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
2015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模拟题含答案解析(20210107075326)

2015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模拟题含答案解析2015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模拟题含答案二、【2015 •豫东豫西十名校四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罗洪先,字迭夫,吉水人。
父循,进士。
历兵部武选郎中。
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
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邵趣易奏。
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成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
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
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
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日:“幸吾婿成大名。
” 洪先日:“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
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
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
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
寻遭父丧,苫堆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
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日:“是料朕必不起也。
”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
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 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扉不精究。
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如意谘访。
日:“苟当其任, 皆吾事也。
”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
洪先精一心体察,弊顿除。
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流寇入吉安, 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
素与顺之友善, 顺之应召,被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牛主事项乔为分司。
有富人生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
乔微讽之,厉声日:“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
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传:学习。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上海市(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18分)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
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
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
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
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对母悲泣之像。
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
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
②饧:饴糖。
③发摘:揭发。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当兴.吾宗(2)其俗颇质.(3)臣自分.废黜(4)聪令.有闻者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儿有风骨....B。
称其不能理化C.无复衣冠..大儒..之望D。
招致山东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19.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间2分)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
(5分)【答案】16.(1)振兴(2)质朴(3)料想(4)美好17.A18.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礼数缺失,被堂弟控告,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
2015年高考古诗文阅读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卷Ⅱ)word资料11页

2015年高考古诗文阅读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卷Ⅱ)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
关于来护儿的这段文字选自《北史?来护儿传》,原文较长,有2300余字,删节后留下600字的篇幅,较为适合作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于对高中毕业生进行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浦东新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8分)韦敻传①韦敻,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也。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
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
②明帝即位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广营第宅。
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
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护不悦。
有识者以为知言。
③弟孝宽为延州总管,敻至州与孝宽相见。
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敻。
敻以其华饰,心弗欲之。
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
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④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宽子总复于并州战殁。
一日之中,凶问俱至。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
”援琴抚之如旧。
⑤建德中,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
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
其余烦杂,悉无用也。
吾不能顿绝汝辈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吾常恐临终恍惚,故以此言预戒汝辈。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卷三十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访.以政事(2)吾虽不逮.前烈(3)因疾物故..(4)可朔望.一奠而己1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徐而.叹曰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弟孝宽为.延州总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于.是余有叹焉D.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第②段中的“叹”和第③段中的“笑”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21.韦敻要俭办丧事有多重原因,请联系全文加以简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Ⅱ卷试题分析□余闻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节选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
本文内容虽然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好像是专家学者才会研究讨论的学术性课题,但实际上与社会上一般人民群众的书刊阅读、艺术欣赏也有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素养和认识水平。
全文旨意较为深远,理论明白浅显,文字也较流利通畅,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2015高考一二卷文言文、鉴赏、小阅读详解

2015全国卷一 100张一、小阅读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根据选文第2段:“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可见,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是多种形式并存,并不能得出这几种信用形式产生于宋代的结论。
另外,根据本段中“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可知,其他形式不一定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A“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的表述不合文意。
B根据选文第2段“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C由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以及“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D由选文第2段末关于赊买赊卖的介绍可知,本项表述正确。
【答案】A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由选文第1段和第3段中“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该项符合原文意思。
B错解文意。
由选文第3段开头对宋代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产生背景的介绍可知,选项中有关发行目的的表述正确,但“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选文中“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明显不符。
C符合原文意思,根据选文第3段关于茶引、盐引的介绍可知。
D由选文第3段“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
【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
A前半部分关于质库、解库的性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这从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可知;后半部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的说法乍看起来在原文中缺乏依据,但是联系下文“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知,质、押两种形式唐代就有,因而经营质、押的机构质库、解库在唐代也就产生了。
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

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1.(15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第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先生遂以为戒。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
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4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麻痹(pì)纤纤玉手(xiān)绩优股不可思议B.拓印(tà)明眸善睐(móu)一幅画再所不惜C.墓碣(jié)履险如夷(lǚ)观摩课因缘巧合D.铁砧(zhēn)蜚短流常(fēi)仪仗队毋庸讳言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软弱纵使尽管 B.脆弱纵使因为C.脆弱虽然尽管 D.软弱虽然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西是乔布斯精神的继承者,他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如果谈论到货币问题,他立刻就会口若悬河,甚至会给你上一节这方面的历史课。
B.韩敏不仅精于人物和花鸟,其他画种也有不少成就。
这种雅俗共赏、涉猎广泛的创作态度,恰恰正是海派绘画最突出的特色。
C.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5: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 22.(15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
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
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
仕吴为通江吏。
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
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罪。
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
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
迁员外散骑常侍。
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
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
因此每毁之。
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
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
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
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抗奇其勇略对……感到惊奇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率领C.乃更荐之改变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优秀【小题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君明臣贤,何亡国前后内史皆诬之罪自古由贱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A.以以且B.为以而C.以于而D.为于且【小题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
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反而钦佩他的德行而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吴国灭亡后,吾彦才归降。
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小题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
(3分)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
(4分)(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答案】【小题1】B【小题2】B【小题3】A【小题4】C【小题5】(1)陆抗于是召集各位将领,暗中派人假装疯狂拿着刀冲过来,在座的各位将领都害怕得逃走了。
吾彦本来贫寒,被我们父亲提拔,可是回答皇上问话时有贬毁我们的父亲之意,怎么能接受他的东西呢!(2)武干:平息九真士兵叛乱(“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任建平太守时,铸造铁链阻断江学科网面防备敌军(“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只要合乎题意,其它答案也可给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何以”,以何,可译为“用什么”,也可理解为“为什么”;“何为”,为什么,何故;诬之以罪,即“以罪诬之”,(被他)用罪名诬陷,应用“以”,表示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由卑贱到发达,表示过程,是顺承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应用“而”。
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顺阳王畅为使吴彦去职而举荐他,而非因钦佩他的德行。
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会、阳、为……所、答诏、安。
第二问可直接提取原句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翻译:吾彦,字士则,是吴郡吴县人。
出身贫寒家庭,兼有文武之才。
身高八尺,徒手能杀死凶猛的野兽,体力无人能比。
出仕吴国担任通江吏。
当时将军薛珝执持旄节南征,军队队伍非常壮观,吾彦看了之后感慨而叹。
有个擅长看相的人刘札对他说:“凭你的相貌,以后应当到达这个官职,不足以羡慕他。
”开始时只做了一个小的头目,受吴国大司马陆抗差遣。
陆抗对他勇敢和谋略感到惊奇,准备提拔重用他,又担心大家不赞同,于是召集各位将领,暗中派人假装疯狂拿着刀跳窜过来,在座的各位将领都害怕得逃走了,只有吾彦坐着不动,举起几案来抵挡刺客。
大家都佩服吾彦的勇敢,于是陆抗提拔重用了他。
不久吾彦升迁做了建平郡的太守。
当时王濬准备攻打吴国,在蜀地建造战船,吾彦觉察到了这件事,请求增派兵力加强防备,孙皓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吾彦于是铸造铁链阻断江面。
等到王濬的军队逼近边境时,沿江的许多城镇都纷纷投降归顺,或都被攻占沦陷,只有吾彦仍坚守建平。
王濬的大军攻不下建平,只好后退三十里,以礼相待。
吴国灭亡后,吾彦才归降。
晋武帝让他做金城太守。
武帝曾经随意问:“孙皓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吾彦回答说:“吴主孙皓英明雄俊,才能杰出,宰相大臣们才德出众,明达事理。
”武帝笑着说:“如果国君明达,大臣贤德,为什么会亡国呢?”吾彦说:“上天赐给吴主的禄位总有终了的时候,吴国的命运也有期限,所以吴主被陛下您所擒获。
这大概是天命吧,怎能是人为之事呢!”张华当时也在坐,对吾彦说:“你做吴国大将,加起来的时间也有几年了,人们蔑视你的无闻,这是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吾彦大声而严厉地说:“陛下了解我,你没有听说吗?”武帝很赞许他。
调到雁门担任太守,顺阳王孙畅骄横放纵,以前的内史皆被他用罪名诬陷。
到了吾彦担任顺阳内史时,清廉自律,充当属下的榜样,依法办事,严厉肃穆,大家都很敬畏恐惧。
孙畅不能够诬陷他,就改变推荐他,希望吾彦除去顺阳内史的官职。
后来吾彦升为员外散骑常侍。
武帝曾经问吾彦说:“陆喜、陆抗两个人哪一个更优秀?”吾彦回答说:“道德名望方面,陆抗比不上陆喜;建立功勋做事方面,陆喜比不上陆抗。
”恰逢交州刺史陶璜死了,武帝委派吾彦担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吾彦赠送陆机兄弟很多财物,陆机准备接受,陆云说:“吾彦本来贫寒,受我们父亲的提拔,可是回答皇上问话时有贬毁我们的父亲之意,怎么能接受他的东西呢!”陆机于是没有接受。
因为这个原因陆氏兄弟经常诋毁吾彦。
长沙孝廉尹虞对陆机兄弟说:“从古到今由卑贱而发达的人尚且有帝王,何况是公卿?像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人,都出身贫寒,被人役使的人,但都担任内侍外镇的官职,没人讥讽他们。
你们因为吾彦回答皇帝的问话稍有点不妥,就不停地诋毁他。
我担心南方的士人都将会远离你们,那时你们便孤单了。
”于是陆机兄弟对吾彦的恨意才稍减一点,诽谤的话逐渐停息。
当初,陶璜死的时候,戍守九真的士兵作乱,把当地的太守驱逐走了,九真贼帅赵祉围攻郡城,吾彦全力平息了这次叛乱。
在九真二十多年,恩惠威严显著,南方州县平静。
他亲自上表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但朝廷征召他为大长秋。
最终死于官职上。
23.(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训兴学武七,名训,堂邑人。
家贫,乞食村落间,长而有力,恒为人转磨负绳。
以己不识字,每伺儿童入学,随其后,群儿争厌侮之,于是发大愿,欲广立义学。
行乞所得钱,积不用,数年,得二百余串。
有黠者为谋曰:“汝蓄钱无利,盍放母生子?他日不可胜用也。
”武难其人,黠者乃自荐,愿为代。
武尽以予之,仍作苦自食,不用一钱。
黠者以其朴拙,从而干没之。
武屡索不得,愤极而病。
同邑岁贡生杨树坊哀其诚,谓曰:“义学非可赤手办,此后有钱,我为代存,决不负汝,毋听匪人言,一再误也。
”病痊,仍日行乞,且为人佣。
又数年,积钱数百千,悉付杨,兼收子母,其数日增。
杨劝令娶妇,为嗣续计,武不可,曰:“吾所志未一刻忘,今将以此钱设义学也。
”杨议令设于本庄,武庄距柳林尚数里,武嫌本庄涉于私,且虑奸人侵蚀,不如柳林庄大,乃购腴田,建学舍。
近庄闻其义举,皆捐助。
储蓄既富,租粒出纳,均有定章。
次第设经、蒙二席,蒙童延诸生训之,经席请举人主讲,修丰隆,礼待尤优异。
入学日,武先向塾师叩头,次徧拜诸生童,具盛馔,请邑绅陪塾师饮,自立门外,屏息以俟燕罢,而啜其余沥,自以乞人不敢与塾师抗也。
既开塾,武来往塾中,一日,见塾师昼寝,长跪床前,久之,塾师醒,见而惊起,自是不昼寝。
或遇学生嬉戏,亦向之长跪,学生遂相戒不敢出位。
人有乐施,无多寡,必叩头谢,口喃喃为祝词,俚而有韵,盖天籁也。
邑令闻而义之,呼至署,问之,不言,与之食,不食而去。
武之首常蓄发一握,蓄左则去右,蓄右则去左,貌寝身肥,蠢蠢然乡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