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1.2时间和位移【学习者分析】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2.过程与方法:(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

所以采取类比方式进行相关教学。

【教学环节】一.课题的引入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只是用上节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优质教案(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优质教案(人教版必修1)

《时间和位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2.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确定时刻与时间、位置、位移及其路程的关系。

2.通过类比的数学方法用数学上的点、线段来突破时刻与时间的关系,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时间、时刻、位置、位移的概念。

2.矢量与标量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2.用坐标表示时刻、时间、位移的方法。

3.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质点这一理想的模型,熟悉了参考系的概念,利用数学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然而有这些量还是不够的,为了更确切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哪些物理量?新课讲解: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运动是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就要先弄清楚时间上的两个不同概念——时间和时刻。

那么,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请大家讨论回答。

并列举出实际的例子。

时刻:某一瞬间;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

提出:怎样区别时间与时刻的不同?如果把时刻、时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那含义就一目了然出示投影片,学生回答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

总结:(1)时刻:某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与状态量相对应.(2)时间: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与过程量相对应.(3)时刻和时间的关系: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1.2时间与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2时间与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2时间与位移一、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三)德育目标: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位移的矢量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 (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老师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3. 时刻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 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简称时间.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神学生思考: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二)位移和路程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师提出问题: 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 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31学生思考: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高一物理《12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12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二、时间和位移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2、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时间和位移指的是: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其核心是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

学生已经学过时间和路程,本节课的内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下节的速度的学习有关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的区别,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对实例的讨论来理解。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2)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矢量与标量的概念及区别。

2、目标解析: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的含义和区别就是指通过对实例的讨论,区别时间间隔和时刻。

通过生活中的时间、路程与物理学习中的时间间隔、时刻、位移等概念的比较,体会科学概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位移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它是矢量。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区别,其中关键是引入矢量这个概念。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时间和位移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

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 时刻和时间间隔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同时提出问题: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3.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时刻和时间间隔例题1 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变式练习 1 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师生活动:(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1.2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本节课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物理量的介绍。

本节介绍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2、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4、知道直线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和位移概念.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的区别.2、理解位移.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某标准运动场上进行1 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9时25分28秒到达终点.如图所示.教师设疑:从起点跑到终点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学生讨论并交流:该运动员从起点跑到终点所花时间为4分38秒,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为9时20分50秒和9时25分28秒.教师点评并追问: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他的位置变化如何?今天我们就来正确认识时刻与时间的区别,以及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点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自然、生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图所示为某一市区的部分交通图,某人由A地去E地,请问可以选择哪些路线,这些路线中哪一条最短,选择不同的路线后,此人最终的位置变动是否相同?学生试着分析讨论,教师借此点评导入.推进新课【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的概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1.2 时间和位移一、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 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

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 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上节课学习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概念,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仅用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概念能否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

(二)新课内容1.时间和时刻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1)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例:见图1—2—1所示(2)要注意严格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

例如:“第6秒末”、“第7秒初”、“6秒末”等指的都是时刻而不是时间间隔。

其中“第6秒末”、“第7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都是指t=6秒这一点;2 ← → → 0 1345678 t/s ← 图1—2—1 前2s 第4s 第6s 末、第7s 初2 → ← →A C D 图1—2—3 “6秒末”在时间轴上指t=6s 这一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时间与位移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时间与位移

1.2時間與位移一、教材分析《時間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節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兩個重要的知識點:1知道什麼是向量和標量,2會區別位移和路程及時間和時刻。

本節內容是對本章知識的提升,又是後面知識點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會用座標表示時刻與時間、位置和位移及相關方向。

2、會用向量表示和計算質點位移。

(二)能力目標:1、通過用物理量表示質點不同時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時間內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體驗,領略物理方法的奧妙,體會科學的力量。

三)德育目標:2、養成良好的思考表述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1、時間和時刻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與路程的區別。

四、教學難點位移的向量性五、教學過程(一)引入: (播放影片)通過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萬物都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和運動.我們每天按時上課、下課、用餐、休息.從幼稚園、小學、中學,經歷一年又一年,我們在時間的長河裡成長.對於時間這個名詞,我們並不陌生,你能準確說出時間的含義嗎?物體的任何機械運動都伴隨著物體在空間中位置的改變,你們用什麼來量度物體位置的改變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時間和位移.(二)新課教學:(一)時刻和時間間隔老師提出問題: 1.結合教材,你能列舉出哪些關於時間和時刻的說法?2.觀察教材第14頁圖1.2—1,如何用數軸表示時間?3. 時刻和時間有什麼區別?學生討論: 仔細閱讀“時刻和時間間隔”,相互討論,得出結論.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並做小結:1.物體的運動總是伴隨著時間和空間而進行.2.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時刻表示一個點,而兩個點之間(即兩個時刻之間)對應的線段表示時間間隔, 簡稱時間.3.時刻是指某一暫態,時間是時間間隔的簡稱,指一段持續的時間間隔。

兩個時刻的間隔表示一段時間.學生思考: 我國在2003年10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太飛行.10月15日09時0分,“神舟”五號飛船點火,經9小時40分50秒至15日18時40分50秒,我國宇航員楊利偉在太空中層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再經11小時42分10秒至16日06時23分,飛船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為著陸.在上面給出的時間或時刻中,哪些指的是時間,哪些又指的是時刻?參考答案:這裡的“10月15日09時0分”、“15日18時40分50秒”和“16日06時23分”,分別是指這次航太飛行點火、展示國旗和著陸的時刻,而“9小時40分50431秒”和“11小時62分10秒”分別指的是從點火到展示國旗和從展示國旗到著陸所用的時間.(二)位移和路程中國西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遠眺不見邊際,抬頭不見飛鳥.沙漠中佈滿了100~200m 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們把它稱為“死亡之海”. 許多穿越這個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喪生.歸結他們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在沙漠中搞不清這樣三個問題:我在哪裡?我要去哪裡?選哪條路線最佳?而這三個問題涉及三個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師提出問題: 位置、位移、路程它們有什麼不同?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弄明白這幾個問題. 學生討論: 四人一組,在各組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幾個概念進行討論.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並做小結:1:位移是向量,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線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質點的位移與運動路徑無關,只與初位置、末位置有關.3:位移與路程不同,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學生思考: 一質點繞半徑為R 的圓周運動了一圈,則其位移大小為 ,路程是 。

人教版必修一 1.2 时间和位移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1.2 时间和位移 教案

时间和位移重/难点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

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难点分析: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找位移的最好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

突破策略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

师: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

答:例1.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内有60个时刻解析: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

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

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例2.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学案
一、2 时间和位移
1.时间和时刻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
(2)第N秒是(填“时刻”或“时间间隔”),第N秒初是(填“时刻”或“时间间隔”),第N秒末是(填“时刻”或“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的长度.
(2)位移是指,可以用表示.
2、思考与讨论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观察教室里的作息时间表
1.时刻的定义: .
2.时间间隔的定义: .
【巩固练习】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
B.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跨栏决赛中,用12秒91夺得了冠军
C.某场足球赛踢了95分钟
D.由北京开往上海的Z1次列车,于19时28分从北京站始发
二、路程和位移
探究活动:从学校放学回家,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
1.路程的定义: .
2.位移的定义: .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学过的物理量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还有
.
3.矢量: .
4.标量: .
【巩固练习】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三、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物体开始时处于A位置,最后静止于B位置.
(1)试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移; (2)指出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1.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用表示.
2.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用表示.
3、检
1.下列描述时间的是()
A.百米赛的运动员11s末到达终点
B.第8个1s末物体速度为零
C.百米赛运动员的成绩是11s
D.3s初物体开始运动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
3.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
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5.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比赛,则()
A.甲的位移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6.下列数据属于“时刻”的是()
A.3s内
B.第3s内
C.3s末
D.第3s末
7.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
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下方2m处,向下为坐
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抛出点、接住点的坐标和该过程的位移分别是()
A.2m、-1m、-3m
B.-2m、1m、3m
C.4m、1m、-3m
D.-4m、-1m、3m
8.如图所示,假如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m,楼梯的倾角为45°,一个人沿楼梯从大门走到三楼房门口,他走过的位移是多少?路程又是多少?(把人爬楼过程等效为物体沿坡滑行)
9.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操场进行测量时,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60m到达D处,则:
(1)该技术人员步行的总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的最终位置,应该用位移还是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