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

合集下载

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范文

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范文

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范文英文回答:As an injured worker or a family member,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my opinion regarding the damage caused. I believe it is crucial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injured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well-being and support provided to them.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essential to acknowledge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pain experienced by the injured worker. The physical injuries not only affect their ability to work and earn a living but also impact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instance, a construction worker who suffers a back injury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perform simple tasks like lifting or bending. This can lead to frustration and a sense of helplessness.Furthermore, the financial burden placed on injured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cannot be ignored. Medical expenses, rehabilitation costs, and the loss of income can cause significant financial stress. This can result in a reduced standard of living and even lead to debt or bankruptcy. For example, a family may struggle to pay their mortgage or provide for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due to the sudden loss of income caused by the worker's injury.In addi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financial challenges, the emotional toll on injured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pain and suffering caused by the injury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even social isolation. The injured worker may feel a sense of guilt for not being able to provide for their family, while the family members may experience a sense of helplessness and worry about the worker's well-being.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to address these psychological impacts.Moreover, the injured worker and their family may also face difficulties in navigating the complex workers'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process of filing a claim,obtain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ceiving fair compensation can be overwhelming and time-consuming. 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clear and accessible information to injured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ensuring they understand their rights and have access to legal assistance if needed.中文回答:作为一名受伤的职工或家属,我理解表达我对受伤带来的伤害的意见的重要性。

工伤认定申请表-A4

工伤认定申请表-A4

编号:工伤认定申请表申请人:受伤害职工:申请人与受伤害职工关系:申请人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制填表说明: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

3、事业单位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

4、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的具体部位。

5、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6、职业病名称按照职业病诊断说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忆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

不是职业病的不填。

7、工伤医疗机构一栏应填写受伤职工选择的两家医疗机构,但必须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市工伤医疗机构名单中选择。

8、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作保险的,个人电脑号、社保登记证号两栏不填。

9、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定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清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10、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分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揽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说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分别提交相应证据:(一)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作保险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二)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三)工伤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伤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工伤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伤受到事故伤害的,提交事故的相关证据材料;(四)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其他证明;(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六)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不属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七)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是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八)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九)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院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11、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栏应写明是否同意申请工伤认定,以上所填写内容是否真实。

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样本〉

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样本〉

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样本〉
.申请人:如→①伤者→直接填写伤者名字(按身份证填)
受伤害职工:伤者名字↓
(按身份证填)↓②单位→填写单位全称,后加盖公章(按公章填写)
↓↓③直系亲属→填写直系亲属名字↘
3.申请人与受伤害职工关系:如:本人雇佣父子(女)、母子(女)、夫妻
4.申请人地址:①申请人现居住(暂住)地址②单位所在地的地址③直系亲属现居住或暂住地址
5.邮政编码:现居住(暂住)地的邮政编码→如:北滘538311、碧江528312、陈村528313
6.联系电话:伤者、亲属、单位的行政(或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每联系电话要标明名字。

工伤鉴定申请表 道客

工伤鉴定申请表 道客

工伤鉴定申请表一、办理流程企业或受伤职工(受伤职工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填写《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按一次性告知准备相关材料进行上报。

二、申报材料1、《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2、被鉴定人近期1寸同版照片三张;3、被鉴定人有效的医学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或鉴定证明)、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主要检查检验报告等医学材料;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停工留薪期经办流程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及时将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或首诊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报送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按照《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出具《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书》送达工伤职工,同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填表说明1.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

3.事业单位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

4.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的具体部位。

5.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6.职业病名称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

不是职业病的不填。

7.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清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2)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因工死亡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工伤认定申请表、材料清单

工伤认定申请表、材料清单

编号:工伤认定申请表申请人:受伤害职工:申请人与受伤害职工关系:申请人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填表日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填表说明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4、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5、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6、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一)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四)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五)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六)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七)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

7、申请事项栏,应写明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签字。

8、用人单位意见栏,应签署是否同意申请工伤,所填情况是否属实,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资料

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资料

附件1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日内由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此表一份。

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遇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如未在上述规定时限内提交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附件2编号:工伤认定申请表申请人:受伤害职工:申请人与受伤害职工关系:申请人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填表说明1.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

3.事业单位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

4.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的具体部位。

5.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6.职业病名称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

不是职业病的不填。

7.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清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2)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因工死亡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

(6)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旧伤复发的确认证明。

《关于工伤保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大劳发[2004]79号)

《关于工伤保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大劳发[2004]79号)

关于工伤保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大劳发[2004]79号)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委、办、局(总公司),中央、省、市直企业:为了更好地规范工伤保险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现将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一、从2004年10月1日起,我市企业职工的工伤认定实行按企业工商注册地管理办法。

在大连市工商局注册、以及在外省、市注册并参加了我市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由大连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在各区(市)县工商局注册的,由各区(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

二、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在规定的一年时效期内申请工伤认定时,如提供不出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一次性补齐材料告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内。

三、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申请工伤认定,其工作范围和工作时间,应根据营业执照的经营项目和工作性质,以及是否与生产、工作有直接关系而具体确定。

四、企业将工程或经营项目分包给无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劳务承包企业或自然人,在分包工程或经营项目中的用工发生事故伤害,其发包企业为用工责任主体并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五、离退休(退职)人员在被用人单位聘用期间发生事故伤害,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由用人单位与被聘用者依据劳动协议协商解决。

六、职工在与原单位劳动关系续存期间,其个人又到其他用人单位工作而发生事故伤害,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七、《条例》施行前的5至6级因工伤残人员,已办理离岗休养,并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单位上年度平均工资70%离岗工资的,《条例》施行后,按规定改为领取伤残津贴,新老办法比较,其伤残津贴数额可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确定。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管理文件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前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审核人:本文件主要会签人:本文件批准人:工伤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了解、报告、统计和处理职工工伤事故,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医疗救治,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减少损失,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属各单位。

3定义工伤事故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从事本职工作或因工作原因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4工伤事故认定4.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4.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4.1.2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4.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1.4患职业病的;4.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4.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空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4.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4.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4.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4.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4.2.4职工有4.1.1、4.1.2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4.2.3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4.3职工符合本条第4.1、4.2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4.3.1故意犯罪的;4.3.2醉酒或者吸du的;4.3.3自chan或者自sha的。

5职责分工5.1安全部5.1.1负责对发生伤亡事故、未遂事故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考核并督促责任单位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认定申请表
申请人:
委托代理人:
受伤害职工:
申请人与受伤害职工关系:
申请人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4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

3、事业单为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

4、伤害部位一栏,填写伤害的具体部位。

6、参加工作时间一栏应填受伤害职工进入事故发生所在单位工作的日期。

7、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8、职业病名称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

不是职业病的不填。

9、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写清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2)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需认定因工死亡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

(6)属于因战。

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对因特殊情况,无法相关证明材料的,应书面说明情况。

10、受伤害职工或亲属意见栏应写明是否同意申请工伤认定,以上所填情况是否真实。

11、用人单位意见栏,单位应签署是否同意申请工伤,所填情况是否属实,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12、社会保障部门审查资料栏应填写补正材料的情况;受理意见栏应填写是否受
理的意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