达公园.在整个过程中,林林和学生队伍分别到教学楼的距离y (米)与学生队伍的步行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林林最初从校门口跑向教学楼为米/分钟,学生队伍的速度为米/分钟;(2)学生队伍出发多少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34.如图,直线y=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如图线段OA上,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做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 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35.为深入推进“健康沈阳”建设,倡导全民参与健身,我市举行“健康沈阳,重阳登高”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加.甲乙两人同时登山,2分钟后乙开始提速,且提速后乙登高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米,乙在距地而高度为300米时对应的时间t是分钟;(2)请分别求出线段AB、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需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登山分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36.从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上坡路,然后是一段平路,小冲骑车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原路返回甲地.假设小冲骑车在上坡、平路、下坡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冲骑车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km,设小冲出发xh后,到达离乙地yk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ABCDEF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小冲在平路上骑车的平均速度以及他在乙地的休息时间;(2)分别求线段AB、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从甲地到乙地经过丙地,如果小冲两次经过丙地的时间间隔为0.85h,求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路程.37.某企业安排65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人每天生产2件甲或1件乙,甲产品每件可获利15元.设每天安排x人生产乙产品.(1)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经验,乙产品每天产量不少于5件,当每天生产5件时,每件可获利120元,每增加1件,当天平均每件利润减少2元.写出乙每件产品可获利润y(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乙产品每件利润为100元,且每天生产件数不少于2件且不多于10件,该企业在不增加工人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丙产品,要求每天甲、丙两种产品的产量相等.已知每人每天可生产1件丙(每人每天只能生产一件产品),丙产品每件可获利30元,求每天生产三种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W(元)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38.我市全民健身中心面向学生推出假期游泳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六折优惠;方案二:不购买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假期游泳x(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y1(元),且y1=k1x+b;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y2(元),且y2=k2x.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y1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单独购买一张学生卡的费用和购买学生卡后每次游泳的费用;(2)求打折前的每次游泳费用和k2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明计划假期前往全民健身中心游泳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说明理由.39.为发展农村经济,修建一批沼气池.某村共264户村民,村里得335200元政府补助款,不足部分由村民集资,修建A型、B型沼气池共20个,两种沼气池每个的修建费用、修建用地、可供使用户数情况如表:沼气池修建费用(万元/个)修建用地(m2/个)可供使用的户数(户/个)A型34820B型263已知政府只批给该村沼气池修建用地708m2,设修建A型沼气池x个;修建两种沼气池共需费用y万元.(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既不超过政府批给该村沼气池修建用地,又要使该村每户村民都用上沼气的修建方案有哪几种?(3)若选择(2)中费用最少的修建方案,平均每户村民应自筹资金多少元?40.如图,直线l1:y=kx+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直线l1与l2交于点C(2,m).(1)求k、b和m的值;(2)求△ADC的面积;(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CE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动点P在线段DA上从点D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A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清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答】解:当y=5时,5=2x+1,解得:x=2,故选:C.2.【解答】解:由题可得,,解得x≥2,∴函数y=的定义域是x≥2,故选:B.3.【解答】解:x=﹣2时,y=2x2﹣1=7,故选:D.4.【解答】解:A、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答】解:∵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k2﹣9=0,且k﹣3≠0,解得:k=﹣3,故选:D.6.【解答】解:∵直线y=ax+b过点B(﹣7,0),∴方程ax+b=0的解是x=﹣7,故选:C.7.【解答】解:观察图象知道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1,2),所以关于x的方程kx+b=2的解为x=1,故选:A.8.【解答】解:A、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B、一条直线反映出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致,故本选项正确;C、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D、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9.【解答】解:A、当x=1,y=2x﹣3=2﹣3=﹣1,点(1,1)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所以A选项错误;B、函数y=2x﹣3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B选项正确;C、当x=0时,y=﹣﹣3,则x>0,y>﹣3,所以C选项错误;D、因为k=2>0,则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10.【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过一、二、四象限,则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而k<0;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则b>0,因此一次函数y=﹣bx+k的一次项系数﹣b<0,y随x的增大而减小,经过二四象限,常数项k<0,则函数与y轴负半轴相交,因此一定经过二三四象限,因此函数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11.【解答】解:∵A(﹣,y1)、B(﹣,y2)、C(1,y3)是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三点,∴y1=1+b,y2=+b,y3=﹣3+b.∵﹣3+b<1+b<+b,∴y3<y1<y2.故选:C.12.【解答】解:①∵直线l1:y=kx+b与直线l2:y=﹣x+m都经过C(﹣,),∴方程组的解为,故①正确,符合题意;②把B(0,4),C(﹣,)代入直线l1:y=kx+b,可得,解得,∴直线l1:y=2x+4,又∵直线l2:y=﹣x+m,∴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垂直,即∠BCD=90°,∴△BCD为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符合题意;③把C(﹣,)代入直线l2:y=﹣x+m,可得m=1,y=﹣x+1中,令x=0,则y=1,∴D(0,1),∴BD=4﹣1=3,在直线l1:y=2x+4中,令y=0,则x=﹣2,∴A(﹣2,0),∴AO=2,∴S△ABD=×3×2=3,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④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A'(2,0),由点C、A′的坐标得,直线CA′的表达式为:y=﹣x+1,令x=0,则y=1,∴当P A+PC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0,1),故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解答】解:由题意得,y=8+0.2x(x>0),故答案为:y=8+0.2x(x>0).14.【解答】解:∵△AO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其中点A′与点A对应,点B′与点B对应,而点A(﹣1,2),B(﹣3,0),∴点A′(2,1),B′(0,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2,1),B′(0,3)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故答案为y=﹣x+3.15.【解答】解:∵y=(m﹣1)x|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m|=1且m﹣1≠0,解得m=﹣1,故答案为:﹣1.16.【解答】解:因为y与x成正比例,所以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把x=1时,y=﹣2代入得:k=﹣2,故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x,当x=﹣1时,y=﹣2×(﹣1)=2.故答案为:2.17.【解答】解:∵函数y=(2m﹣2)x+3﹣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1<m<3.故答案为:1<m<3.18.【解答】解:如图,过P作PE⊥y轴于E,则OC∥PE,∴∠OCD=∠DPE=45°,∵∠DOC=∠DEP=90°,∴OD=OC,DE=EP,∵P(m,n),∴m=OD﹣n,∴OD=m+n,两边同时平方得:OD2=m2+n2+2mn,∵mn=﹣6,∴m2+n2=OD2+12,由勾股定理得:OP2﹣OC2=m2+(﹣n)2﹣OD2=OD2+12﹣OD2=12,故答案为12.19.【解答】解:由图象可得,乙的速度为21×7=3(km/h),则甲的速度为:21÷3﹣3=7﹣3=4(km/h),a=21÷4=5.25,则步行全程甲比乙少用7﹣5.25=1.75(小时),故答案为:1.75.20.【解答】解:由图象可得,小明的速度为:300÷5=60(米/分钟),小亮的速度为:(300﹣60×3)÷3=(300﹣180)÷3=120÷3=40(米/分钟),设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x米,,解得x=600,即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600米,故答案为:600.三.解答题21.【解答】解:(1)该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为(45﹣30)÷150=0.1(升/千米),行驶路程x(千米)与剩余油量Q(升)的关系式为Q=45﹣0.1x;(2)当x=280时,Q=45﹣0.1×280=17(L).答:当x=280(千米)时,剩余油量Q的值为17L.(3)(45﹣3)÷0.1=420(千米),∵420>400,∴他们能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22.【解答】解:将(﹣2,0),(0,2)代入y=k+b得:,∴.23.【解答】解:(1)当x=2时,y=0,所以方程kx+b=0的解为x=2;(2)当x=1时,y=﹣1,所以代数式k+b的值为﹣1;(3)当x=﹣1时,y=﹣3,所以方程kx+b=﹣3的解为x=﹣1.24.【解答】解: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此时A、B点的坐标分别为(0,0)、(4,0),作CD⊥AB于D,则AD=BD=AB=2.∴CD===2,∴C(2,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把C(2,2)代入得,2=2k,解得k=,∴直线AC的关系式为y=x.25.【解答】解:(1)画出函数图象如图: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把A(4,0)、点B(0,2)分别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点A(4,0),B(0,2).∴OA=4,OB=2,∴S△AOB==4;(3)在x轴上存在一点P,使S△P AB=3,理由如下:设P(x,0),∵A(4,0)、B(0,2),∴P A=|x﹣4|,∵S△P AB=3,∴P A•OB=3,即|x﹣4|×2=3,∴x﹣4=±3,∴x=7或1,∴P的坐标为(7,0)或(1,0).26.【解答】解:(1)把A(﹣12,0),B(0,6)代入y=kx+b得:,解得:,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6;(2)设C(x,0),则有AC=|x+12|,∵S△ABC=AC•OB=6,即|x+12|×6=6,∴|x+12|=2,解得:x=﹣10或x=﹣14,则C的坐标为(﹣10,0)或(﹣14,0).27.【解答】解:∵y=﹣2x+3,∴当x=0时,y=3,当y=0时,x=,∴函数y=﹣2x+3过点(0,3)、(,0),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1)由图象可得,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由图象可得,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故答案为:(,0),(0,3);(3)由图象可得,当x>3时,y<3,故答案为:>3.28.【解答】解:把当x=2时,y=0代入一次函数y=kx﹣2,则得到2k﹣2=0,解得k=1,∴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x+1,令y=0,则x+1=0,解得x=﹣1,∴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1,0).29.【解答】解:(1)直线中,令x=0,则y=6,∴A(0,6),令y=0,则﹣x+6=0,解得x=8,∴B(8,0);(2)∵OA=6,OB=8,∴AB==10,∵点E在直线AB上.将线段AO沿OE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AB上的点D处,∴OE⊥AB,AE=DE,∴AB•OE=OA•OB,∴OE===4.8,∴AE==3.6,∵∠AOB=90°,∠EOD=∠AOD,∠B′OF=BOD,∴∠EOF=45°,∴△E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OE=4.8,∴AF=AE+EF=3.6+4.8=8.4,∴B′F=BF=10﹣8.4=1.6,故答案为1.6.(3)设直线PB与y轴的交点为Q,∵△ABP的面积为8,∴S△ABP=S△APQ+S△ABQ=8,∵点P坐标为(﹣4,n),∴AQ•|x P|+AQ•OB=8,即AQ•4+AQ×8=8,∴AQ=,∴Q(0,)或(0,),设直线BP为y=kx+,把B(8,0)代入得,0=8k+,解得k=﹣,∴y=﹣x+,当x=﹣4时,y=7,设直线BP为y=kx+,把B(8,0)代入得,0=8k+,解得k=﹣,∴y=﹣x+,当x=﹣4时,y=11,∴n=7或11,故答案为7或11.30.【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当0≤x≤6时,y=1.1x,当x>6时,y=1.1×6+(x﹣6)×1.6=1.6x﹣3,即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2)∵5.5<1.1×6,∴缴纳水费为5.5元的用户用水量不超过6m3,将y=5.5代入y=1.1x,解得x=5;∵9.8>1.1×6,∴缴纳水费为9.8元的用户用水量超过6m3,将y=9.8代入y=1.6x﹣3,解得x=8;答: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是5m3,8m3.31.【解答】解:(1)设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由题意,得,解得:.故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v=﹣10t+25.(2)物体达到最高点,说明物体向上的速度为0,则0=﹣10t+25,解得t=2.5.答:经过2.5秒,物体将达到最高点.32.【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a=8,b=280,小明下山用的时间为:24﹣8=16(分钟),下山的速度为:400÷16=25(米/分钟),设小明与爸爸相遇的时间为x分,(280÷8)x=400﹣25(x﹣8),解得,x=10,故c=10,故答案为:8;280;10;(2)小明上山速度为400÷8=50(米/分);爸爸上山速280÷8=35(米/分);故答案为:50;35;(3)根据题意得:(50﹣35)x=30或25(x﹣8)+35x=400﹣30,解得x=2或,答:2分或分时两人相距30米.33.【解答】解:(1)由图可得,林林最初从校门口跑向教学楼的速度为:360÷3=120(米/分钟),林林提速后的速度为:120×=200(米/分钟),学生队伍的速度为:[200×(25﹣﹣3﹣6)﹣360]÷25=80(米/分钟),故答案为:120,80;(2)设学生队伍出发x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80x﹣[200(x﹣3﹣6)﹣360]|=360,解得x1=15,x2=21,∵25﹣=20.8(分钟),∴在学生队伍出发20.8分钟时,林林到达公园,此时林林和学生队伍相距80×=336(米),∴x=21舍去,即学生队伍出发15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34.【解答】解:(1)∵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x=0时,y=4,y=0时,x=8,∴点A(8,0),点B(0,4),∴BO=4,AO=8,∴,当t秒时,QO=FQ=t,则EP=t,∵EP∥BO,∴=,∴AP=2t,∵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2)如图1,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OQ=FQ=t,P A=2t,∴QP=8﹣t﹣2t=8﹣3t,∴8﹣3t=t,解得:t=2;如图2,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OQ=t,P A=2t,∴OP=8﹣2t,∴QP=t﹣(8﹣2t)=3t﹣8,∴t=3t﹣8,解得:t=4,综上所述:当t=2或4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如图1,当Q在P点的左边时,∵OQ=t,P A=2t,∴QP=8﹣t﹣2t=8﹣3t,∴S矩形PEFQ=QP•QF=(8﹣3t)•t=8t﹣3t2,当t=﹣=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如图2,当Q在P点的右边时,∵OQ=t,P A=2t,∴2t>8﹣t,∴t>,∴QP=t﹣(8﹣2t)=3t﹣8,∴S矩形PEFQ=QP•QF=(3t﹣8)•t=3t2﹣8t,∵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t≤4,∴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3×42﹣8×4=16,综上所述,当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16.35.【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300﹣100)÷20=10(米),乙在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b=(15÷1)×2=30,乙在距地而高度为300米时对应的时间t=2+(300﹣30)÷(10×3)=11,故答案为:10,30,11;(2)由(1)可得,点A的坐标为(2,30),点B的坐标为(11,300),设线段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a,,解得,即线段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30x﹣30(2≤x≤11);设线段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mx+n,∵点C的坐标为(0,100),点D的坐标为(20,300),∴,解得,即线段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100(0≤x≤20);(3)登山前2分钟,甲乙两人的最近距离是100+10×2﹣30=90(米),当2≤x≤11时,|(30x﹣30)﹣(10x+100)|=70,解得x1=3,x2=10,当11<x≤20时,令10x+100=300﹣70解得x=13,由上可得,登山3、10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故答案为:3、10或13.36.【解答】解:(1)小冲骑车上坡的速度为:(6.5﹣4.5)÷0.2=10(km/h),平路上的速度为:10+5=15(km/h);下坡的速度为:15+5=20(km/h),平路上所用的时间为:2(4.5÷15)=0.6h,下坡所用的时间为:(6.5﹣4.5)÷20=0.1h所以小冲在乙地休息了:1﹣0.1﹣0.6﹣0.2=0.1(h);(2)由题意可知:上坡的速度为10km/h,下坡的速度为20km/h,所以线段AB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6.5﹣10x,即y AB=﹣10x+6.5(0≤x≤0.2).线段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EF=4.5+20(x﹣0.9).即y EF=20x﹣13.5(0.9≤x≤1);(3)由题意可知:小冲第一次经过丙地在AB段,第二次经过丙地在EF段,设小冲出发a小时第一次经过丙地,则小冲出发后(a+0.85)小时第二次经过丙地,6.5﹣10a=20(a+0.85)﹣13.5,解得:a=.×10=1(千米).答: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距离为1千米.37.【解答】解:(1)由已知,每天安排x人生产乙产品时,生产甲产品的有(65﹣x)人,共生产甲产品2(65﹣x)=130﹣2x件.在乙每件120元获利的基础上,增加x人,利润减少2x元每件,则乙产品的每件利润为120﹣2(x﹣5)=130﹣2x.∴y=130﹣2x(x≥5);(2)设生产甲产品m人,根据题意得:W=x(130﹣2x)+15×2m+30(65﹣x﹣m)=﹣2(x﹣25)2+3200,∵2m=65﹣x﹣m,∴m=,∵x、m都是非负整数,∴取x=26时,m=13,65﹣x﹣m=26,即当x=26时,W最大值=3198,答:安排26人生产乙产品时,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3198元.38.【解答】解:(1)∵y1=k1x+b过点(0,30),(10,180),∴,解得,k1=15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后每次健身费用为15元,b=3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的费用为30元;(2)由题意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15÷0.6=25(元),则k2=25×0.8=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y1=15x+30,y2=20x.当健身8次时,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y1=15×8+30=150(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y2=20×8=160(元),∵150<160,∴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39.【解答】解:(1)y=3x+2(20﹣x)=x+40;(2)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2≤x≤14,∵x为正整数,∴x的取值为12、13、14,有3种修建方案:①A型12个,B型8个②A型13个,B型7个③A型14个,B型6个;(3)∵y=x+40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2时,最少费用y=x+40=52(万元),(520000﹣335200)÷264=700(元).答:平均每户村民应自筹资金为700元.40.【解答】解:(1)∵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5=1+b,∴b=4,∴直线l2:y=﹣x+4,∵直线l2:y=﹣x+4经过点C(2,m),∴m=﹣2+4=2,∴C(2,2),把C(2,2)代入y=kx+1,得到k=.∴k=,b=4,m=2.(2)对于直线l1:y=x+1,令y=0,得到x=﹣2,∴D(﹣2,0),∴OD=2,对于直线l2:y=﹣x+4,令y=0,得到x=4,∴A(4,0),∴OA=4,AD=6,∵C(2,2),∴S△ADC=×6×2=6.(3)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x轴于E,连接EC,则△BCE的周长最小.∵B(﹣1,5),C(2,2),∴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令y=0,得到x=,∴E(,0).(4)如图,由题意AC==2,当AC=AP=2时,t=6﹣2,当P′C=P′A时,∠AP′C=90°,AP′=2,∴t=6﹣2=4,当AC=CP时,P(0,0),此时t=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6﹣2或4或2.。

北师大新版八上一次函数单元知识点、典型例题与练习

北师大新版八上一次函数单元知识点、典型例题与练习

A BO x y y =k x +b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辅导材料一、知识点总结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例如:y =kx +b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 =0时,一次函数y =kx +b 就成为y =kx (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形状、位置、特殊点、增减性)①、形状: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 ;画法:确定两个点就可以画一次函数图象。

②、位置:直线的位置是由k 、b 的符号决定的: 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当b 0时,图象与y 轴相交于正半轴; 当b 0时,图象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 当b 0时,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③、特殊点:与x 轴和y 轴交点分别是④、性质:一次函数)0(≠+=k b kx y ,当k 0时,直线从左向右上升,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从左向右下降,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中有两个未知数k 和b ,所以,要确定其关系式,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常见的是已知两点坐标P 1(a 1,b 1),P 2(a 2,b 2)代入得⎩⎪⎨⎪⎧b 1=a 1k +b ,b 2=a 2k +b ,求出k ,b 的值即可,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 4、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 ①、y =kx +b 与kx +b =0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 +b =0的解,方程kx +b =0的解是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y =kx +b 与不等式kx +b >0从函数值的角度看,不等式kx +b >0的解集为使函数值大于零(即kx +b >0)的x 的取值范围;从图象的角度看,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时,y >0,因此kx +b >0的解集为一次函数在x 轴上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③、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 【知识拓展】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直线 1和 2的解析式为y =k 1x +b 1和y 2=k 2x +b 2则它们的位置关系由系数关系确定:① k 1≠k 2⇔ 1与 2相交; ② k 1=k 2,b 1≠b 2⇔ 1与 2平行; ③ k 1=k 2,b 1=b 2⇔ 1与 2重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阶段专题复习课时练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阶段专题复习课时练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一次函数【核心考点训练】考点一:函数的概念1.下面每个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选项是( )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B.y:某班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解析】选D.A.y=(x)2=x2,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错误;B.每一个学生对应一个身高,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错误;C.y=π×(x)2=πx2,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错误;D.y=±,每一个x的值对应两个y值,y不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正确.2.函数y=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X围是( )≤≠1≥1 D.x<1【解析】选C.根据被开方数有意义的条件,得x-1≥0,解得:x≥1.3.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入的x的值为,则输出的函数值为( )A. B. C. D.【解析】≤≤4,所以当x=时,y==.【专家点评】1.命题角度:本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X围、求函数值、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2.解题关键:(1)求自变量的取值X围时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2)熟练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3)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考点二:函数的图象1.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每洗一遍都经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的水量y(L)与洗一遍的时间x(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解析】选D.每洗一遍,注水阶段,洗衣机内的水量从0开始逐渐增多,清洗阶段,洗衣机内的水量不变且保持一段时间,排水阶段,洗衣机内的水量开始减少,直至排空为0,纵观各选项,只有D选项图象符合.2.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A.当y>3时,x的取值X围是__________.【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函数图象在y=3的上方,所以当y>3时,x的取值X围是x<2.答案:x<2【专家点评】1.命题角度:本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利用函数图象求函数表达式及从函数图象上得到一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特别提醒:(1)正确理解图象中两个变量的意义.(2)从图象中获取正确的数学信息.(3)熟练掌握图象上升、下降及水平各段的数学意义和实际应用.考点三:一次函数的应用1.某市打市话的收费标准是:每次3min以内(含3min)收费0.2元,以后每分钟收费0.1元(不足1min按1min计).某天小芳给同学打了一个6min的市话,所用费为0.5元;小刚现准备给同学打市话6min,他经过思考以后,决定先打3min,挂断后再打3min,这样只需费0.4元.如果你想给某同学打市话,准备通话10min,则你所需要的费至少为( )【解析】选B.由已知通过分析可得:根据小刚通话的方式进行,需要费最少,即先打3min,挂断后再打3min,再挂断打(10-3-3)min,则费用为:0.2+0.2+0.2+0.1=0.7(元).2.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5h后,甲被调走,剩余的部分由乙继续完成,设这件工作的全部工作量为1,工作量与工作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件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再根据前段合作5h完成,可求甲的工作效率是,大于乙的工作效率.3.如图,l A,l B分别表示A步行与B骑自行车在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1)B出发时与A相距________km.(2)B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h.(3)B出发后________h与A相遇.(4)若B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______h与A相遇,相遇点离B的出发点________km.在图中表示出这个相遇点C.【解析】(1)依题意得B出发时与A相距10km.(2)B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1h.(3)B出发后3h与A相遇.÷0.5=15(km/h),A的速度为(22.5-10)÷3=(km/h),并且出发时和A相距10km,10÷=(h),相遇点离B的出发点×15=(km).相遇点C如图所示.【专家点评】1.命题角度:本部分内容主要考查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2.解题关键:(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抽象出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2)与函数图象结合,正确获取函数图象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熟练掌握函数表达式的求法.【综合训练】训练点一:函数的概念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解析】选B.第一个图象,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是函数图象; 第二个图象,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是函数图象;第三个图象,对给定的一些x的值,有两个y值与之对应,不是函数图象;第四个图象,对给定的一些x的值,有两个y值与之对应,不是函数图象.综上所述,表示y是x的函数的有第一个、第二个,共2个.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X围是( )≥≤2 D.x<2【解析】≥0,解得x≥2.3.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表所示,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x -1 0 1y -1 1 3A.y=xB.y=2x+1C.y=x2+x+1D.y=【解析】选B.把(-1,-1),(0,1),(1,3)分别代入四个答案选项.因为A选项只有(-1,-1)符合,D选项只有(1,3)符合,所以易排除A,D选项.把x=-1代入C选项得y=1,不符合,只有B 选项,把三点代入都符合.训练点二:函数的图象4.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看到匀速上升的旗子,能反映其高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选D.A中,物体的高度先逐步升高,到达最高点后,高度逐渐下降,所以不符合题意;B 中,物体的高度始终不变,也不符合题意;C中随着时间的增大,旗子的高度越来越低,这是降旗的过程,不符合题意.5.下列四幅图象近似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象顺序将下面四种情景与之对应排序( )①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②向锥形瓶中匀速注水(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③将常温下的温度计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的关系)④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A.①②④③B.③④②①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解析】选D.①是匀速行驶,图象是第4个;②表示y随x的变化先较慢后较快属第2个图象;③温度计读数随时间逐渐升高图象是第1个;④的图象应是第3个.6.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b两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于是返回家里找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1)情境a,b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2)请你为剩下的函数图象写出一个适合的情境.【解析】(1)因为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即离家一段路程,此时①②③都符合,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即又返回家,离家的距离是0,此时②③都符合,又去学校,即离家越来越远,此时只有③返回,所以只有③符合情境a;因为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即离家越来越远,且没有停留,所以只有①符合,故答案为:③,①.(2)情境是小芳离开家不久,休息了一会儿,又走回了家.训练点三:一次函数的应用“走基层”栏目的一位记者乘汽车赴360km外的农村采访,全程的前一部分为高速公路,后一部分为乡村公路.若汽车在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上分别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2=90km/h,A错误;乡村公路行驶了90km,总长不一定是90km,B错误;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速度为90÷1.5=60km/h,C正确;该记者在从出发到到达采访地的时间:2+(360-180)÷60=5h,D错误.8.甲、乙两队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比赛中两队从出发到2.2min时间段,乙队的速度比甲队的速度大【解析】选C.因为s=1000时,t甲=4,t乙=3.8,所以t乙<t甲,乙先到达终点,A错;甲、乙两队公平竞争,赛程都是1000m,谁也不多走,所以B错;当0≤t≤2.2时,甲的图象位于上方,s较大,所以甲速度也较大,D错;s=1000时即到达终点,甲队用时4min,乙队用时3.8min,所以乙队少用4-3.8=0.2(min),即C正确.9.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则底边长y关于腰长x的函数图象是( )【解析】选C.根据题意得y+2x=20,y=-2x+20,因为y>0且2x>y,所以-2x+20>0且2x>-2x+20,所以5<x<10,所以底边长y关于腰长x的函数关系为y=-2x+20(5<x<10).因为k=-2<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练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练习)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重点)2.能利用同一坐标系内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 新课导入1.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建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如图1.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 米.图1 图22.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 售出土豆质量x (千克)与他手中持有的钱(含备用零钱)y (元)的关系如图2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 是26元,他一共带了 千克土豆.学习任务二 探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应用1.如图3,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当销售量为2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2)当销售量为6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3)当x =3时,销售收入= 元,销售成本= 元;盈利(收入-成本)= 元.(4)当销售量等于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5)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6) 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分组讨论.k 1表示 ,b 1表示 ;k 2表示 ,b 2表示 .2.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4①),图4②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n mile)与追赶时间t (min)之间的关系.① ②图4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 速度快.(3)10 min 内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12 n mile 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填“能”或“不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 1与l 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s =k 1t +b 1与s =k 2t +b 2中,k 1,k 2的实际意义分别是 ,可疑船只A 与快艇B 的速度分别是 .合作探究如图5,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 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 km/h.(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当堂达标1.如图6,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 和t 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根据图象可知,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A.2.5米B.2米C.1.5米D.1米图6 图7 图52.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如图7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 (千米)随时间t (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的路程是( )A.0.5千米B.1千米C.1.5千米D.2千米3.一段笔直的公路AC 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 ,AB 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 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 ,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4.某通信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信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通信时间x (分)与收费y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1)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是 (填“①”或“②”),月租费是 元;(2)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请你根据用户通信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课后提升 如图9,l A 与 l B 分别表示A 步行与B 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1)B 出发时与A 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B 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A 相遇?(4)若B 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那么经过多少时间与A 相遇?在图中表示出这个相遇点C .反思感悟我的收获:我的易错点:图8参考答案当堂达标1.C2.A3.C4.解:(1)①30(2)设y有=k1x+30,y无=k2x,由题意得500k1+30=80,k1=0.1;500k2=100,k2=0.2. 故所求的关系式为y有=0.1x+30;y无=0.2x.(3)由y有=y无,得0.2x=0.1x+30,解得x=300.当x=300时,y有=y无=60.故由题图可知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内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②一样实惠.课后提升解:(1)由题图可知,B出发时与A相距10千米.(2)B修理自行车所用的时间为:1.5-0.5=1小时.(3)3小时时两人的路程都是22.5千米,所以,B出发后3小时与A相遇.(4)出发时A的速度为22.5103=256千米/时,B的速度为7.50.5=15千米/时,设若B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x小时与A相遇,根据题意得,15x-256x=10,解得x=1213.答:经过1213h与A相遇,图10中点C即为相遇点.图10。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的知识点及例题(精华)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的知识点及例题(精华)

【函数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为常量,如圆的面积2S r π=,S 与r 是变量,π是常量注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变量、常量都可能有多个。

常量可以是一个实数,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数值始终保持不变) 【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在它允许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实际上,函数说的就是y 是怎么样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可以管y 叫x 的变化规律)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1)有两个变量(2)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3)自变量每确定一个值,函数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或多个x 的值可以对应一个y 值但不能一个x 值对应多个y 值,如y=x 2和x 2=y )(4) 我们习惯上设y 为函数,但不表示其它字母不可以作为函数,如s=vt x=6y (5)我们在写函数的时候把函数写在等号的左边,把自变量写在等号的右边例:y=2x-1 例: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B )A 、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B 、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C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面积D 、球的体积与球的半径 【函数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优点:能明显地呈现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缺点:只能列出部分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难以从表格中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2)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优点: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便于分析推导函数的性质 缺点:有些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3)图像法:对于一个函数,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组对应值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来 ,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这个的图像优点:形象直观,能清晰呈现函数的一些性质缺点:所画的图像是近似的,局部的,从图像上观察的结果也是近似的 【函数图像的意义】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函数的图像。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动点与一次函数专题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动点与一次函数专题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y
A M
OC
x
B
2、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的边 BC 上,点 P 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设 PB=x,四边形 APCD 的面积为 y
,(1)写出 y 与自变量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3
(2)当 x 为何值时,四边形 APCD 的面积等于 。
2
D
C
P
A
B
3、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CD、DA 运动至点 A 停止,设点 P 运动的路程 为
2
2
3.解:(1).由图 2 可知,x 从 4 到 9 的过程中,三角形的面积不变,
1
所以,矩形的边 AB=9-4=5,边 BC=4,所以 s△ABC= ×5×4=10
2
1
15
(2).①点 P 在 BC 上时,0≤x≤4,点 P 到 AB 的距离为 PB 的长度 x, y= AB•PB= ×5x= x ,
所以,动点 P 运动的总路程为 AB+BC+CD=2+2+2 3 =4+2 3 ,
∵动点 P 的运动速度是 1cm/s, ∴点 P 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 3 )÷1=4+2 3 (秒).
5.(1)作 PE⊥y 轴于 E, ∵P 的横坐标是 2,则 PE=2.
1
1
∴S△COP= OC•PE= ×2×2=2;
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 P 到达点 D 后才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 S(单位:cm2)与点 P 移动的时间 (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 P 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多少秒(结果保留根号).
5、如图,A、B 分别是 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 P(2,p)在第一象限,直线 PA 交 y 轴于点 C(0,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综合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综合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一次函数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全体实数2、成都市双流新城公园是亚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周末小李在这个公园里某笔直的道路上骑车游玩,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他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A. B.C. D.3、下列各式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y=x-2B.y=C.y=·D.y=x 2-44、下列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B. C. D.5、同一坐标系中有四条直线::,:,:,:,其中与轴交于点的直线是()A.直线B.直线C.直线D.直线6、某星期天小李步行取图书馆看书,途中遇到一个红灯,停下来耽误了几分钟,为了赶时间,他以更快速度步行到图书馆,下面几幅图是步行路程s (米)与行进时间t(分)的关系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D.7、如图,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单位:元)与销售量(单位:吨)的关系,反映了该公司的销售成本(单位:元)与销售量(单位:吨)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应为()A.大于4吨B.等于5吨C.小于5吨D.大于5吨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A. B. C.D.9、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B.0<k≤3C.0≤k<3D.0<k<310、下列各图中,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11、对于0≤x≤100,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x]+[ x]的不同取值的个数为( )A.267B.266C.234D.23312、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性质错误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C.直线从左到右是下降的D.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是(0,5)13、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 ),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A.(0,0)B.(, - )C.(-,-)D.(-,-)14、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3,2),则这个图象一定经过点()A.(2,﹣3)B.C.(﹣1,1)D.(2,﹣2)15、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售出部分商品后进行了降价促销,销售金额y (元)与销售量(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降价后每件商品的销售价格为()A.5元B.10元C.12.5元D.15元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若函数y=(2m+6)x+(1﹣m)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的是春季某地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在这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________ ℃.18、一辆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快车离乙地的距离为y1(km),慢车离乙地的距离为y2(km),慢车行驶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km).y1, y2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s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①图1中a=3;②当x=h时,两车相遇;③当x=时,两车相距60km;④图2中C点坐标为(3,180);⑤当x=h或h时,两车相距200km.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19、如图,A(4,3),B(2,1),在x轴上取两点P、Q,使PA+PB值最小,|QA-QB|值最大,则PQ=________.20、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某函数满足当自变量x=-1时,函数的值y=2,且函数y的值始终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22、若一次函数y=(m﹣3)x+1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需满足________.23、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如果,那么________ .(填“>”、“=”、“<”)24、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使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________.25、已知二次函数y=ax2(a≠0的常数),则y与x2成________ 比例.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3),B(a,﹣3),求a的值.27、中国联通在某地的资费标准为包月186元时,超出部分国内拨打0.36元/分,由于业务多,小明的爸爸打电话已超出了包月费.下表是超出部分国内拨打的收费标准时间/分 1 2 3 4 5 …电话费/元 0.36 0.72 1.08 1.44 1.8 …(1)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2)如果用x表示超出时间,y表示超出部分的电话费,那么y与x的表达式是什么?(3)如果打电话超出25分钟,需付多少电话费?(4)某次打电话的费用超出部分是54元,那么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几分钟?2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连接OC.求点A,B的坐标和的面积.29、小亮和小刚进行赛跑训练,他们选择了一个土坡,按同一路线同时出发,从坡脚跑到坡顶再原路返回坡脚.他们俩上坡的平均速度不同,下坡的平均速度则是各自上坡平均速度的1.5倍.设两人出发x min后距出发点的距离为y m.图中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训练中y与x的函数关系,其中A点在x轴上,M 点坐标为(2,0).(1)A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2)求出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小刚上坡平均速度是小亮上坡平均速度的一半,那么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30、如图1,在△ABC中,∠A=120°,AB=AC,点P、Q同时从点B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折线B→A→C、射线BC运动,连接PQ.当点P到达点C时,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BQ=x,△B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如图2是S 关于x的函数图象(其中0≤x≤8,8<x≤m,m<x≤16时,函数的解析式不同).(1)求m的值。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一次函数(含详细参考答案)(2)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一次函数(含详细参考答案)(2)

【备考真题过关】
一、选择题
1.( 2012?南充)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 y=-8x B
.y
8 C .y=5x2 +6 D .y=-0.5x-1 x
2.( 2012?温州)一次函数 y=-2x+4 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是(

A.(0, 4) B .( 4,0) C .(2,0) D .(0, 2)
2013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二讲:一次函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 一次函数的定义 :
一般的:如果 y=

) 即 y 叫 x 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 b=
时,一次函数就变为 y-kx(k ≠ 0) ,这时 y 叫 x 的
【名师提醒: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反之不一定成立,是有当
b=0 时,它才是正比例函数】
度,交电费 153 元,求 m的值.
例 5 (2012?贵阳)如图,一次函数 y=k1x+b 1 的图象 l1 与 y=k 2x+b2 的图象 l2 相交于点 P,则方程组
y k1x b1 的解是(
x
)A.
2
x3
B.
x2
x
C.
D.
2
y k2 x b2
y3
y2
y3
y3
对应训练
4.( 2012?桂林)如图,函数 y=ax-1 的图象过点( 1, 2),则不等式 ax-1 > 2 的解集是
(1)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若直线 AB 上的点 C 在第一象限,且 S△ BOC=2,求点 C 的坐标.
对应训练 3.( 2012?湘潭)已知一次函数 y=kx+b (k ≠ 0)图象过点( 0, 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 积为 2,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基础知识(一)函数(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过程,“蝴蝶效应”)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实际上y 是x 经过一个固定的运算规律得到的)。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6、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⑵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零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9)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10)必过点:(0,0)、(1,k )(11)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12)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13)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 3、一次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b,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 )和(-kb,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0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 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 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一次函数()0k kx b k =+≠k ,b 符号 0k > 0k <0b > 0b < 0b = 0b > 0b <0b = 图象Ox yyx OOx yyx OOx yyxO性质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5、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概 念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是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自变量范围 X 为全体实数 图 象 一条直线必过点 (0,0)、(1,k )(0,b )和(-kb,0) 走 向k>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 k >0,b >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k<0时,直线经过二、四象限k >0,b <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 <0,b >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 <0,b <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从左向右上升) 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从左向右下降) 倾斜度 |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 图像的 平 移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 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6、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7、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2)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经典例题:例1. 已知函数1231xy x -=-,x =__________时,y 的值0;x=______时,y 的值是1;x=_______时,函数没有意义.练习: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

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例2.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y=2x - B .y=12x - C .y=24x - D .y=2x +·2x - 练习1:函数5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练习2:在函数23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例3. 正比例函数(35)y m x =+,当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练习1:若23y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b 的值是 ( ) A.0 B.23 C.23- D.32- 练习2:函数y =(k -1)x ,y 随x 增大而减小,则k 的范围是 ( )A.0<kB.1>kC.1≤kD.1<k例4. 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 bx k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练习: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例5. 如图7,A 、B 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 站经P 处去B 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 站18千米处的P 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 站22千米处.设甲从P 处出发小时,距A 站千米,则与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练习:如下图(左边)所示,射线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s 与时间t 的函数系,则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 )A .甲比乙快B .乙比甲快C .甲、乙同速D .不一定一次函数的实际图像问题:例1. 如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 (km)与时间t (min)的函数关系图.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 (2)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 (3)当16≤t ≤30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练习: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宁波天一阁查阅资料,学校与天一阁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天一阁,图中折线O -A -B -C 和线段OD 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 (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聪在天一阁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 (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0 9 16 30 t /min S /km 40 12s (千米)t (分钟)ABDC304515O24小聪 小明(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2. 某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取按月用水量收费办法,若某户居民应交水费y (元)与用水量x (吨)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户该月用水21吨,则应交水费多少元?练习:果农黄大伯进城卖菠萝,他先按某一价格卖出了一部分菠萝后,把剩下的菠萝全部降价卖完,卖出的菠萝的吨数x 和他收入的钱数y (万元)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降价前每千克菠萝的价格是多少元?(2)若降价后每千克菠萝的价格是1.6元,他这次卖菠萝的总收入是2万元,问他一共卖了多少吨菠萝?例3. 如图8,在直标系内,一次函数(0,0)y kx b kb b =+><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和直线4x =相交于A 、B 、C 三点,直线4x =与x 轴交于点D ,四边形OBCD (O 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 的横坐标是12-,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82 1.92()y 万元()x 吨y x15 20 2739.例4. 某校组织学生到距离学校6千米的博物馆去参观,小磊准备乘出租车去,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下收费8元;3千米以上,每增加1千米,加收1.2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