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届上海市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76277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76277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要求填空。

( 分)( )子曰: 君子固穷, 。

(《论语 卫灵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按要求选择。

( 分)(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分).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是不可能的。

.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 , , , ,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 . .二 阅读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 题,( 分)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 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 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

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 此处不留人 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 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 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苏轼在《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诗句,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今年南汇桃花节,小刘去踏青觅胜,欲留影配诗,下列诗句和赏花场景不匹配的一项是()。

(2分)A.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C.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D.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文明是史,未进入文明之前是史前时期,未进入文明的文化是史前文化,未有字,焉有史?文明的标志当然是文字,。

中国人大可底气十足地说,中华文明至少肇始于三千年前,其独一无二的持久性正有汉字之功。

A.而文明预示着文字有走向伟大的资本与长寿的禀赋B.而文字预示着文明有走向伟大的资本与长寿的禀赋C.而文明预示着文字有走向长寿与伟大的资本和禀赋D.而文字预示着文明有长寿的资本与走向伟大的禀赋二阅读 7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导演的限制与自由①导演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近代戏剧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主流派认为,剧本是舞台艺术的基础,导演则是剧本的诠释者和体现者。

导演创作,可以发展或充实剧本,但却不能违背原作的立意与风格。

从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的贝拉斯科、中国的焦菊隐等,都持这种观点。

上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上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上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①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这里“见”字最紧要。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为“直觉”(intuition)。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perception)。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

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

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广电,和它们临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

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

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

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如此。

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

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

前一种现象是以人人情衡物理,美学家成为“移情作用”(empathy),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innerimitation)②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境随时随人而异。

直觉有不发生移情作用的,下文当再论及。

不过欣赏自然,即在自然中发现诗的境界时,移情作用往往是一个要素。

2018最新试题资料-上海市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

2018最新试题资料-上海市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

上海市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上海市十校12题。

(共23题。

(共19分)甲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

后示张。

张华已见。

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

”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③。

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

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节选自《世说新语学》)乙(左思)造《齐都赋》,一年乃成。

复欲赋三都,会妹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

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自以所见不博,求为书郎。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

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

谧称善,为其赋序。

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节选自《晋书苑左思传》【注】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

②张张华,晋范阳方城人,官至司空,博学多闻,勇于赴义,名重一时。

③皇甫谧晋人,博览群书,名望极高。

④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 )人,被称“少有奇才,冠世”,西晋学家、书法家,陆氏家族在江东是望族之一。

⑤伧父晋南北朝时,南人讥讽北人粗鄙,蔑称之为“伧父”。

17.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4分)(1)莫不敛衽赞述焉; (2)乃诣著作郎张载;(3)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 (4)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18.下面句子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当以覆酒瓮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自以所见不博以资政殿学士行。

2017届上海市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上海市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 (3)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 本试卷共6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 17 分)‚微小时代‛里的城市文学新转型叶祝弟①纵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登上荧幕,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网络媒介时代的《小时代》赢得了不错的票房,但是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小时代》中的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连对之持宽容态度的王安忆也觉得这种以物判人的奇怪现象,可能会被将来的文学史注意到。

面对咄咄逼人的消费写作....,王安忆有意隐藏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一些各行其道、互不干涉的意味。

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上讲,王安忆的《众声喧哗》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个是纯文学的路数,一个是类型写作的路数,却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包抄过来,共同指向了今天的文化现实———转型之中国正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小时代。

②从艺术水准来看,《小时代》确实乏善可陈,充其量是一部类型片,但是《小时代》的出现似乎宣示了一个时代预言:我们正进入一个奠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无边的消费主义、精致的物质主义、价值的虚无主义的小时代。

不仅如此,随着微信、微博在青年人生活中的流行,并日益成为不可替代的通讯工具乃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个体化、群落化、亚风格化的小时代、微时代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③小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与崇高、理想等有关的那些坚固的东西也许真的从此烟消云散了。

对大时代的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告别的聚会。

这个小时代的到来,对小说的意义在于,在充满着复杂的流动性的转型中国,小说家对时代的整体性把握将越来越不可能,史诗这种传统的农耕文明的写作方式将有可能被封入历史的库房中,任何想从整体上对这个时代命名的企图和冲动将不得不最终沦为可笑的堂·吉诃德。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等级考调研(高考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等级考调研(高考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杨浦区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2018 年 4 月积累应用( 10 分)1.按要求填空。

( 5 分)⑴ ,长安不见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⑵ ,尽西风, 季鹰归未。

( 辛弃疾《 水龙吟· 》) ⑶韩愈在《师说》 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 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其原因在于。

各自事业有成, 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 ()( 2 分) 流水前波让后波。

直挂云帆济沧海。

各领风骚数百年。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最恰当的是 ()( 3 分) 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 但却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可是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 式之一的戏剧, 也不能被我们忘记, 因为其生动的现场总是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活之上俯瞰生活 A. 有了戏剧,B. 有了电影,C. 电影和戏剧,D. 电影和戏剧, 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 完成第 3 —7 题。

( 15 分)① 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 , 适应口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

汉字也不例外,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这是汉字基本的功能。

但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符号。

武说:“ 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

” 汉字是一种具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

种造字方法中, 象形是它的基础②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我们说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 与这种象形特征有密切关系。

拼音 文字是以人所创造的一批抽象代码的组合, 去记录语言、 传播文化, 而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则 与之不同。

汉字符号的创造是本乎自然, 像其物宜的产物。

传说汉字是一位叫仓颉的人, 仰以观 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观鸟兽之迹, 于是创造了文字。

汉字的象形可以2.按要求选择。

( 5 分) ⑴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之后聚会, 心情,恰当的一句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 B.长风破浪会有时, C.江山代有才人出, D.宝剑锋从磨砺出, ⑵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这在很多人看来是 让我们站在生为什么会出现电影这项发明 为什么人们还需要看戏剧 哪一种艺术形式最终会永远为人铭记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汉字是语言符 汉字最早叫文, 顾炎 在六书所述的前四 号,说是人间的万物万事的一种抽象符号, 包含人们的道德生活、 宗教生活、 现实生活和审美生活等内 容。

(完整word版)2018上海高考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8上海高考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填入下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

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会有人唱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常识与理论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

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

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

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

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

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

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

“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 (3)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
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 本试卷共6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 17 分)
?微小时代?里的城市文学新转型
叶祝弟
①纵览2017-2018年,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登上荧幕,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网络媒介时代的《小时代》赢得了不错的票房,但
是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小时代》中的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连对之持宽容态度的王安忆也觉得这种以物判人的奇怪现象,可能会
被将来的文学史注意到。

面对咄咄逼人的消费写作
....,王安忆有意隐藏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一些各行其道、互不干涉的意味。

但是,从另
外一个维度上讲,王安忆的《众声喧哗》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
个是纯文学的路数,一个是类型写作的路数,却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包抄过来,共同指向了今天的文化现实———转型之中国正进入了一个
众声喧哗的小时代。

②从艺术水准来看,《小时代》确实乏善可陈,充其量是一部
类型片,但是《小时代》的出现似乎宣示了一个时代预言:我们正进
入一个奠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无边的消费主义、精致的物质主义、价值的虚无主义的小时代。

不仅如此,随着微信、微博在青年人生活中的流行,并日益成为不可替代的通讯工具乃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个体化、群落化、亚风格化的小时代、微时代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③小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与崇高、理想等有关的那些坚固的
东西也许真的从此烟消云散了。

对大时代的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告别的聚会。

这个小时代的到来,对小说的意义在于,在充满着复杂的流动性的转型中国,小说家对时代的整体性把握将越来越不可能,史诗这种传统的农耕文明的写作方式将有可能被封入历史的库房中,任何想从整体上对这个时代命名的企图和冲动将不得不最终沦为可笑
的堂·吉诃德。

④但是,这也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然把握大的时
代已经不可能,那么写出生活的小,让自己的感官的触角摩挲城市的每一寸肌肤,进入深入到城市的内部的肌理里,仔细打量将那些被大而化之、整齐划一的大时代所遮蔽的现代人生活中的小,让文学真正回到它的本源———文学是人学,文学应关注个体在此岸世界的存
在,关注那些与个体生命存在有关的尊严、自由及其异化问题,关注与真诚、美好、恐惧、颤栗、焦虑、敬畏等等与文学和人有关的基本
问题。

对于今天的城市作家来说,做一个本雅明笔下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⑤与小时代相对应的是一种小叙事的方式,小说叙述越来越呈
现为一种地方性知识,通过现象学的还原,在时间和空间交错的叙述中,呈现出城市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和丰富性。

城市不再是铁板一块,也不仅仅是作为与乡村及其伦理相对应的另类的存在;它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奏和理路,有着自己丰富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即是从城市内部生长出来的,也是在城市和乡村的碰撞、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交流中延展出来的。

展现这种丰富的复杂性,就是在呈现这样一种小时代。

相比上一代或者上几代城市作家而言,以夏商、
张怡微、路内为代表的上海作家,已经自觉与传统的城市书写方式拉开了距离,开始将目光投向已经被标签化、脸谱化的城市内部的丰富的复杂性,除了革命上海、洋场上海、传奇上海、魔幻上海、怀旧上
海这些标签,对于生活在城乡结合部、主城区之外的那些更年轻的一代作家而言,南京路、淮海路固然是上海,田林、六里桥、嘉定也是
上海,只不过是被大历史下被遮蔽的小叙事。

⑥我们正进入一个物质空前繁荣、社会矛盾凸显、精神裂变的
文明转型时代,从美学上审视这个时代,它正呈现出一种灰美学的趣味。

与以崇高、宏大叙事、整体划一、昂扬向上为总体特征的前期共
和国美学相比,灰美学是一种处于过渡状态中的美学,它是诸多矛盾的集合体,在升腾中下坠、在流动中凝滞、在怀疑中坚守、在清醒中
焦虑、在破坏中创新。

它是转型期中国人生存状态的表征———充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