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百样红--孔子如何看待弟子们的个性差异
孔子和对弟子们的评价

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 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 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 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 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 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 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 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 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 说够好了呢?”
仲由简介
•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为 《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孔门十哲之一, 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 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 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 之一。 • 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 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 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 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 不断追加谥号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 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 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 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 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 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 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 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 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 人的方法。”
《论语》人物评价:孔子和弟子们的形象

《论语》人物评价:孔子和弟子们的形象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形象在《论语》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和文化。
弟子们则是孔子的学生和追随者,他们以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展示了孔子教育下的各种品质和价值观。
本文将对《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的形象进行评价。
首先,孔子被视为圣人和官员的典范。
他被描绘为智慧、勇敢且富有魅力的导师。
孔子智慧卓越,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授学生,以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他的思想和智慧被其他人尊重和崇拜,甚至有人将他与圣人相提并论。
孔子对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重视,使他成为一个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和领导者。
其次,弟子们的形象多种多样,展现了孔子教育下的不同特质和品格。
例如,子路表现出的是勇敢和坚定的性格。
他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并追求真理和正义。
子路的个性使他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另一个例子是子贡,他展示了聪明和机智。
子贡是孔子最聪明的弟子之一,他以其机智和智慧著称。
他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并在困境中找到解决方案。
子贡的聪明才智为他在政界和外交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有弟子颜回、子夏、子罕等等也都展示了不同的特质和价值观。
例如,颜回被描述为虔诚而谦卑的学生,他以其对道德和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子夏和子罕则展现出了各自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孔子的教导下,他们成为了尊贵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总体而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论语》中的形象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被描绘为崇高而智慧的导师,在教育和政治方面树立了榜样。
而弟子们则以各自的特质和品格丰富了整部书中的内容,他们的形象展现了孔子教育的成果和影响。
通过对孔子和弟子们形象的评价,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总结起来,《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的形象丰富多样,互相补充并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被塑造为智慧、勇敢和富有魅力的导师,而弟子们则以各自不同的特质和品格展示了孔子教育下的各种价值观。
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孔子的帮人之道

一不要锦上添花《论语.雍也》篇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孔子的弟子公西赤要出使齐国,冉求同学动了慈悲心,请求为其老母拨点大米。
孔子答应给一些照顾,冉求嫌少,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又答应再增加些,冉求还嫌少,私自加了很多。
孔子听说后,把冉求叫来训了一通,说:公西赤出使齐国,乘肥马衣轻裘,排场很大,完全能够供养其母。
君子周济的是急难之人,而不是富有之人。
周急不继富后概括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原文是这样的: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孔子的话很耐人寻味,他没有说救“贫”而是说救“急”,也没有说不能救“贫”而是说不能救“富”。
小人会这样做,君子一定不这样做。
小人因为势利,谄富骄贫,所以做事颠倒,最喜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该帮助的不去帮,不该帮助的偏偏去帮,实质上不是帮助,是献媚讨好巴结。
这种人多了,就会形成一种貌似规律的马太效应:越是富有越要给予;越是贫穷越要剥夺。
如果不信,大家看看,社会上送礼的是什么人?收礼的是什么人?是不是没钱人给有钱的人送礼?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劫贫济富的世界。
老子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说:“人道损不足奉有余;天道损有余奉不足。
”人道小人多、庸人多,就会积聚小人世界的现象,君子不会做着些事,君子的世界里不会有马太效应。
君子做事遵崇天道,常常雪中送炭,不会锦上添花;只可能劫富济贫,不会劫贫济富!二、应该雪中送炭《论语.雍也》篇还记载一件对比鲜明的事。
孔子的弟子原宪,在孔子家里当总管。
孔子拨给他小米,子思嫌太多,坚决推辞不要。
看看,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吃不完可以周济那些困难的亲戚、朋友。
原文是这样的:原思为之宰,与之栗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宪家乡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国家级贫困县,无据可考,但从孔子的话中可以推断,那里也有急需定点扶贫的对象。
孔子在众多弟子中最喜欢哪个弟子?

孔子在众多弟子中最喜欢哪个弟子?孔子在众多弟子当中最喜欢那个弟子?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
孔子喜欢颜回主要有如下几个理由:“一是颜回特别虚心,学习领悟孔子思想最到位。
如对于仁的理解即是如此,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是颜回安贫乐道的行为最符合孔子的要求,成为孔子为其他弟子树立的楷模。
三是颜回学习刻苦,最理解孔子的思想。
”但在这里再补充说明几点。
一、颜回理想最大,追求的境界最高。
颜回问孔子的都是大问题,如“颜渊问为邦”,即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便是非常精彩的“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的一段话,表现出孔子对于前代文化精华的精熟与选择的标准。
颜回还问“仁”,孔子回答的是最高标准,即“克己复礼为仁”,而仲弓和司马牛也问仁,孔子回答的不一样,说明对三个人的要求不同,三个人当时水平不同。
颜回这样的学生,什么样的老师都会喜欢。
二、颜回性格特点与孔子很接近孔子意志坚定,有大志向,但为人却比较内敛,因此对比较外向比较张扬的子贡和子路多所批评,即使是赞美也有保留。
唯独对颜回,只有赞美而没有批评。
我认真阅读过有关文献,孔子对于颜回确实非常喜欢。
有时怀疑颜回迟钝,有点愚蠢,但仔细分析颜回的表现,又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回也不愚”。
颜回非常内敛,曾子曾经赞美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一般注释者都认为曾子说的是颜回。
这种品格正是内敛,有高度修养的表现。
什么时候,低调做人也是修养高的表现,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三、颜回最刻苦,修养也最高孔子赞美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这是极高的赞美与评价。
他赞美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这两点的便是大君子。
在季康子问孔子弟子谁最好学时,他回答的依然是颜回。
颜回追随孔子最坚决,而冉有等人则没有达到全心全意的程度。
冉有曾经说不是不追求老师的“道”,是力量不够,孔子批评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我最敬佩的红色经典人物

我最敬佩的红色经典人物——雷锋90年的风雨路上是谁与你同抗风雨,90年的崛起路上是谁与你共同崛起?回首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里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
这是他们为了扞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跨越半个世纪,我们却不曾忘记他,他永远都活在我们人民的心中——雷锋。
公斤,雄……这些都是学雷锋的表现,所以我们都要从小事做起,做好了小事,长大后才能做大事。
雷锋叔叔的英雄形象和榜样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
祖国曹孝茹不能忘记鸦片打开国门,不能忘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不能忘记圆明园的焚毁。
我们要团结一致抗外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朵,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我永久的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每当读起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时,我的心里便激情澎湃。
这首七言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现代诗人、政治家毛泽东,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写的,诗题名叫“七律长征”。
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进行了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两万五千里对于平常人来说,几乎是做不到的事情,可共产党用自己顽强不息的力量迎接挑战,把这次要历经万水千山的任务,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种乐观向上、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在长征过程中,一些艰难险阻是不可避免的,高山、大河、草地这些都是共产党必须要冲破的险阻。
在高山面前,他们永不低头;在大河面前,他们永不退缩;在草地面前,他们永不言败……自然灾害、食物匮乏……这些也是共产党要经历的挫折,而共产党是不屈不挠,越挫越勇,将这些挫折全部驱尽。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共产党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见到了属于他们的彩虹。
其实,人的一生也是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人生的长征”中,我们也将遇到数也数不尽的挫折,在挫折面前,只有昂头挺胸,拿出像共产党一样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与它抗争,才能实现人生的伟大目标,看见自己的“彩虹”。
孔子的这10位学生各有风采

孔子的10位学生各有风采1.勤奋好学的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
孔子说,我有三千个弟子,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个人,其中最好学的就是颜回。
孔子评价颜回是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他不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一个地方犯个错误之后,他坚决在同样的地方不会犯第二次。
这是一种很高的品德,孔子说他教书三十年,才做到了“不迁怒”,可见难度有多大。
颜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那就是要管好自己。
孔子说,颜回非常贤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说明颜回的生活欲望很低,所以,他才能过得快乐。
2.勇猛果敢的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个喜欢打架、好勇斗狠的少年,他个性最鲜明,有什么事就出来保护老师。
在周游列国中,孔子一路碰壁,他对学生们说:我的理想没有地方实行,我要乘一个木筏子,移民国外算了,我看到时候能跟着我的,也只有子路了。
子路听后,很高兴,觉得老师还是信任他的。
在《论语》里边有个小故事,那就是“子见南子”。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是一个风流的美女。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南子给她下了个帖子,希望能见见孔子的面。
因为南子名声不好,子路就劝阻老师最好别去。
孔子说,我是一个学者,去见见一个美女还能怎么样?这样孔子不但去见了南子,而且还坐在她的车子后面,在卫国国都转了一圈。
回去之后,子路对就对老师说:怎么样,您被她利用了吧?子路向孔子讨教为政的秘诀,孔子对他说:首先要身先士卒,这样就会有表率作用,身边的官员自然就会向你学习;再一点,就是无倦,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不能倦怠,要持之以恒。
子路听到了,也做到了,果真仕途发展不错。
3.好学深思的子夏子夏这个人比较内向,也很爱学习。
他向孔子讨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待父母,子女要保持和颜悦色,有事儿要办时年轻人要代劳,吃饭喝酒的时候,要让年龄大的人先吃喝。
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孔子》观后感(精选53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观后感篇1他,是鲁国人仰慕的国相,也是游历各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
这是孔子。
在战乱年代,孔子的才干为各国所推崇,但他却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为国家效力,直到今天。
很遗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一次十四载的游历。
看着这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对待这位圣人。
孔子是一个平凡的人。
孔子四处奔走,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
”孔子对南子也很欣赏,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
最后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轻浮态度,孔子也拘谨地回礼。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载,饱尝人情冷暖,经历离别之痛。
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块裂开,竹子掉进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力跳下湖中去捞竹子。
遗憾的是,颜回最终与世长辞。
在颜回被其他弟子抬走之前,孔子只是一声不吭地抱着他的尸体呆了好几个小时。
孔子对颜回的爱远大于对儿子的爱,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脉,而颜回可以继承他的大道。
最后,以前在鲁国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鲁国。
孔子在回鲁国之前说过:“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专心讲学,不要用政治来打扰我。
”今天,在没有战乱的年代,像孔子这样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
要达到孔子这一境界实在不容易,如果你心无旁骛,坚决不做“礼”的事,遵从礼义仁和。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孔子中华文化的伟大英雄。
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醇厚,像一轮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缕火光,照亮整个华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传奇,一部《论语》流传千年。
那是孔子。
谈到儒学,人们无不想到孔子。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
《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曾子 深 谙 孔 子 之 道 的 内涵 , 把 它概 括
为“ 忠恕” 二字, 十 分精辟 。《 论语 ・ 泰伯》
曾子 日: “ 可 以托 六尺 之孤 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寄百里
之命 , 临 大 节 而 不 可 夺 也一 君 子 人 与? 君 子人 也。” 曾子 曰: “ ±不可以不弘毅 , 任 重而道远。 仁 以 为 己任 , 不 亦 重 乎?死 而 后 已, 不 亦 远 乎? ” 这 两 段 话 可 以 看 出他
而不要 官禄 : 为人要 重义轻利 , 对朋 友、
专 心于 忠 、 孝、 仁 义 的学业和 教学 活动 。 归厚矣。 ” 他 认为, 谨 慎 对 待 父 母 的死 亡 ,
论 道・ 讲座 ;L U N D A O ・ J I A N G Z U O
孔 子如
花有百檬红
● 赵 家 治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 “ 有教无类” , 不分贵贱、 庶鄙, 不 论
种类、 族类。“ 自行 束惰 以上 , 吾未尝无诲 焉” , 求学者 带一点菲
薄礼物 , 他 就 收 下教 诲 , 实 践 自 己的 主 张 。 因此 , 孔 门 弟 子 多 而 杂, 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在教学实践中 , 孔子提出了“ 性相 近 也, 习相 远 也 ” 的命 题 , 认 为 与 生 俱 来 的 自然 本 性 是 “ 相 近” 的,
进>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 子 日: “ 贼夫人 之子。” 孔子 认为这是害
了他 。 但 子 路 解 释 说 : “ 有民人焉 , 有社稷焉 , 何必读书 , 然 后 为
学?” 这 句话 的积 极 一 面 是 强调 费 县 有 老 百 姓 , 有土地和五谷 , 子 羔 可 以干 中学 。这 I  ̄ L ; f L 子 轻 视 向实 践 学 前 进 了一 步 。 消极 的
以文 会 友 , 以友 辅 仁 。 ” 君子 用文章学 问 来 聚 会 朋 友 , 用朋 友来 帮 助 我培 养仁 德
人。 他 父母去世后 , 到楚 国“ 得尊 官” 。 之 后 ,齐 国 想 迎 他 为相 ,楚 国想 迎他 为 令
尹, 晋国想 迎他 为上卿 , 他 皆不就任 , 而
的思 想 , 今天 仍有积 极意义。 他 主张 以修 身 为本 , 仁德 与厚 禄不能兼得时 , 要仁德
乱。 孔 子闻之, 日: “ 善 为 吏者 树 德 , 不善 为 吏者 树 怨 。 公 行 之也 ,
t 42
L U ND A O・ J I A N GZ U O I 论道 ・ 讲 座
l
其 子 羔 之 谓 与。 ” 孔 子 以子 羔 为 荣 , 赞 扬 他仁善 , 为吏 者 树 德 政 形 象 。 鲁 哀 公 十 五 年, 卫 国 内乱 , 子路遇难 , 他逃 到鲁国 , 先 后 任 武城 宰 、 成 邑宰 。 子 羔 以尊 孔 孝 亲薯 称, 拜孔子 为 师之后 , 从 未违 背礼仪 , 影
一
面, 反 映 了他 轻 视 书 本 知 识 的一 面 。 在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 ,
子 路任卫 国蒲 邑宰 , 柴为 “ 卫师 之师 ” , 管 理刑狱 , 他 不 徇 私 舞
弊, 按 法规办事 , 清正廉 洁, 执 法公平 , 有仁爱之 心。< 说怨 ・ 至
公> 记载 , 一位被刖者( 受酷刑 的人 ) 后 当守 门, 还帮助柴逃避卫
为敬养父母 , 在曹任 “ 得 粟三秉” 的官职。 后又设教武城 , 弟 子 七 十 多人 其 弟 子 吴 起 成 绩 卓 著 ,子 思 成 为 儒 家道 统 的 继 承
性格内 向, 言语行事谨慎 , 貌似 迟钝 。他 作 岗位。 这一 思想当时既有合理性 , 又有
历史局 限性 。 《 论语 ・ 颜渊》 曾子 日: “ 君子
是 大 智 若 愚 。 他 认 为君 子 可 以把 幼 小 的
响他治理 民众。 他 为 父守丧三年 , 以礼 克
己, 受到 民 众 称 赞 。 成 邑 有 一 民众 兄 死 ,
拟 不按 礼 穿 丧服 , 听 说 他 为成 邑 宰 , 便 穿 丧服 , 按 礼 办 事 。他 为 人 性 直 爽 , 与子 路 是 好 友。 子 路 认 为他 忠 厚 纯 正 , 能 守 孝
而 后 天 习染 的社 会 本 性 有 很 大 的 个 性 差 异 。 孔 子 的 个 性 差 异 观, 肯定 了人 的心 理 并 非千 人 一 状 , 而是干差万别。 孔 子 针 对 弟
子个性差异 , 实施 了“ 因材施教” , 使教学有的放矢 , 使弟子各有
所长。《 论语 ・ 先进> 不仅记 载 了十位弟子的德行和学业 上 的成
就, 还 记 载 了“ 柴也 愚 , 参也鲁 , 师也辟 , 由 也噻 ” 四位 的 个 性 差 异, 为 我 们 提 供 了把 握 孔 子 教 育 思 想 和 教 育 方法 的范 例 。
高柴 , 姓高, 名柴, 字子羔、 子 皋、 子 睾。 春秋末卫国人 , 少孔 子三十岁。他身材矮小 , 相 貌丑陋 , 在孔子门下学 习, 孔子认 为 他愚笨。 他有行政才 能, 二十岁就被子路派去 当费宰。 < 论语 ・ 先
道, 并 善为吏。
孤 儿 和 国 家 的命 脉 交 付 给 他 ,面 对安 危 存亡不动摇 、 不屈服。 读 书 人 以 实现 天下 为 己任 ,任 重 而 道 远 ,必 须 刚 强 而 有毅
曾参 , 姓 曾, 名参 , 字子舆 , 又称 曾
子。 春 秋 末 鲁 国南 武城 人 , 少 孔 子 四十 六 岁。 其 父 曾点 也 受 业 于 孔 子 , 孔 子 周 游 列
力。《 论语・ 宪 问》 子 臼: “ 不在其位 , 不谋
其政。 ” 曾子 日 : “ 君 子 思不 出其 位 。 ” 孔子
说, 不在那 个位 置 , 便不 考虑 它的政务 。 曾子 说 ,君 子 所 思 虑 的 不超 出 自 己的 工
国 时 拜 孔 子 为 师。 孔子 说 “ 参也鲁” , 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