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感冒》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教学目标1.了解感冒的常见症状和传播途径;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和咳嗽、打喷嚏的方式;3.学会预防感冒的措施。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画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内容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感冒的知识。
感冒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大班小朋友们是否有过感冒的经历呢?二、感冒的定义感冒,又称“伤风”,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体后在鼻咽部和其他上呼吸道部位侵入上皮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产生毒素引起临床症状。
三、感冒的常见症状感冒的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头痛、咳嗽、喉咙痛、身体疲乏等。
这些症状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不用担心,只要大家正确对待,治疗得当,就能很快恢复健康。
四、感冒的传播途径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比如与感染者握手、拥抱、挂在同一衣物上等。
还可以通过飞沫传染,比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空气中会有感染病毒,其他人会因吸入感染病毒而得病。
此外,感冒病毒也可以通过手传播,比如感染者打过喷嚏或咳嗽后,将病毒留在手上,接触了其他人的手或物品时就会传播病毒。
五、防止感冒的措施1. 注重手卫生洗手是防止感冒的关键措施之一。
正确的洗手方法为: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揉搓手部20秒以上,包括手背、手指、手腕、手掌和指缝,再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纸巾或吹风机吹干即可。
2. 避免手部和眼部的触摸手部和眼部是人体感染感冒病毒的主要通道,因此要注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
3.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流通,定时清洁地面和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感冒病毒的传播。
4.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感染者身上的体液和分泌物都可能含有感冒病毒,因此要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衣物、毛巾等物品,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
六、感冒的治疗如果大家已经感染了感冒病毒,应该尽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1.休息:感冒时应该多休息,减少身体负荷,让身体有更多的机会恢复健康。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了》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冒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能够掌握日常预防感冒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了解感冒的症状和传播方式–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介绍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疼、流鼻涕、咳嗽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感冒的传播方式,例如打喷嚏、咳嗽、接触污染物品等。
2.日常预防感冒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了垃圾、公共物品等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使用纸巾、手帕等防止污染传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扫除灰尘、清洗地面等。
–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身体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口鼻卫生习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及时使用口罩、纸巾等遮挡,同时还要注意正确的使用和处理。
–教育学生在感冒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入感冒的症状和传播方式,让学生对感冒有初步的了解。
2.正文部分–利用教学图片、视频、文化课讲义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同时向学生讲解营养学知识,让学生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使用纸巾、清洗卫生间、饮食和口鼻卫生等。
3.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感冒有更具体的认识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阶段主要围绕感冒这一疾病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对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更多生活化的案例,例如最近热门的流行病例,可以更深入的让学生明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和受众。
讲解时还可以借助多种实物,例如口罩、纸巾、食品等,让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印象。
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例如提问,让学生动手答疑解惑,体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感冒》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感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感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学会预防感冒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定义、症状及传播途径,提高幼儿对感冒的认识。
3.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乐于分享的健康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感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重点:感冒的症状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感冒病毒模型、PPT、卫生纸、洗手液、口罩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察感冒病毒模型,引导幼儿讨论病毒的样子,让幼儿对感冒病毒产生直观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感冒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列举出三个预防感冒的方法,并分享给大家。
4. 老师示范(5分钟)老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讲解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出感冒病毒”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感冒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感冒》2. 内容:(1)感冒的定义(2)感冒的症状(3)感冒的传播途径(4)预防感冒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2)列举出三种预防感冒的方法。
2. 答案:(1)宣传画:幼儿可自由发挥,画出预防感冒的场景,如洗手、戴口罩等。
(2)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加强锻炼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感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对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感冒预防大作战”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感冒》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感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小秘密》第三节《感冒》,详细内容包括:感冒的定义与症状、感冒的预防措施、感冒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3. 教会幼儿在感冒时如何正确处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冒的症状、预防措施及正确处理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感冒的原因,学会在感冒时进行自我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挂图、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位幼儿感冒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感冒的症状,讨论如何预防感冒。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挂图等教具,详细讲解感冒的定义、症状、预防措施及正确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道例题,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感冒,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三个预防感冒的方法,并进行分享。
5. 动手操作(15分钟)教师发放彩纸、画笔等学具,让幼儿制作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六、板书设计1. 《感冒》2. 内容:感冒的症状: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发烧等。
预防感冒: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锻炼身体等。
感冒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多喝水、休息、遵医嘱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2. 答案:每组提交一幅宣传画,要求包含至少三个预防感冒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感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需加强实际操作,提高预防感冒的意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课堂,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学习预防感冒的知识,提高家庭保健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预防感冒。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动手操作的环节设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感冒的症状、预防措施及正确处理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幼儿掌握。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感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感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与保健》第三节《感冒》。
详细内容包括:感冒定义、感冒病因、感冒症状、如何预防感冒以及感冒时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感冒基本知识,知道感冒原因和症状。
3. 让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关爱家人,养成健康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冒病因和预防措施。
2. 教学重点:感冒症状及感冒时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感冒故事,引发幼儿对感冒关注。
2. 例题讲解:(1)什是感冒?(2)感冒原因和症状有哪些?(3)如何预防感冒?(4)感冒时应该注意什?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预防感冒方法。
5.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感冒小医生”角色扮演,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板书设计1. 感冒定义、病因、症状。
2. 预防感冒方法。
3. 感冒时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预防感冒宣传画。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展示至少三种预防感冒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感冒知识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更多关于感冒资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感冒故事,让幼儿产生共鸣,从而自然地引出感冒话题。
这个故事要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幼儿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核心,我针对感冒定义、病因、症状、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1)感冒定义:我用简单易懂语言向幼儿解释感冒是一种常见吸道感染,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2)感冒原因和症状:我列举感冒常见原因(如受凉、疲劳等)和典型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解。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感冒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感冒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感冒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培养幼儿关注自身健康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感冒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健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冒的预防措施及正确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感冒的原因、症状及危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感冒症状卡片、健康小手册、PPT课件、医生扮演道具。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扮演医生,模拟给感冒的幼儿看病的场景,让幼儿了解感冒的症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健康。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感冒的原因、症状及危害。
(2)介绍感冒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预防感冒的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每组发放一张感冒症状卡片,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2)评选出最佳宣传画,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感冒的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预防感冒的宣传画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作业要求:(1)包含感冒的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
(2)色彩丰富,图文并茂,富有创意。
答案示例:画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旁边标注感冒的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
例如:(1)原因:病毒感染、气候变化等。
(2)症状: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3)危害:影响食欲、睡眠,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等。
(4)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加强锻炼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互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对感冒的预防措施掌握不够到位,需要加强引导。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感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感冒》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冒病因和防备方法。
2.了解感冒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3.提高儿童的卫生意识,重视个人卫生,磨练有益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过程1.导入(1)猜谜语,快快来猜:我是一种病,使人感到不舒适。
头疼、发烧、咳嗽是我的症状。
尤其在寒冷的季节,我更加简单找到人。
我就是——感冒!(2)回忆上次有感冒的经过,有哪些症状?2.感冒病因和防备方法(1)引导儿童思考感冒的病因。
(2)介绍感冒的紧要病因:感冒病毒。
(3)介绍防备感冒的方法: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开公共场所、多喝水等。
3.感冒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1)介绍感冒的常见症状:头疼、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2)介绍感冒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多喝水、药物治疗等。
(3)感冒症状的分析:发高烧(头疼、咳嗽、喉咙苦痛等)需要适时去医院就诊。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1)询问儿童平常养成的卫生习惯,如遇发烧是否会适时去医院就诊等。
(2)向儿童介绍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3)引导儿童把握与维护清洁卫生的本领。
三、教学总结1.本次感冒防备教育活动,紧要强调了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2.可以引导儿童了解感冒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是疾病传染的一个源头;提示儿童在学校或家庭生活中要当心细致,注意个人卫生。
3.本次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或园长可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卫生教育氛围。
终归,身体健康是孩子的将来之本,更是国家的将来之基。
大班健康《感冒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感冒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小秘密》第三节《感冒了》。
内容主要包括:感冒的症状、感冒的原因、如何预防感冒以及感冒后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2. 学会如何预防感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掌握感冒后的处理方法,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冒的预防方法及感冒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感冒药盒、口罩、体温计。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扮演“感冒”的小朋友,描述自己的症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感冒时的感受。
(2)讨论:为什么会感冒?感冒了该怎么办?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通过PPT课件,讲解感冒的症状、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方法。
(2)结合感冒药盒、口罩、体温计等教具,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感冒。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题目:小熊感冒了,你能帮它找出正确的预防方法吗?(2)引导幼儿思考,共同讨论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感冒的症状。
(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感冒的症状: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发烧等。
2. 感冒的原因:病毒感染。
4. 感冒后的处理:多喝水、休息、按时吃药、注意保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感冒时的自己,并写出预防感冒的方法。
2. 答案:幼儿作品,以绘画和文字形式展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感冒的相关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扮演“感冒”的小朋友描述症状的环节。
2. 教学内容讲解中,感冒预防方法及处理方法的详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
大班健康教案《感冒》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乐意积极预防感冒,了解感冒的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健康《感冒》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体验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感冒的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难点:体验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活动准备:
相关情境、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开心碰碰碰。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感受快乐。
(二)基本部分
1、观看情境表演,引入讨论话题。
一名幼儿扮感冒的病人,边咳嗽边说:“今天一起床我就特别难受,头很疼。
这是怎么了?
2、讨论感冒的症状、原因和治疗的方法。
教师:你得过感冒吗?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回忆患感冒时的感觉。
你因什么原因感冒的?
教师:感冒了怎么办?
3、了解预防感冒的常识。
经常开窗通风,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关注天气变化等。
4、幼儿讨论,教师给与适当的补充,丰富幼儿的相关知识。
教师小结:感冒后要多喝水,要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少去公共场合。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预防感冒的方法。
活动反思:
活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多,通过交流幼儿了解了感冒的一些症状,增强了幼儿预防感冒,战胜感冒的意识。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老师都能真正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让每个孩子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如果能请幼儿园的保健员或当医生的家长来配合上课效果肯定会更好。
小百科:
百姓所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