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同步辅导课时练习:专题二综合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教学课件习题课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mol,有 a mol D 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 ,v(B)= (2)化学方程式中,x= 、y= 、p = (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
、q= ;
; ;
-5-
第二章
探究活动一
习题课
探究活动二 随堂训练
������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 比,x∶y∶p∶q=2∶3∶1∶6,故x=2,y=3,p=1,q=6。 (3)反应平衡时,若生成D为2a mol,则消耗B为a mol,B的转化率为
������ ×100%。 ������
(4)若只升高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 mol,则说明 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ΔH<0。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容积变为1 L,则相当于加压,反应速 率增大,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第二章
任务一
习题课
任务二
Z自主总结 T讨论提升
IZHUZONGJIE
AOLUNTISHENG
任务二
小专题概括总结
1.如何根据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判断下列内容? (1)物质的聚集状态 (2)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的大 小 (3)化学反应焓变的正负 (4)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各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解决关 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
-4-
第二章
探究活动一
习题课
探究活动二 随堂训练
Z自主总结 T讨论提升
IZHUZONGJIE
AOLUNTISHENG
探究活动一 探究如何根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行有关判断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 B(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10.设C+CO 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章复习作业【有答案】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已知反应①:CO(g)+CuO(s)CO 2(g)+Cu(s)和反应②:H 2(g)+CuO(s)Cu(s)+H 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c (CO 2)·c (Cu )c (CO )·c (CuO )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 1K 2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2.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如下: ①HUr +H 2OUr -+H 3O +,尿酸 尿酸根离子 ②Ur -(aq)+Na +(aq) NaUr(s)。
下列对反应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在反应N 2+3H 22NH 3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 -1,在此段时间内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 -1·s -1,则此段时间是( ) A .1 s B .2 s C .44 s D .1.33 s4.在相同条件下,做H 2O 2分解对比实验时,其中①加入MnO 2催化,②不加MnO 2催化。
下图是反应放出O 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与外界隔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X(g)+Y(g)3Z(g)+M(s) ΔH =-a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容器的温度不再升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容器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为a kJD .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6.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①2NO(g)N 2(g)+O 2(g) K 1=1×1030②2H 2(g)+O 2(g)2H 2O(g) K 2=2×1081③2CO 2(g)2CO(g)+O 2(g) K 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1=c (N 2)·c (O 2)B .该温度下,反应2H 2O(g)2H 2(g)+O 2(g)的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 .该温度下,反应①、②的逆反应、反应③产生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 >H 2O>CO 2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 2+3H 2===2NH 3,1 min 后测得生成0.06 mol NH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v (NH 3)=0.06 mol·L -1·min -1B .v (NH 3) =2v (N 2)C .v (NH 3) =0.12 mol·L -1·min -1D .v (N 2)∶v (H 2)∶v (NH 3) =1∶3∶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 .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 .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9.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 ℃时存在着平衡:2NO 2===N 2O 4(正反应放热)。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训练

一、选择题 (每题有 1 个或 2 个正确选项)
1. 设 C+CO 2
2CO -Q1,反应速率 V 1; N 2+ 3 H2
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 V 1 和 V 2 的变化情况为(
)
2NH 3+ Q2 反应速率 V 2 。对
A. 同时增大 C. V 1 增大, V 2 减小
B. 同时减小 D. V 1 减小, V 2 增大
2C(g) 若经 2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
-1 -1
?s
③ 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 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 -1
B. v(N 2O5)= 1.8 × 10-1 mol ?L-1?min
C. v(O 2)=9.0 × 10-5 mol?L -1?s-1
D. 2 v(NO 2)= v(N 2 O5)
9. 反应 4A( g)+6B ( g)
4C( g)+5D( g)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1min 后 A 气
2. 能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大的措施是(
)
A. 增加少量的 CaCO3 固体
B. 升高温度
C. 加入 MnO 2
D. 增大压强
3. 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2SO 2+O2 C. CO 2+H 2O
2SO3 H 2CO 3
B. CO+H 2O( g)
CO 2+H 2
2020-2021学年第一期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同步测试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专项练习

2020-2021学年第一期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同步测试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专项练习1.在平衡体系222NO O 2NO +中通入18O 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 )A. 只存在于2O 中B. 只存在于2NO 中C. 只存在于2O 和2NO 中D. 存在于NO 、2O 、2NO 中2.下列关于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意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都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化学平衡状态不一定是该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最大限度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0D.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 2(g)2Z(g),其中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1、0.3mol·L -1、0.2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1Z =0.5mol L c ⋅B.()-12Y =0.5mol L c ⋅C.()-12X =0.2mol L c ⋅D.()-12Y =0.6mol L c ⋅ 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2H g I g 2HI g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B. 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C. 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D. 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23N +3H 2NH 催化剂高温、高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增大压强能减慢反应速率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0))v v ==正逆D.达到平衡时,2N 和2H 能100%转化为3NH6.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2432NH COONH (s)2NH (g)CO (g)+,在一体积恒定的容器里,发生上面的反应,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B.241molNH COONH 分解同时有317gNH 消耗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7.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B .SO 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 .223SO : O : ()O ()()S c c c = 2 : 1 : 2D .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3的消耗速率相等 8.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与温度无关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均相同C.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一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D.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9.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不变B.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C.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都有关D.由化学平衡常数K 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0.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2242NO (g)N O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24(NO )(N O )c K c = 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22CO (g)H (g)+催化剂高温2CO(g)H )O(g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2(CO)(H O)(CO )(H )c c K c c ⋅=⋅ 11.对于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44532(NO)(NH )(O )c K c c =⋅B .当v 正(NH 3):v 正(NO)=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C.若达到平衡状态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时n(NH3):n(O2)=4:5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改变条件平衡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2O)一定增大12.室温时,可逆反应:C(s)+CO2(g)2CO(g)的平衡常数K=1.25。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节达标练习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盛有块状大理石的烧杯中,若进行如下改变,其中不能使最初的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盐酸的浓度不变,其用量增加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其用量减少一半C.使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D.盐酸的浓度不变,使块状大理石变成粉末状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产生尾气的反应方向C.反应CaCO3(s)===CaO(s)+C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D.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4.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2CrO2-4(黄色)+2H++Cr2O2-7(橙色)+H2O。
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现欲使溶液颜色由橙色变黄色,可以在溶液中加入()①H+②OH-③K+④H2O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氨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6.在N2+3H2===1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则此段时间是()A.1 s B.2 s C.4 s D.1.33 s7.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人教版第一学期选修四同步课时训练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答案】

人教版第一学期选修四同步课时训练[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1.对可逆反应()()()()3224NH g 5O g 4NO g 6H O g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25O 4NO v v =正逆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mol x NO 的同时,消耗3molNH x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未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一定不等于逆反应速率D. 达到化学平衡时,()()323NH 2H O v v =正正不成立2.哈伯因发明了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2N 和3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2N 完全转化为3NHB.达到化学平衡时,2N 、2H 和3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2N 、2H 和3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3、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 + CO(g) Fe(s) + CO 2(g) ΔH ="a" kJ/mol (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加CO 的用量,上式中的ΔH 增大B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 ,则c(CO 2)="0.0263" mol/L 4.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为22224H (g)2NO(g)SO (g)N (g)S(l)4H O(g)0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22H H O v v =时,达到平衡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 的平衡转化率D.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4222422N H O SO (NO)H c c K c c c ⋅=⋅⋅5.对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2N 2O 5(g)4NO 2(g)+O 2(g) △H >0(N 2O 5是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B.达到化学平衡时,N 2O 5和NO 2的反应速率相等C.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向体积一定的容器中充入氩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6.已知可逆反应3224NH (g)5O (g)4NO(g)6H 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2()4O 5(NO)v v =正逆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mol NO x 的同时消耗3mol NH x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32(NH )23(H O)v v =正正7.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245NH g O g +()()246NO g H O g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B.达到化学平衡时,3NH 、2O 、NO 、2H O 物质的量之比为4:5:4:6C.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时,该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生成 x mol 3NH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8、已知可逆反应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3NaHSO 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3KIO 氧化,当3NaHSO 完全消耗即有2I 析出,依据2I 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3NaHSO 的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综合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07年广东理基•26)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2、能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大的措施是:A.增加少量的CaCO3固体B.升高温度C.加入MnO2 D.增大压强3、(08年广东理基36)对2SO2(g)+O2(g)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4、(2011江苏高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H>0 △S>0B.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 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6、对于可逆反应△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7、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 N(g) ,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 mol·Lˉ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度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10、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OHˉ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A.加NaOH B.加HCl C.加NH4Cl D.加同浓度的氨水11、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实验:(N2O42NO2Δ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以上情况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工业合成氨时常用通过量氮气的方法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13、一定温度下,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OHˉ(aq)当向一定量的石灰乳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a2+离子数目减少B.溶液c(Ca2+)减小C.溶液的pH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4、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m+n>p+q D.m+n<p+q15、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 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Fe的物质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D.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16、在锌片和盐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可使生成氢气的速度变慢的是A.硫酸铜晶体B.水C.氯化钡晶体D.醋酸钾晶体17、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 3C(g)+D(s) △H<0,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A的浓度B.缩小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18、可逆反应a A(s)+b B(g) c C(g)+d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b >c +d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二、非选择题19、(2011海南,9分)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 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______________移动。
20、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 3 + H 2ONH 3·H 2O NH 4+ + OH ˉ (1)向氨水中加入MgCl 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OH ˉ的浓度__________,NH 4+的浓度_____。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______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
21、在温度为373K 时,将0.100mol 无色的N 2O 4气体放入1L 抽空的密闭容器中,立刻出现红棕色,直至建立N2O 4 2NO 2的平衡。
下图是隔一定时间测定到的N 2O 4的浓度(纵坐标为N 2O 4的浓度,横坐标为时间)(1)计算在20至40秒时间内,NO 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mol ·L ˉ1·s ˉ1。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测定得到的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据此可推测该反应(生成NO 2)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4)若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423K 时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添画出此温度下的反应进程曲线。
22、(09年天津理综·5)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简写为Hb)可以携带氧气变为氧合血红蛋白(简写为Hb02)。
其化学平衡方程式可写为:Hb+O 2 HbO 2。
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氧气的浓度比较低,平衡将向左移动,人体会感到比较累并易有眩晕感,严重时还会导致疾病。
CO 可与HbO 2反应生成HbCO ,并且HbCO 比HbO 2要稳定得多,其化学平衡方程式可写为:HbO 2+CO HbCO+O 2 Kc = )()()()(22CO c HbO c O c HbCO c =2.1×102 (1) HbCO 的形成使得血红蛋白不再携带氧气而造成人员中毒。
—旦发生CO 中毒,首要做的事是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
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
(2)除了CO和O2,HbO2还可以吸附CO2和氢离子,且反应几乎是完全的。
方程式如下:HbO 2 + H++ CO2Hb(H+)CO2 + O2人体在肌肉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 CH3CH(OH)COOH ],乳酸在血液中会和氧合血红蛋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肌肉剧烈运动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合血红蛋白会放出更多氧气,你认为乳酸和氧合血红蛋白的反应是(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简述理由:。
23、如图所示,当关闭阀门K时,向甲中充入1.5 mol A、3.5 mol B,向乙中充入3 mol A、7 mol B,起始时,甲、乙体积均为V L。
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3A(g) + 2B(g)C(g) + 2D(g);ΔH<0达到平衡(Ⅰ)时,V(乙)=0.86V L。
请回答:(1)乙中B的转化率为;(2)甲中D和乙中C的物质的量比较:(填“相等”、前者大”、“后者大”);(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乙的体积为(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专题二综合练习1-5:DBA(AD)B;6-10BDCDC;11-15DB(AC)(BD)A 16-18(BD)(BC)B19.(1);(2) (水视为纯液体);(3)正反应方向;(4)增大,正反应方向20、⑴右;减小;增大;⑵右;OH-;NH3•H2O;NH3;⑶左;NaOH固体溶解,溶液中产生气泡;21、(1)0.002mol•L-1•S-1。
(2)C2(NO2)/C(N2O4)。
(3吸热;(4)添画出此温度下的反应进程曲线。
423K的曲线在373K下方,达平衡时间在60s前22、(1) 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氧气浓度,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2) HbO2+CH3CH (OH)COOH+CO2 Hb(H+)CO2+O2+CH3CH(OH)COO-(3) 吸热;因为升温时平衡右移。
23.(1)20% ;(2)后者大;(3)0.29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