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在县祠堂落成暨清明节祭祖大典仪式的致辞
祠堂落成庆典讲话稿

祠堂落成庆典讲话稿祠堂落成庆典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宋隆冷水西华里新祠堂落成的大喜日子,此时此刻,我们全村男女老少心情十分高兴,尤其荣幸的是眼前看到有众多的兄弟村代表敲锣打鼓前来祝贺。
在此,我谨代表西华里全体宗亲族人对各位嘉宾、亲戚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嘉宾、亲戚朋友的捧场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有宗庙,族有宗祠,家有酒堂。
西华里早在500年前,祖先们就团结梓里,奋发有为,在冷水乡选址兴立社公、兴建门楼、祖堂、祠堂、酒堂等许多公共活动场所,为西华里的兴旺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
这是我们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西华里文明、兴旺、发达的象征,祖先的功德将永远铭记在族人心中。
随着形势的发展,西华里人丁旺盛,喜事连连,现有的酒堂远远未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为顺应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新农村建设,方便和满足广大群众共享天伦的需要,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经大家商量,一致同意,通过集资、捐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分期对西华里的酒堂进行新建、扩建和改造。
今天落成庆典的是酒堂建设的一项新建工程,该项工程共投入资金260万元,其中集资70万元,捐资190万元。
选址在陡岭梅塘,占地面积6838平方米,一幢两层建筑面积共1228平方米,工程于20某某年2月吉日兴工,在20某某年12月吉日竣工,历时近2年时间。
酒堂顺利建成,是冷水村的百年盛事,是西华里族人的无尚光荣。
尽一片丹心,造福乡亲荫梓里;出几分微力,铸成功德裕后人。
新酒堂的'建成,是西华里全体族人热心公益、积极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
在新酒堂筹建过程中,全体族人有一分力,发一分光,不分贫富老小,每人都集资100元,正是大家全员参与、积沙成塔、集液成裘的善举,终于促成新酒堂的顺利落成。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宗亲兄弟不仅积极响应集资,还慷慨捐资,为酒堂建设多出一分力,捐资少则几百过千,多则几千过万,其中捐资1万元以上的有邓应尧、邓肇能、邓建强、邓建明、邓裕亨、邓伟林、邓逢佳、邓裕忠、邓少昌、邓少文、邓少洪、邓镇宇、邓永兴、邓肇财、邓嘉如、邓嘉岳等十六人,特别是邓应尧先生,慷慨捐资100多万元,平时生意忙碌,还亲自参与酒堂建设事务,经常会同酒堂筹委会的邓少昌、邓元昌等热心人士,从组织开会、发动集资、捐资到选址勘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都全程跟进,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祖堂落成庆典祝致辞5篇

祖堂落成庆典祝致辞5篇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祖堂落成庆典祝致辞5篇,供大家参考。
祖堂落成庆典祝致辞(1)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乡贤: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__.__.__不辞辛苦来到这里,与我们一同见证大黄家岭黄氏宗祠的落成典礼于清明祭拜,也非常感谢很多远在外地的黄氏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场盛会,更感谢各位乡贤父老对黄氏宗祠的建设完工所给予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作为黄姓一员,我曾于__年参加了在武汉江夏区举办的“世界黄氏宗亲总会十届二次恳亲大会”,随后又参加了河南潢川、固始举行的“潢川黄氏宗庙”、“固始黄氏大祠堂”落成庆典及大型晚会,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黄姓精英齐聚一堂,盛况空前。
走遍天涯路,最爱家乡水。
亲历这一场盛会,更引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对修建黄家岭黄氏宗祠的一些想法:黄姓作为当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海外华人中第四大姓氏,一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荣勤勉的传统,是否可以通过在家乡修建黄氏宗祠,从而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第一:传承黄氏宗亲文化,弘扬黄氏千古芳德,为黄氏宗族提供一个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第二:振兴天门黄氏宗亲文化、密切黄家岭黄氏联系,吸引遍布国内的黄家岭黄氏宗亲积极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改善黄家岭父老乡亲的生活品质?出于这样的想法,兄弟黄毅热情很高,马上打电话,黄姚林也积极响应,于是基本思路定夺,终于在黄小明、黄协章诸位乡里热心人士共同沟通了这一思路,大家都很认同并支持,在各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天黄氏宗祠终于能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兴。
也非常感谢黄协章、黄小明等各位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
在祠堂落成庆典上讲话(精选15篇)

在祠堂落成庆典上讲话(精选15篇)在祠堂落成庆典上讲话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大家好!初冬之际,天朗气清,金果飘香,潭城湾内胡姓家族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隆重举行“祠堂”落成典礼暨请祖祭祖仪式,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谨代表全村胡姓宗族,向前来参加祠堂落成庆典的各级领导、胡姓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感谢很多在外闯荡的胡姓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会,更感谢各位对宗祠建设的大力支持。
同时,还要向那些因路途遥远或公务繁忙无法赶到的族人真诚地说一声:家乡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 俗语说:木有本,水有源。
寻根问祖,追本溯源,乃为人之本分。
远祖:华林胡氏潘公(南北朝)、令严公(唐朝末年)后裔用和公(北宋初年)之长子叔平公(公元1007.2.11——1074.12.15.)北宋庆历年间由乐安杏村迁居潭城湾内,后来又返回乐安杏村。
600多年以后,近祖:叔平公的后裔忠明公(1613.12.4——1657.8.20)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潭城湾内,发现潭城湾内居中心位置,四周地势平坦,宜耕宜种,是一个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
于是带领家人开发新基,刀耕火种,艰苦创业,建立家园,繁衍子孙,安居乐业。
忠明公享年45岁,仙逝后安葬在本里窑场坪里。
开基距今有380多年历史。
清朝嘉庆五年(1820xx年)由奉法、奉祥、奉荣、奉彩等族人提议修建胡氏祠堂,建成后内设有敦睦堂和安定书院,一直保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左右),祠堂被拆除。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致富不忘祖宗,xx年春节期间胡氏族人开始议论重建祠堂,xx年春节期间全族人开会,决定:在原旧地址上扩大规模重建胡氏祠堂,并成立了以小雄、何根、小平、吉生、承荣五人理事会,负责筹建祠堂。
重修祖祠异常艰难. 困难与机遇共存,荣耀与责任并重!在祠堂的建设过程中,理事者不负众望,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劳心劳力;理财者凡事具细,精心打点,钱尽其用。
祠堂落成庆典致辞5篇

祠堂落成庆典致辞2021年(1)各位嘉宾、各位长辈,各位宗亲、朋友们:大家好!今天锣鼓喧天,鞭爆齐鸣,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__村,隆重举行__祠堂落成典礼,这是我们__子孙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
在此,我谨代表宗族理事会全体成员向宗祠的重光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的各位父老乡亲、各__氏宗亲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们宗亲表示最诚挚的问候!__宗祠建设总耗资四十多万元,从奠基到竣工历时两年,应该说工程建设非常顺利。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修建家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
慎终追远,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的身体是先人身体的延续,有先人的身体才有了我们自己今天的身体,一个社会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
长期以来,我__氏子孙多迷茫自己姓氏由来及所属黄帝后裔的确切根据,外人也多有牵强附会之议论,由于历史原因,谱牒不可能提供详细依据,只能从历史资料里面加以佐证。
祠堂落成庆典致辞2021年(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长、宗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梁湖风光好,何门喜事多。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刻,我们何氏族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何氏宗祠胜利落成,缅怀祖先业绩,畅谈宗族渊源,共商兴族大业,作为何氏的一员,我感到十分的荣兴和自豪!首先,我谨代表湖北何氏宗亲总会,对前来参加何氏宗祠落成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何氏宗祠的兴建付出辛勤劳动、倾注满腔心血的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乱世藏黄金,盛世修祖堂。
今天何氏宗祠的修建落成,他标志着我们湖北何氏兴旺发达的又一盛事,更昭示着江夏何氏在改革开放后家族的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这里经济腾飞,人才辈出,何氏企业一派繁荣景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何氏宗祠修建落成,给何氏家族又增添了一座精神乐园,我们要用好宗祠这一祭祀祖先的庄严场所,通过年年岁岁的祭祀活动,高举血缘亲情的旗帜,凝聚精诚团结的族人,激励何氏子孙光宗耀祖,敬宗睦族,耕读务本,为国效忠,为民造福。
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3篇_致辞致谢_

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3篇祠堂重建落成了,举办落成典礼,为本次典礼作讲话,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仅供参考。
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一: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来宾:大家好!日值暖冬,风物怡人。
适逢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太平盛世,祖堂如期竣工。
今天,美丽的,阳光灿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香火旺盛、瑞气凌空、喜气洋洋。
在这空前的盛会上,我谨代表女婿们向祖堂落成表示热烈祝贺!春秋易迭,岁月轮回。
宏图绘展改旧貌,祖堂平添换新颜。
喜看今日祖堂,门楼高耸、雄伟壮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堂内两侧、设有礼房、上有戏台、中有祭堂、一进三重、宽阔明亮,镌刻楹联、词工句酌、金匾流辉、翰墨留香,宗祠神龛、麟吐玉书、龙舞祥云、描金点翠、金碧辉煌,左昭右穆、端坐其上、太祖神像,熠熠闪光。
总之,祖堂显示了x氏家族的纯孝纯情;展示了x人心所向、众志成城的优良族风;体现了x氏子孙承前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
令人景仰!天地人和好作转,顺风顺水好行舟。
自古以来,修族谱、建宗祠,旨在怀先人之伟业,励后人之志。
我们深信,随着祖堂竣工、太祖安座,家族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最后,祝满门: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英才辈出、万代兴隆!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二:尊敬的各位宗亲贤达:大家好!新春时节,春风扑面,春意盎然。
今天,我们全体宗亲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在此隆重庆祝本家宗祠陇西堂重建胜利竣工。
这是我们族宗欢庆的一大喜事,预示着宗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家乡增添一道亮丽的族中文化景观,我们身为陇西堂后人,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更使我们感到荣幸的是,一纸草柬、一个电话,迎来参加宗祠落成庆典的各支的代表。
您们的光临,使我们的宗祠蓬筚生辉,给庆典大会增添了新的喜庆色彩。
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代表宗祠重建理事会,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位宗亲贤达等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那些不远万里拜祖朝宗的宗亲表示亲切慰问!并致以崇高敬意,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事顺利、房房发达,人人富贵!本氏宗祠自始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原是土木结构,历经几次修缮,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我周边,其他各姓祖祠具已修复一新,在这里我氏央央大族岂能落伍于世人?先辈之恩,祖宗之德,儿嗣当报。
祠堂落成庆典领导致辞5篇

祠堂落成庆典领导致辞5篇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
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祠堂落成庆典领导致辞5篇,供大家参考。
祠堂落成庆典领导致辞(1)各位宗亲、各位来宾:上午好!在这个欢歌笑语、天降吉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柳树堂村__祠堂落成大典、共同缅怀祖先业绩、畅谈宗族渊源,共商兴族大业。
我作为_公后裔女婿,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此次盛典,借此机会,我代表__村所有的姑娘及女婿,向__堂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庆典的各地来宾、各位宗亲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在祠堂建设过程中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献计献策的各界人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恭祝__祠堂弘扬远宗之功德,仰仗圣地之潜光,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福泽绵延,世代隆昌,奕代流芳、日月同辉。
__祠堂的落成,是我们_氏家族的一件特大喜事,集中地反映了_公后裔承先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也充分体现了宗亲孝悌友爱、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为_氏族谱增添了新的篇章,这既是_氏宗亲全体人的功绩,也是举国族人共有的光荣,身为柳树堂村的姑娘及女婿我们也感莫大的自豪与骄傲。
今天,我和各位一起见证了祠堂的辉煌壮观,领略了_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
祠堂圣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山依偎,绿树环村,吸天地精华,纳八方祥瑞,设计雄伟壮观,做工精雕细琢,凝聚了尊祖敬宗的虔诚情怀,反映了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体现了繁衍生息的跳动脉搏,凝结着真挚深厚的乡情亲情,上承一德,展宗门之雄姿,展先祖历史风采,下传诒谷,现石氏之雄厚,给后代启迪智慧。
虚怀若谷方是大宗之本色,厚德载物才显大家之风范,自强不息当是我们_氏后辈之争取,繁荣昌盛实乃大众之所愿!身为女婿代表,我们将借_氏祠堂落成契机,广泛传播_氏深厚文化,全力传承先祖厚德,树远大之志向,立长久之心愿,同所有的石氏宗亲一道,坚守“念祖念宗念先贤,同咏同心同发奋”的理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为建设昌盛、富强的石氏宗门作出自已应有贡献! 最后,值此20__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_氏姑娘及女婿给所有宗亲及来宾拜年个早年,祝各位事事如意、岁岁平安、人人长寿、家家发财!祠堂落成庆典领导致辞(2)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乡贤: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__.__.__不辞辛苦来到这里,与我们一同见证大黄家岭黄氏宗祠的落成典礼于清明祭拜,也非常感谢很多远在外地的黄氏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场盛会,更感谢各位乡贤父老对黄氏宗祠的建设完工所给予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3分钟宗祠落成庆典致辞5篇

3分钟宗祠落成庆典致辞5篇3分钟宗祠落成庆典致辞篇1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大家好!今天,我与我的家人及良元、良涛、燕飞等来到我们前辈生活的地方,与大家共同见证湖南武陵源燕氏宗祠胜利落成,此时此刻,感到万分的高兴和自豪。
在此,我代表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对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捐资、筹划建设武陵源燕氏宗祠的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凝聚着湖南燕氏宗亲辛勤的汗水,体现了燕氏宗族的紧密团结。
在这个欢庆的时刻,我们更加深切缅怀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的创始之一、湖南燕氏宗亲联谊会的开拓者燕晓春宗亲,他在有生之年,为创建湖南燕氏宗亲联谊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筹划、建设武陵源燕氏宗祠呕心历血,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领域,姓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宗祠文化又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祠不仅仅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更是宗族的象征。
燕姓是中国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燕氏家族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燕姓从祖居地迁居他乡或远赴重洋,另立基业。
而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对于燕氏宗亲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加强燕氏宗亲相互间的凝聚力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共同维护宗祠的神圣与庄严,保持祠堂的整洁与香火。
遵循“长幼有序、耕读传家、敬德效国、兴宗福达”的愿景,缅怀先祖遗德,努力工作,团结互助,再创燕氏辉煌。
3分钟宗祠落成庆典致辞篇2尊敬各位嘉宾、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今天,大地生辉,喜气洋洋。
在这个喜庆的大好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张氏景江桥宗祠落成典礼。
这是我们张氏大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在这大喜大庆之日,我谨向景江桥张氏家族,向来自各地的同宗家族、向各宗祠的特邀嘉宾,向景江桥村的乡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在百忙之中,能挤出时间,前来与我们共同庆典新祠堂的落成,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荣幸。
祠堂落成庆典开幕式致辞范文

祠堂落成庆典开幕式致辞范文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乡亲们: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祠堂建设委员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感谢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乡亲们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使我们顺利完成了这座祠堂的建设。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祠堂的落成,这是我们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次盛会。
祠堂,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和继承者,承载着乡亲们的追思、怀念与纪念,是凝聚乡亲们情感的象征。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而伟大的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骄傲。
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在。
正是由于祖先们的智慧和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活,有了今天的社会稳定和繁荣。
而祠堂,作为对先人敬仰的场所,更是祖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重要阵地。
祠堂建设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祠堂的建设,我们向后代传递了先人的智慧和民族精神,让他们能够自觉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祠堂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祠堂建设的人们,感谢我们乡亲们的辛勤努力和奉献。
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支持和付出,才使得祠堂的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新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要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它们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的血脉和基因。
作为乡亲们,我们更应该把传统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能够自豪地说出自己是中华儿女。
最后,希望我们的祠堂能够成为乡亲们心中的乐园,是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地方,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我们要共同努力,让祠堂成为一个吸引乡亲们参与的平台,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庆祝祠堂落成的时刻,我代表祠堂建设委员会,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祠堂建设,共同推动我们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指南:写公文的几点技巧和感受一、要有真感情。
这种感情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追求。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生前曾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可见从事文字工作心底若没有一种爱,恐怕很难做好的。
文字的外形是枯燥的、无情的,但它的内涵却是丰富的、多情的。
一篇成功的文字作品就是一曲优美的音乐,就是一幅清新的图画,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应。
我们要把文字作为一种文明去崇尚,作为一种精神去敬仰,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体验,作为一种过程去回味......我热爱滨州,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当自己坐在电脑前,让思想变成文字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我灵魂的火焰在燃烧,就是我青春的旋律在奏响,就是我生命的河水在流淌。
市国税局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的只有三个人,担负着领导和科室的文字工作,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加班加点搞的。
有时候已熄了灯、做好了休息的准备,灵感的火花豁然燃起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2002年来,我在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之外,还完成了近740余篇信息的编发和30多篇调研文章,部分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靠的就是一种激情、一种执着!!二、要善于积累。
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再清楚不过,要想写得好诗,不单单是在诗词本身下功夫,还得要练好“诗外功”。
我想,文字工作的“诗外功”主要就是一个积累问题。
一是阅历的积累。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曾写过诗歌、散文,写过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才子”。
但是,参加工作后,有的“校园才子”在较长的时间内却找不到感觉。
为什么?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时间和实践的磨练,缺乏阅历的积累。
“三十以后才明白”。
的确,只有读过该读的书,走过该走的路,经过风雨霜雪,尝过酸甜苦辣,才会有提高,才会有升华。
当然,讲阅历重要并不是否认悟性,也就是一个看门道和看热闹的关系问题。
只要肯动脑筋,善动脑筋,注重积累,对文字的把握就会越来越娴熟,越来越深刻。
二是思想的积累。
这里,既有一个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的过程,也有一个深入思考、收集思想火花的过程。
一篇文字材料词躁再华丽,结构再合理,如果没有思想、没有观点的话,就是一杯白开水,没滋没味,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
相反,如果一篇文字材料有思想、有观点,有振奋人心的口号,有发人深省的道理,有清晰明了的思路,就会给人们留下强烈的振憾。
近几年来,韩智勇局长在多个会议上的讲话之所以引起人们强烈的思想共鸣,就是亮出了观点,指明了方向,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
三是素材的积累。
如果说思想和观点是文字材料的灵魂和骨架的话,那么,素材就是文字材料的血肉。
没有血肉的材料是不丰满的,而丰满不是靠一两口饭“吃”起来的,需要一口一口地吃,一点一点地积累。
只有素材多了,写起材料来才会底气足。
当然,还有一个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积累问题,在炼好“诗外功”的同时,炼好“诗内功”。
三、要注重细节。
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可以被一个污点弄毁,一曲优美动听的乐曲可以被一个杂音破坏,一盘美味可口的菜肴可以被一只苍蝇玷污。
一篇文章不论观点多么新颖,语言多么流畅,结构多么合理,也经受不了一个错词一个错字的伤害,经受不了一个数字一个标点的失误,经受不了一个字体一个病句的侵蚀。
比如:有的混用了文体;有的乱了结构:有“一、三四”,却没了“二”;有的在内容上多次重复;有的引用了陈旧的数字和材料;有的在政策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有的则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和病句,等等。
这样的反面教材不胜枚举,这样的失误完全可以避免。
正面的例子也很多:李瑞环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语言大师。
他的讲话多数都是自己写的,即便是工作人员写了,他也要自己改几遍,用他的话来说,“语不惊人改不休”。
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细节,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努力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
对文字材料,特别是需大范围印发的材料,要经得起人们的推敲,经得起工作的检验,坚决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
工作中,提倡“多看一遍”、“多改一遍”的精神,千万不能让细节的“蚂蚁”毁了我们文章的“大堤”。
四、要时刻学习。
一是向领导学。
很多高水平领导的即席讲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其实,我们整理领导讲话的过程,就是学习领导思路和领导文风的过程,需要用心去体会。
我们写的稿子、特别是领导讲话之类的稿子,都会呈报给领导批改。
领导为什么这样改而不是那样改?认真对比领导修改前后的效果,时间长了,就会有所提高。
二是向同事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同样是对一项工作的总结,不同的人写了,文稿则肯定不同。
认真做一下比较,而且经常做这种比较,时间长了,你就会看清“庐山真面目”,你就会得到一个立体的认识,动起笔来也会游刃有余。
三是向群众学。
毛泽东说过:“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群众在不经意间会迸射出语言的珍珠,学好它、用好它,会让我们的文字材料活起来、丰满起来,这是我们文字工作的宝贵财富。
四是向材料学。
事实上,我们可能阅读过许多很经典、很精彩的文章,只是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提炼出其中精华的东西。
在古代,在很多领域,如祖传秘方、传世绝技等是不向外传的,但是写文章不同,越是优秀的文章越是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范围里与读者见面,没有什么“秘方”和“绝技”可言。
文章就摆在你的面前,需要你去推敲、去领会、去领悟!在**县*氏祠堂落成暨(2017)丁酉年清明节祭祖大典仪式的致辞尊敬的各位*氏宗亲、各位嘉宾、朋友们、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阳春三月,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县田氏祠堂落成暨(2017)丁酉年清明节祭祖大典”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组委会、信阳田氏宗亲会向来自各地的田氏宗亲及各位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向为祠堂建设付出辛苦劳动的和汗水的宗亲、朋友们表示诚挚谢意、问候!息县田氏满门容百福,祠堂门前纳千祥,今天田楼村庄头,百福临门,千禧云集,遍地祥光,福星高照。
在这个大吉大利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庆田氏祠堂落成暨祭祖大典的系列活动,此乃我田氏宗亲几百年的一件大盛会、大喜事,昭示着我息县田氏族人光前裕后,继往开来,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田氏祠堂,旺山旺水,一世祖田连成铜像座落在大殿正中的神台上,祠坐圣位,吉镀分金,八运合局,统福贵,揽荣华,大殿内金碧辉煌,万道光芒,气势非凡,祠堂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施工精良,共耗资(总共)45万元人民币。
得到了各位宗亲的鼎力相帮,凝心聚力,踊跃捐助,善款爱心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得到了全省各地田氏宗亲的捐助。
祠堂从奠基到竣工,历时两年多,今天终于顺利落成揭牌。
这是我们各位宗亲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无比欢欣鼓舞。
现在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信阳息县田氏祠堂落成,并即时点燃香火。
祝福各位嘉宾、宗亲们、朋友们,家祥人和,迎财纳福!吉祥如意!马上揭牌仪式礼成,我们将见证各位田氏族人恭敬连成始祖及列祖列宗三杯清酒,酬宗功一炉明香,奉贡三牲共享,敬仰先人,天经地义,光宗耀祖,子孙有责。
我们只所以筹集巨资修祖祠,就是让祖宗含笑九泉,栖息这块宝地,就是要缅怀先祖功德,铭记田氏2680多年走过的风风雨雨。
有史可鉴,太祖田敬仲公改姓“田”以来,田氏由小壮大,至九代田和祖终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姜)齐,传续八代君王位,统治齐国达184年之久。
我们田氏先祖历代迁徙,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相传至明朝崇祯末年间(400)年前,我祖田连成公带领熊太君及两个儿子逃荒至息县东30里的临河乡田楼村,建村落繁衍生息后代至今,才有今天的田楼、刘庄、李庄、任寨、宋庄、宋凹、小庄子、李堆、楚庄、李楼、宣楼、冯寨及息县周边村寨的田氏子孙,枝繁叶茂。
水有源,树有根,花有蕾,先祖的功德历历可鉴,眼前的田氏列祖列宗的墓碑、墓地可见证,是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田经领的先祖在京试中考上榜眼后,归乡里为始祖田连成显考;熊氏太君显妣立碑为纪念。
我们要铭记历史,感恩先辈赋予我们宝贵的生命,给我们血管里流淌着的一样的血脉,感恩先祖庇佑我们,才有今天的平安幸福,感恩连成公的大恩大德。
今天,我们在此庆祝田氏祠堂的落成,正是对祖宗的最真诚的纪念,最大感恩报答。
紫荆和荫,连成始祖和列祖列宗的大名流芳千古。
田氏祠堂是宗亲血脉之所系,是寻根问祖之根源,是融亲叙情之桥梁,是尊老爱幼之纽带,是的族人励志之学堂,是再续辉煌之平台……今天田氏祠堂胜利落成啦,我们在此供奉始祖和列祖列宗之神位,感德祖恩,诚心敬祭,三牲供奉,四时拜享,香烟袅袅,炉火鼎盛,愿田氏一族一支一家亲,守着祖训,严自律,和功德,俭修身,和谐族,万事兴,让息县田氏族人继往开来,光前裕后,声名远扬,威震一方,厚德载物,远源流长!各位宗亲,赖苍天垂爱,得宗祠献祥,承祖先庇佑,更有我一族子弟天资聪慧,崇文尚德,兄恭弟睦,众志成城,我田氏东西南北中一定能风生水起,丁财两旺,富贵双全。
最后祝福我田氏祠堂,鼎盛千秋,香火盛惠,福荫历代,祝福我田氏宗亲,家和万事兴,福贵永远,户户荣华,男耕女织,男官女美,男女健康,老少平安。
祝各位来宾,宗亲、朋友阖家幸福,心想来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公文指南:写公文的几点技巧和感受一、要有真感情。
这种感情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追求。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生前曾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可见从事文字工作心底若没有一种爱,恐怕很难做好的。
文字的外形是枯燥的、无情的,但它的内涵却是丰富的、多情的。
一篇成功的文字作品就是一曲优美的音乐,就是一幅清新的图画,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应。
我们要把文字作为一种文明去崇尚,作为一种精神去敬仰,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体验,作为一种过程去回味......我热爱滨州,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当自己坐在电脑前,让思想变成文字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我灵魂的火焰在燃烧,就是我青春的旋律在奏响,就是我生命的河水在流淌。
市国税局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的只有三个人,担负着领导和科室的文字工作,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加班加点搞的。
有时候已熄了灯、做好了休息的准备,灵感的火花豁然燃起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2002年来,我在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之外,还完成了近740余篇信息的编发和30多篇调研文章,部分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靠的就是一种激情、一种执着!!二、要善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