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二)

合集下载

江苏201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二模试题

江苏201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二模试题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7)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8)“▲,▲。

”龚自珍的这两句诗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抒发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的情怀。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祈.祷qǐ譬.喻bì吹毛求疵.cīB.蓬蒿.ɡāo 繁衍.yǎn 藏污纳垢.ɡòuC.污秽.suì豁.免huò相形见绌.zhuóD.执拗.niù干瘪.biě断壁残垣.yuá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馈赠陨落左右逢圆B.诘难藉贯冥思暇想C.缄默挑衅顾名思义D.奥密旁骛通宵达旦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京博物院近期推出了明代吴门书画展,鬼斧神工....的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B.历经百年沧桑的浦口火车站开始进行改造,届时将秉承历史因地制宜....地打造成特色景观带。

C.南京近期公布了第二批千年古镇的名单,这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有着相得益彰....的重要作用。

D.南京河西有轨电车设置了“书香车厢”,广大乘客又多了一处可以咬文嚼字....的移动图书馆。

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在告别人生的这一个“驿站”,即将开始一段新征程的时候,班级开展“岁月怀想”的纪念活动,请你参加。

2015中考模拟试卷(二)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5中考模拟试卷(二)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5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B.挫.折cuò C.弥.留之际mí D.脐.带qí)2.B (A.拍手称快多对坏人坏事受到应有的惩罚,不合语境。

C.“得意忘形”多用于贬义D.趋之如骛多做谓语,很少作定语)3.D (A.关联词用错 B.“不文明行为”包括乱扔垃圾 C.否定失当)4.D (按照递进式逻辑顺序排列)5.D (上联要居右,下联要居左。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⑴窈窕淑女⑵焜黄华叶衰⑶中间小谢又清发⑷休将白发唱黄鸡⑸有约不来过夜半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全仗你抬身价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

(9分)7.⑴交换;⑵扩充;⑶护城河;⑷放弃;8.⑴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⑵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或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秦王为达到占有安陵的目的,以大国自居,盛气凌人,软硬兼施,妄图通过武力恫吓相威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强加于安陵,这是非“仁政”的行为,是失道者,“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他的阴谋即使侥幸得逞,也无法“得其心”。

反之,如果秦王给安陵施之以“仁政”,得道者多助,天下人就会主动归顺他。

(能抓住“仁政”,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

(9分)10.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1分)。

同时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1分)11.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2分)12.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0.5分),具体准确地0.5分)说明了孩子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快,人们在7岁时,大多遗忘童年往事这一事实(1分)。

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语文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语文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试题

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用2B 铅笔将对应考试号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清河的柳,是心的色相。

敞.(▲)开胸膛,让灵魂在粗糙.(▲)的跋涉中磨lì(▲),饱zhàn(▲)经年的雨雨风风,点染出满河满眼的鲜活、明丽。

在这慢悠悠的境界中,人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古人的诗句里。

2.默写。

(8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⑥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⑦千古兴亡多少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格列佛来到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术,能把死去的鬼魂召唤前来。

他见到了很多古代人的灵魂,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

B. 小茨冈是外祖父家收养的孤儿,聪明伶俐,乐观善良,有一手很好的染布手艺,但却有偷窃的坏毛病。

最后舅舅们故意让小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致使他被砸死。

C.列夫•托尔斯泰自称师承卢梭,但这两人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与卢梭相比,列夫•托尔斯泰有着更纯粹的基督教精神。

D.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读到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物竞天择”思想的深深影响,立志回国改造旧中国。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

①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④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⑤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⑥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

(《出师表》)⑧往者不可谏,______。

(《论语•微子》)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

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邂.______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ún______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______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

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______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而设立的,并非行政级别概念。

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形象,是国家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中心,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

不同的国家中心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定位。

新晋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是著名古都,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引领区,它定位于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丝路文化高地,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群与国家中心城市分布(2016年)此处为西安西安高铁一日生活圈(部分)【材料二】【材料三】国家中心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努力建成“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宜居城市。

首先,应淡化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强化它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江苏省苏2015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苏2015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苏2015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shǔ) 光②魁(wú) ③别出心④纷至(tà) 来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

(4分)零晨,微白的天空下,群山沧黑似铁,庄严、肃穆。

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蔼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峰尖,真像一副笔墨清淡、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②,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⑤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⑦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4.名著阅读。

(5分)(1)唐僧师徒历经了八十一难完成了取经的使命,其中最后一难是什么?请简述其情节。

(3分)(2)“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指的是鲁迅笔下的哪个人物?我的生活因为有了“她”充满了爱的滋味,请写出一个“她”和我的故事。

(故事不超过10个字)5.母亲节这天,班里准备召开班会,主题是感谢母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份“对母亲、同学生日关注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请根据要求完成表后题目。

(3分)①简要概括上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分)②作为初中生,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1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

(1)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

(刘禹锡《秋词》)(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窈窕淑女,______。

(《诗经•关雎》)(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

”(《论语》)(7)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戍边将士想要回家又不能回家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入括号内。

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

能看到天边拱.______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

干涸已久的田渠、沟hè______、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

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

本是niān______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______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2期,徐金秋作。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3.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加以修改。

①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记忆。

②通过甲午战争,使日本迫使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首次获得巨大的战争利益。

③日本不仅取得朝鲜的控制权,并且夺取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获赔2.3亿两白银。

④历史是不能遗忘的,今天怎样防止甲午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⑤中国梦、强军梦的愿景能不能实现,面对这一沉甸甸的拷问,我们理应交出一份无愧于民族和历史的答卷。

(1)①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2)②句成分残缺,应删去______(3)③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4)④句否定不当,应删去______。

江苏省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一模)语文试题

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试号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清河的柳,是心的色相。

敞.(▲)开胸膛,让灵魂在粗糙.(▲)的跋涉中磨lì(▲),饱zhàn(▲)经年的雨雨风风,点染出满河满眼的鲜活、明丽。

在这慢悠悠的境界中,人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古人的诗句里。

▲▲▲▲2.默写。

(8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⑥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⑦千古兴亡多少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格列佛来到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术,能把死去的鬼魂召唤前来。

他见到了很多古代人的灵魂,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

B. 小茨冈是外祖父家收养的孤儿,聪明伶俐,乐观善良,有一手很好的染布手艺,但却有偷窃的坏毛病。

最后舅舅们故意让小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致使他被砸死。

C.列夫•托尔斯泰自称师承卢梭,但这两人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与卢梭相比,列夫•托尔斯泰有着更纯粹的基督教精神。

D.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读到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物竞天择”思想的深深影响,立志回国改造旧中国。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二)阅读《送友人》,完成第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与“”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分)7.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

(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8-9题(8分)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汉代史学家。

(2分)9.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燕以,由此可见他们的特点。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

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也。

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

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人嗤之。

12.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2分)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成功没有定律,有人早慧,有人则大qì()晚成;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华山一条路”登临绝顶,有人则中途易zhé()看到了另一番美景;有人胸怀鸿鹄之志,惟精惟一,有人则无欲无求,悠然自得……但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坚韧之志和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变通之智和化苦水为佳酿.()之诗意情怀。

2.默写(8分)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④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⑤▲,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⑧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3.名著阅读(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鲁滨逊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要人物,他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他鲁滨逊孤身一人在荒岛上艰辛而勇敢地度过了18年,表现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他曾二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车迟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D.格列佛在小人国,发现不来夫斯古国以鞋跟的高低来划分党派,还看到这个国家与邻近岛国利立浦特之间的战争。

格列佛帮助该国打败了利立浦特国。

(2)阅读《名人传》的片段,回答问题。

(2分)片段一: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可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片段二:昨天我们在归途中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纽扣,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太子鲁道尔夫向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他们都听过我抗争命运的音乐。

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对队人马从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材料中的“我”是(填人名)▲,体现了主人公▲精神(2分)(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2分)林冲不敢答应,只叹了一口气。

王伦笑道:“想是今日又没了。

我说与你三日限,今已两日了。

若明日再无,不必相见,便请那步下山,投别处去。

”林冲回到房中,端的是心内好闷。

有《临江仙》词一篇云: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猛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泪涟涟。

江淹初去笔,霸王恨无船。

高祖荥阳遭困厄,昭关武相受忧煎,曹公赤壁火连天。

李陵台上望,苏武陷居延。

当晚林冲仰天长叹道:“不想我流落到此,直如此命蹇时乖。

”选段中林冲因何事上梁山落草为寇,又因何事被王伦说到“若明日再无,不必相见,便请那步下山,投别处去”?(2分)▲4.修改语段(3分)①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坚强。

②不管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过着打仗一样节奏的生活,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

③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眼皮在打架,身体在无声地抗议。

④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照耀,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1)②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改为▲(1分)(2)②句语序不当,应将“”调整到“”前面(1分)(3)③句缺少成分,应在▲后增加▲(1分)(4)④句用词不当,应将▲改为▲(1分)5.“雾霾”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中国空气质量状况:中国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的APEC会议,确定在受雾霾污染严重的北京举办。

伴随着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临近,北京进入APEC时间。

11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

天空也逐渐变蓝,被市民称为“APEC蓝”。

材料二:为确保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克服工期延误等困难,采取了强制措施,要求全市区域内的所有工地停止一切施工活动。

同时,成立了近100个检查组,派出近500人的队伍,不间断地对全市3000多个在施工地进行巡查,确保施工现场停工到位、扬尘治理到位。

材料三:《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

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①请根据材料概述什么是“APEC蓝”。

(2分)▲②请结合材料概括北京是如何做到“APEC蓝”。

(2分)▲③如何永远地留下“APEC蓝”,需要采取哪些措施?(2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

(6分)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②,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③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音[jù] 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③仍:又。

6.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留诗抒怀。

《定林》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居后的生活情形和精神境界,诗作中“▲”二字是全诗主旨所在。

(2分)7.本诗颈联一直为人称道,其中“宿”和“寻”二字尤妙,试作赏析。

(2分)▲8.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乙】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⑥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注】①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②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齐人固.善盗乎(▲)②其实..味不同(▲)③虎以为然.(▲)④今王之地方..五千里(▲)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分)▲②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2分)▲11.乙文引申出哪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1分)▲12. 晏子和江乙都很机智,从说话方法和说话目的看,两篇文章有何差异?(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0分)房间里的大象刘喻①沉默是金,人们常说。

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

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②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③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

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

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

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翅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④这就是“房间里的大象”,“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

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地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只大象。

成百上千个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开会,但谁都明白这个会只是个橡皮图章而已,在那个会议厅里,同样站着一只大象。

⑤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

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

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

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⑥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

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

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⑦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

比如,谈论全球变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和空调、刻意节约用水。

所以为了逃避责任和不安,还是不谈这些为好。

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而消失,全球还会继续变暖……⑧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

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

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