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高贵的生“命”
活出生命精彩人物事例

活出生命精彩人物事例
以下是一些活出生命精彩的人物事例:
1.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作为一位盲聋音乐家,他在
面对困境时依然创作出众多美妙的音乐作品,成为音乐史上的
巨匠。
2.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被生来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海伦·凯勒
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勇气,克服了巨大的障碍,成为一位作
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残障人士争取平等权益做出了重
大贡献。
3.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作为宇航员,尼尔·阿姆斯
特朗在1969年成功登月,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类。
他的勇气和决心激励了整个世界,展示了人类的无限可能
性。
4.玛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 在她年幼时,面对恐
怖主义威胁,玛拉拉以她对教育的热情和奋斗精神,成为女权
和教育的倡导者。
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世界上最年轻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
5.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作为一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霍金以他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成就闻名于世。
尽管身体
非常有限,他依然坚持追求知识和科学的道路,并成为一个启
发和鼓舞他人的人物。
这些人物都以他们的毅力、勇气和创造力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向我们证明,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我们都有能力战胜挑战,活出自己的精彩。
浅析王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文 教 研 究文|张 星浅析王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实录摘要:杨绛以平静似水的笔调,通过记叙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我”家的交往,塑造了拥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的形象。
而王君老师对《老王》一课的讲解深入又独特。
笔者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对王君老师的课进行分析。
关键字:老王;活命;文本细读一、用词造句,巧妙导入王君老师在上课前了解到学生之前是学过这篇课文的,所以她在屏幕上展示了这篇课文中的一些词,并要求学生从中挑选至少两个词来造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词语分别是:伛、荒僻、攥、塌败、取缔、骷髅、泄笨、愧作、惶恐、翳。
都是本课中的重难点词语。
用词造句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因为我们对文本的分析首先是要解决社会的语言规律,而社会的语言规律在一篇课文中的体现就是字、词、语法的随文而教。
王君老师把字词的讲解落实到了运用的层面,而不是像现在很多老师只简单的给出词语的书面意思,要求学生记住意思就行了。
王君老师的做法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一些新词语要是以能够在往后生活和交际中脱口而出为最终落脚点的,并不是记住一些字典中的书面解释。
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造句后对词句的记忆和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学生造句的过程中王君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说出准确完整的句子,一方面肯定和表扬了学生造的句子。
这一教学环节王君老师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通过听学生的造句来简单了解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造句来和学生互动,缓解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正式授课作铺垫。
二、多次角色转换,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接下来王君老师用了很长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并且通过角色的转化来使学生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一共有四次角色转换。
第一次是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王,把一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
这段话是: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命的高贵作文精选

生命的高贵作文7篇我家门前有块菜园,是我们家勤劳的见证。
这个菜园是我妈妈一手种成的,当然也少不了我这个小助手,浇水,撒种,跟在妈妈后面帮助那工具。
里面种着芥菜、葱、豌豆、四季豆、白菜。
可漂亮了。
不信,我带你瞧瞧!一进菜园,满眼都是绿,绿的可爱,绿的美丽,绿的令人神清气爽。
我最喜欢四季豆了,不仅是因为它的外观可爱,还因为他好吃。
站在远处,这一块,全是阔大的叶子,一片片叶子挤在一起,一片遮着一片,一片当着一片,花爱争美,这叶子仿佛也爱争美,片片都想挤在最前面,都想成为最显眼的明星,在同胞面前显摆显摆,让同胞羡慕不已;在人们面前,展现自己,想让人们欣赏自己,赞叹自己。
没有经验的人还以为没长四季豆呢!走近一看,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用手拨开叶子,一根根四季豆,用在一起,仿佛一家人似的,这而一簇,那儿一团。
这四季豆相依位位羞涩的姑娘,不愿抛头露脸,有躲在树叶里堆里。
这四季豆又像一位位淘气的小精灵,左躲右藏,仿佛和我们作对似的,好似在说:“嘿嘿,我在这儿。
来呀!〞四季豆的样子长长的。
绿幽幽的,一看有招人喜欢。
雨后,四季豆的身上象洗了个藻,光溜溜的,这绿变的更可爱了。
叶子上淌着露珠,仿佛给水珠当摇篮。
雨后的菜园充满新意。
我和妈妈摘四季豆时,不经心头一愣,这四季豆是多么伟大。
他的生命是多么高贵:象一根蜡烛默默燃烧着,并没有什么奢求。
如果你稍不留意你就会忽略他的存在。
可是,他却以独特的淳美,向人们展示自身的价值这不是四季豆的美吗?这才是高贵的生命。
冬日的寒风呼呼的刮着,秃秃的枝头上,仅仅挂着几片枯槁的叶子,叶子簌簌的落了下来,落在一个双手残疾人的肩上。
他叫刘伟,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儿。
和这诺大的世界相比,他渺小的如蝼蚁一般,他却一直在坚持。
他热爱钢琴,可是他没有双手,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没有屋脊的房子一样,无论他多么悲惨,可他没有放弃任何的希望。
他去打过工可连做一个洗碗工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所以打工这件事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习题

(1)孙膑、越王勾践、贝多芬这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生而 伟大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 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 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验 ③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 ④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易放弃生
的希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14/2021
知识点二 冷漠与关切 3.下边漫画主要说明( C )
A.对小偷不能有同情心 B.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C.要拒绝冷漠,尊重生命 D.维护正义要量力而行
12/14/2021
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④不愿劳作,只想享受现成的生
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14/2021
2.生命丰富的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可能这样做( C ) 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
力 ②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
12/14/2021
知识点一 贫乏与充盈 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① 态度 , 会影响生命的② 质量 。 2.生命是一个逐渐③ 丰富 的过程。在同样的世界里,也有人热爱学习, 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④ 色彩 与⑤ 活力 。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 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⑥ 感受力、理解力 就会不断增 强。生命得到滋润,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活得通透的唯美句子

活得通透的唯美句子1. 拥抱自己的内心,活出通透的生活。
2. 心如明镜,活得通透无遗。
3. 流云轻逝,心如清泉,活出通透的状态。
4. 眼观六合,心通万象,才能真正活得通透。
5. 世事繁华,心境通透,自在闲云。
6. 天空明净,心生通透,风轻云淡。
7. 晨曦初现,心如明镜,活得通透如清晨的阳光。
8. 草长莺飞,心通透自在,活出生命的美丽。
9. 海天一色,心静如水,活得通透纯净。
10. 山水相依,心境通透,体悟生命的绵长。
11. 春风万里,心通透如水,活出自由的气息。
12. 白日温柔,心如明月,绽放通透的光芒。
13. 落日余晖,心开阔通透,领略人生的浪漫和宁静。
14. 山川秀美,心清澈通透,生活如画。
15. 流水潺潺,心无尘埃,活得通透洒脱。
16. 精神坦荡,心情通透,舒展生命的风采。
17. 蓝天白云,心如明镜,活出通透的自由。
18. 花开花落,心平易通透,懂得生活的变幻与美好。
19. 紫气东来,心静如山,活得通透云淡风轻。
20. 玲珑剔透,心明如镜,活出生活的优雅与澄澈。
21. 星光闪耀,心澄净通透,活得自由放达。
22. 云淡风轻,心静卓然,活出通透的淡泊。
23. 紫烟微漾,心平和通透,领悟生命的美好和深邃。
24. 风清月朗,心怀通透,漫步生活的美好天地。
25. 碧水蓝天,心如明镜,活得通透无碍。
26. 碧波清波,心通透无私,把握生命的流光瞬间。
27. 明朗通透,心足以感动,活出温暖而美好。
28. 烟波浩渺,心意清雅通透,演绎生活的奇迹与神奇。
29. 云卷云舒,心如明镜,活出通透的智慧与柔情。
30. 雪花纷飞,心通透洁净,品味生命的纯粹和美妙。
31. 水清无痕,心光灿可掬,活出通透的世外桃源。
32. 云霞缭绕,心境通透,享受生命的缤纷与变化。
33. 星空璀璨,心意通透,生命的珍贵由心而发。
34. 花开花落,心平然通透,演绎生活的跌宕与高歌。
35. 心平静如山,心灵通透如水,活出清澈纯粹之美。
36. 风轻云淡,心意通透,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5篇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5篇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所以,我看到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名字很鸡汤,后来发现并不是鸡汤文,对于现在状态的我,它给了我重拾人生意义的勇气和方法(对的,这是本工具书)。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么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帮助,尽快走出阴霾。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作为一个犹太人,在二战时期,他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
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集中营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弗兰克尔坚强活了下来。
他不仅超越了这地狱般的痛苦,同时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开创出独特的“意义疗法”。
替千千万万的人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其意义疗法的内容。
既有理论,又有实例,互相印证。
从文学角度来讲,这本书可能不那么引人入胜,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不那么有让人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但是,作为一本心理学工具书专著,它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书中阐述了找到人生意义的三大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许你会问:有这么神奇吗?一本书就人间值得了?接着往下看,本文会给你答案。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2我对作者对这本书前半段的描写十分着迷,让我切身的了解了集中营的生活,那里充满了恐惧,屠杀,暴力,不平等,饥饿,扭曲。
犹如地狱一般,但是作者利用他的智慧,和上帝恩惠,活下来了,这就是奇迹。
记得作者描述的,集中营的人就是用纸一样皮肤包裹着骨头的骷颅,严重营养不良;每一次调离集中营,他们都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是死亡还是继续着苦难的日子;睡觉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要抓完身上的虱子,要不睡不好觉;集中营的人要努力表现的能干活才能活下去;看到身边的人做噩梦不舍得叫醒他,因为害怕他觉得醒来以后发现这里的生活还不如噩梦……活下去,需要强大的意志,作者做到了。
感谢和平的时代,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
文章的后半段的各种疗法可能有效,但是我没有看进去,文章最后的点评部分有一句话触动了我:他努力启发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要明白通过选择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我们的目标。
生命可贵的名人名言

生命可贵的名人名言导读:1、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2、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3、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4、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6、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的行列里。
7、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8、世间之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9、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10、人生天命,天生人命。
天人合一,生命不息。
11、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难的人,会有好报。
12、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
13、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14、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15、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并不是他的终结点。
16、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17、生命不仅可以用年月计算,有时事件也是最好的日历。
18、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19、生命像烟花,转瞬即逝,在逝去前绽放最美丽的光彩。
20、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
21、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面烤得滚烫滚烫。
22、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3、生命是一棵树,我们应该有树的精神:坚定不移,顽强不屈。
24、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2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26、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27、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8、在这里,影子真是感慨万千啊!说不出感动,倒不出的悲伤。
29、不是你不够勇敢面对爱情,只是你没有遇到能让你疯狂的选手。
30、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31、亲爱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宝贵的生命之树常青。
32、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老王》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音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投影上的生字词说一段话。
2.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日子如鲜花一样一朵一朵的绽放,但有时候生活和生命还不如地上的一根草,它犹如地上的尘土,就如杨绛笔下的“老王”。
(就势出示投影《老王》、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二、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用文本细读法研读课文)师:老王犹如地上的尘土,他靠着活命的是(投影展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生齐读)师:这是老王的状态。
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生:活命。
(老师在黑板上板出“活命”二字)(师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和“活命”的区别)师:我们还是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投影展示: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弯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师:同学们我们用文本细读法中的重现情景法来转换角色,现在你们都是老王,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
老师帮你开个头。
唉!......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我“脑袋慢”“没绕过弯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唉“人老了,没用了”。
师:唉!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
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其次呢,比较读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
投影展示:改文:,有两个没出有个死了的哥哥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通过比较,角色对话等情景设计让学生感受老王的孤苦无依)师:孩子们,这就叫做“活命”啊!被社会抛弃,没有家庭,没有亲人,孤苦无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出高贵的生“命”──《老王》课堂教学实录授课/王君(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同学们,王老师是个热爱生命的人。
我经常对我的朋友和学生们说,日子要像鲜花,一朵一朵地绽放。
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艰辛,不仅不是鲜花,甚至连草都不是,只像被人任意践踏的尘土啊,就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老王》。
老王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读课文中的这个句子,预备,齐![投影展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生读)师:请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生:活命。
(板书:活命)师:“活命”跟“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生:“活命”可能仅仅是活着,谈不上尊严啊,幸福啊,就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吧。
“生活”是有品质地活着。
师:了不起啊,这同学,说得深刻。
什么是“活命”?老王会告诉我们。
大家先浏览一下大屏幕上的文字。
王君老师《老王》课堂实录“活”出高贵的生“命”──《老王》课堂教学实录(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师:这节课呢,是一个研究课。
我们会上45分钟左右。
写完了没有?好,放笔。
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背刚学的《海燕》的第一段。
预备,起!生: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停!高傲的飞翔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向往。
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爱开玩笑,就像《老王》当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很多时候不是飞翔的状态。
而是这样的──读这个句子,预备,齐![投影展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生读)师:这是老王的状态。
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生:活命。
师:为什么?生:我们平常都拥有很多东西,而他就只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所以他生活很艰苦。
师:活命意味着艰苦。
我们平时不是活命,是什么?生:生活。
师:没错!我们是过日子,我们是生活。
但是老王是──生:生存。
师:对,生存状态上的生活。
活命。
什么是活命?这就是活命──[投影展示]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师:一个人以活命的状态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这样的。
来,你来朗读。
注意那个很复杂的字“翳”是读“yì”。
我给你配点乐,慢点,你先酝酿感情。
(师打开音乐。
指示学生开始)(二生诵读)师:你的状态肯定不是“活命”,她的状态也肯定不是“活命”,因为你们都读笑了,你们还不理解文章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活命”。
[投影展示]“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
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
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学生浏览)师:我们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现在你们就是老王。
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
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
动脑子,王老师帮你开头。
唉![投影展示]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
师:他?生:我!我脑袋慢,就进不去了,我感叹自己师:他这样的倾诉对吗?生:不对。
生:人老了,没用了。
师:好。
请坐。
谁在他的基础上,把语言组织得更好一些?唉!开始……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啊,我脑袋太慢啦,就晚了一步,然后就进不去了。
人老了,就没用啦!师:你这个老王,精气神还挺足。
不像老王,像小王。
我很怀疑老王有没有你那样的精气神。
再读,你来。
生:唉!唉!师:这丫头很有创意啊。
她做了创造性地提炼。
她把所有文字都变成了“唉”。
服!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
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
其次呢,比较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
看看王老师大屏幕上的表达可以么?比较![投影展示]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觉得不如原文中写得好啊。
师:原文为什么好?生:原文中想表达的就是他没有什么亲人。
然而下面他直接阐述有一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
但是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有两个侄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一点依靠。
师:你看书很不仔细,你还没有真正地读书,还没有进行比较仔细地比较。
你来试试!生:原文是“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
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而大屏幕上是“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师:哪点不一样?生:就是说,前一个显得平淡一些,而后面则更加强调“死了,没出息,就没有”。
师:好,强调!听出差距来了吗?词语换了顺序就起到了强调作用。
他发现的玄妙你没有发现。
他读书比你仔细。
向他学习。
来,我们配合一下。
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你慢一点儿啊,我们来对话。
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生:还好……(众反对)师:结合前后文想想。
生:哎,我没有老伴……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生:哪有孩子啊……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生:唉,有个哥哥师:哎呦,有哥哥真好啊。
生:可是死啦。
师:怎么就死了呢?那还有什么亲人吗?生:还有两个侄儿。
师;那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动帮衬帮衬你吧?生:但是,没出息。
师:那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生: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生鼓掌)师:孩子们,这就叫做“活命”啊!没有家庭。
没有亲人。
再读大屏幕上第一句,预备,齐![投影展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生读)师:停!如果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会同情我么?(环视大家。
孩子们故意淘气,说不)师:都不?唉,世道人心哟。
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不同情。
那如果老王只有一只眼,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指指点点呢。
我想起讨论过的小悦悦事件。
鲁迅说中国人有很多……生:看客!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看客是如何对老王指指点点的。
[投影展示]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你,你来。
我看你喜笑颜开的,挺会幸灾乐祸。
你来说。
生:你这老光棍,太不老实了,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活该!师:他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活该!造孽。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同学们,这就叫做,读!生:活命。
师:好,我们继续读书。
现在我是杨绛,你们都是老王啊。
如果我是杨绛你们怎么回答我啊?[投影展示]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生:住那儿很多年了。
师:发现了问题没有?生:发现了。
师:你说。
生: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那就是一个房子。
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
但是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好的。
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
没有家。
这就是什么?读?生:活命。
师:这就是活命的状态!再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预备齐![投影展示]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生读)师:好多同学在wiki(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上提问,为什么不准人拉三轮,现在很多城市还有人拉三轮呢。
因为那个时候说拉三轮的是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够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
所以说,不准拉三轮。
这就是那个有些荒唐的时代啊!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生:只好。
师:只好!来,我们把这个句子读好。
你来试试。
生: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你读得喜笑颜开啊。
你家里苹果电脑就八台,你哪里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你家大奔驰就三个,当然不知道“活命”是什么状态。
同学们,一起来,预备起!生读: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啊,老王生命当中除了这些“只”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
读啊,每个“只”都要重读。
他靠着活命的~[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 他只说:我不吃。
……(生读)师:不能读成这个丫头刚才这样。
太雄壮了,太有真气了,像每天都吃鱼肝油一样。
老王一辈子可只吃了一回鱼肝油啊!(众笑)重来……他靠着活命的,预备齐!(生再次动情读)师: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
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如选择,这就叫做什么──活命。
那你现在再来读老王临死前的这段文字,不会再像刚才读那样边读边笑了吧![投影展示]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师: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
音乐响起老师示意再开始读。
慢点啊。
这是他临死前的,是他活命状态的最集中表现。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预备,起!(生读)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是像海燕那样处于飞翔的状态,而是杨绛笔下的老王这样的“活命”的状态。
所以,有同学说这文章一看没什么可看的,太平淡了。
这就是杨绛作品的典型的特色。
[投影展示]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在经过了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
师:读她的文字我们只有沉入词语里,你才能够感受到平淡文字底下的、背后的、深藏着的一些东西。
[投影展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里。
──南帆师:其实刚才我们在分析老王的时候,用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投影展示]文本细读方法小结? 咬文嚼字? 深情朗读? 重现情景? 发现空白? 探究疑点……第二部分: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师:老王有幸的是,他遇到了杨绛,杨绛,何许人也?读作者。
[投影展示]杨绛,生于1911年她是清华学者一代才女他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他们夫妇都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可悲的是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生读)师:这个女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女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