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教案
感悟生活作文指导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 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 下,再抱起橘子 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 衣上。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 走出 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 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 来了。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 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
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 的。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
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 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低都是树,而 杨 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 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 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 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 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 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 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 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感悟生活作文指导
第一部分观察和感受生活
教学目标: 1 能掌握观察人物的方法 2 能通过观察,用语言文字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再
现出来.写出独特感受。
教学内容: 1 观察感受人物的方法 2 观察感受与写作的训练
一、观察生活中的人物
巴金曾经说过,“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 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 悉的人,按照我亲眼所看见的人写出来的.”
葛郎台看到妻子的遗产之时,一定还有其 他很多动作很神情,但作者仅仅抓住了人 物的“瞪”“纵”“扑”“嚷”,为什么?
二、观察和感受
观察是感受的基础和前提,在观察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捕捉那些能引起我们共鸣,激 起我们感情涟漪的细节。
初中写作观察生活细节教案

初中写作观察生活细节教案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观察力和细腻感受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细节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细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细节的图片或场景,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生活细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引起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2.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细节的图片或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二、观察训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市场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细节。
2.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所观察到的细节。
3.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表达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写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生活主题,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要求学生以观察到的生活细节为基础,写一篇短文。
2. 学生写作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表达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生活细节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敏锐程度。
2. 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生活细节的练习,记录下自己认为有意思的生活细节。
2.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生活细节,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九年级作文教案3篇

九年级作文教案3篇九年级作文教案1:九年级作文教案与学案课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写真实、讲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
生活,需要我们去观察,生活更需要我们去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二、写作指导:(1)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取之不(2) 竭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
我们应努力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自己的写作欲望。
家事、国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写;亲朋、邻居、老师,随处可见,人人可叙。
生活丰富多彩,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作文就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二)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分析、培养观察能力,那是绝对不行的。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
法国大文豪莫泊桑也告诫我们:"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
"我们不仅要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进行联想,发现规律。
切忌浮光掠影、乘凉观月、茶后赏花式的观察。
积累是为了巩固观察结果而采取的行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把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以各种方式保存起来。
这些结果,可以进入人的记忆中,也可以用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
只有贴近生活,做有心人,文章才能写得内容丰富,感动读者。
(三)感悟生活,写出独特的文章。
观察离不开思考。
观察只能捕捉现象,而思考才能抓住本质。
假象也是事物的反映,但不是本质的真实反映。
就像河流底下的水在不停地奔流,而表面的泡沫却在回旋漂荡。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教案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意义。
讨论观察生活的好处。
分享一些观察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主体讲解:讲解观察生活的意义和好处,分享一些观察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第二章:观察生活中的细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讨论观察生活细节的好处。
分享一些观察生活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主体讲解:讲解观察生活细节的意义和好处,分享一些观察生活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
第三章:观察生活中的情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情感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感。
讨论观察生活情感的好处。
分享一些观察生活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感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主体讲解:讲解观察生活情感的意义和好处,分享一些观察生活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情感和理解。
第四章:观察生活中的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故事。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故事的发现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故事。
讨论观察生活故事的好处。
分享一些观察生活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主体讲解:讲解观察生活故事的意义和好处,分享一些观察生活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故事和创作。
《生活作文》教案

《生活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言1. 讲解生活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生活作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观察生活1. 教授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2. 练习观察并进行写作。
第三章:体验生活1.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生活实践活动,积累生活经验。
2. 练习体验并进行写作。
第四章:表达感受1. 教授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练习表达并进行写作。
第五章:修改润色1. 教授修改润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润色作文。
2. 练习修改润色并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生活作文的概念、要求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和写作练习。
4. 修改润色法:学生自我修改和润色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感受的能力。
2.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润色能力。
3.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时光的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1. 生活作文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生活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观察和体验素材:提供一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
3. 修改润色指南:提供一些修改润色作文的指南和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生活作文范文,引发学生对生活作文的兴趣。
2. 讲解生活作文的概念和意义,强调生活作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 教授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4. 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和体验,积累生活经验。
5. 教授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7. 教授修改润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润色作文。
《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作业设计方案》

《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是一门面向初中生的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观察生活,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宁表达能力。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从平时生活中发现素材,培养他们的写作灵感,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课程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流畅地写出自己的观察报告、散文或小说。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第一阶段: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教室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
- 给学生安置观察任务,让他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写作素材。
2. 第二阶段:写作技巧训练- 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修辞手法等。
-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3. 第三阶段:写作作品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报告或散文素材,创作一篇小说或散文作品。
-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增进他们的写作交流和提高。
四、作业设计方案1. 观察生活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进行观察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等内容。
2. 散文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报告或素材,写一篇散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小说创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根据观察生活的素材,创作一篇小说,包括人物设定、情节发展等内容。
五、评判方式1. 观察生活报告和散文写作将从内容质量、语言表达、结构完备性等方面进行评判,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小说创作将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评判,鼓励学生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的课程设计和作业安排,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生活感悟作文教案: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生活是一本厚重的书,其中不断涌现出点点滴滴的美好。
穿过许许多多的艰辛和曲折,我们渐渐有了领悟,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珍贵。
一、感悟生命回望往事,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美好和坎坷,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和人性。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会有大大小小的考验和挑战,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才能化险为夷,勇往直前。
无论生命有多短暂,我们都应该把它过得精彩,越过障碍的每一次旅程都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历程,以此来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感悟家庭在这个喧嚣繁杂的都市中,我们时常为工作和学业疲于奔命,忽略了最初的亲情和友爱。
但家庭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一片净土,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
回家的路上,打开门,看到在家的父母和孩子,听到欢快的吵闹和笑声,心中溢满了感恩和幸福。
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我们能够体验到一份真正的温暖和快乐,体现出了“家和万事兴”的深刻内涵。
三、感悟友情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朋友,有时在我们最孤独、最困难、最幸福的时候,也许只有他(她)能理解我们。
在我们时常过分强调自我、孤独无助的时代,珍惜和维护友情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个好朋友,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一块稳固的陆地,让我们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份安静,一份依靠。
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温暖和动力,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四、感悟工作在职场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够获得成功。
如今,人人都渴望成为优秀人材,但是成为优秀人材是需要经过锤炼的,时间越长,难度越大,需要我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困境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成功只是一种可能,但人心中的成长和变化却是一种真正的收获,而这种成长必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
五、感悟教育教育是一种庄严的事业,是为人类创造繁荣,创造希望的应有之义。
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培养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在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交替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更重的使命。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教案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观察力的培养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细节之美。
2.2 教学内容讲解观察力的培养方法,进行观察力训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滴之美。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观察力。
第三章:感悟力的培养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感悟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悟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感悟力训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感悟力。
第四章:观察与感悟的结合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观察与感悟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4.2 教学内容讲解观察与感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观察与感悟相结合的能力。
第五章:作文写作技巧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观察与感悟写出有深度、有感情的作文。
5.2 教学内容讲解作文写作技巧,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与感悟写出有深度、有感情的作文。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作文写作技巧。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观察与感悟在作文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6.2 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观察与感悟的重要性。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观察与感悟的能力。
第七章:小组互动与分享7.1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互动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作文教案与学案课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写真实、讲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
生活,需要我们去观察,生活更需要我们去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二、写作指导:(一)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
我们应努力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自己的写作欲望。
家事、国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写;亲朋、邻居、老师,随处可见,人人可叙。
生活丰富多彩,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作文就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二)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分析、培养观察能力,那是绝对不行的。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
法国大文豪莫泊桑也告诫我们:"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
"我们不仅要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进行联想,发现规律。
切忌浮光掠影、乘凉观月、茶后赏花式的观察。
积累是为了巩固观察结果而采取的行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把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以各种方式保存起来。
这些结果,可以进入人的记忆中,也可以用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
只有贴近生活,做有心人,文章才能写得内容丰富,感动读者。
(三)感悟生活,写出独特的文章。
观察离不开思考。
观察只能捕捉现象,而思考才能抓住本质。
假象也是事物的反映,但不是本质的真实反映。
就像河流底下的水在不停地奔流,而表面的泡沫却在回旋漂荡。
可见,光观察不思考,就会走向谬误。
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首先鼻息将自己“摆进去”。
不仅要仿佛看到、听到、触到、嗅到或尝到所描之物、所写之人、所绘之状,还要达到“神与物游”、“人与物合”的艺术境界,将自己的情感与由观察所得的感觉、知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达到“人文合一”的境地。
三、小结:“我手写我心”。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
我们应尽情地哭笑,尽情地歌唱,尽情地呐喊,用心谱写真情的乐章,体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三、随笔借鉴:(作者:无锡市第一中学吴静娴)(一)橘子妈妈来看我时,带了一大袋橘子。
由于学习紧张,一时竟忘了它。
今天突然想起:柜子里面还有一袋橘子呢!便赶紧翻箱倒柜,终于,在柜子的一角发现了它们。
可打开一看,袋子里已是“水漫金山”。
粘乎乎的汁液浸满了每个橘子,一股酸酸的气味扑鼻而来。
我用两只手指一个个地翻着,希望能找到“罪魁祸首”,斩草除根。
终于,在众多橘子的身体之下,发现了一只已不能算得上橘子的橘子。
它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丑陋的橘子了:深青色的斑点布满了它的全身,上面又爬满了白色的绒毛;除了旁边有一点橘子的本色外,其余部分都是一片恶心的荒凉,大概是由于所受压力太大,它已严重地变了形,汁液汩汩流出。
我满怀愤怒地看着它;它用它那可怜的怪样看着我。
我的心不由得软了。
也许,它是冤枉的,众多的橘子中,必须有一个在最下面,牺牲自己。
如果不是它,那总会有一个来代替它的位置。
也许,它也忍耐了好久好久,但终因上面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它已经到了无法再忍耐下去的地步,“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我还在看着它,但已不是满怀愤怒,而是同情与敬佩。
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可爱的人,就是这样默默地忍受着压迫。
(二)得意忘形之后电视里直播着世乒赛。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乒乓球所能带给我们的自豪感似乎少了很多——以前包揽全部冠军的韶华已经不在,老将连连失利,新手又似乎比较幼稚。
一言以尽之——无奈。
王励勤艰难地争夺着进入前四。
此时的形势对他来说简直是好到了极点——胜利势在必行:最后一局,10:6。
只要再赢一个球,对手只能望“前四”兴叹了。
可是,接下来的比分让我们由兴奋转为失望,然后是愤怒,最后只能是绝望了。
对手赢了,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刚才表现神勇的王励勤哪去了。
也许老天真的开了一个玩笑。
马琳也重蹈了王励勤的覆辙。
输了之后的他懊恼地用球拍打着自己的头,无奈。
中国乒乓在走着下坡路。
小球换成大球,五局三胜改为七局四胜,每局21球改为11球,一切都让中国选手感到非常的不适应。
刘国梁当上了教练,中国渐渐地被外国赶上了。
也许这样才能磨练中国人的意志:没有惊险的比赛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以前看世乒赛,总是抱着必胜的信念看的,这的确让我们很自豪。
但这样的比赛会让对手不感兴趣,我们也不感兴趣。
有人说,中国人的身体就适合打乒乓球,我却不这样认为。
以前中国的辉煌不只是因为身体,现在的失败也是。
中国的乒乓球仍是世界第一,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其他国家也正在进步,他们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比赛方式,他们在崛起。
现在,谁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谁就是强者,不论你以前有过多大的辉煌。
这就是竞争。
如果身边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敌人环视,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放松警惕,贪图安乐,不思进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出局。
现在,规则的改动给我们制造了无数个这样的敌人。
但愿我们在经过开始阶段的不适应后,恢复当年的“本性”,重新变得威风凛凛。
(三)非典与觉悟朋友:你可以放心地看这封信,因为我很健康,你不必担心这封信上会生长着SARS 病毒,对你的生命造成威胁。
当然,你也要确保我的安全,回信时别忘了量体温。
“非典”时期,你害怕吗?也许我是个胆小鬼,因为我时不时地会突然害怕我随时会失去这个世界,这个我如此习以为常的世界哪一天会不属于我——这决不是杞人忧天。
你被隔离了吗?有没有感觉自己失去了自由?如果是的话,那你会因此而烦躁、气愤吗?其实,你我同病相怜:不能回家,不能上街,不能出去……只能呆在学校。
的确很无聊。
那么就和舍友们来个“十日谈”吧!即使不是“十日”,“三日”、“一日”也行。
也许这会弥补你心灵上的空缺。
现在,你千万不要以裴多菲为榜样,吟着“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向“非典”公开宣战。
因为,不自量力往往是自取灭亡。
我不是在吓你,朋友,这只是一个同龄人的由衷的劝告。
朋友,鼓起勇气,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得了“非典”,它向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你的生命,在那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办呢?如果是我,也许,我会一下子看清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可能性原来非常有限。
你呢?你会感到痛不欲生,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还是冷静地对待一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在世上还该做些什么事,这些事对于你才是真正重要的。
你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诅咒你,朋友。
我只是想假设一下,用一个“非典”病人的眼光看一看世界,想一想倘若来日不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想做的事情是哪些,这将是我们更加善于看清自己的志向所在。
我相信,无论我们怎样爱惜健康,也不可能永久保住它,而健康的全部价值便是我们得以愉快地享受青春,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
最后,就用一首“诗”来祝愿你吧:月色浓浓如酒,春风轻轻吹柳;桃花开了许久,不知见了没有;病毒世间少有,切忌四处游走;没事消毒洗手,非典莫能长久;闲来想想好友,祝福幸福永久。
一个默默祝福你的人作于“非典”时期四、高考满分作文状元凉粉江苏省泰兴中学王晶评点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
听说,店主的儿子五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
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穷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既吃不饱,又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买,黑灯黑火的,找了张20元假钞给我。
”“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
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掇了条板凳坐下来。
这时我才抬头打量了她,四五十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嗯,高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的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了!“快要高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
”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老母鸡生的那几个蛋塞给我,而我知道,为了本人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趟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
我出于好奇,跑去看。
只见一锅滚烫的热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上顿时烫得通红……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
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高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两菜。
”回校后,我就把那假币撕掉。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评语]文章中一波三折的心灵波动与丝丝入扣的情节相结合,在从容而又似乎平实的叙事中显示出来,体现出了真诚、淳朴、自然的魅力。
然而,作者的目光其实是异常敏感的,总是带着心灵的热力与亮度来抚摸与把握动人心弦的细节。
假如没有对于店主手臂上那些热毒疹的发现,没有对于凉粉制作艰辛过程的描写……那么文章触及灵魂的力量就将丧失许多。
因此,重要的是还是要用心灵的眼睛去上下求索、洞察外在与内在的隐微之处,情节才能展现为情感、情意、情思之节奏,心灵之节律。
如果光观察不积累,就赞美未免开花不结果,多姿多彩的生活就会成为过眼云烟。
备课资料:"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如是说。
没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没有对江边夜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非入山甚深者,就写不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