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与纪年法+五行八卦(导游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节令体系,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一年中按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由太阳直射点移动到黄经0度的时刻,即黄道上每隔15度划分的24个时期。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交替,标志着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各种农事活动的规范和引导。
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始,也就是一年的极点。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和中秋节都恰好是在春分、秋分之间和夏至、冬至之间举行。
一年中的节气时间点根据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与时区没有关系,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时间是一致的。
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各地民间流传,而且也在文学中得到广泛表现。
不少古时诗词歌曲中都充满了二十四节气的影子。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雪》这首诗中写道:“瀚海沸腾风有声,铁马冰河入梦行。
5冰壶秋月霜满地,人静山青钟不鸣。
”诗人以“夜来大雪”描绘了寒冷冬季的荒凉景象,表达出自己对冬季的感受与思考。
还有唐代的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利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来形容咸阳城墙外的崤山,给人以清新感和欣悦之情。
这些诗句流落千年,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除了诗词,传统戏曲也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大量创作,其中以春节期间的“春节宫灯戏”最为著名。
这种戏曲以扮演魔怪和百姓的对抗为主要内容,极具娱乐性和表现力。
在各地方节日活动中,戏曲表演往往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祭祀传统和节日习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之一,为我们今日生活中的许多文化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示。
教师资格证科目: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笔记)

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中、小、幼三个学段都适用!一、天文历法1.四时2.二十四节气3.十二时辰4.五更5.天干地支(一)四时(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二)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秋处清谷天,夏满寒霜降,冬露秋雪芒夏雪冬暑相连;小大寒。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三)十二时辰子(zǐ)时23时至01时夜半丑(chǒu)时01时至03时鸡鸣寅(yín)时03时至05时平旦卯(mǎo)时05时至07时日出辰(chén)时07时至09时食时巳(sì)时09时至11时午(wǔ)时隅中日11时至13时中未(wèi)时13时至15时日昳申(shēn)时15时至17时晡时酉(yǒu)时17时至19时日入戌(xū)时19时至21时黄昏亥(hài)时21时至23时人定(四)五夜(五更)(五)天干地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干支纪年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以甲子为首,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真题回顾1.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各节气分别冠以反映自然气候特点的名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一、释义(一)名词解释气候,是指节气和候应各取一字组成的概括天气状况的名词。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节气和物候互相参照的完整记录。
黄道: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365或366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节气: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变化和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情况依次分为二十四个节段,每段约半个月时间。
宋王应麟《玉海》:“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
每月的二气,在月首者为节气,在月中者为中气。
”气,指气象、气候,即根据每一个阶段内所特有的气象或物象(如大地上的农作物变化等)以确定各段名称,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自然季节物候的特征。
(二)字义演变:节,《说文》:“竹约也。
从‘竹’,‘即’声。
子结切。
”段注:“约,缠束也。
竹节如缠束之状。
引伸为‘节省’、‘节制’、‘节义’字。
又假借为‘符卪’字。
”竹节——骨节——时间的节段。
节气之节是二十四个时段的交接点。
又引申为节日,竹节分段有规则,引申为礼仪、礼节——法度、准则——操守等。
气,《说文》:“云气也。
象形。
凡‘气’之属皆从‘气’。
去既切。
”段注:“‘气’、‘氣’古今字。
自以‘氣’爲‘云气’字。
乃又作‘餼’爲‘廩氣’字矣。
象云起之貌。
”《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
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
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
‘气’、‘乞’本同一字也。
后世隶、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笔以别之。
”氣,《说文》:“馈客刍米也。
从‘米’,‘气’声。
《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矦。
’饩,氣或从食。
”段注:“《聘礼》:‘杀曰饔,生曰饩。
’餼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刍等。
不言牛羊豕者,以其字从‘米’也。
言刍米不言禾者,举刍米可以该禾也。
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

.
23
十二生肖
.
24
纪时纪年 十二生肖 廿四节气
廿 四 节 气
立 春
雨 水
暑立 夏
小 满
春惊 蛰
春 分
夏芒 种 夏
清 明
立谷 秋雨
秋 至 处
小
暑
暑 白
大 立
露
冬冬
秋
小
分
雪
寒
大
露
雪
霜
冬
降
至
小 寒
大
寒
.
26
了份一用生变地至就春 个。年其长化球的有秋 专并平之等和在概了战 有且分间自天黄念日国 名给为的然气道。南时 称每二关现及上随至期 ,等十系象动的后、, 这份四,,植位根日人 就取等把利物置据北们
.
二 十 四 节 气
27
.
春分
芒种
28
发展沿革
周朝时,已慢 慢发展为八个
节气。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 等制定的《太初历》 ,正式把二十四节气 订于历法 ,明确了二 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至今已经沿用了
2000多年。
商朝时就定出仲 春、仲夏、仲秋 和仲冬等四个节
气。
秦汉年间,二 十四节气已完
全确立。
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23-01
01-03 03-05 05-07 07-09 09-11
午 未 申酉戊亥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
7
纪时纪年 十二生肖 廿四节气
十二生肖
•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 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历史常识1 二十四节气 天干地支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 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 秋8月7—9日
处 暑
8月22—24日
秋季的开始。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 束。
白 露
9月7—9日
秋 分 9月22—24日
天气转凉,露 凝而白。
昼夜平分。
寒 露
10月8—9日
霜 降 10月23—24日
露水以寒,将要 结冰。
怀化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考复习讲座---历史常识
历 史常识
高考历史常识讲座·历史
授课:怀化三中历史教研组:
肖
军
24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
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
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
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
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
D
天干地支相关介绍
1、天干地支简介: 天干地Βιβλιοθήκη 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 rén)、癸
(g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 n)、卯(mǎo)、辰 (chén)、巳(sì )、午(wǔ)、未(wèi)、申(shēn)、酉 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yǒu)、戌(xū)、亥( hài)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 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 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 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 源,
《导游基础知识》1-10天干地支与纪年法课件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天干地支之配伍:六十花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天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己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六十元辰(甲子)
北京白云观元辰殿
香港黄大仙祠太岁元辰殿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公元纪年法
末位定天干 除以12,余数定地支
干支纪年法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沈民权
天干地支
读画:谁的作品?何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 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 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 枝干名也。”
3.4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地点:朝廷派员在各地主考 ✓考员身份:“童生” ✓考取者:院试合格者称“秀才”
二、科举制度
1.院试 2.乡试 3.会试 4.殿试
✓ 时间:每三年一次 ✓ 地点:秋季在省城举行, ✓ 又称:“秋闱”、“大比” ✓ 考员身份:生员(俗称“秀才”) ✓ 考取者:称“举人” ✓ 第一名:解元
二、科举制度
A.怀 表同情 C.昭
B.文 D.武
BCD+穆
E.灵 表贬义
历年真题
【答案】 B
【2019年真题·判断】
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谥号在唐以后就有
褒无贬了。( )
A.正确 B.错误
唐----宋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做“祖” 如“太祖”“世祖”“高祖”。 ➢ 唐高祖李渊;汉高祖刘邦,明
贬义的有
炀、厉、灵、幽
隋炀帝--杨广
同情的有 哀、怀、愍、悼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诸葛亮--谥“忠武” 萧统--溢“昭明” 欧阳修--谥“文忠” 岳飞--谥“武穆”
官谥——朝廷重 臣的谥号,一般为 一两个字。
历年真题
【答案】BCD
【2018年真题·多选】
以下帝王谥号中表示褒扬的有( )。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 “氏”原为“姓”的分支,起 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 用在于“明贵贱”。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和氏开始合二 为一。
➢ 到了汉代则全都叫作姓,并且自天子到庶民人 人都可以有姓。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

导游基础知识山东省导游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全国部分)第一章中国历史知识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最选介(参考书本)(一)原始社会时期(参考书本)(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参考书本)(三)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参考书本)(四)秦至清鸦片战争的封建社会时期1)秦王朝(秦王嬴政统一全国)——西汉——东汉——三国——两晋(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1840年鸦片战争。
2)西汉:西汉初期已经出现纸.《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衡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神家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北宋:建筑师李诫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徐弘祖,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发起义为题村的长篇小说吴承恩,《西游记》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
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四库全书》是当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托是托载较重的菜点和物品时使用的方法,所托重量一 般在10kg 左右。目前国内酒店使用重托的不多,一般用 小型手推车递送重物,既安全又省力。
轻托(操作方法)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1
2
3
理盘
装盘
起盘
行走
卸盘
Hale Waihona Puke 45理盘理盘
根据所托的物品选 择清洁合适的托盘, 如果不是防滑托盘, 则在盘内垫上洁净
的垫布。
装盘
根据物品的形状、 体积和使用先后合 理安排以安全稳当 和方便为宜。一般 是重物、高物放在 托盘里挡,轻物、 低物放在外挡;
先上桌的物品放在 上、在前 ; 后上 桌的物品放在下、 在后。要求托盘内 物品重量分布均衡, 重心靠近身体。
卸盘
卸盘
到达目的地, 屈膝直 腰,放盘。 要把托盘 平稳地放到工作台上, 再安全取出物品。用 轻托方式给客人斟酒 时,要随时调节托盘 重心,勿使托盘翻倒。
卸盘
卸盘
重托(操作方法)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THANK YOU
太岁纪年法
太岁在寅
阴阳五行八卦
阴天 月亮
晴天
太阳
山
水
南
北
南
北
五行
这果子遇金而落, 遇木而枯,遇水而 化,遇火而焦,遇 土而入。敲时必用 金器,方得下来。 打下来,却将盘儿 用丝帕衬垫方可。 若受些木器,就枯 了,就吃也不得延 寿。吃他须用磁器 ,清水化开食用, 遇火即焦而无用。
五行 土 金 木 火 水
立夏 立冬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
雨水 霜降
谷雨 小雪
白露 大雪
寒露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
四时二十四节气 立春 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四时二十四节气
立夏 5月5日或6日。夏季开始,万物 生长,欣欣向荣。
四时二十四节气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四时二十四节气 立冬 11月7日前后,谓冬季开始之节气。
五行与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对应表
五色 黄 白 青 红 黑
五方 中 西 东 南 北
五脏 脾 肺 肝 心 肾
五音 宫 商 角 徵 羽
八卦成像图
8
7
6
5
坤
艮
坎
巽
4
3
2
1
震
离
兑
乾
八卦
太阴
少阳
少阴
太阳
阴仪
太极
阳仪
四象 两仪 太极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乾
坤 伏羲先天八卦
THANK YOU
1.按材质分
1
塑胶防滑托盘
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 配,构成十二生肖(属 相),包括子鼠、丑牛、 寅虎、卯兔、辰龙、已蛇 、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一天分为12个时辰
其他纪年法
王公年次纪年法 (“帝号纪年法”)
周平王元年 秦襄公八年
其他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永乐十八年 乾隆四十七年
其他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
岁在大火
其他纪年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 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为农历,成为农 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季节 节点
温度 变化
天气 现象
物候 现象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立春 立秋
装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起盘
起盘
左手五指分开,掌 心向上,上臂与前 臂垂直于左胸前, 平托略低于胸前。
起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起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行走
行走
行走时要头正肩平, 上身挺直,目视前方, 脚步轻快稳健,精力 集中, 随着步伐移动, 托盘会在胸前自然摆 动, 但以菜肴酒水不
外溢为标准。
起盘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萌芽于西汉,东汉全国通行
干支
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是我国传统 的记录时间顺序的符号,已有数千年历 史。
天干地支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 癸guǐ。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 未、申、酉yǒu、戌、亥
天干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 配,共60种组合为一周, 成为“甲子”或“六十花 甲子”
行走
行走
上身挺直,两肩放平, 行走时步伐轻快,肩 不倾斜,身不摇晃, 掌握重心,保持平稳, 动作表情轻松自然。
放盘
放盘
屈膝直腰,放盘。
轻托细节
起盘
站在工作台前,屈膝下蹲,右 手将托盘拉出台面1/3;左右五 指分开、成凹形。用大拇指指 尖到指根部位和其余四指的指 尖连成一个平面与托盘接触; 小臂与大臂垂直于左胸前,手 肘距身体一个拳头。
1
2
3
理盘
托盘
行走
放盘
4
理盘
理盘
将物品合理摆放在 托盘内,要求托起 后重心靠近身体。
托盘
双手将托盘移至工 作台外,用右手拿 住托盘的一边,左 手伸开五指托住盘 底,掌握好重心后, 用右手协助左手向
上托起。
同时左手向上弯曲臂 肘,向左后方旋转 180°,擎托于肩外上 方,做到盘底不搁肩, 盘前不靠嘴,盘后不 靠发,右手自然摆动 或扶托盘的前内角。
如春季三个月分别作 孟春(农历1月)、仲 春、季春。以此类推。 作为相应月份代称。
二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概括总结出 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
二十四节气
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 期作为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 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的位 置、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 雨降雪等自然现象的发生。
快步(急行步)
B 在端送热吃的饭菜时用到的步伐,
要求行走时步速稍快,但不是跑。
步伐
C
碎步(小快步)
在端送菜汤和重物时的步伐,要求服务员
行走时步幅较小,步速较快的行进。
跑步梯步
D 在托盘上楼时使用的步伐。要求服
务员身体向前方稍弯曲,重心部分 前倾,一步紧跟着一步的行走。
步伐
E 垫步(辅助步)
在走狭窄或突然遇到障碍时使 用的步伐,要求行走时一只脚 在前,一只脚在后,前脚前进 一步,后脚跟进一步。
2
不锈钢托盘
3
银托盘
4 木质托盘
托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塑胶防滑托盘
木质托盘
托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不锈钢托盘
银托盘
2.按大小分 大托盘
小托盘
1
2
中托盘
3
4 (三种规格)
托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大中小托盘
3.按形状分 方形
圆形
1
2
长方形
3
托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托盘的用途
A 长方形托盘一般用于托送 菜点和盘碟等较重物品。
四时、二十四节气
t
i
m
e
目录
一、四时
二、二十四节气
一 四时
四时分类
春 夏
01 02
秋
03
冬
04
四时分类
二季说
商、西周前 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春 秋”就指称一年。
如《庄子·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就 是说蟪蛄命短,不到一年。
四时分类
四季说
历法逐渐详密,又分出冬 夏二时。
按夏历十二个月,每 一季有三个月,以孟、 仲、季来表示。
用以纪年,也可以记录月、 日、时辰。
“六十花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天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己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十二地支
轻托细节
卸盘
到达目的地,屈膝下蹲,先 将托盘前端1/3放在工作台 上;然后平稳地将托盘推进 去放好,再安全取出盘内物 品按要求放到工作台上。
托盘行走的五种步伐
01
02
03
04
常步
快步(急
碎步(小
行步)
快步)
05
跑步梯步
垫步(辅 助步)
步伐
A 常步 托盘行走时用平常行走的步伐,要求每步 的距离均匀,以每分钟60-90步最适宜。
B 直径大的圆形托盘主要用于对 客服务,如斟酒、分菜和托送 饮品等。
C 直径小的金属圆托盘主要 用于递送账单和信件等。
托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