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合集下载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能力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HClB. BaSO4C. Fe(OH)3D. 酒精2.有关电解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时都导电,因此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 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因此共价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C. 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的是()A. CH3COONaB. KClO4C. Na2SO4D. NH4NO34.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 NH3·H2OB. CH3COOHC. 盐酸D. H2O5.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 1×10-7mol·L-1 B. 1×10-12mol·L-1C. 1×10-2mol·L-1 D. 1×10-14mol·L-1.6.为了配制NH4+和Cl-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①浓盐酸②NaCl固体③浓氨水④NaOH固体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7.在氨水中,NH3·H2O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无NH3·H2O分子C.氢氧根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溶液中NH3·H2O与NH4+和OH-共存8.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A. 明矾净水B. 配制CuCl2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C. NaCl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D.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9.下列是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 0.1mol·L-1盐酸10.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A.将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到pH=5的溶液,盐酸所加的水量多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和浓硫酸反应制取C.0.1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7,NaCl的pH=7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1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2H2O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 + 4OH- = AlO-2B.NaHCO3溶液水解:HCO-+ H2O = H2CO3 + OH-3+ H2OC.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SO2 + 2OH- = SO-23+ H+ = CO2↑+ H2O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13.某次酸雨分析数据如下:C(NH4+)=2.0×10-5mol/L,C(Cl-)=6.0×10-5mol/L C(Na+)=1.9×10-5mol/L,C(NO3-)=2.3×10-5mol/L,C(SO42-)=2.8×10-5mol/L。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能力卷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二物理(能力)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是单选题;9~12是多选题,选对1个得3分,全选对得6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B.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2.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远大于γ光子的能量4.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为42He+42He→84Be+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 B.热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C.由于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所以质量也是守恒的D.任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总是相等的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210 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 83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6.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处于定态时,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C.氢原子可以吸收小于使氢原子电离能量的任意能量的光子,因而轨道半径可以连续增大D.电子没有确定轨道,只存在电子云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γ射线是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8.如图1所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M点 B.N点C.P点 D.Q点图19.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238 92U(铀)衰变为234 91Pa(镤)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C.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并释放能量D.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238 92U→234 90Th+42H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未证实他的猜想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2 90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208 82Pb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94Be+42He→12 6C+10n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12.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果它们的( )A.动能相等,则质量大的动量大B.动能相等,则动量大小也相等C.动量大小相等,则质量大的动能小D.动量变化量相等,则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也相等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3.如图2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能力卷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试题(文科能力卷) 考试范围:选修4-4、4-5;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角坐标系中,点)3,1(-的极坐标可以是( ) A.)65,2(π B. )611,2(π C. )34,2(π D. )35,2(π 2、将点M 的极坐标⎪⎭⎫ ⎝⎛310π,化成直角坐标是( )A.(5,B.()5 C.()5,5 D.()5-,-5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θρsin 4=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A.4)2(22=++y xB.4)2(22=-+y xC.4)2(22=+-y xD.4)2(22=++y x 4、参数方程为参数)θθθ(2cos 1sin 22⎩⎨⎧+-=+=y x 化为普通方程是( ) A. 042=+-y x B. 042=-+y xC. ]3,2[,042∈=+-x y xD. ]3,2[,042∈=-+x y x5、直线2cos303sin 30x t y t ⎧⎫=--⎨⎬=+⎩⎭(t 为参数)的倾斜角等于( ) A. 30° B. 030- C.150° D.135°6、不等式3|2|<-x 的解集为( )A.)1,5(-B.),1()5,(+∞--∞C.)5,1(-D.),5()1,(+∞--∞7、已知d c b a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c b d a +>+B. bd ac >C.db c a > D. b c a d -<- 8、下列各式中最小值等于2的是( ) A .x y y x + B .3422++x x C .θθtan 1tan + D .x x -+22 9、设M 11(,)ρθ,N 22(,)ρθ两点的极坐标同时满足下列关系:12120,0ρρθθ+=+=,则M ,N 两点的位置关系是( )A .重合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直线2πθ=对称 D .关于极轴对称 10、如果R y x ∈,那么"0">xy 是|"|||||"y x y x +=+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a x x <-+-43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12、若直线y x b =-与曲线2cos ,sin x y θθ=+⎧⎨=⎩([0,]θπ∈)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A.(2B.(+C. (,2(22,)-∞++∞ D.[12)-第II 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请填写最简结果。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能力卷)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能力卷)命题人:审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1.在力学单位制中,选定下列哪一组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 ) A.速度、质量和时间B.力、长度和时间C.长度、质量和时间D.位移、质量和速度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C.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是它在地球上的1 6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3.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加速度a运动,现将拉力F改为2F(方向仍然为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则 ( ) A. a′>2a B. a< a′<2a C. a′=2a D. a′=a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小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都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6.质点在某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 运动到Q ,如果用v 、a 、F 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正确的是 ( )7.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米/秒,要横渡流速为8米/秒的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船不能渡过此河 B .船能行驶到正对岸 C .若河宽60米,过河的最少时间为10秒 D .船在最短时间内过河,船对地的速度为6米/秒8.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α,高为h ,一小球从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刚好落至斜面底端,不计小球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抛出到落至斜面底端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h 2gB. hsin α2g C.2h gD.h g9.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 .由a =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无关D .由m =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求出10.质量为50 kg 的小红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她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 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 .减速上升B .加速上升C .减速下降D .加速下降11. 互成角度α(α≠0,α≠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 A.有可能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有可能是匀速运动D.一定是匀变速运动12.物体在做平抛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的增量 D .位移 二、填空题(共21分,每空3分)13. 右图是以间隔301s 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正方形每小格边长为 1.09 cm ,根据此图计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 0= _____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m/s 2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7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B。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C。

“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D。

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能得到不含酒精的鲜啤酒【答案】D【解析】【详解】A、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B、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B正确;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可生成肥皂,故C正确;D、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得到的鲜啤酒中含酒精,故D错误。

选D. 2。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A. AB. BC. C D。

D 【答案】D【详解】A 。

碱石灰是NaOH 与CaO 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 错误;B 。

纯碱是Na 2CO 3,属于盐,不是碱,B 错误;C 。

水煤气是CO 和H 2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C 错误;D 。

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氢氧化钠是碱,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物质分类合理,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3。

N A 表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

2 L ND 3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5N A B. 电解2 mol·L -1的NaCl 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 。

100 mL 含Al 3+为0.4N A 的Al 2(SO 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0 mol·L -1 D. 常温常压下,7。

8 g 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

3N A 【答案】A 【解析】【详解】A 、1个ND 3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标准状况下11。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基础卷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基础卷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基础卷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4分)1.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聚乙烯制造的塑料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B. 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鸡蛋清解毒C. 粮食酿酒(淀粉→葡萄糖→乙醇)所发生的反应均为水解反应D. 用银氨溶液可检验某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答案】C【解析】【分析】A.聚乙烯塑料无毒;B.牛奶或生鸡蛋清属于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变性;C.葡萄糖生成乙醇为氧化反应;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详解】A.聚乙烯塑料无毒,用聚乙烯制造的塑料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故A正确;B.牛奶或生鸡蛋清属于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发生变性,所以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能解毒,故B正确;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生成乙醇的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C错误;D.“糖尿病”人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通过检验醛基即可检验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说明有糖尿病,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分析和应用,解题关键:醛基检验、物质水解等特征性质的理解应用,易错点C,学生对酿酒过程中的反应不理解。

2.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Ca(OH)2B. 铁红——Fe2O3C. 水玻璃——H2SiO3D. 酒精——CH3COOH【答案】B【解析】A.石灰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氢氧化钙为熟石灰,选项A错误;B.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所以氧化铁又名铁红,其化学式为:Fe2O3,选项B正确;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硅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iO3,选项C错误;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的化学式是C2H6O,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化学式及其俗名。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201804281956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201804281956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1.若该地聚落分布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丁乙D.甲乙丙2.下列各组城市均属于矿业城市的是()A.大庆、伊斯兰堡、匹兹堡、华盛顿B.新奥尔良、波士顿、悉尼、玉门C.伦敦、克拉玛依、郑州、鞍山D.伯明翰、攀枝花、阿伯丁、约翰内斯堡读右图,回答3-4题3.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指()A.近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B.近1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C.近5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D.近一二百年以来的气候变化6.下列措施有利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是()A.减小能源使用量B.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C.压缩工业生产规模D.大量使用制冷设备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分析回答7~8题。

7.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据武汉中心气象台统计,2011年1月21日晚,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到大雪,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雪,风力达5~6级,局部达8级。

十堰、襄樊、宜昌北部和恩施、黄冈、武汉的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

除鄂西南外,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下降了10~13 ℃。

据此回答9~10题。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能力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Zn:6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2.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H2O(g)===H2O(l) ΔH=-44.0 kJ·mol-1B.2HI(g)===H2(g)+I2(g) ΔH=+14.9 kJ·mol-1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右图001所示的化学反应3.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总能量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总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kJ4.已知在1×105Pa,298 K条件下,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B.2H2(g)+O2(g)===2H2O(l) ΔH=-142.9 kJ·mol-1C.2H2+O2===2H2O ΔH=-571.6 kJ·mol-1D.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15.已知,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1.91 kJ的热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C.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1D.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7.已知:①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8×3 = 54分)
1.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

2.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
B.均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C.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
D.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含不同碳原子数的链状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C.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取代产物必定只有一种
D.分子通式相同且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
4.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B.乙炔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溴乙烷在氢氧化钾醇溶液中加热生成乙烯
D.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5.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
A.CH4 B.CH3CH3 C.C5H12 D.C2H2
6.对于CH2=CH-CH=CH2的空间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2

C.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7. 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水溶
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稀硝酸酸化⑥加入NaOH醇溶液( )
A.④③①⑤ B.②③⑤① C.④⑥③① D.⑥④③①
9.卤代烃333CCHClCH)(CH的正确名称是 ( )
A.2—氯—3,3—二甲基丁烷 B.3,3—二甲基—2—氯丁烷
C.2,2—二甲基—3—氯丁烷 D.3—氯—2,2—二甲基丁烷

10.取标准状况下2.24升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升二氧化碳(标
准状况下)和3.6克水,这混合气体可能是 ( )
A.CH4、C3H8 B. C2H4、C3H4 C.CH4、C3H4 D. C2H2、C3H8
11.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⑤取代 (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1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中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
率最高的是 ( )

13.如图所示,关于此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与5 molNaOH反应。
C.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6 mol。
D.可与溴水反应,且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 mol Br2。
14.下列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

15.有五种无色试剂:C2H5OH、NaOH、C6H5OH、AgNO3,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A.溴水 B.盐酸 C.氯化铝溶液 D.氯化铁溶液
16.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灼烧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 )
A.硝酸 B. 盐酸 C. 无水乙醇 D.石灰水
17.下列试验过程中,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浴中的是 ( )
A.在实验室蒸馏石油 B.由苯制取硝基苯
C.由乙醇制取乙烯 D.由苯制取溴苯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CH2=CH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溶液褪色 CH2=CH2发生取
代反应

B
光照丙烷与氯气 的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
颜色变浅

氯气与丙烷在光

照下发生了置换
反应

C
水、乙醇中分别加入 颗粒大小相近的钠粒 乙醇中反应较缓
水中反应较剧烈

水中氧氢键比乙

醇中氧氢键易断

D
将苯、溴水混合后加入 大试管加热 试管底部产生 油状物 苯发生取代
反应生成溴苯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6 分)
19.填空:(共12分。除标注外,其余均为1分)
(1)①甲烷的电子式: ②甲基的电子式 ____ _
③乙烯的结构式:
④用键线式表示1,3-丁二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炔与足量溴的反应 (2分)
②由乙烯制备聚乙烯 (2分)
③乙醇分子间脱水 (2分)
④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2分)
20.(11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5分):

(2)写出由1-溴丙烷合成1,2-丙二醇的有关方程式(6分)。

21.(共9分)某气态烃含C 85.7%,含H 14.3%,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2.5g/L。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1)求该烃的分子式(4分)。
(2)写出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包括立体异构)(5分)。
22.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
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
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5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
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 )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
是 。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Ⅱ之间增加如右图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
应为 ,其作用是 。B中的试剂
为 ,其作用是 。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 )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经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人废液缸 D. 废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处理。
6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C C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D D D C B C
19.略
20.略
21. (共9分) C4H8
22. (共14分)

(1)(2分)
(2)BC (2分)
(3)液体分层,油状液体在下(2分);若发生取代反应则生成HBr,水溶液的pH明显减小,
若发生加成反应,水溶液的pH将增大(2分)
(4)NaOH溶液(1分);除去SO2气体(1分);品红溶液 (1分),证明SO2 已除尽 (1分)。
(5)C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