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盖梁首件施工总结-8页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述 (2)三、机构组成 (2)四、主要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 (3)五、质量控制 (6)六、施工记录 (7)七、施工进度 (7)八、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7)九、施工中的体会、经验及教训、评述总结 (7)十、首件工程技术参数指标、评述总结 (8)十一、首件工程结论 (8)跳墩河中桥右线2#墩盖梁施工总结一、编制依据一、《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F合同段工程施工图纸》。
二、国家、交通部、建设部、重庆市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三、我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测量资料。
四、我项目部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五、我项目部可调用到本合同段工程的各类资源。
二、工程概述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CY-TJ6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31+400-K37+600,线路总长6.2km。
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20km/h。
本合同段主线桥梁工程包括两座桥梁,分别为K36+670分离式立体交叉跨线桥和K37+505跳蹬河中桥。
其中K37+505跳蹬河中桥上部结构采用4×2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桥台为肋板式轻型桥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并在两桥台处设置80型伸缩缝,在两桥台设置GJZF4 300×300×76的板式橡胶支座,其余桥墩均设置GJZ 300×500×69板式橡胶支座。
本桥共有盖梁6条,宽度为2.2米、高度为1.5米、长度15.54米。
由墩柱高度多在5-6米之间施工难度较小。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右线2#墩盖梁为首件工程施工。
三、机构组成1、根据本段桥工程的特点和安排,投入施工以下主要机械设备:四、主要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盖梁钢筋加工制作安装盖梁底模吊装盖梁钢筋笼安装盖梁侧模盖梁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1、测量放线根据图纸上给出的坐标,用全站仪放出墩柱、肋板中心位置,并以此为依据准确定出盖梁及挡块边线;准确测出柱、肋板顶高程,以安装抱箍。
盖梁首件总结

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模板拆除后立即清理、打油、 保养。 •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生,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执行
• (一)钢筋加工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1、制作成型钢筋时,场地平整,工作台要稳牢,
照明灯具加固罩。各机械设备的动力线应用钢管 从地平下引入,机壳有保护零线。 • 2、多人运送钢筋时,起、落、转、停动作要一 致,人工上下传递未在同一垂直线上,在建筑物 内的钢筋要分散堆放。
• (2)混凝土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 和,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采用料斗配合吊车入模浇筑混凝土。
• (3)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 制在160-200㎜之间。
• (4)混凝土浇筑,对称、分层、连续浇筑,每层 宜控制在250~300mm。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 动器振捣,振点间距宜控制在150~250mm之间, 振捣时“快插慢拔”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不再 溢出气泡、表面充分泛浆为准。
0727
0795
0792
0660
0658
0742
0737
0797
0794
第4次 0621 0725 0790 0655 0735 0792
沉降量合计
+5 -8 +5 +5 -9 +6
• 施工方案中计算跨中位移
f=0.008m<[f]=6.95/400=0.0174m,因此沉降观测中结果
前中-8mm及后中-9mm弯矩符合计算要求。
• (14)钢筋笼骨架的吊装。盖梁钢筋绑扎成型,自检合 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批后即可进行侧模安装。如果墩 柱钢筋与盖梁骨架有影响,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不可 减少墩柱预留钢筋数量。
首件盖梁工程施工总结

目录1、首件的目的 (1)2、首件工程概况 (2)3、施工目标 (2)3.1、质量目标 (2)3.2、安全目标 (3)3.3、环保目标 (3)4、施工准备及安排 (3)4.1、材料准备 (3)4.2、人员配置 (3)4.3、首件工程采用主要机械设备 (4)4.4、施工场地布置及机械选取 (4)5、施工过程 (5)5.1、施工工艺流程 (6)5.2、施工方法及步骤 (6)6、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7)7、首件工程存在的不足 (17)8、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8)9、首件总结 (18)10、后附施工现场照片、总结会议、质检资料及检测报告 (19)盖梁首件施工总结1、首件的目的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证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墩柱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及技术标准,我部选择花观垄桥1号墩盖梁施工为首件工程。
对盖梁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出最佳的工艺工法,为将来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盖梁工程大规模施工,预防后续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
2、首件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位于八都镇西北侧路湾下接322国道(起点桩号K148+740),路线起点至章府会大桥段利用现有322国道,路线偏西向南,章府会大桥至供际段沿原有老路右侧进行拓宽改建,路线经竹连头、竹连山下,过供际后跨八都溪,于黄户岗东侧与现有322国道立交,路线偏南向西,经上垟镇东侧山脉布线,设花观垄隧道、上垟隧道,在寨门东侧展线下山,于黄渡桥接现有322国道,黄渡桥至终点段结合青瓷小镇旅游道路规划在现公路外侧拼宽改造(路基宽度采用17.0m),终点与龙浦高速公路五都垟互通平交,终点桩号K158+560。
本项目主线全长9.820km(含老路完全利用段1.260公里);另设竹垟乡连接线,连接线长1.118km,故本项目路线全长为10.938Km,实际建设里程9.678km。
盖梁首件施工总结

武汉天河机场二通道S5标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武汉天河机场二通道S5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一年十一月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武汉天河机场二通道S5标预制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经过项目部精心组织,规范施工,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于2011年11月9日成功浇筑完成第一片盖梁,作为首件工程既是业主对我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的全面考查,又是为我们以后盖梁大规模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为了更好做好下一步工作,现将首件盖梁施工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一、首件工程概况墨家湖大桥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属低垄岗倾斜平原,路线沿途地形起伏不大,较为平缓,路线沿府河大堤北行,期间跨越墨家湖湖汊及周围鱼塘,桥梁中心桩号K9+920,起点K7+982,终点K11+858,跨径组合25×(5×30)+4×30m预应力砼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体系,全桥26联,双幅桥长3876m。
考虑到桥位处围堰填土地基承载力不高,而采用抱箍法施工盖梁可以克服满堂支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缺点。
我合同段拟对所有的圆柱墩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
抱箍承重原理:在盖梁施工时,用半圆形钢带抱紧墩柱,在钢带两端焊接牛腿,将盖梁底模的承重横梁架在牛腿上,利用钢带抱紧墩柱所产生的摩擦力来承担盖梁自重、模板自重、施工荷载等。
二、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首件工程施工准备(一)施工人员组织现场总负责:刘铁军试验工程师:王军质检工程师:李春雷试验检测员:丁华涛桥梁工程师:王耿安全员:柴明华现场施工负责:关伟晋施工队伍负责人:余华兵质检员:徐振施工员:孙爱华(二)施工人员及机械配置1、作业人员配备2、机械配置四、盖梁施工过程1、凿除柱顶浮浆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至露出混凝土粗骨料为准,并用水冲洗干净。
桥梁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审批时间:年月日20 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施工目标 (3)2.1、质量目标 (3)2.2、安全目标 (3)2.3、环保目标 (4)2.4、首件工程目的 (4)三、施工准备及安排 (4)3.1、现场准备 (4)3.2、技术准备 (5)四、施工组织 (6)4.1、组织准备 (6)4.2、物资准备 (8)五、施工工艺 (9)5.1、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 ................................................................................................................................5.2、系梁施工 (10)5.3、分项施工时间 (13)5.4、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4)六、首件工程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5)七、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15)八、施工中技术的运用 (16)九、首件工程技术总结 (17)十、首件工程结论 (17)十一、首件工程的推广和运用 (18)桥梁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避免盲目施工,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系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选定KXX+XXX中桥1#墩右幅系梁作为首件开工工程。
一、工程概况桥涵工程包括大桥924m/3座,中小桥1983.214m/34座,其中中小桥上部结构大部分为预制空心板结构:8m空心板78片,16m空心板261片、20m小箱梁93片、16m<l<20m空心板18片。
KXX+XXX中桥为机耕通道,跨径4-16 m,净高要求不小于 5.0 m,左右幅等宽12.25m,斜交角为60度,跨越地方小河沟。
本桥位于中心半径1300 m 左转圆曲线上。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下部构造为双柱式桥墩,肋式桥台,灌注桩基。
其中下部结构包括承台4座,C35砼193.3m3,耳墙8片、挡块8块,C35砼37.9m3,台帽4片,95m3,台身4座99.7m3;系梁6片,C35砼33.9m3;墩柱12根,C35砼67m3;盖梁6片,C35砼159.9m3;垫石224块,C35砼3.17m3。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2]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2]](https://img.taocdn.com/s3/m/fd0af00b3186bceb18e8bba8.png)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三柳高速№8合同段石蛤口大桥,桩号为K75+626.5~K76+313.5,全桥长687m,交角90度。
石蛤口大桥是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跨越浮石电站水库回水区的一座大桥,三柳高速№8合同段控制性工程,具体桥型为34×2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结构。
为了更好的掌握盖梁工程的施工工艺、机械组合、施工周期及人员配备,特在11号墩左幅盖梁进行首件工程施工,施工桩号为:K76+850。
该桥为双柱式墩柱结构(墩柱为直径1.3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
盖梁为长12.95m,宽1.7m,高1.45m的钢筋砼结构,两柱子轴线距离7.5m。
墩柱盖梁施工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全桥盖梁66个,砼浇筑量大,共1965.6m3,单根盖梁砼:29.78m3。
二、工程管理目标本标段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工程,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
项目经理部承诺:不论是自检,还是业主、监理的抽检、终检,任何时候都要求达到100%合格率,争取良好的信誉。
三、施工安排及准备工作1、工期安排根据现场情况结合施工组织安排,计划202*年5月4日开始施工,5月6日完工,计划3天,其中底模安装1天,钢筋安装0.5天,侧模安装0.5天,报验0.5天,砼浇筑0.5天。
2、桥位区便道已施工便道已经贯通,场内道路用40cm厚片石+5cm厚碎石硬化处理。
钢筋场地用砼硬化并采取下垫上覆的方法堆放钢筋及其半成品。
3、主材:水泥采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采用贝江机制砂;采用融安神龙石场生产的碎石,广西柳州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钢材。
4、砼配合比试验已进行。
设计强度为30Mpa,7天强度达到29.2Mpa,28天强度达到39.4Mpa,设计配合比为:425:656:1165:204(水泥:砂:碎石:水)。
设计坍落度为14cm。
第1页四、人员组织及机械设备投入1、人员组织现场管理人员9人:其中生产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现场技术员2人、施工员2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试验员1人。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施工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TJ-B监理单位:四川天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江苏兆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表:52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潘杰(先生):我部已完成新繁高架桥100#左盖梁(首件工程)的施工及总结,现将总结报告上报,望贵办审核。
承包人:日期: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字:日期:总监办意见:签字:日期:附注:本申报表适用于必须书面申报监理工程师的施工方案、意见、申请等。
成都第二绕高速公路西段TJ-B合同段B11分部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B11分部二0一一年九月四日一、工程概况K193+400.65新繁高架桥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内。
上部结构分别采用20m和25m预应力砼小箱梁及预应力连续箱梁。
桥墩下部结构均采用柱式桥墩,墩柱直径为φ1.30m、φ1.20m两种;墩柱高在4.0m~11.0 m不等,墩柱间距为4.0m~9.10m;新繁高架桥盖梁共169片,砼强度为C30,截面尺寸为1.8*1.6m、1.9*1.6m,部分盖梁增高垫块0.2m。
100#盖梁轴线与路线轴线夹角75°、长度16.46m、截面尺寸1.9*1.6m;墩柱为三柱式桥墩、直径φ1.30m、墩高5.8m、墩间距5.93m。
采用工字梁托架作为盖梁施工的支承平台;底模采用木模、侧模采用定制大面积钢模;混凝土入仓采用吊车+料斗。
二、资源配置2.1人员配置:施工总负责:戚仕刚现场负责:申圳、张卫宏现场技术员:杨清友、李福生质检工程师:申圳现场专职安全员:叶全奎施工班组长:郑建伟(钢筋组)刘仕军(盖梁砼浇筑、模板安装组)作业工人:32人2.2材料准备:2.2.1水泥混凝土:采用浇筑C30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已经确定,配合比设计已经完成,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审批;砼采用外购商砼。
2.2.2钢筋:I、II、Ⅲ级钢筋选用攀钢、威钢生产的钢材。
盖梁首件施工总结

荣乌高速公路徐水至涞源段LJSG-10合同段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浙江八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荣乌高速高路LJSG-10项目部2014年6月19日荣乌10标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根据河北荣乌高速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标段盖梁施工实际情况,开展了盖梁施工首件工程活动,2014年6月13号完成24号左幅盖梁浇筑,现将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如下:一、盖梁首件工程概况:根据我标段生产安排,首片盖梁施工选定漕河大桥左幅25号墩盖梁,该盖梁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结构,盖梁长度11.95m,盖梁高1.6m、盖梁宽2m、盖梁横坡2%。
二、资源配置1.机械设备: 25T吊车1台、混凝土罐车2台、搅拌机1台、电焊机2台、钢筋加工设备一套、振动棒3台。
2.人员配置:立模混凝土班5人、钢筋班5人、桥梁技术质检人员各1名、现场负责人1人。
3.模板:采用工厂定制作的钢模板,模板面厚度5mm,分底模、侧模、边模组成。
4.底模支撑:24号盖梁采用的是抱箍法施工,盖梁模板支架采用40a工字钢纵梁,每侧1根工字钢,桥墩工字钢长13m;分配梁用10#工字钢,间距40cm布置。
在贴近立柱处安放第一根和最后一根。
5.混凝土供应:盖梁C30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项目部集中拌合站搅拌,拌合站到漕河大桥24号墩盖梁距离600m左右,8m3混凝土罐车运到现场,用吊车配合吊斗将混凝土入模。
三、首件盖梁施工中存在问题和需改进的地方1.砼表面有少量气泡。
盖梁使用的是高性能砼,应比普通砼增加振捣时间,严格振捣工艺,使气泡尽量排出。
2.有一个垫石钢筋的预埋位置不正确。
加强测量,把每个支座垫石的位置放出,并对施工班组和工人进行现场交底,预埋时确保横桥、纵桥向尺寸正确。
3.对拉杆处有漏浆现象。
模板固定对拉杆处的止浆条、胶带要细心检查,脱落处要及时补上,防止漏浆。
4.墩柱深入盖梁部分的盘条筋间距过大根据总监办下发的下部结构作业指导书要求,盖梁骨架在钢筋场加工完成采用整体吊装,高墩采用整体吊装难度大,对骨架的安放位置很难控制,盘条筋施工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盖梁首件工程概况:
根据我标段生产安排,首片盖梁施工选定高强河右幅1号墩盖
梁,该盖梁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结构,盖梁长度10.9m,盖梁高
2.4m、盖梁宽1.7m、盖梁横坡2%。混凝土设计标号C30,混凝土
42.71m3.
二、 资源配置
1. 机械设备: 25T吊车1台、混凝土罐车3台、搅拌机2台、
电焊机2台、钢筋加工设备一套、振动棒3台。
2. 人员配置:立模混凝土班5人、钢筋班5人、桥梁技术质检人
员各1名、现场负责人1人。
3. 模板:采用工厂定制作的钢模板,模板面厚度8mm,分底模(3
套)、侧模、边模组成(均1套)。
4. 底模支撑:1号盖梁使用抱箍支撑。实心、空心墩柱盖梁底模
支撑,是在施工立柱时用PVC管预留16厘米的圆孔,可以穿10厘米
的钢棒,钢棒长根据立柱直径来定,外露各20厘米左右。在用40厘
米的工字刚前后各一根,长度不得少于盖梁长度。在用φ16的圆钢
拉杆固定,工字钢安装坡度和盖梁坡度一致。测量组精确放样确定,
并定出盖梁底模设计高程。在工字钢上安装可以升降的顶托间距为
60厘米,顶托上放置10厘米的工字钢,间距60厘米纵向放置,并
且加固。在上面安装预期定做好的盖梁底模板。
5. 混凝土供应:盖梁C30混凝土采用项目部集中拌合站搅拌,拌
合站到高强河大桥1号墩盖梁距离600m左右,10m3混凝土罐车运到
现场,用吊车配合吊斗将混凝土入模。
三、 施工步骤
1. 清理底模板:新制作的模板首次使用前用电动钢丝刷和电砂轮
打磨平整光洁,打磨后涂油。模板接缝处一定要贴双面胶止浆,与底
模接缝处用橡胶条止浆。
2. 盖梁主筋加工制作安装:在钢筋加工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盖梁
主筋下料,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盖梁钢筋安装,安装或焊接长度要符合
设计和规范要求。
3. 盖梁箍筋和水平筋的加工制作安装:箍筋制作要符合规范要
求。安装前先用钢卷尺在底模上量出该盖梁的中心位置,在根据中心
轴线布置钢筋间距,并且在底模上用粉笔画上主筋和箍筋的间距刻
度,以便控制好侧模和边模安装,并控制了盖梁中心轴线的偏位。钢
筋在底模上进行绑扎时下面用混凝土垫块垫起,以防露筋。
4. 支坐垫石和边挡块钢筋安装:在钢筋加工场按设计要求进行支
坐垫石和挡块钢筋下料,经检查合格后在进行钢筋安装,安装或焊接
长度要求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先测量组在制作好的盖梁钢筋上精确
放出支坐垫石的坐标和高程,在根据测量的点位和高程,在给加工好
的支坐垫石和挡块钢筋安装在盖梁上,并且焊接和绑扎都要牢固、规
范。
5. 盖梁侧模和边模安装:利用25吨吊车将打磨平、刷好油的模
板吊起,人工辅助进行侧模安装。侧模上设钢筋拉杆进行固定。侧模
安装时一定要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模板接缝处一定要贴双面胶
止浆,与底座接缝处用橡胶条止浆。模板安装尺寸调整好后进行加固,
加固工作一定要细致,模板底部位置要用钢筋拉牢,拉杆螺丝上紧,
以防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时跑模。安装边模时注意边模板的横向坡度应
与盖梁的横坡一致。
6. 盖梁混凝土浇筑:钢筋、模板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
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集中自动拌合站搅拌,25T吊车
将混凝土入模,主要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捣固。混凝土浇筑是从
盖梁低的一端向高的一端梯级分层进行,自盖梁底到盖梁顶浇筑共
分五层。捣固分层均匀进行,不能有漏振、过振现象,捣固过程中
注意模板是否跑模,变形等,如果出现以上原因要加以及时处理。
7. 拆模、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小时上面用土工布覆盖
养生,12 ~18h进行拆模(先拆侧模,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
上时再进行拆模),盖梁拆模的主要现场表现为两侧模板温度明显上
升,模板面发烫。拆模后立即对盖梁四周及顶面进行洒水养护,尤其
是四周要经常洒水,以保护其表面湿润为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 盖梁预制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 盖梁底模板要平整和横坡直顺,上铺模板要接缝密贴,不能有
漏浆的现象。
2. 钢筋下料要准确,才能保证绑扎后符合要求,尤其是盖梁的主
筋和箍筋,一定要认真检查下料尺寸。
3. 立模时各模板接缝要处理好,止浆胶带、橡胶条要做好,以免
漏浆。
4.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控制要好,否则将严重影响浇筑质量,
混凝土供应及时、振捣要到位。
5. 养生要及时,尤其是前三天的养护一定要重视。
五、首件盖梁预制中存在问题和需改进的地方
1.钢筋下料尺寸误差大,造成绑扎后多次出现返工处理。
以后要加强钢筋下料尺寸检查,避免因钢筋下料尺寸不对出现绑
扎不合格。
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好,造成梁板外观色泽不均、局部水纹现
象。
今后要加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严格控制拌合用水和外加剂的加
入量,外加剂提前称好装入塑料袋,用时直接拿袋加入。
3.模板接缝处呈现砂化状,可能由于接缝漏浆所致。
今后要加强模板接缝处理,止浆条、胶带要细心检查,脱落处要
及时补上。
底模铺设
钢筋绑扎
钢筋检验
浇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