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牛做标记常用的5种方法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的保定技术

实验动物的保定技术

(三)当每个动物一组时
• 例:设有A,B,C,D,E,F代表的6只家兔,试用完全随机法将 其每只分为一组。 • 分组方法:从随机数字表上用铅笔任指一点,若为第21行第17 列的33,则从33向左抄用6个数字,然后分别以6,5,4,3,2 ,l除之。凡除不尽的,即将余数写下。除尽的,写余数时即将 其除数写下。如下: 随机数字 33 46 9 52 68 7 除数 6 5 4 3 2 1 余数 3 1 1 1 2 1 随机排列 C A B D F E • 上列第一个随机数字余数为3,意即将6个字母中列在第三位的 字母C写在该数下,第二个数的余数为1,即在剩下的5个字母列 在第一位的A写在该数字下面,余此类推。
• 个体断指(趾)标记法
• 剪尾法:大、小鼠,仅限与两组间区分 • 烙印法:刺号钳,中、大型动物 • 针刺法:中、大型动物 • 号牌法:耳标签、项圈、腿圈,中、大型动物
• 剪毛法:大动物
• 笼子标号
三、随机分组
(一)当分为二组时 例:设有雄性Wistar大鼠12只,按体重大小依次编为 1,2,3,…,12号,试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甲 、乙两组。 分组方法:假设所产生的点是随机数字表上第21行第31 列的78,则从78开始,由上向下抄12个随机数字,如 下:
是错误的。 对难控制的公牛,
应用化保定剂或镇静剂效果 较好。
乳牛在自然培育中,有时变得令人很难理解,
在野外或运动场,见到有人来,牛站立不动或
贪婪地注视,并逐步向前靠近。当与牛距离
9~12m 时,突然出现逃避行为,摇晃头快跑。
而当站立在饲槽旁,则变得顺从。
牛对陌生环境反应比马小,但当牵进
房门时,出现畏缩不前,或脱缰逃跑,
• 以3除各随机数字,若余数为l,即该鼠归A组;余数 为2,归人B组;余数为3,归入C组。结果A组为4只, B组为3只,C组为5只。C组多一只应调入B组。方法同 上。仍采用随机方法;从10后面接着抄,为61。除以 5,余数为1,则将第一个C,即第2号鼠调入B组。调 整后各组鼠的编号如下: 组别 鼠的编号 A组 3 9 10 12 B组 l 2 4 6 C组 5 7 8 11 • 对于将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或更多组原理基本一致

养牛学复习思考题2015.11

养牛学复习思考题2015.11
世界著名乳役兼用水牛品种有()和()。
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
我国大部分奶牛场繁殖配种时采用的精液源自()。
种公牛站
我国荷斯坦母牛成年平均体重的千克数为()。
500~600千克
我国奶牛饲养方式有()和()。
拴系式饲养、散放式(散栏式)饲养
我国肉牛育肥的肥育技术有()和()。
直线育肥技术、吊架子育肥技术
或答干乳牛和泌乳牛也可以得分。
简述奶牛场生产的设备有哪些。
奶牛场生产的设备有挤奶设备即挤奶机,目前大部分大中型奶牛场均采用机械挤奶方法;鲜奶贮存、运输设备,即带冷却源的奶罐,运奶车;饲料加工设备,运输,如青贮铡草机、饲料搅拌机(车);通风设备如风扇;粪污处理设备如自动刮粪机等。
简述奶牛场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哪些生产技术。
×
肉牛给予的营养物质越多,所获得日增重越高,每kg增重所消耗的饲料就越多()。
×
肉牛生长有“补偿性生长”的特点,利用补偿生长可以大量节省肉牛生产总的饲料消耗()。
×
肉牛饲养水平高,牛的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好()。

肉用型品种牛较乳用型品种牛、役用型品种牛生产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好()。
B,C
中国乳肉兼用牛品种有()。
A、郏县红牛 B、新疆褐牛 C、草原红牛 D、晋南牛 E、中国西门塔尔牛
B,C,E
四、简答题
简答题
答案
DHI测定牛奶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mL表示何意?
测定鲜牛奶中的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程度的有力手段。
-健康牛奶体细胞数小于50万个/毫升,一旦得了乳房炎,牛奶中体细胞数明显增加,主要是起着防御、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数大量增加。
我国肉用能繁母牛饲养方式有()和()。

8.第八章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8.第八章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第八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实验动
物的抓取、固定、编号、标记、麻醉、去
毛、给药、采血、采集体液、常见手术操 作、处死等操作方法。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编号、标记方法
一、小鼠的抓取与固定
二、大鼠的抓取与固定
抓取与固定方法同小鼠,但要防止被大鼠咬伤.
三、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小鼠3cm大鼠或豚鼠5cm大鼠小鼠的灌胃法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安好灌胃针并已吸好药物将灌胃针从鼠的嘴角插入口腔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和食管成一直线轻轻转动针头刺激鼠的吞咽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管如动物挣扎厉害退出灌胃针待动物安静下来重新插入灌胃针前端达到膈肌水平即可慢慢推灌药液如很通畅则说明已进入胃内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麻醉药用法及剂量
药品 动物 给药 途径 剂量
(mg/kg)
浓度
(%) 3 3 2 2
用药量
(mL/kg) 1.0 1.4~1.7 2.0~2.5 2.3 3~4 7.0 7.0 1.3~25 5.0~10.0
麻醉时间
戊巴比妥钠
犬、猫、兔 iv ip ip 豚鼠 大鼠、小鼠 Ip
30 40~50 40~50 45
三、动物麻醉的注意事项 1.有些麻醉药物,如乙醚,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易燃易 爆,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平时应装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阴 凉处,不宜放在冰箱中,以免遇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2.所有麻醉药使用过量均可引起中毒,应特别注意各种麻 醉药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准确按体重计算麻醉剂量。由于 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文献介绍的剂量仅能作参考使用。 3.注射时,一般要求缓慢,并随时观察动物的肌张力、 角膜反射、呼吸频率、夹痛反射射等指标。
(三)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比皮下和腹腔注射用得较少,但当给动物注射 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常采用肌肉注 射。动物肌肉注射时,应选用肌肉发达,无大血管经过的部 位,如兔、猫、犬、猴的两侧臀部或股部。 (四)腹腔注射 大鼠、小鼠腹腔注射时,左手抓取并固定好动物,将腹部 朝上。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腹白线稍左或偏右的位置, 从下腹部朝头方向几乎平行地刺入皮下,进针3~5mm,再使 针头与皮肤呈45°角斜穿过腹肌,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时, 有落空感,然后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无回血,无 肠液、尿液,便可缓缓推入药液。小鼠的一次注射量为 0.1~0.2ml/10g体重。大鼠一次注射量为:1~2ml/100g体重。 兔的注射部位在腹部近腹白线lcm处,犬在脐后腹白线侧边 1~2cm处。

DHI介绍

DHI介绍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在国际上通常用以代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奶牛牛群改良的基础工作是对个体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完整的牛奶记录体系。

DHI测试即每月一次统一采集每头泌乳牛牛奶样,进行产奶量记录,乳成分分析以及体细胞计数等,它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通过DHI测试的数据,作为评估公牛遗传素质的依据。

同时,通过对DHI测试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生奶质量水平,作为改进饲养管理工作的依据。

DHI检测方法,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并收集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的反映奶牛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的信息,围绕这些信息可以进行有序、高效的生产管理,亦可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国外奶牛生产先进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DHI测试工作,实施奶牛群改良方案(DHIP),使牛群的遗传水平和生产性能持续提高。

发达国家奶牛育种实践证明,DHIP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种措施,DHI已成为奶牛群改良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

1999年5月,中国奶协成立了全国DHI工作委员会,以促进这一新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1995年西安市奶牛繁育中心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并为陕西、新疆、甘肃等七个省份的三十多个奶牛场提供DHI服务。

由于测试手段的进步和电脑的应用,目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已实现专业化、现代化,一般由独立的DHI实验室来完成,既达到了测定和计算的快速、准确,又是由第三方测定,保证了测定数据的客观、中立和权威性。

DHI 测试对象为产后5天至干乳这一阶段的泌乳牛,测试间隔为21天至42天,一个泌乳期进行9—10次测定。

中国奶牛2004 年第4 期33-351.概念:DHI是dairy herd improvement program的英文缩写。

是由品种协会编制育种计划工作并负责本品种的护种和遗传改良工作,优护良牛(尤其是种公牛)!2.性能测定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改良的基础。

肉牛性能测定

肉牛性能测定

超声波活体测定
超声波活体测定

肌间脂肪含量扫描图
12-13肋间眼肌面积及背膘厚扫描图
臀部脂肪厚扫描图
体型外貌评分
体型外貌评分
评定时间:公牛10-24月龄间,母畜11月龄后到初 产期间进行第一次评分。 评分方法: 标准体型外貌评分法: 客观性差、数量化程度低 线性外貌评定法: 客观性强、数量化程度高,可用BLUP 特殊体型评分法:主要针对商品牛
母亲号
出生地
品种
性别
母牛 号
母牛品 毛色特 种 征
产犊 日期
第一次 配种时 间
胎 次 犊牛 编号
与配 公牛
犊牛 性别
第二次 配种时 间
犊牛 初生 重
与配公 牛
犊牛 毛色
第三次 与配公 配种时 牛 间
产犊难易度
与配 公牛 品种
预产 期
备注
母牛号
母牛品种
顺产 尺(厘米) 胸围
助产
引产
剖腹产
(是否双胎 等) 体尺测量日 期
Grade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BCI+25
0.01 0.06 0.11 0.64 0.67 1.29 1.54 1.70 2.04
腹围:背腰垂直围绕通过腹部的围度,用软尺。
管围:左前肢管部上1/3处的最小围度,用软尺。
十字部高:十字部垂直到地面的高度。用直尺或杖尺。
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方法
初生重:犊牛生后吃初乳前的活重。 断奶重:犊牛断奶时的空腹活重。 断奶重=(实际称量重-初生重)/称重日龄 ×断奶日龄+初生重
肉牛性能测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成母牛同期方案

成母牛同期方案

成母牛同期方案简介成母牛同期方案是针对养殖业中母牛的同步发情和人工授精的一种管理方案。

通过控制母牛的发情周期,将多头母牛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配种成功率和繁殖效益。

方案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牛群选择能够适应同步发情和人工授精的母牛,一般选择体质健康、发情周期规律、年龄在2-8岁之间的母牛进行同期管理。

步骤二:确认母牛的发情周期通过观察母牛的发情行为和外部表现来确定母牛的发情周期。

一般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1天左右,但也有个体差异,因此在实施同期方案之前,需要对牛群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定各头母牛的发情周期。

步骤三:控制母牛的发情周期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生理调节手段来控制母牛的发情周期。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孕激素类药物、提前排卵等。

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兽医的指导来选择。

步骤四:制定配种计划根据母牛的发情周期和配种策略,制定具体的配种计划。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母牛完全发情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人工授精。

步骤五:人工授精在配种计划确定的时间内,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向母牛进行配种。

养殖场需要配备专业的兽医或熟练的养殖工人进行人工授精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步骤六:后续管理配种后,需要对母牛进行后续的管理。

建议对配种成功的母牛进行标记或记录,以便后续进行检测和跟进。

同时,还需要对母牛进行良好的饲养和保健,以确保胚胎的顺利发育和母牛的产犊健康。

注意事项•在实施同期方案之前,应咨询专业兽医并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

•母牛的饲养环境和营养状态对同期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

•进行人工授精时,应保证操作的卫生和准确性,避免感染和误操作导致的失败。

•配种后的母牛需要进行随访检测和适时的产前保健,以确保母牛的健康和胚胎的正常发育。

总结成母牛同期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养殖管理方法,通过控制母牛的发情周期和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提高配种成功率和繁殖效益。

但在实施该方案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母牛的生理特点和发情周期,并咨询专业兽医的指导。

齿轮定位方法

齿轮定位方法

齿轮定位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其中一种齿轮定位方法就是标记法呀!就像你要在一堆玩具中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个小汽车,给它做个特别的标记一样。

比如说,在齿轮上画个小点儿,这样就能一下子找到它的位置啦!比如在组装机械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多方便呀!
2. 哇哦,还有利用卡槽定位齿轮的办法呢!这不就跟拼图找到合适的位置卡进去一样嘛!比如在制造大型机器时,把齿轮准确地卡进卡槽里,就能稳稳地工作啦,多牛啊!
3. 嘿呀,通过形状匹配来定位齿轮也是很妙的呀!就如同你找到和钥匙孔完全匹配的钥匙一样。

像在那些精密仪器里,用这种方法让齿轮完美契合,多厉害呀!
4. 告诉你哦,安装定位销来固定齿轮也是常用的方法呢!这就像是给齿轮上了一把锁,能让它老老实实地待在该在的地方。

比如在汽车发动机里,用定位销让齿轮各司其职,可不是很棒嘛!
5. 哇塞,利用传感器来定位齿轮也很酷啊!这就好像给齿轮装了个小眼睛,能随时知道它的位置。

在一些高科技设备中,这个方法可太有用啦,你能想象吧!
6. 哈哈,利用工装夹具来定位齿轮也不错哟!这不就和给齿轮打造一个专属小窝一样嘛!在生产线上,这样能快速准确地让齿轮到位,是不是很赞呢!
7. 哎哟喂,借助激光来定位齿轮是不是超级神奇呀!就像有一道神奇的光线指引着齿轮。

比如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用激光定位齿轮,那效果简直绝了!
8. 呀,还有利用编程来实现齿轮定位的呢!这简直就是给齿轮施了魔法一样。

在自动化生产中,通过编程设定,让齿轮乖乖听话,多厉害呀这!
9. 总之,这些齿轮定位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呀!在不同的场景里选择合适的方法,就能让齿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啦。

我觉得呀,我们要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才能让各种机械设备更好地工作呢!。

做记号的方法和技巧

做记号的方法和技巧

做记号的方法和技巧
做记号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使用关键词:将重要信息或关键点用颜色标记、圈出或划线,以便于快速找到和回顾。

2. 笔记结构化:使用标题、子标题、编号等来对笔记进行结构化和层次化,使其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3. 制作图表和图像:通过制作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来呈现信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4. 使用缩写和符号:使用缩写和符号来简化和加快记记过程,例如使用箭头表示关联、用星号表示重点等。

5. 关联记忆:将所学内容与已掌握的知识或个人经验进行关联,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6. 制定记忆规划: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或阶段性的记忆任务,并制定合理的记忆计划,有助于分散记忆负担和提高效率。

7. 反复回顾和复习:通过不断回顾和复习已学内容来巩固记忆,可以参考记忆
曲线原理,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8. 制作笔记总结:在学习结束后,将要点进行总结,并归纳出一个简洁明了的笔记摘要,便于日后温习。

9.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除了视觉记忆外,还可以借助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记忆,以增加记忆的联想和效果。

10. 练习和应用:通过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如解题、写作、讲解等,可以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记号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记忆和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牛做标记常用的5种方法
环境可直接影响肉牛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如果饲养环境恶劣会使肉牛的生长、增重速度减慢,增加饲养成本,还会导致肉牛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从而易患多种疾病,对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肉牛养殖环境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
1、耳标法
分圆形和长形两种耳标。

后者是先在金属的耳标上打上号码,再用耳标钳把耳标夹在牛耳上缘的适当地方。

夹耳标时,应注意不要使耳标压住牛耳朵的边缘,以免被压部分发生坏死,而使耳标脱落。

给小牛戴耳标时,应留适当的空隙,以备生长。

打耳标方法:使用前先消毒,带钉的公标放到耳飘钳的针上,母标放进耳标钳的卡槽内。

在打耳朵之前先校对下,公标的尖正好对准母标的孔,然后就可以要动物的耳朵了。

打好后,钳子回拢就行。

2、截耳法
用特制的耳号钳,在牛的左、右两耳边缘打上缺口,以表示号码。

例如,右耳上缘的1个缺口代表1,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10;右耳下缘的1个缺口代表3,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30;右耳尖端的1个缺口代表100,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200;右耳中央的一个圆圈代表400,左耳与此相对的圆圈代表800等。

3、角部烙字法
用特制的烙印烧红后,在角上烙号。

牛在2~2.5月龄时,就可在角上烙号。

如果烙得均匀平坦,而牛角又不脱皮,则角上号码可永不磨灭。

4、刺墨法
此法在犊牛出生后就可进行。

在犊牛耳朵内部用针刺上号码,作为标记。

先将犊牛右耳里边用热水洗净,擦干后取适当的数字号码(由针组成),嵌入特制的黥耳钳内,在右耳内部进行穿刺,在穿刺处涂以黑色的墨汁,或煤烟酒精溶液,伤口长好后即可显出明显的号码。

5、冷冻烙号法
冷冻烙号是给牛作永久标记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利用液氮在牛皮肤上进行超低温烙号,能破坏皮肤中生产色素的色素细胞,而不致损伤毛囊。

以后烙号部位长出来的新毛是白色的,清晰明显,极易识别,永不消失;操作简便,对皮肤损伤少,牛体无痛感。

1、肉牛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肉牛属于草食的反刍动物,通常一昼夜反刍6-8次,反刍次数多的达到10-16次,而且大部分肉牛的反刍是在夜晚进行。

所以农忙季节可以适当在夜间给肉牛进行补饲,但是在饲喂草料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饲料清洁卫生。

在牛瘤胃中可见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相互共生、共同作用,从而组成了牛体内的各种细菌区系,主要是靠菌体内酶的作用分解并且吸收饲料中的营养,将植物性饲料蛋白转变为菌体蛋白质。

在肉牛的生产过程中,日粮中一部分蛋白质饲会被胺盐代替。

肉牛日常采食的日粮主要是以青粗多汁的饲料为主。

2、肉牛的生产性能
牛肉的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所以一直都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肉类食品,每年的消费量都在不停的增加。

肉牛养殖产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也可以从肉牛产业体现出来,所以肉牛饲养俨然已经成为畜牧工作者的重点工作。

肉牛的实际生产能力会因为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水平和营养状况以及杂交等不同的因素而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
以上的影响因素,以提高科学养牛的实现速度,彻底转变传统的饲养观念为现如今的现代化养殖理念。

3、品种改良
畜牧业发展肉牛生产以增加经济收益的重要方式就是对肉牛的品种加以改良。

通过杂交的方式可以改变基因型并且更具有杂交优势的同时可以增加遗传变异的幅度,还能够结合不同亲本的优良特性而满足相应的生产需求。

不但对日后的选种有利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种的培育,通过提高牛群的质量将肉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都能够相应的提高。

所以严格的管理能繁母牛尤其是本地能繁母牛可以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

饲养能繁母牛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其发情状况,掌握不同品种肉牛的发情周期,在母牛进行人工授精的发情末期对其进行适时的配种操作。

4、人工牧草的生产和配制
肉牛的实际生产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人工牧草,想要饲养出品质好的肉牛就要保证供给其丰富的饲料,否则培育不出优质肉牛。

这就要求人工牧草能够种植得当、青贮进行较为科学的生产、饲料进行氨化并且给予日粮适当的配比,促进肉牛产业化的早日实现。

在生产中应该因地制宜的开展牧草的种植工作,切实的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高产、多汁、高蛋白的牧草以补充青绿饲料的缺失。

青贮饲料的优点非常多,属于肉牛生产中比较理想的饲料来源,不但能够补充枯草期肉牛采食青饲料的不足,并且具有适口性好、保存时间长、保持青绿饲料时的营养成分。

无毒、无害的植物和秸秆是生产中制作原料的主要材料。

制作青贮饲料应该选择无氧环境进行,并且保持其中有适量的糖分、60%~75%的水分;采用青贮窖和青贮袋(桶)将原料切碎,大概2~3 cm然后压紧、密封保证不漏气,这样保持30天之后就可以给肉牛采食。

饲料氨化主要是利用尿素中的氮形成氨气从而软化粗纤维,导致秸秆的结构变得疏松,同时可以增加其适口性还能够提高肉牛的消化率。

但是生产中应该注意的是:秸秆氨化处理后的饲料会相应的产生一些刺激性气味,所以在给肉牛饲喂之前应该取出并进行8-10 h的晾晒,避免造成肉牛采食青贮饲料的适口性偏差。

肉牛饲养生产中要保证日粮的品质,根据牛自身的生理特点可知其能够利用青粗料,所以应该尽量有效地将肉牛的生产潜力发掘出来,最大限度保障可以常
年均衡的供应优质的饲料给肉牛。

牛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及非蛋白质含氮物合成各种氨基酸,组成微生物蛋白质供牛利用,所以过去有牛是完全可以依靠瘤胃微生物的蛋白质来满足自身需要理论,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对优质肉牛来说某些氨基酸、微量元素不足是限制生产的因素。

在肉牛的养殖生产过程中,犊牛期的饲养管理对于成年后的生产性能以及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以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般肉用犊牛是指出生至6月龄的犊牛,按照犊牛的生理特点又可将犊牛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

初生期是一般指出生至7日龄,8日龄至断奶为哺乳期,一般犊牛的哺乳期为3~6个月。

处在哺乳期的犊牛生长发育迅速,如果在犊牛阶段饲养管理到位,会使其肉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