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乳业并购的动因及现状分析 —以新希望蝶泉为例
新希望乳业整合与发展的思考

新希望乳业整合与发展的思考刚刚过去的2002年,对于我国乳品行业的发展而言,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对于全国近1500家乳品企业的老总而言,也绝对是值得思考的一年。
从外部资本新希望的高速收购,德隆、维维的强势进入,到国内巨头光明、伊利的全国战略布局与整合,再到奶粉强军三鹿、完达山在液态奶上的区域突破,刚刚站稳步伐的乳品行业进入了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让人不禁想起了近两年发生在啤酒行业的青啤与华润的扩张和整合。
不难看出,发生在传统的乳品行业的整合将更有利于促进整个乳品行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在未来几年中与国外乳业巨头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优势。
从根本上讲,有利于提升我国乳品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99年至今的蒙牛与伊利的竞争中,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相互的发展。
而与青啤和华润在啤酒行业的扩张和整合背景略有不同的是:在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要远远领先于乳品行业,两个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大不相同。
然而在行业发展的模式中极其相似的是:光明以品牌输出的模式与青啤如出一辙,而新希望与华润又同属于行业外资本的强势进入,同时又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全国性品牌。
抛却企业的特性不言,这些典型的乳品企业战略上的规划与啤酒企业战略上的规划有互通之处,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必将遇到相同的问题。
作为乳业新军中具有颠覆性的强劲势力的代表,新希望乳业的发展是业内人士都非常关注的焦点,毕竟大家都不愿看到刘永好先生同样遭遇宁高宁先生在啤酒行业整合中面临的苦涩。
笔者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业致力于乳业营销策划的上海铭泰乳业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与诸同事通过对行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对"新希望乳业的整合与发展"的浅显看法,涉及的内容也是绝大多数乳品企业在现阶段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希望以下拙见能对不同的乳品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国内2001年人均乳品消费量虽然已经达到8.01千克,但与世界人均的100千克相比不足1/10。
乳业整合困扰新希望

乳业整合困扰新希望作者:吴红光来源:《新财经》2004年第06期近期,本人赴新希望证券部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
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公司乳业整合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公司乳业业绩难以出现市场普遍预期的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在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推动下,公司乳业收入增长在2004年到2006年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水平,但受制于费用的上升和价格的稳中有降,公司乳业业绩仅能保持年均8%左右的小幅增长。
乳业拖累目前,新希望形成了饲料、乳品、化工及金融投资为主体的多元经营的业务架构。
在附表中可见,乳业和化工业务成长迅速,成为推动公司主营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公司进入其他行业的时间仍然较短,饲料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中占有54%的比重。
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达到19.859亿元、3.29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4.09%、80.82%。
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没有有效推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2003年,公司营业利润下滑了3.54%,投资收益增长和补贴收入成为推动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佳,造成公司200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仅增长3.84%,净资产收益率则同比下滑15%,仅为9%。
除了饲料业务受成本涨价影响较大以外,2003年公司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乳业未能有效整合,增收不增利。
2002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安徽白帝、四川华西等11家乳业企业(具体参见附表),控制奶牛达到10万头,并迅速形成年产30万吨左右的产能。
规模的扩张使得公司2003年乳品销量达到17.16万吨,同比增长337.68%,占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达到43.94%,成为推动公司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但是,由于乳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收购支出较大和未能有效整合,公司乳业产能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这造成公司乳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大幅下滑。
中粮集团融资并购蒙牛乳业案例分析

中粮集团融资并购蒙牛乳业案例分析一、引言近年来,中国乳业市场呈现出快速进步的趋势,消费需求不息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乳品德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蒙牛乳业一直以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乳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亟需进一步优化经营战略,以适应市场进步的需求。
于是,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看到了与蒙牛乳业合作的机会,通过融资并购的方式实现了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为乳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
二、中粮集团的背景和动机中粮集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大的粮油企业之一,旗下涵盖了农产品生产、保税贸易、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
该集团一直以来在食品加工业领域处于优势地位,是中国乳品加工业中的领导者。
然而,面对乳业市场的快速进步和激烈竞争,中粮集团意识到自身的规模和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通过外部资源整合来推动企业的进步。
同时,中粮集团也看到了蒙牛乳业在中国乳业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认为与蒙牛乳业合作是一个可行的战略选择。
三、蒙牛乳业的背景和优势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早进入乳业市场的企业之一,其进步迅速,已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领导者。
蒙牛乳业以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一直以来以“科技,质量,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
然而,蒙牛乳业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生产成本的增加、市场份额的争夺等,需要寻求新的进步机会。
四、中粮集团融资并购蒙牛乳业的过程中粮集团融资并购蒙牛乳业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谈判和洽谈阶段: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商务洽谈和谈判,包括确定合作意愿、商讨合作条件等。
2. 尽职调查阶段:中粮集团对蒙牛乳业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管理团队等状况,以评估并购的风险和潜力。
3. 融资和并购阶段:中粮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如发行股份、借款等,筹集资金用于并购蒙牛乳业。
同时,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签署合约,完成并购来往。
浅析外资并购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动因——以雀巢集团近两年的系列并购为例

场份 额
一
2 、提升其在糖和巧克力综 合业 务市场 的竞争
在 我国的糖和巧 克力综合 业务上 ,雀巢 的份额约 占2 %,在所有厂商 中名列第五 ,落后于美 国玛 氏 、 卜 夫 、联合利华 等竞争对手 ( 见图~ ) i徐 福 存 旧 一 N 内糖果 市场 的 占有率 为42 位居第二 ,若雀巢收 购徐 . %, 二
般而言 ,被并购企业都是具备 一定 的管理 资源 福 记 ,虽 尚未 达到绝对控制市 场的份额 ,但 也 以进
一
和要素资源 的 ,因此 ,通过并购活动可 以有效快 速地
加本企业 的竞争力 。雀 巢对徐福记 和银鹭 的并 购 目的 就在于获 取其拥有 的庞大分销 网络 ,从而达到 向二三 线城 市渗透 的 目的。
一
自海外新兴 市场 ,其 中大 中华 区的业务是其增 长最为
迅 速的销售 区域 ,去 年该公 司在 大 中华 区的营收增长
)并购发起方多为 国际食 品饮料行业 的巨头
5 8 上述表格 中 出现 的的雀巢集 团 ,嘉士伯 啤酒 ,朝 近 1%,达N2亿 法郎。 日啤酒 ,亨 氏集 团 ,百胜集 团 ,帝亚吉 欧都是 国外赫 赫有名 的食 品饮料业 的巨头 ,实力雄厚 ,控制力强 。
价格未知 获批 15 . 亿美元 6 获批
2 1 年1月 朝 日啤酒 康师傅控 65 00 1 .%私募新 4 5 日元 已完 3亿 股 股股权 成 2 1年 1 月 嘉士伯 啤 重庆啤酒 从 1.6 00 1 74 %增 2 3 酒 至2 9 8 亿元 获批 5
跃 ,活跃 度一度 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 。统计显示 ,2 1 0 1 越了2 1年的7 。其 中以入境并购居多 。 00 起
乳业兼并重组案例分析(docx 65页)

【第十五届厚德杯案例分析大赛】“乳业兼并重组”----------案例分析【D I O】分析团队“乳业兼并重组”案例分析------------DIO团队名称:DIO(NO.25)团队口号:用自己的努力完成梦想团队成员:周远川、陈贻圣、吴凯葛俊、樊祥荣目录前言5Part1 中国乳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61.1中国乳业的起源于发展61.1.1中国乳业的起源61.1.2中国乳业的发展71.2中国乳业基本状况分析81.2.1中国整个乳业市场81.2.2中国主要乳制品企业111.2.3中国乳业的市场潜力13Part2 乳企兼并重组对中小型乳企发展的影响分析15--------以双峰、妙恋为诠释对象2.1乳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E)152.1.1政治环境分析152.1.2经济环境分析162.1.3社会环境分析182.1.4科技环境分析192.1.5自然环境分析192.2典型中小乳企五力分析202.2.1双峰乳制品企业202.2.2妙恋乳制品企业212.2.3双峰、妙恋波特五力分析222.3中小乳企的SWOT分析232.3.1优势分析232.3.2劣势分析242.3.3机会分析242.3.4威胁分析252.4乳企之间的兼并重组252.5兼并重组对中小乳企的影响分析262.5.1对中小乳企的竞争力的影响262.5.2对中小乳企的市场环境影响262.5.3对中小乳企的发展前景影响27Part3 中国乳业发挥市场力量兼并重组的格局分析283.1乳业的“外部力量”概述283.1.1中国乳业的政策力量283.1.2中国乳业国际环境的力量283.1.3中国当下的经济力量293.2乳业的“市场力量”概述303.1.1乳业发展的资金力量303.1.2乳业的供应方力量303.1.3乳业消费者的力量313.2乳业兼并重组发挥市场力量的分析313.2.1重拾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心313.2.2提高企业自身资本实力323.2.3形成自身强大竞争力323.3乳业兼并重组的格局研判333.4.1乳企市场占有率集中度提高333.4.2大中小型乳企比例设想及原因343.4.3兼并重组后的乳企最佳竞争与合作关系35Part4 当前的乳业兼并重组与化解危机的关系分析36 4.1乳制品行业危机渊源364.1.1乳企自身问题形成的危机364.1.2行业问题所形成的危机374.1.3政府问题所形成的危机374.1.4自然环境条件形成的危机374.1.5国际环境形成的危机384.2乳企受危机的影响分析 394.2.1对品牌形象的影响394.2.2对营销成果的影响404.2.3对乳企发展与扩张的影响414.3兼并重组给乳业带来的影响414.3.1乳业兼并重组的各项举动414.3.2兼并重组给整个乳业带来的影响424.4兼并重组与危机化解的关系分析434.4.1兼并重组与乳业发展的关系434.4.2乳业发展与危机化解的关系444.4.3兼并重组与危机化解的关系45Part5伊利等乳制品行业的渠道调查及分析465.1我们的调查问卷465.2对有关人士的调查采访 505.1.1电话采访505.1.2邮件采访515.1.3当面采访53Part6 中国乳业发展------多路径选择536.1中小乳企的生存途径选择536.1.1发挥自身特色546.1.2转型升级,企业做强556.1.3与其他中小企业进行战略联盟566.1.4依靠大企业,兼并重组576.2乳业的对策与建议576.2.1强化乳业品牌的力量586.2.2强化乳企的资本运作596.2.3强化乳业的奶源质量596.2.4强化资源的配置整合60后记62参考文献资料63前言蒙牛、光明两家企业日前同时宣布将引入外资,与海外资本合作。
SWOT分析案例-以新希望乳业为例

新希望乳业SWOT分析(1)竞争优势第一: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假如中国人对乳品年平均需求量达到20公斤的话,将需要年产乳品2600万吨,价值达1560亿元。
因此,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中国乳制品市场在未来10年中将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牛奶消费市场。
第二:特色品牌优势新希望顾名思义具有新的希望。
富有积极进取的品牌涵养。
尤其是绿色食品的乳制品是无污染、纯天然的象征,可创造大量的“绿色食品”,因此需要更加珍视名牌效应,珍视企业的无形资。
第三:品牌区域领导新希望乳业旗下的四川华西、阳坪乳业、昆明雪兰乳业、云南蝶泉乳业、青岛琴牌乳业、杭州双峰乳业、安徽白帝乳业、河北天香乳业、重庆天友等品牌已是当地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成为区域市场的领导者。
第四:较快的增长速度近几年来奶粉为主的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而液态奶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7.3%。
而新希望更是以较快速度发展为国内大型乳制企业。
第五:较完备的乳制品工业体系乳品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多年来均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这是很多地区不能企及的,而新希望注入更多资金加大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的开发,赢得更多消费者亲睐。
第六: 科研人员层次高2014年12月9日,新希望生态牧业公司焦浩鹏博士《不同精料水平对放牧奶牛甲烷排放之影响》的论文(Effect of concentrate feed level on methane emissions from grazing dairy cows),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奶业科学杂志《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上发表。
(2)竞争劣势第一:有效需求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奶业总产量为1120万吨。
即人均8.6斤已超过了当前人均7.2公斤的市场需求,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奶、杀牛的情况,虽然说中国乳业市场潜力巨大,但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还必须有个过程。
我国乳业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乳业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趋势
李凤林;于加平;张丽丽;庄威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5(031)004
【摘要】文中从国内外乳业发展的特点、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入手,详细阐述、分析了我国乳业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及制约乳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我国乳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的看法和观点.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李凤林;于加平;张丽丽;庄威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吉林,132109;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吉林,132109;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吉林,132109;吉林省磐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磐石,13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我国乳业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对策 [J], 李凤林;庄威
2.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J], 张强
3.怎样看待入世5年来我国的硫酸工业——从我国硫酸工业现状看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 [J], 张龙银
4.对我国乳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J], 郑伟山
5.我国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现状、潜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分析 [J], 李斌;邓晓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国并购协同效应初探——基于光明乳业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的案例

( ) 发 协 同效 应 分 析 。 2研 目前 光 明乳 业 每 年 用 于研 发 的 费用 占
营业 收人 比率约3 12 亿元人 民 币, 中大部分研发 费用属 %, 1 至3 其
并购对象时 ,0 8 20 年新建 的新西兰新 莱特 也在谋求 良性扩张 , 尤其
是 面 临 经 营 初 期 亏 损 的情 况 下 , 亟需 外 部 资本 的补 充 。 明乳 业 的 光
包装奶 粉 , 年销售额约为 I亿元人 民币 。 明乳业 (0 5 7 于2 1 3 光 609 ) 0 0 年 1 月 以80 万新西兰元 ( 3 2 1 20 约 . 亿元 人民 币) 8 认购新 西兰S n yl mt
道, 以妇 产 科 医 院 为切 入 点 , 步 建立 新 渠 道 , 培 儿 贝瑞 年 底 上 逐 为
市做 好 准 备 。
新莱特资源互补 , 弥补国内优质奶 源不足的缺 陷 , 此协同效应 是并
购 决 策 追 求 的重 要 目标 。 否 达 到协 同 目标 , 看 并 购后 企业 的 总 能 要
此举得到控股股东光明食薄形势下光明瞄准了利润相对丰厚的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如品集团的支持认为海外并购的目标将集中在资源型企业未来集何在短时间内占领这个市场并形成领先优势是此次并购最直接团将进一步利用资本手段掌控资源在国内外乳业等核心资源基的驱动力此外还来自控股股东战略的需要和光明中长期股权激地开展投资与并购使得集团的资源布局实现全球化
研 究与探索 l td n x l e u y dE p r S A o
跨 国并购协 同效应初探
基 于光 明乳 业 并 购 新 西 兰新 莱特 乳 业 的 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002年12月6日,云南洱源县政府与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在昆明正式签约:“新希望”出资5500万元收购洱源县政府持有的蝶泉公司91.8%的国有股份,并承担原有公司债权债务,增资扩股,妥善安置员工,妥善解决鲜奶收购及价格等问题,接收“蝶泉”商标、“邓川”原产地标志等无形资产等。
并购完成的几年内,新公司运作顺利,基地建设、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取得新的进展,出现了“政府满意,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奶农高兴”的喜人局面。
关键词:蝶泉乳业新希望并购整合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乳制品行业事件频出,先有伊利、光明、三元纷纷加快全国市场推进的步伐,然后是雀巢并购云南蝶泉引发各方人士的关注和评论,不久新希望又同时将四川华西乳业公司和重庆天友乳业公司两家当地的著名品牌纳入麾下等等。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直接引发乳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未来走向。
一、行业概论
第一,市场竞争由产品竞争扩展到资源的竞争。
乳制品是个相关性很强的行业,在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乳制品加工业、顾客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下游,因此它的行业特征和变迁也不可避免要受到上游产业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要扩大市场容量,使奶制品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就必须在销地拥有奶源,降低运输成本。
因此乳业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终端产品的竞争上溯到对资源拥有的竞争,由原先企业间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第二,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运营。
一方面,经过前期的资本积累,一些大的厂家如伊利、光明、三元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资金实力,有能力通过资本手段实现市场的扩张,并且这种方式的扩张较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的扩张更有利于投资与被投资双方,可以减少过度竞争的损耗,更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乳制品行业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产业外的资金会转向乳业,谋求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第三,宏观联合,微观竞争。
宏观联合将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入世后外资及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会同国内企业联合(如参股等);二是各地的地方品牌之间的联合。
但联合之外,,由于单纯的联合容易扼杀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微观层面上,竞争仍将十分激烈。
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讲,联合只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方式,要发展下去,就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创新来谋求市场份额的提高。
另一方面,从市场环境来看,乳品行业当前集中度低的局面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优胜劣汰。
二、并购动因
1.新希望
由于饲料业务的获利能力衰减,2001年新希望公司调整了经营方针,把乳业作为基础
产业,全力打造大农业产业化平台。
新希望公司计划通过增量控股、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构筑起公司的第一个乳液产业群,为将来形成新希望乳业的全国性品牌打下基础。
2002年下半年以来,新希望大手笔进军乳业,在全国接连收购、组建了多家企业,总资产13亿元,产能35万吨,是我国南方仅次于光明乳业的第二大乳业联合体。
新希望看好蝶泉乳业的发展前景,一是因其具备资源优势,相比于北方原奶资源争夺之
惨烈,云南大理地区成为一块福地,基本是蝶泉一家独大,原奶收购价格仅在 1.3-1.4元/公斤;二是辐射华南市场时较北方乳企有运输半径短的优势。
现在只品牌尚未打响,新希望认为,蝶泉uht奶的盈利增长会在05年体现出来、06年出现跳跃式发展,值得关注。
2.蝶泉乳业
有“乳牛之乡”美誉的洱源有500多年养殖乳牛的历史,有265万亩的天然草场,是中国南
方为数不多的天然区。
洱源还是全国有名的乳牛基地县,乳牛和鲜奶总量居全省第一。
90年代,其产品打入了东南亚各国,邓川奶粉在缅甸市场已占有50%的份额,蝶泉近年年利润增幅也达到20%左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品企业和国内乳品企业中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但是在当前中国乳业企业群雄盘踞,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不改变原邓川蝶泉乳品公司政企不分、管理落后的机制,企业就难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甚至被淘汰。
因此,实施强强联合是做大做强蝶泉乳业的迫切需要。
三、并购后的整合措施及其作用
1.平稳过渡是关键
新班子进入以后,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接手生产经营,确保生产稳定与安全、市场稳定与拓展,在改制过程中公司生产、销售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其次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转制工作组完成转制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终止员工国有身份的善后工作。
第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以筹备组名义发文,同时强调过渡期间,凡因人为原因造成不稳定或生产经营的重大损失,将追究相关贵任人的经济、行政及法律贵任。
2.夯实基础,确保奶源基地健康、快速发展
企业的发展壮大,奶源是基础,公司首先加强了奶源基础建设。
一是决定从2003—2007年由新希望每年出资100万元,建立洱源县奶牛发展基金,帮助全县的奶农提高乳畜养殖技术,增加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