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工资计算方法
计时工资的四种计算方法

计时工资的四种计算方法计时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一种薪酬方式,适用于弹性工作制下的员工,如小时工、临时工等。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四种:工时计算法、日工计算法、月工计算法、年工计算法。
1.工时计算法:工时计算法是最常见的计时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员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工资,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此方法灵活适用于小时工、临时工等工作岗位,根据工作时长计算工资。
例如,一名小时工每小时的工资为10元,他每周工作20小时,那么他的周工资为200元(10元/小时×20小时)。
2.日工计算法:日工计算法是按照每天工作的时间来计算工资。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灵活的工作制度,比如独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等。
他们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根据实际工作的天数计算工资。
例如,一名自由职业者一个月中有20天工作,每天的工资为200元,那么他的月工资为4000元(200元/天×20天)。
3.月工计算法:月工计算法是以每月固定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
适用于一些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岗位,如全职员工。
将每月的预估工作时间乘以小时工资来计算工资。
例如,一名全职员工每月工作40小时,每小时的工资为100元,那么他的月工资为4000元(100元/小时×40小时)。
4.年工计算法:年工计算法是以每年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
通常适用于年薪制的员工,包括一些高级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
根据合同约定的年度工作小时数来计算工资。
例如,一名年薪制员工每年工作2000小时,年薪为20万元,那么他的年工资为10万元(20万元/2000小时)。
综上所述,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工时计算法、日工计算法、月工计算法、年工计算法。
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可以保证员工的工资合理、公平地计算,并为企业和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薪酬激励体系。
月标准工时,计件,计时工资的计算

一、月标准工时是多少?日工资和小时工资如何折算?《劳动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二、计时、计件工资如何计算1、怎样计算计时工资?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考勤记录和有关制度计算的。
具体计算过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其中: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记录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标准工资除以30天,即: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资。
2、怎样计算计件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
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公式

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是一种常用的工资计算方式,它通常根据员工每月工作的总时间来计算工资。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更加公平地对待员工,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报酬。
本文将介绍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的相关公式及其应用。
一、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公式在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中,通常会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员工的工资:小时工资= (月工资基数/ 月工作总时间)× 计薪工时月工资基数是指员工月工资的基础数值,通常是员工协商工资时确定的薪酬水平;月工作总时间是指员工在一个月内实际工作的总时间;计薪工时是指员工按照工作时间表计算出的实际薪资计算单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的具体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假设某员工的月工资基数为8000元,月工作总时间为160小时,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该员工的小时工资为: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组织中,例如工厂、商店、餐饮行业等。
这种计算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员工的工作量和贡献,确保员工得到公平的报酬。
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设置月工资基数和月工作总时间,企业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提升整体企业绩效。
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是一种有效的工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公平合理地对待员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希望企业可以认真考虑并应用这种方法,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
第二篇示例:在现代社会中,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公式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员工薪酬计算的标准。
这种制度不仅更好地保障了员工的权益,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制度。
综合工时制小时工资计算是一种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工资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员工的工资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来计算的。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21.75天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月计薪天数,无论某个月您的实际上班天数大于21.75天(如7月份、8月份)还是小于21.75天(如10月份、春节所在的那个月),月计薪天数都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
这个21.75天只是为计算加班工资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并不是平时计算月工资用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不同情况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如下:1、工作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150%;2、休息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200%;3、法定休假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300%。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加班工资中所指的工资到底包含哪些呢?1、有约定从约定:对于计算的基数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里协商约定,只要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
所以,下次与公司是签合同的时候,别忘了谈谈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喔。
2、集体合同来约定:如果你怕自己和老板谈加班工资开不了口,那签订集体合同最好了,大家一起和老板“谈价”。
只要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执行。
3、没有约定看法定:如果你没有和老板讲清楚,可以适用法律的规定。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当然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按最低工资计算。
注意加点工资和加班工资是分别按小时和天计算的,以下小时工资和日工资的计算方法。
小时工资:日工资除以8小时。
日工资:月基本工资/20.92×加班天数×1.5或2或3计件工资:计件单价×1.5或2或3。
综合工时工资: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一律按150%执行。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公式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公式以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公式为标题。
一、引言小时工资计算方法是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确定劳动者工资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确计算小时工资不仅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和预算成本。
本文将介绍小时工资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计算公式。
二、小时工资计算公式小时工资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小时工资 = 月工资 / (月工作小时数 - 月休息小时数)。
其中,月工资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所得到的工资总额,月工作小时数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实际工作的小时数,月休息小时数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休息的小时数。
三、月工资的确定月工资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劳动者的职位、工作经验、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等。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劳动者的月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月工资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四、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月工作小时数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实际工作的小时数,其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工作制度: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制度来确定月工作小时数,如标准工时制、综合计时工时制等。
2. 试用期:在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内,劳动者的月工作小时数可能与正式员工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加班工时: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有加班工时,应将加班工时计入月工作小时数中。
4. 年假、病假等特殊假期: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月内请假,需要根据请假的具体天数和小时数来调整月工作小时数。
五、月休息小时数的计算月休息小时数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休息的小时数,其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法定休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法定休假天数需要转换成小时数,并计入月休息小时数中。
2. 年假、病假等特殊假期:劳动者在一个月内请假的小时数需要计入月休息小时数中。
3. 用人单位额外休息安排:如果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对劳动者进行额外的休息安排,需要将休息的小时数计入月休息小时数中。
工时管理与工资计算方法与技巧

工时管理与工资计算方法与技巧武汉普天洲际宜通电源有限公司朱艳2016-10-14一、应劳动时间与计薪时间1、应劳动时间一年按365天、52周计,一天按8小时计,按标准工时制,劳动者一年内应向单位提供的劳动时间如下:365-52*2-11=250(天)(365-52*2-11)*8=2000(小时)其中:11天表示7个节日。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1天,五一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
平均月应工作小时数:2000/12=166.67平均月应工作天数:250/12=20.832、计薪时间11天7个节日为带薪假日,休假也照发工资。
一年按365天、52周计,一天按8小时计,按标准工时制,劳动者计薪时间如下:劳动者一年内应向单位提供250天劳动,但应按261天计薪。
365-52*2=261(天)劳动者一年内应向单位提供2000小时劳动,但应按2088小时计薪。
(365-52*2)*8=2088(小时)归纳如下:二、工时管理工时制有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时制、不定时工作制。
值班工时制属于标准工时制的变体。
标准工时制是一切工时制的基础和衡量标准。
1、标准工时制注:延长的工时要给加班费,按日计算,一月至少发放一次。
例1:上午班:9:00-12:00(3小时)下午班:13:30-16:30(3小时)晚班:18:00-20:00(2小时)周一至周五上班,周六、周日休息。
或周三至周日上班,周一、周二休息。
例2:上午班:8:00-12:00(3.5小时)下午班:13:00-17:30(4.5小时)周六、周日上班,周一至周五轮休2天。
(公司可实现不间断生产)例3:上午班:8:00-12:00(3.5小时)下午班:13:00-17:30(4.5小时)周一至周六上班,周日休息。
周六按2倍工资算加班费。
例4:上午班:8:00-12:00(3.5小时)下午班:13:00-17:30(4.5小时)周二至周日上班,周一休息。
各种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各种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加班费是指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长,雇主需要按照法定要求给予员工相应的加班费。
根据不同的工时制度,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下面将介绍各种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标准工时制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的工时制度。
在标准工时制下,员工每工作超出40小时的时间,按照加班时间的1.5倍支付加班费。
例如,员工在一周内工作45小时,其中超出40小时的加班时间为5小时。
那么他的加班费计算方式为:5(加班时间)×1.5(加班费系数)×单价(正常工资的1/小时)。
2.弹性工时制:弹性工时制是指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弹性可调整,例如,员工可以选择每天的工作时间为7小时、8小时或9小时等。
在弹性工时制下,通常会设定一个周累计工时,例如,一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不能超过40小时。
在弹性工时制下,当员工所累计的工作时间超过设定的周累计工时,超出部分被视为加班时间,需要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与标准工时制相同,即每小时工资的1.5倍。
例如,员工一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为42小时,其中超出40小时的加班时间为2小时。
那么他的加班费计算方式为:2(加班时间)×1.5(加班费系数)×单价(正常工资的1/小时)。
3.计件工时制:计件工时制是指根据员工的产量或完成的任务数量来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在计件工时制下,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速度控制工作时间。
在计件工时制下,根据劳动合同或规定,通常会规定员工每完成一定数量或产量的任务后,可以获得一份固定的工资。
在这种制度下,不论员工工作多长时间,只要达到了完成任务的要求,就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加班费。
4.联动工时制:联动工时制是指员工与雇主签订的根据社会生产和员工重复担任同一工序工作而制定的工时制。
在联动工时制下,员工的工作时间会随着一些指标(如产量、销售额等)的变动而变动,以实现工时与产出的联动关系。
在联动工时制下,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计算方式与标准工时制相同,即每工作超出40小时的加班时间按照1.5倍支付加班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工时工资计算方法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工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一、法律定义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天/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计薪天数
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天
适应加班工资的核算及补偿
加班工资=月薪÷×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出勤天数比例=(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法定休假日休息,否则另算加班费。
4、计薪日
计薪日是指出勤天数及法定假日,平时休息、周末休息不计工资,不属于计薪日
二、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的工资计算
工资=月薪÷×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或 =月薪÷(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实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例:某员工月工资2100元,6月份出勤19天,法定假1天休息,则工资为:月薪=2100/(20+1)*(19+1)=2000
2、加班条件下的工资计算
A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8天,月休2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2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10*+1250/*12*2=元
B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0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5*+1250/**2=元
C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8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0*+1250/*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