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苏教版 )

合集下载

4.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 (1)

4.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 (1)

4.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2)DNA与RNA的异同。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2.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中心法则的理解与体会。

难点:(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

2.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3.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收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应素材,去感知基因表达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1)将本节知识及时进行归纳、粊和总结。

(2)将教材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或动画,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3)收集学生感受的到或亲历的遗传现象生活实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听说过“马无夜草不肥”吗?减肥瘦身的人晚上节食效果好,这些都与生物体内的一种促进脂肪堆积的蛋白质BMALI有关,这种蛋白质的量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 点含量较高,而白天很少。

高中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_苏教版_必修2

高中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_苏教版_必修2

春学期阜宁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10【课题】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教学重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转录、翻译过程【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转录、翻译过程【课堂导学】一、从基因到蛋白质1.基因:DNA分子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

2.基因的表达: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转录:(1)概念: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按___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的过程。

(2)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4)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tRNA)核糖体RNA(________)(5)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1)概念:在___________中按照_________上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___________的过程。

(2)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________和多种酶的共同参与。

(3)过程:__________阶段:mRNA、tRNA与____________相结合。

↓__________阶段:携带着特定_________的tRNA按照____________原则,识别并进入第二位置。

在酶的作用下,将氨基酸依次连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阶段:识别__________,多肽链合成终止并被释放。

(4)遗传信息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遗传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4.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二、明确概念
展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片,以及基因的结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基因的概念。基因的遗传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思考与讨论: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怎样指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核质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是什么?进而引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适用年级
高一
适用类型
新课讲解
知识点来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重难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展示图片,引出有关问题。同样是人,同样是狗,为什么性状互不相同呢?这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密切相关。那么,蛋白质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
三、遗传信息的转录
列表比较DNA和RNA的不同。
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转录的过程,总结转录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转录的场所和条件,转录的模板、原料和产物,遵循的原则。
四、遗传信息的翻译
阅读教材,明确密码子的概念。给出密码子表,自主活动学会查密码子表,注意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动画演示并讲解翻译的过程,总结翻译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翻译的场所、模板、原料和产物。
寻找DNA、RNA上的碱基数目与肽链上氨基酸数目间的关系,并掌握相关计算。
五、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对比
列表比较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六、反馈练习
完成学习任务单相关习题。

苏教版必修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5)

苏教版必修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5)

基因的表达一、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述: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

本小节的引言指出了DNA是联系子代与亲代的物质,简要地交代了DNA与基因,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在讲述基因的本质时,首先以果蝇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图例,交代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然后,阐述基因的本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讲述了DNA勺另一个重要功能,即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首先通过讲述两种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然后,用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对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分子的复制)和表达(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进行小结。

由于课时所限,中心法则的内容处理为小字。

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使学生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蛋白质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第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

2.本小节与他它章节的联系:a.与“生物的遗传定律”紧密联系;b.与“生物的变异”紧密联系;c.与高三教材《基因的结构》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紧密联系。

本节内容的掌握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A:知道)。

(2)DNA与RNA勺异同(B:识记)。

(3)染色体、DN/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B:识记)。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B:识记)。

(5)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B:识记)。

(6)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C: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基因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第4章 第3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第4章 第3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题】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DNA与RNA的异同;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6、中心法则及其发展;7、人类基因组计划。

【教学重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媒体】PPT课件、Flash动画【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相结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言:同学们知道,自然界的生物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举例)…为什么生物的性状各不相同呢?这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密切相关。

那么,蛋白质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

板书: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问:什么是基因? 主要位于细胞的什么部位?(生答: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问:那么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生答:细胞质中,核糖体上)问:细胞核中的基因怎么控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呢?(稍作停顿后,自答:此过程需要通过一种媒介,即某种RNA来执行。

)问:大家还记得RNA吗?它与DNA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投影呈现两者异同的比较表格,请同学回答:DNA与RNA的比较讲述:了解了RNA,那么作为媒介的RNA怎么形成的呢?它需要通过转录产生。

(由此进入有关“转录”内容的学习)(板书)一、转录问:什么是转录呢?(播放flash动画后,再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思考)(生答: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对转录概念从发生场所、模板、原则、产物等方面作剖解强调,并与DNA复制的相关方面做比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讲述:转录产生的RNA又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信使RNA(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rRNA)等。

问:转录有什么意义?(答:通过转录,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
转 录和 翻译 的过 程是本 节教 学 内容 的重点 和难 点 , 教
片段 , 通过恐龙 复活 那激 动人 心 的场 景 吸引学 生 的注 意力 , 成功开场。教 师 设 疑 : “ 侏 罗 纪公 园” 中利 用恐
材利用 图文 结合 的方 式 呈现 , 使 抽 象 的知 识 形 象化 。
教材 中的一个 技能训练“ 积极思维 : 遗传密码 是怎样 破 译 的? ” 是科 学家的创新 性 实验设计 , 对 学生 的思 维要
系列症状 , 主要表 现 为静脉 曲张、 脾脏肿 大 、 上消 化
道 出血 、 腹水 等。这 就是外 科 常见疾 病 中的 门脉高 压
症 。 目前与垂体 门静脉相关 的疾病报道较少见 。
主要参考文献
鱼类开始 出现垂 体 门静脉 , 在随后 由水生 向陆 生 的进
化过程 中 , 垂体 门静 脉进 一步地 得到完善 - l J 。 下 丘脑含有 重要 的神经 核 , 具 有神 经分 泌 细胞 的 功能 , 可 以合成分泌 多种促垂体 激素或抑 制垂体 激素 , 运输 至垂体正 中隆 起后 被释放 进入 毛细 血管 , 通过 垂
括: 从基 因到蛋 白质 、 基 因对性 状 的控制 、 人 类基 因组 计划 , 可 分 2个 课时完成教学 , 其 中从基 因到蛋 白质 为
译的实验设计过程 , 体会 生命 科学 的严谨 性 、 科学性 和
3 . 1 创设情景
直入 主题 播放 电影 “ 侏 罗纪公 园” 的
第1 课时 , 其余 内容 为第 2课 时。从 基 因到 蛋 白质 中
控制蛋 白质 的合成 。 3 . 2 图片和 动 画指 导转 录 的学 习 课 件展示 基 因表 达的模式图 , 教师 引导学 生看图 , 发现控制 生命蓝 图的 D N A储存在细胞核里 , 而构 建生命 的蛋 白质却 是在 细

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5)

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5)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基因的概念和功能2.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染色体的关系3.DNA的基本功能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翻译)5.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心法则6.“密码子”的概念知识点:1.基因的概念定义: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与DNA的关系:每个DNA分子含有若干个基因。

与性状的关系: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

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生物的遗传信息。

2.DNA的功能①通过复制,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

②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3.RNA的结构和种类结构:与DNA比较。

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形成特定氨基酸连接顺序的蛋白质过程。

5.中心法则内容;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

图解:教学过程:1.弄清基因的概念DNA分子复制后,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后代获得了与亲代结构相同的DNA。

在个体发育中,就体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因此,DNA可以控制生物性状。

每种生物的性状很多,而受精卵细胞中DNA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每个DNA分子要控制多种性状。

这样,一个DNA分子要划分若干个功能区段,不同区段要控制不同的性状,每个区段称为一个“基因”,从而得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正确区分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称为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的顺序。

苏教版必修2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苏教版必修2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苏教版必修2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学习目标⑴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二、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遗传信息的转录(一).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在两者之间需要一个传递信息的信使——RNA。

能完成此任务的RNA与其成分和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1)基因是有_________的_____片段; DNA 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_中进行的。

(2)RNA一般是____链,比 DNA 短,因此能够通过_______,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中。

2.DNA和RNA 的主要区别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RNA)(记住理解以下概念)(1)信使RNA(mRNA):单链结构,由DNA转录而来,其碱基序列包含遗传信息,因将DNA中遗传信息转录下来故名。

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

(2)转运RNA(tRNA):三叶草结构,头端特定的三个碱基叫反密码子,尾端连接特定的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运输氨基酸,所以叫做转运RNA。

(3)核糖体RNA(rRNA):与核糖体结合,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转给mRNA 的?1、转录:在中,以DNA的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叫转录。

2、场所:(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3、过程:1)在酶的作用下,DNA双链,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2)游离的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两者互补配对时,两者以结合;3)新结合的以键连接到正在合成的上;4)合成的从DNA 链释放,而后恢复。

4、条件(1)模板:;(2)原料:;(3)酶:;(4)能量:。

5、原则:。

6、产物:。

7、意义:DNA(基因)的→mRNA中的。

探究活动二: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以为模板合成具有的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2)DNA与RNA的异同。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四、板书设计:
一、转录
a.场所:细胞核
b.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c.目的:传递遗传信息。

二、翻译
a.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

b.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c.目的:传递遗传信息
三、中心法则
四、教学过程:
导言
1.什么是基因?
2.基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大胆地回答:(略)
教师给予鼓励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此过程需要信使RNA作为媒介,那么信使RNA怎样完成任务呢?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P14。

(2)观察基因表达的多媒体课件。

讨论提纲:
(1)基因表达整个过程分几个阶段?分别叫什么?
(2)转录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
(3)翻译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
a.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

b.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过程。

c.翻译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过程。

学生回答:(略)
教师鼓励
教师精讲:
1.转录中模板DNA链的碱基是A、G、C、T是如何与信使RNA中碱基A、G、C、U互补配对呢?
(1)请学生答出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2)板书DNA的一条链,显示信使RNA的形成过程;即:
从形成过程可看出,是mRNA中的U碱基与DNA分子中的A碱基进行配对。

(3)通过转录,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就传递给了信使RNA。

2.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碱基是如何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
(1)请学生先答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以及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即:一般有20种;蛋白质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的。

(2)思考:氨基酸有20种,而信使RNA只有四种碱基(A、C、C、U),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呢? 逻辑推理:
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4种,41=4,不行;
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16种,42=16,不行;
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64种,43=64,足够有余。

教师简介密码子的发现过程:
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信使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决定的。

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事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投影显示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并解说。

(3)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到达核糖体并按一定排列顺序形成蛋白质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5~16并回答:需要一种搬运工具搬运--即另一种RNA(转运RNA,即tRNA)。

教师出示转运RNA模型图并讲解:转运RNA种类很多,但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

这是因为在转运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能专一性地与信使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例如:信使RNA上的三个碱基AAA就是一个密码,转运RNA中转运赖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UU,只有它才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由于核糖体中的信使RNA中有许多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与转运特定氨基酸的转运RNA能够碱基配对,这样它才能对号入座。

也就是说一种转运RNA在哪个位置上对号人座是靠转运RNA的三个碱基去识别。

而位置则是信使RNA按遗传信息预先定了的(如下图)
突出强调:
a.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

b.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丙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由于DNA分子的多样性,就
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遗传信息的传递。

播放转录和翻译两过程的视频,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同时为了巩固所学DNA 复制的知识,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1、RNA 的种类有三种:mRNA 、tRNA 、rRNA 2
、DNA 与RNA 的区别:
3、转录是以DNA 一条链为模板,而不是两条链。

所以DNA 与RNA 碱基比 教师简介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上面我们讲述了遗传信息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通过转录和翻译,使遗传信息反映致函蛋白质上,前面我们学习了通过DNA 复制,遗传信息实现了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我们现在说的是遗传物质是DNA 的生物的遗传住处的一般流动方向。

但是我们前面学习了,有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那么,这种生物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呢?教师介绍RNA 病毒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边讲解边画图: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信息流:遗传学上,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称为信息流 中心法则:克里克提出
内容:
●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DNA的自我复制
●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转录过程细胞生物
●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蛋白质——翻译过程
●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逆转录过程(病毒中出现)
●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RNA——RNA的自我复制(病毒中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