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运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认识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运动形式
运社
运 生动 会
运 化动 物
运机 动械
运 动
物动 理
学
低级 高级 简单 复杂
机 械 运 动
化 学 运 动
生 命 运 动
原始社会
社
奴隶社会
会
运
封建社会
动
资本主义社会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红灯停,绿灯行
是
规 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E万有引力
吗?
F月亮绕着地球转
G生物的新陈代谢
H苹果落地
BDEG
I兔子撞树
J富贵在天,生死由和静止的关系 3、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 伟,也不是周杰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 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 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 该飞行员却毫发无损。飞机、飞行员和子弹相对于 地面来说处于什么状态,这说明了什么?
(运动状态。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都自 始至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 恒的。)
答案:D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 (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 (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 (4)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认识运动 课件(共23张PPT)

没有一定的 体积和形状, 具有很强的 流动性
例1:一切物质都是由( 分子 )组成的, 而组成物质的( 分子 )在不停的运动中, 通常情况,我们知道水是( 液 )态物质,冰 是( 固 )态物质,水蒸气是( 气 )态物质. 这是由于不同状态的形成与它们的 ( 分子运动情况 ) 有关。
例2、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气 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 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以下三种情景分别对应 的是( C)
A、固、液、气 B、气、固、液 C、固、气、液 D、液、气、固
• 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
原 核子 外核 电子质子
夸克
卢瑟福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Nhomakorabea归纳
1.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2.扩散现象
•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 思考: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有间歇。
例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有
( C)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交加
C、秋天,桂花飘香 D、冬天,雪花飞舞
40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虫
200倍雪松叶子横截面
2.物质的组成
由上可知,一切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组 成的。
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分子 组成。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和水混合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 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 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 渗透了约1mm深,也就是说金中有铅,铅中有金。
八年级物理2-1认识运动优秀课件

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构成世界的物质都具有什么特征?
一、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 运动 , 没有
绝对 静止 的物体。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 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 动。
〔B〕
机械运动的分类
物质世界是个运动世界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可以将运 动分成直线运动 和曲线运动两类。
二.微观世界的物质
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很小的微粒,其直径的数量级在10-10 m 〔nm〕左右,因此分子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
一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三、其他运动形式
小结 1,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1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实际上是我们肉眼能够看 得到的———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我 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运动。衣、食、 住、行、生产、生活、工作处处离不 开机械运动。
自学运动的分类,什么是直线运动和曲线 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课堂练习
以下变化过程中没有机械运动的是( A )
b.液态的运动比较活跃。 c.气态的运动最剧烈。
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
液态
气态
有一定的体 积和形状
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确定的形 状,具有流动性
没有一定的体 积和形状,具有 很强的流动性
课堂练习
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A)
A 花香四溢
B 漫天黄沙
C 落叶纷飞
例二: 清水里滴一点蓝墨水,过一会,一杯水全变 蓝了,大家想想为什么?
例三:一个人身上擦了香水,周围的人马上就能闻 到,大家想想为什么?
上面三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 分子,它们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都可以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这种现 象叫做扩散 为什么固态分子运动要五年才有明显的效果, 液态分子运动过一会儿就有明显的效果,而气 态分子运动马上就会产生效果呢? a.固态分子最稳定,它们的运动是很微弱的。
认识 运动
微观世界的运动
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组成的
原子的结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 成的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中子和质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谢谢大家!
A.物体温度从150C升高到25℃ B.电灯从亮到不亮的过程 C.小刚同学做100米短跑 D.树木不断生长
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与能量2.1 认识运动

4.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 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 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 ) A.水分子由原子构成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正确的说法是( D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的各个天体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 每年1.8cm的速度上 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 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每年缩 短2.9cm
运动 无处不在
地 壳 运 动
夜空划过的流星
飞奔的猎豹
行驶的汽车
喜马拉雅山
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轮船
上面三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 说明了 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它们
都在运动。
为什么固态分子运动要五年才有明显的效果, 液态分子运动过一会儿就有明显的效果,而气态分 子运动马上就会产生效果呢?
a. 固态分子最稳定,它们的运动是很微弱的。 b.液态的运动比较活跃。 c.气态的运动最剧烈。
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
(2)原子内部的运动
存在两种不同运动: 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课堂练习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物质是由 分子 和 原子 组成。 2.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人对方的现象叫 做 做 3.下列扩无变散规化则中运,动可它称。表为明机构械成运物动质的的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A物体温度从150C升高到25℃ B电灯从亮到不亮的过程 C小刚同学做100米短跑 D指南针指向南方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 认识运动 课件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a、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地心说
简单图示法
日心说
14. 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8. 生活!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令人费解?令人难以想象? 1. 睡觉是为了踏实工作,工作是为了踏实睡觉。 15. 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 14. 真正的坚强是当所有的人都希望你崩溃的时候,你还可以振作。 14. 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9、两粒种一子,一片森林。 10.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6.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8.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17.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着,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关于克服困难的自我激励语录
的科学家。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 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体在不断地升 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 陷入海面。
3.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11. 生命中越珍贵的东西越爱迟到。 11.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1. 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7.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6. 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0.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9. 朋友就是即使把你看透了,还能继续喜欢你的人。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 认识运动课件

新课-2.1认识运动
Q:以上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A:物体位置不断变化
新课-2.1认识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
(2)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 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②机械运动是主体宏观物体。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分子的运动情况
A
B
新课-2.1认识运动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新课-2.1认识运动
新课-2.1认识运动
微观粒子由大到小
质子
新课-2.1认识运动
运动总结
1.运动的种类及区分 2.物质的三种状态和特征 3.微观世界的结构层次
课前知识回顾练习
1.实验方法? 2.实验测量仪器? 3.分析论证过程?
课本19页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2.1 认识运动
授课教师 程千慧
内容
新课-2.1认识运动
01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02 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新课-2.1认识运动
新课-2.1认识运动
课本20页
第一部分
宏观世界的机械运动
新课-2.1认识运动
分子很小,直径10-10m肉眼不可见,只能借助仪器来观察。
新课-2.1认识运动
课本21页
Q1:物质的三种状态? A1:固态、液态、气态
Q2:物质所处不同状态与什么有关? A2: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新课-2.1认识运动
例题
D
新课-2.1认识运动
物 质 三 态 特 征
例题
C
新课-2.1认识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认识运动_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 认识运动_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节,具体内容有:1. 运动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参照物的选择及其对运动判断的影响。
3.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运动形式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分类。
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如汽车的启动、运动员的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分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计算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等。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如惯性、摩擦力等。
六、板书设计:1. 运动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参照物的选择及其对运动判断的影响。
3.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
答案: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 = 跑步的路程 / 跑步的时间。
2. 题目:判断下列运动形式中,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
答案: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认识运动 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宏观的机械运动。
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
学习重难点:
宏观的机械运动。
微观世界的运动
导学过程:
【自学检测】
1. 最简单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
说明:机械运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我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运动。
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工作处处都离不开机械运动。
2. 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是否也在运动?
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组成的,而组成物质的 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3.马在奔跑、车在行驶、飞机在翱翔,这些都是机械运动,它们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
4.
原子
:在核外绕核高速旋转
5..探索 的组成、相互作用和 是物理学的基本任务。
6.物体的三态包括 、 、 。
7. 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达标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太阳升上天空
B 五四运动
C 心情激动
D 铁生锈了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 天空飘动的云
B 放在电炉上加热的水壶
C 地球绕太阳转动
D 流动的河水
3.下列示例中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 秋风扫落叶
B 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尘灰
C 丁香花开时,很远就能闻到花香味
D 有地在水面上散开
学科
年级 主备人 备课组长审核 编号 物理 八年级 向恒
4.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桂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的分子运动的是()
A 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很快变成红色
B 扫地时,大量的尘埃在空中飞舞
C 往开水中放些糖,水会变甜
D 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了卫生球味
6.原子核()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B 原子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C 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D 微观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8.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分子式由原子组成的,所以无论什么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因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我们说物质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C 因为原子已经很小,因此比原子更小的原子核不可再分
D 尽管原子核非常小,但原子核都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析:有的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原子(单原子分子);原子核还可以分成质子和中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单个原子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式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单位。
8.关于物态变化中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 一切物体受热后体积都要变大
B 主要是构成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了变化
C 水结冰后变成了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使得冰的体积减小
D 由于物态变化中,分子受外界条件影响,其自身体积膨胀或收缩
分析:同种物质之所以与不同种状态,是由于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了变化,而分子本身大小不会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但水结成冰是体积会变大,同样熔化成水时体积变小,这是个特列。
规律总结: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质具有不同的状态和特征,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