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教学课件

*防暴沸:
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是否齐全
*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Cl2、CO、SO2、H2S、NO等)时,要在通 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
*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 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
见光易分解:浓HNO3, AgN理: 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 敷药包扎。
烫伤、烧伤处理:用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 者立即就医。
浓酸撒在实验台上:NaCO3中和,再用水擦洗
浓酸沾在皮肤上:抹布拭去,用水冲洗,3%-5%的
易燃、易爆试剂
密封保存,放置冷暗 处、远离电源和火源
酒精、白磷、汽油、 KClO3、NH4NO3
剧毒药品
要单独存放并有严格 的取用程序
氰化钾KCN
2.药品安全使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安全性原则 不要凑近闻药品气味
药品 安全 使用
不得尝药品味道
严格按照用量取用(天平/量筒或移液管)
适量性原则
液体:1~2 mL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志
指出下列物质分别属于哪种危险化学品?
• NH4NO3,H2,浓HNO3,汽油,浓H2SO4,甲醛,酒精 ,CO,敌敌畏,NaOH,甲烷,苯,砒霜,AgNO3, H易2燃O2气,体KC:lO3H2, CO,甲烷 易燃液体: 酒精,汽油,苯
爆炸品: 腐蚀品: 剧毒物质:
NH4NO3, KClO3 浓H2SO4,浓HNO3, NaOH 甲醛,敌敌畏,砒霜
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 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 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5、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解 析 A 项 , Ca(Al2Si3O10)·3H2O 应 改 为 CaO·Al2O3·3SiO2·3H2O(排序错);B 项,Mg2SiO4 应改为 2MgO·SiO2(不能在系数中出现分数);C 项,
K2Al6Si6H4O24 应 改 为 K2O·3Al2O3·6SiO2·2H2O( 排 序 错)。
[教师点拨区] 1.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1)与盐酸反应 Na2SiO3+2HCl===H2SiO3↓+2NaCl。 (2)与 CO2 反应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 硅酸盐和硅单质
1.知道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 示复杂硅酸盐的方法。3.知道玻璃、水泥和陶瓷是硅酸盐制 品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4.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 材料,能说出它的主要用途。
知识点 硅酸盐 [学生预习区]
2.硅酸盐氧化物形式的书写 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 组成,改写时的规律为: (1)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 化硅→水;氧化物之间以“·”隔开。 (2)原则:各元素原子总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若出 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例如:钠长石 NaAlSi3O8 不能写成12Na2O·12Al2O3·3SiO2, 应写成 Na2O·Al2O3·6SiO2。 (3)各元素的化合价不能改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36
方法规律 写成氧化物形式,是为了简化对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 法,实际上硅酸盐不是以简单氧化物形式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共4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共414张PPT)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 1 ~ 2
cm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答案
D
跟踪练习 2 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 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 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外 D.取用块状药品时,可使用药匙或镊子 答案 C 例 3 .某些装有化学物质的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警告” 标签。装有浓H2SO4的瓶上应贴( )
解析
选项中的四种标志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浓
H2SO4是一种强腐蚀性液体,只中正确的是( )
跟踪练习3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铜片放在细口瓶中
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
答案
D
第2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
三维目标
②NaOH、BaCl2、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③BaCl2、Na2CO3、NaOH,过滤之后加HCl。 即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再加。 四、SO42-的检验 先往未知液中加入 稀盐酸 ,再加入 氯化钡 溶液。 BaCl2 +Na2SO4===BaSO4↓+2NaCl。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要进行预热,液 1 体最好不要超过容积的 ,要使试管倾斜一定角 3 度(约45° )。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或 有人的方向。
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1类
第 2类 第 3类 第 4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 (1)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 。 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完美版
⑥强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4.奉茶时的引导礼仪
19.2 卖方在接到买方的索赔通知后十(10)天内未作答复,视同卖方已接受上述索赔要求。如果在接受买方要求后十(10)天内或买方同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意的延长期限内,卖方未能按照上述买方要求的任一方式处理索赔,则买方将从支付合同款项或履约保证金中扣款。
7.2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进行安全检查,查找安全隐患,纠正违章操作,落实整改措施。
11、.安 注全 意生 修产 辞管B理.制度①④⑥⑦⑧ C.①⑨ 当速拓系列软件还在市场上热销时,速拓公司于2004年年初整合公司的软件开发精英,成立了“经典版”开发小组,利用近两年的时
间开发出速拓家族的新生代产品—“经典版”系列软件。该系统完全满足了企业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集成管理的迫切需要,可
(3) 能 够 与 酸 反 应 的 氧 化 物 一 般 为 金 属 氧 化 物 , 如 CaO + 2HNO3===Ca(NO3)2+H2O、K2O+H2SO4===K2SO4+H2O。
实验室化学试剂的摆放都是按一定属性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 法在生活中也很有用,不妨把自己书架上的书分类摆放,这样寻找 起来极为方便。
目标二 认识胶体,分析三种分散系 [例 2] 雾霾天气,就是“气溶胶细小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 发的低能见度事件”。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 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分散系分为 9 种 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D.气溶胶不能透过滤纸
[提升 1]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 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取用 KOH 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PPT课件 图文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PPT课件 图文

H2SO4
2H+ + SO42-
从电离的角度给出酸的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 化合物。
思考与交流
写出 NaOH、KOH、C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
Na+ + OH-
KOH
K+ + OH-
Ca(OH)2
Ca2+ + 2OH-
从电离的角度给出碱的定义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那么这
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呢?
回顾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思考: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铁、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K2SO4溶液、铜。
小结: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小试身手:
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电解质:②④⑧ 非电解质:③⑨
能导电: ①⑤⑦⑧
Na++HSO4_
NaHSO4 Na++H+ +SO42-
NaHCO3
Na++H++CO32-
NaHCO3
Na++HCO3 _
强酸酸式盐氢离子和酸根分开写 弱酸酸式盐氢离子和酸根不分开
拓展——酸、碱、盐的定义(电离角 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 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归纳与整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引言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ຫໍສະໝຸດ 件【全册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归纳与整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 册】目录
0002页 0106页 0157页 0221页 0256页 0340页 0431页 0506页 0595页 0666页 0760页 0881页 0925页
引言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归纳与整理 附录2 后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107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1079页)

3.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定义 分 散 系 : 将 __一__种__(或__多__种__)_ 物 质 以 粒 子 形 式 分 散 到 __另__一__种__(或__多__种__)___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2)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系中被__分__散__成__粒__子___的物质叫做___分__散__质______,另一 种物质叫做___分__散__剂______。
(6)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7)氢氧化铁胶体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8)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定溶液与胶体(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如图。请分析其中的道理, 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2)研究对象 ①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 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3)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 ①“同”——指元素相同; ②“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4)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 ①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 ②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
(3)胶体的性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 (2)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3)根据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4)CuSO4·5H2O 是混合物( ) (5)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云、雾、烟属于胶体( )
(2)Fe(OH)3 胶体的制备
△ 制备原理:___F_e_C__l3_+__3_H_2_O_=__=_=_=_=_F_e_(O__H_)_3_(胶__体__)_+__3_H_C__l ____ 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 25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___饱__和___F_e_C_l_3 溶__液_____,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红__褐__色___________,停止加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

3.注意事项 蒸发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在加热过程中, 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防局部过热以致液滴飞溅,当 加热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三、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可 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 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加速溶解。 (2)引流。 (3)防止液体飞溅。 用上述方法提纯的食盐还有可溶性的杂质,要除去这些 杂质,应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①BaCl2、NaOH、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 眼睛。若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 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先用碱液中和,然后用水 洗净擦干;浓酸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5.浓碱洒在桌面上,应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擦干;浓碱沾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溶液。
6.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
三、数值与实验安全
1.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少于14,也不能超过23。
2.烧杯和锥形瓶内盛放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Hale Waihona Puke 1 2,以防搅拌时溅出。
3.蒸发皿中盛放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 3
。若液体
过多,加热时液体可能会溢出,搅拌时也可能使液体溅出。
思维激活
在一望无垠的海滩上,海水被拦截在一方方盐池里,太 阳把盐水晒干了,海水里溶解的氯化钠结晶出来。从1 t海水 里可以得到约30 kg食盐,这是粗盐。晒盐时日晒和风吹都有 利于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有利于食盐晶体的析出。你知 道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除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2×1023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 碳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 1 摩尔 D.1 摩尔氯含有 6.02×1023 个氯分子 解析 摩尔的基准是 0.012 kg 12C 所含碳原子数,每摩 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而不是 6.02×1023。用摩尔来表示粒子时 应指明具体微粒,不能说 1 摩尔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10.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 g 镁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B.0.2NA 个 H2SO4 分子与 19.6 g H3PO4 含有相同的氧 原子数 C.28 g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D.NA 个氧分子与 NA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 8∶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解析 A 项中每个镁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变成镁离子, 2.4 g 镁含 0.1 mol 镁原子,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A,故 A 错误;B 项中 19.6 g 磷酸即为 0.2NA 个磷酸分子(19.6 g÷98 g·mol - 1 = 0.2 mol) , 等 物 质 的 量 的 硫 酸 (H2SO4) 与 磷 酸 (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故 B 正确;C 项中 28 g N2 即 1 mol N2(28 g÷28 g·mol-1=1 mol),所以应含 2NA 个氮原 子,故 C 错误;D 项中 NA 个氧分子质量为 32 g,NA 个氢 分子质量为 2 g,则其质量比为 16∶1,故 D 错误。
课后提升练习
[A 篇 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 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及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5 mol CH4 中含有 1.5 mol C、6 mol H B.1 mol 是 6.02×1023 个粒子的集合体,如 1 mol 大米、 1 mol 苹果等 C.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数量、物质的质量是等价的 D.摩尔是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既是物质的量的单 位又是粒子数目的单位
解析 摩尔不能用于宏观物体,B 项错误;物质的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并不是物质的数 量也不是物质的质量,摩尔不是粒子数目的单位,C、D )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 子的多少 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1 mol 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 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解析 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 思路是缩小单位,D 错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质量等于物质式量的 6.02×1023 倍 C.HNO3 的摩尔质量是 63 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 摩尔质量以 g·mol-1 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 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即式量),A、B、C 错误; H2SO4 与 H3PO4 的摩尔质量均为 98 g·mol-1,D 正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4 g 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 2NA B.1.7 g 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NA C.49 g 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2NA D.58.5 g 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 NA 解析 58.5 g 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 2NA。
3.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 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都相同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 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 kg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摩
解析 因不同物质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不尽相 同,所以 A 选项错误;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 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物质的量把宏观物质与微观 粒子联系起来。0.012 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阿伏 加德罗常数,B 选项正确,C、D 两项错误。
知识点 2 摩尔质量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CO 的质量是 28 g B.硝酸的摩尔质量为 63 g C.2 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1 mol D.铁的摩尔质量就是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 B 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错误;C 项中 2 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2NA,错误;D 项中摩尔质量与相 对原子质量数值相等,但单位不同,错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6.2.2 g CO2 所含的氧原子为( )
A.1.2 g
B.1.4 g
C.NA
D.0.1NA
解析 2.2 g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n(O)=0.1
mol,数目为 0.1NA。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60份)5
知识点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7.0.8 g 某物质含有 3.01×1022 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约为( )
A.8
B.16
C.64
D.160
解析
n

N NA

3.01×1022 6.02×1023 mol-
1

0.05
mol , M =
0.005.8mgol=16 g·mol-1,故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