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对生殖的影响
牛磺酸缺乏对哺乳动物发育的影响

牛磺酸缺乏对哺乳动物发育的影响
高博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卷),期】1996(023)006
【摘要】牛磺酸对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是必要的,它参与生殖及脑发育,为正常视觉所必需,并与肾和心脏等其它组织器官发育相关,牛磺酸的缺乏将导致哺动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总页数】3页(P342-344)
【作者】高博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202
【相关文献】
1.碘缺乏对发育期小鼠脑牛磺酸含量的影响 [J], 高博;尹桂山
2.宫内发育迟缓对哺乳动物小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 [J], 黄阿斌
3.宫内发育迟缓对哺乳动物r小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续完) [J], 黄阿斌
4.牛磺酸缺乏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J], 刘晓军
5.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牛磺酸对宫内发育迟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J], 赵秋霞; 刘蓉; 刘朝奇; 董芝芝; 陈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磺酸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家禽日粮上的应用

项试验 中 ,添加多菌株益生素添加剂也 提高了 1增 3 A Tlb 等 (0 8 研究 了多菌株 益生 素 Pi a a .a i 20 ) e r Lc m
重和饲料转化率 , 分别提高 了 3 %和 2 %
酯浓度降低 。饲喂益生素减少 了鸡 肉的脂肪含量 。
在火鸡 , n e Man r等 (0 2 报 告 , 日粮 中添 加一 20 ) 在 组主要 是杆 菌属 ( aiu ) 肠球 菌属 ( nc ccu ) B cl s或 l E t ooc s r 不 同菌株 混合物 的益 生素 时 , 平均 日增重 和饲料 转化 率分别 提高 1 %和 2 . 5 %。此外 , 喂添加益 生素火 鸡 饲
:._ . - ; :. .. _ ..: . ..: l
._-: ..:. _I _. . .- .. .
I; :. .
P u t ̄ S in e o lr ce c
¨ ¨
牛 磺 酸 的 营 养 价 值
及 其在 家禽 日粮 上 的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观察精子实验报告

观察精子实验报告引言精子是一种微小而重要的生物实体,它们在生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观察精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特性。
本实验旨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精子的外观,以及探索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活动和行为。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活体精子标本- 显微镜- 盖玻片- 牛磺酸缓冲液实验方法:1. 将活体精子标本放置在盖玻片上。
2. 加入适量的牛磺酸缓冲液,用盖玻片盖住。
3. 将盖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
4. 使用显微镜的镜头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精子的外观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精子呈现出以下特点:1. 形状:精子呈弯曲的形状,类似于一个细长的鞭毛。
2. 大小:精子的大小约为5至8微米。
3. 头部:精子的前部呈略微扁平的头部,含有遗传物质DNA。
4. 尾部:精子的后部呈细长的尾巴,用于游动。
精子的活动和行为1. 游动方式:精子以尾巴为推动器,通过不断的摆动来向前游动。
2. 游动速度:精子的游动速度较快,约为每秒20至30毫米。
3. 游动方向:精子的游动方向多为直线型,不受外界情况的影响。
4. 跳跃:有时,我们观察到精子会突然跳跃或快速旋转,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游动。
实验注意事项和限制1. 在观察精子时,需要小心操作显微镜,以避免对样本的伤害。
2. 显微镜需要调节到适当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到精子的细节。
3. 实验中使用的牛磺酸缓冲液可能会对精子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使用量和浓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精子的外观和活动特性。
精子由一个细长的头部和尾部组成,通过尾部的运动进行游动。
精子的游动速度较快,游动方向多为直线型。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时精子会出现跳跃和旋转的行为。
然而,由于实验方法的限制和样本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观察到精子在更细微层面上的特性和行为。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观察和记录精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活动。
总体而言,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精子的机会,并为我们对生殖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牛黄酸

编辑词条牛磺酸牛磺酸分子式(Formula):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25.15CAS No.:107-35-7牛磺酸(Taurine)又称α-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故得名。
纯品为无色或白色斜状晶体,无臭,化学性质稳定,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
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
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要。
1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1.1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体内的半肤氨酸亚磺酸脱氢酶(CSAD)尚未发育成熟,合成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需由母乳补充。
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高,尤其初乳中含量更高。
如果补充不足,将会使幼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迟缓。
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
1.2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1975年Hayes等报道,猫的饲料中若缺少牛磺酸,会导致其视网膜变性,长期缺乏,终至失明。
猫以及夜行猫头鹰之所以要捕食老鼠,其主要原因是老鼠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多食可保持其锐利的视觉。
婴幼儿如果缺乏牛磺酸,会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
长期的静脉营养输液的病人,若输液中没有牛磺酸,会使病人视网膜电流图发生变化,只有补充大剂量的牛磺酸才能纠正这一变化。
1.3 防止心血管病牛磺酸在循环系统中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特殊疗效,可治疗心力衰竭。
1.4 影响脂类的吸收肝脏中牛磺酸的作用是与胆汁酸结合形成牛黄胆酸,牛磺胆酸对消化道中脂类的吸收是必需的。
牛磺酸的作用

牛磺酸的作用中文名:牛磺酸英文名:Taurine别称:2-氨基乙磺酸牛黄酸;牛胆酸;牛胆素化学式:C2H7NO3S分子量:125.15CAS 号:107-35-7熔点:305.11℃水溶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密度:1.734g/cm3(-173.15K)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牛磺酸(Taurine)又称β-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故得名。
纯品为无色或白色斜状晶体,无臭,牛磺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
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
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要。
牛磺酸对人体的作用: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体内的半胱氨酸亚磺酸脱氢酶(CSAD)尚未发育成熟,合成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需由母乳补充。
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高,尤其初乳中含量更高。
如果补充不足,将会使幼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迟缓。
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1975年Hayes等报道,猫的饲料中若缺少牛磺酸,会导致其视网膜变性,长期缺乏,终至失明。
猫以及夜行猫头鹰之所以要捕食老鼠,其主要原因是老鼠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多食可保持其锐利的视觉。
婴幼儿如果缺乏牛磺酸,会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
长期的静脉营养输液的病人,若输液中没有牛磺酸,会使病人视网膜电流图发生变化,只有补充大剂量的牛磺酸才能纠正这一变化。
防止心血管病牛磺酸在循环系统中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特殊疗效,可治疗心力衰竭。
牛磺酸对动物的保健作用

牛磺酸对动物 的 保健作用
.
李卫娟 周红芬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陆 良县活水 乡畜牧食品站
602 524 650 564
色 四面针状结 晶 微溶于水 易溶 于乙
酸 . 点为 3OC 而且 由于磺酸 基的 熔 O 。
条:()蛋氨酸一 半胱氨酸一 磺酸 的幼猫会造成视 网膜退化并最 终导 1 存在 .在体 内牛 磺酸 常 以两性离 子形 式 径有 以下5 半胱 亚磺酸一 亚牛磺 酸一牛磺 酸 ( ) 致失明 国内外学者于是开始深入研究 2 存在。
与代谢
( 牛磺脲酸 ) ()生成脒基牛磺酸 : 3 牛磺 胆固醇 ,脂溶 性维生素及 其它脂溶性物 2 0 )的试验 酸或亚牛磺酸接受精氨酸的胍基 .在 质的消化 吸收。龙勇等 (0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一脒基亚牛磺酸 说 明 了这一 点 ,牛磺酸可 以持 续地作 用 P 牛磺酸在动物体 中合成 的主要器 官 A P T一脒基转移酶及A 是肝、脑 、 。 心 对于家畜及家禽来说 牛 转 移酶催化下生成 脒基 牛磺酸和脒基 亚 于肝胰脏 ,增强脂肪酶活 性 .牛磺酸还 磺酸是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但由于 自身 牛磺酸 。脒基牛磺酸 磷酸化生成磷酸 脒 是胆汁 中胆固醇 的主要促 溶剂 具 有保 只能合成其 生理需要 的3 % 一4 % . O O 必 基 牛磺酸 。它在低等 动物 中可作 为一 种 肝利胆作 用 .并可有效预 防高胆 固醇血
牛磺酸简述

牛磺酸简述摘要 :牛磺酸(tautine),又称2-氨基乙磺酸,分子量为125,因18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由胱氨酸转化而来,是可兴奋组织中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
自1976年海耶斯Hayes等发现牛磺酸对于幼猫视觉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之后,牛磺酸的研究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后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牛磺酸不仅对幼猫视觉功能具有维持功能,还有抑制性递质、调节激素释放、调节激素内外渗透压平衡、调节细胞钙稳态、预防钙超载、刺激糖分解、糖原合成、降低血胆固醇、调节磷脂代谢、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稳定细胞膜、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
对神经、消化、生殖、心血管、免疫和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牛磺酸牛磺酸转运体中图分类号:G68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8-0184-011 牛磺酸的分布牛磺酸多集中于哺乳动物可兴奋组织细胞中。
例如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其次是尿、粪便、垂体、肾上腺、鼻粘膜及皮脂腺等[1]。
在发育的脑组织和成熟的视网膜中牛磺酸含量特别高,白血球和血小板中含量也很高。
人体含牛磺酸总量约为12~18g,其中15~66mg存在于血浆中,75%以上存在于骨骼肌中。
因牛磺酸分子中有磺酸基,故牛磺酸不能参与合成蛋白质,而是在体内呈游离状态,并且大部分在细胞内,故各种组织细胞内、外牛磺酸浓度的比达到了100:1~50000:1[2]。
心肌中牛磺酸的浓度也很高,不同种属略有差别,其浓度范围从青蛙的1.8μg/ g湿重到小鼠的39.4μg/ g湿重[3]。
根据Kocsis等人[3],牛磺酸水平和心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心率最高的物种中牛磺酸水平最高。
此外,左心室内存在牛磺酸的透壁梯度,在心内膜中发现最高的牛磺酸浓度,其经历最大的工作负荷。
仅基于这一证据,Kocsis等人[3]认为牛磺酸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与心脏的负荷联系起来。
牛磺酸

牛磺酸牛磺酸(Taurine)又称β-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故得名。
纯品为无色或白色斜状晶体,无臭,牛磺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
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
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要。
牛磺酸的分布与代谢牛磺酸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细胞内,海生动物含量尤为丰富,哺乳类组织细胞内亦含有较高的牛磺酸,特别是神经、肌肉和腺体内含量更高,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体内牛磺酸几乎全部以游离形式存在,且大部分在细胞内,细胞内外浓度比为100—50000:1,人体含牛磺酸总量约为12-18克,其中15-66mg存在于血浆中,75%以上存在于骨骼肌肉,心肌细胞与血清牛磺酸浓度之比为200:1。
机体可以从膳食中摄取或自身合成牛磺酸,动物性食品是膳食牛磺酸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海生动物。
体内合成是从含硫氨基酸(半肤氨酸、甲硫氨酸等)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而来,但自身合成能力较低。
牛磺酸的分子量较小(125.1)道尔顿,无抗原性,各种途径给药均易吸收。
牛磺酸主要是从肾脏排泄,肾脏依据膳食中牛磺酸含量调节其排出量,以维持体内牛磺酸含量的相对稳定。
生理功能1.1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神经系统的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
1.9 维持正常生殖功能正常的生殖功能需要用牛磺酸来维持。
有资料证实,猫饲料中牛磺酸含量低于0.101%时,其生殖功能不良,死胎、流产和先天缺陷率增高,幼仔存活率下降。
含0.105%以上时,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1.10 其他功能牛磺酸防治缺铁性贫血有明显效果,它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还可增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牛磺酸还是人体肠道内双歧菌的促生因子,优化肠道内细菌群结构;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能够促进急性肝炎恢复正常;对四氯化碳中毒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由此所引起的血清谷丙专氨酶的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磺酸对生殖的影响
作者:杨志勇杨建成胡建民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杨志勇(1980-),男,硕士在读,动物生理与生殖内分泌;胡建民(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牛磺酸,是一种β含硫非蛋白氨基酸,因18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
1850年,其化学结构得以确定。
1975年,Hayes等报道了幼猫采食牛磺酸含量不足的食物可导致视力功能下降,甚至失明,牛磺酸的营养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而牛磺酸与生殖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牛磺酸对雌性生殖的影响
(一)牛磺酸对雌性生殖活动的影响
Flint报道,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蛋氨酸与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半胱亚磺酸经半胱亚磺酸脱羧酶脱羧成亚牛磺酸,亚牛磺酸再氧化成牛磺酸。
牛磺酸是母猫正常妊娠、分娩、仔猫成活和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则表现为繁殖能力低、流产、死亡等症状且活仔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发育异常(Staurman et al.,1986)。
但由于猫体内半胱亚磺酸脱羧酶活性非常低,因此,其机体牛磺酸的合成量远远不能够满足生理需求,必须通过饲粮补充足够的牛磺酸(Dela Rosa et al.,1985)。
PavIova等研究表明,饲料中缺乏牛磺酸时,可导致某些雌性动物生殖机能紊乱,如发情异常、死胎、胎吸收、流产等症状;幼仔表现为先天缺陷率增高,初生重、断奶重及成活率下降,有时还出现精神异常症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牛磺酸是雌性动物正常妊娠、分娩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保证某些雌性动物生殖机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
Naismith(1987)研究发现,妊娠期和泌乳期母体牛磺酸代谢物减少,妊娠早期的母体即开始贮存牛磺酸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
这表明,牛磺酸对胎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牛磺酸能够影响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
肖世平等(1997)报道,饲料中添加适量牛磺酸(0.45%)能够促进母鸡卵巢组织形态的发育和雌激素分泌。
所有这些表明,牛磺酸对于雌性生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添加牛磺酸对雌性生殖的影响
添加牛磺酸对雌性生殖影响的试验结果不尽相同。
衰水桥等(2007)报道,在牛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培养液中添加7mM牛磺酸可显著提高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的桑堪胚率和囊胚率,而且体外受精后48-72h为添加牛磺酸的最好时期,在此阶段添加14mM牛磺酸可获得最高的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分别为31.3%和31.1%)。
杨建成等(2007)研究表明,牛磺酸显著促进雄性大鼠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而对雌二醇的分泌则没有明显影响。
而Nagasawa(1997)报道,给妊娠期和分娩期的GR/A大鼠饮水中添加1%牛磺酸,对产仔数等生殖参数和仔鼠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试验结果的不同可能与动物的品种、产地,环境、实验方法等有关。
二、牛磺酸对雄性生殖的影响
(一)精子的牛磺酸来源
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证明,牛磺酸存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间质中(Maria et al., 2000)。
附睾腔中牛磺酸主要分布于附睾上皮细胞,精子在附睾腔移动过程中获取牛磺酸。
这是精子中牛磺酸的主要来源。
研究表明,豚鼠阉割后,精囊和前列腺中亚牛磺酸几乎消失,但加入睾酮后亚牛磺酸浓度恢复正常水平。
研究发现,精子中的牛磺酸不仅来自于睾丸和附睾,其自身也可通过半胱亚磺酸脱羧酶进行合成。
而牛磺酸是精细胞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
(二)牛磺酸对精子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黄地鼠精子在体外培养基中会很快死亡,加入亚牛磺酸后情况得到改善,其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这为精子的体外获能与受精创造了条件。
有人认为,牛精子在培养基内获能过程中,精子质膜内发生脂类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导致精子活力丧失,而亚牛磺酸可以降低过氧化作用导致的对精子的损伤。
黄建民等(1999) 在试验中发现,亚牛磺酸不但使牛精子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而且极大提高了牛精子对钙离子载体(IA)处理的耐受能力。
赵本田等报道,添加2lmmol/L的牛磺酸能够提高山羊精子的活力和质膜完整率。
Noboruhori等(1997)研究发现,10mM的牛磺酸显著提高了精子入卵率及囊胚率。
Alvarez( 1983)报道,亚牛磺酸容易穿透兔精子质膜,可以清除膜内的超氧化物,防止脂质过氧化损伤。
Peltola等(1996)报道,在类固醇合成途径中会产生自由基和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间质细胞中存在牛磺酸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牛磺酸对冷冻精子亦有作用。
Foote等(1993)报道了在牛的冷冻精液中添加3g/L
(23.97mmol/L)牛磺酸对精子膜起到有益的保护作用。
而25mM和50mM牛磺酸显著增加解冻的冷冻精子活力,添加10 mmol/L牛磺酸对精子膜和精子顶体膜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提高精子的运动性,这种作用可能与牛磺酸的渗透调节作用有关,在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牛磺酸,
可提高冷冻精液中精子的成活率,增加精子活力(L. G. Sánchez-Partida;S.Meizel et al.,1980)。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牛磺酸对精子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精子活力,对雄性生殖能力的提高有作用。
牛磺酸对雄性生殖系统发育也有作用。
肖世平等(1997)报道,饲料中添加适量牛磺酸(0.45%)可加快公鸡睾丸组织形态的发育,促进雄激素的分泌,提高公鸡性机能;因此,牛磺
酸是保持动物正常生殖机能不可或缺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
(三)牛磺酸对雄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冯颖研究表明,牛磺酸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著提高血清睾酮的含量;而在睾丸间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牛磺酸(1.0~100 μg/mL)可显著增加间质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较大剂量(400μg/mL)则抑制了睾酮的分泌。
牛磺酸单独使用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低浓度的牛磺酸可与HCG协同促进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而高浓度的牛磺酸抑制HCG对睾酮分泌的刺激作用。
也有实验表明,牛磺酸显著提高不同月龄雄性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牛磺酸能够影响生殖,而且它对于某些生殖是必要的或是必需的;而它对雄性生殖的意义,尤其是对精子保护的意义十分重大。
综上所述,牛磺酸对生殖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看来,适量添加牛磺酸对生殖的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