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低渗致密气藏凝析气藏开发的难点及其对策1
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压裂技术研究

套保护技术系列对致密砂岩气层损害的特殊关键问题 ,如黏土矿 物微结构稳定性 、应力敏感性评价标准 、水相 圈闭损害 、裂缝屏 蔽暂堵数学和物理模型等方面认识得到深化 ,揭示了定向钻井致
密 气 层 损 害特 性 。形 成 了原 地 裂缝 宽 度 预 测与 评 价技 术 系 列 、 裂缝 性 储 集层 敏 感性 评价 方 法 、裂 缝性 应 力敏 感 储集 层 损 害矿场
井 、完井 保 护技 术 方案 ” 。 经过 “ 八 五 ” 以来 的3 轮 国 家项 目攻关 ,深 井 钻井 和 钻 井 液
( 2) 透镜体 。透镜体在低渗致密砂岩 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如 何准 确 确 定透 镜状 砂 层 的大小 ,形态 ,方 位和 分布 是 能 否成 功 开 发这 类气 藏 的 关键 。
评价技术 、系列裂缝性储集层保护处理剂 、裂缝性储集层屏蔽暂 堵技术 、裂缝性储集层优化射孔技术 、保护裂缝性储集层射孔液
2 致 密气 藏 压裂 的 技术 现 状
2 . 1 裂缝 性 致 密砂岩 气藏屏 蔽 暂堵 钻 井及 完井保 护 配套技 术
在钻井 、完井 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天然裂缝 ,以屏蔽式 暂 堵技术思想作指导 ,研究地下裂缝参数变化规律 ,评价裂缝性致 密砂岩的敏感性和损害规律 ,建立适用于裂缝性储集层特点的钻
( 1 ) 单井控制储 量和可采储 量小 ,供气范 围小 ,产量低 ,
递 减快 ,气 井 稳产 条 件差 。
( 2) 气井的 自然产能低 ,大多数气井需经加砂压裂和酸化 才能 获得 较高的产量或接近 工业气井 的标准 。投产后的递减率
高。
的5 7 %陆上主要集中在 中西部松辽 、渤海湾、四川 、塔里木 、吐
分 析 、室 内评价 、矿场 评 价 、工 作液 制备 和钻 井 、固井 、完井 配
致密低渗气田开发配套技术气藏工程研究(net)

致密低渗气藏开发配套技术气藏工程研究摘要:截止2008年底,低渗气藏占中国石化动用地质储量的61%,产量的73.8%,是中国石化的主要气藏类型,也是研究的重点。
但由于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地质特点,给气藏工程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在大牛地气田开发过程中,针对低渗气藏渗流机理、试井解释、产能评价、动态分析和气藏开发对策等气藏工程问题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形成了气藏工程方面相关的配套技术,对我国低渗致密气藏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渗 渗流机理 产能 动态分析大牛地气田是中石化已投入开发的最大规模气田之一,其低渗、低产、低丰度的特点,给开发带来了挑战,相关的气藏工程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1)气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有无应力敏感性?用什么试验方法评价?对气井产能影响有多大?(2)低渗气藏有无启动压力?对气井产能有多大影响?(3)气井压裂建产,不稳定试井解释时,储层流体渗流长期表现线性流特征,储层物性怎么确定?边界如何确定?(4)由于储层低渗,单层产能测试二项式反向,怎么解释?(5)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气井产量差异大,配产难,动态分析怎么做?(6)选出富集区后,多层开采是否可行?用什么样的井网等开发对策?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1 低渗储层渗流机理实验 1.1应力敏感实验储层应力敏感性是指储层对所受净上覆压力的敏感程度,一般指储层有效渗透率随净上覆压力的变化程度。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储层应力敏感性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但实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评价结果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储层条件。
作者在文献[1] 提出了变压差应力敏感试验方法,适用于致密低渗气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评价,来模拟流体压力变化和基质膨胀对渗透率的影响。
1.1.1实验结果及认识17块岩样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渗储层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应力敏感。
随着驱替压差的不断增大,渗透率逐渐减小,在驱替压差为2MPa 左右时,渗透率损害程度最大;驱替压差大于6MPa 后,渗透率变化很小。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难点及攻关建议重点

第33卷第1期开发工程・1・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难点及攻关建议———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余淑明1,2刘艳侠1武力超3贾增强4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气田开发处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余淑明等.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难点及攻关建议———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天然气工业,2013,33(1):‐.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上、下古生界两套气藏,地质复杂程度高,非均质性强,大规模运用水平井开发的实践虽然形成了相关的配套开发技术,基本上实现了低渗透气藏的高效开发,但未来提升单井产能的技术攻关方向仍不明确。
为此,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上古生界气藏和以靖边气田为代表的下古生界气藏作为研究对象,对282口水平井从构造、沉积、储层、地震、钻井、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研究。
结果表明:长庆气区已形成的储层预测及精细描述技术等5项特色水平井技术系列是有效、实用的,但仍面临着3项急需攻克的瓶颈难题,可以从储层定量表征、小幅度构造识别及描述、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及提高采收率、水平井改造技术攻关、降低开发成本新策略等5个方面共17项技术措施入手进行攻关,以进一步降低低渗透气藏开发风险并提升单井产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砂岩碳酸盐岩开发技术现状攻关建议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3.01.001XuShuming,LiuYanxia,WuLichao,JiaZengqiang(1.SuligeGasFieldResearchCenterofChangqingOilfieldCompany,PetroChina,Xi'an,Shaanxi710018,China;2.StateEngineeringLaboratoryofLow‐permeabilityOil&GasField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Xi'an,Shaanxi710018,China;3.GasDevelopmentDepartmentofChangqingOilfieldCompany,PetroChina,Xi'an,Shaanxi710018,China;4.SouthSuligeOperationCompanyofChangqingOilfieldCompany,PetroChina,Xi'an,Shaanxi710018,China)1,2134Technicaldifficultiesandproposedcountermeasuresindrillinghorizontalwellsinlow‐permeabilityreservoirs:AcasestudyfromtheOrdosBasinNATUR.GASIND.VOLUME33,ISSUE1,pp.‐,1/25/2013.(ISSN1000‐0976;InChinese)Abstract:TheOrdosBasincontainstwokindsofgasreservoirslyingrespectivelyintheUpperandLowerPaleozoicformations,andtheyarebothfeaturedbycomplex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greatheterogeneity.Althoughtherehavebeentechnicalknow‐howtosupportthelarge‐scalehorizontaldrillingsforhighlyeffectivedevelopmentoflow‐permeabilitygasreservoirs,thewayofimprovingsinglewellproductionandpossiblefurtherEORstimulationtreatmentof282wellslocatedrespectivelyontheSuligeGasFieldrepresentingtheUpperPaleozoicgasthreetechnicaldifficultiesremainedunsettled,which,however,canbetackledformitigatingtheriskinthedevelopmentoflow‐permeabilityremainsunclear.Inviewofthis,anoverallstudywasmadeofthestructures,depositions,reservoirstrata,seismicfeatures,drillingfeaturesreservoirsandontheJingbianGasFieldrepresentingtheLowerPaleozoicgasreservoirs.Theresultindicatesthatthe5acquiredtechniquesforhorizontalwellsontheChangqingGasFieldsuchasreservoirpredictionandrefineddescriptionareeffectivelyviable,buttherearestillreservoirsandimprovingsinglewellproductionbyutilizing17techniquesinthefollowingaspects:thereservoirquantitativecharacterization,zontalwells,thehorizontalwellreconstructingtechniques,andthenewstrategiesofcuttingdowndevelopmentcost.caldifficulties.theidentificationanddescriptionoflow‐amplitudestructure,themeasuresofoptimizingthepatternandenhancingtherecoveryrateofhori‐Keywords:OrdosBasin,horizontalwell,sandstone,carbonaterock,development,existingtechniques,advicesontacklingtechni‐作者简介:余淑明,女,1959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科研和管理工作。
低渗透性气藏试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低渗透性气藏试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谭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4期[摘要]低渗油气藏由于三低特征、多层性、现场工艺技术、多相流体等因素影响,在试气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对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提高低渗气藏试气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低渗透气藏试气技术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305-011、存在的问题1.1 关井方式由于“三低”(低产、低渗、低孔隙)气藏试气工艺技术的复杂性,试气后一般采用地面关井方式测取储层压力恢复资料数据。
由于井筒容积大(尤其是在139.7 mm套管内下入压力计进行测试),储层物性差,早期井筒储集持续时间长,地层特征往往被掩盖或推迟出现,有时至测压结束也反映不出有关储层的动态压力变化特征,实际测取的只是井筒内的压力变化。
这样也就无法利用实测试井资料对地层进行系统评价,达不到认识产层的目的。
1.2 井筒容积的影响采用井口关井方式,直接在套管内(139.7 mm)下测试仪于油层中部,则人工井底到井口的井筒容积相当大。
对于“三低”气井,关井后井筒内压力与地层压力要达到平衡,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
此时持续关井20~30 d录取到的试气资料有可能只反映井筒内的压力变化情况,未测取地层径向流动和目前地层压力,从而无法定性定量对储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1.3 生产管径大小对于一口特定的井,在某一稳定产量条件下,气井产量、携液能力不但与井口油嘴大小有关,而且与生产管径大小有一定关系,即生产管径大,气体流速小,携液量也相对小,从而导致井底积液形成,影响油气产量和流动压力的稳定。
1.4 地面气产量的确定当气井伴有凝析油或水生产时,为了保证井筒内流体稳定持续流动,井口产量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携液能力,否则就会造成井底积液,引起井筒内相态分离严重,导致井底压力不稳定,使试井资料失真而无法正确确定井的产能及产能方程。
深层致密凝析气藏可动用性分析及开发技术对策

深层致密凝析气藏可动用性分析及开发技术对策王乐之;王海霞;戚志林【摘要】There are a series of low‐permeability deep condensate gas‐reservoirs in Dongpu depression . Although this category of gas‐reservoirs are hard to be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ir low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ive high‐quality gas reserves in somewhere of the reservoirs which can be produced efficiently .In view of this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ffective way to exploit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is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lative high‐quality reserves in these gas‐reservoirs and to develop these reserves first .Based on B55 Block as a typical example , the standard on how to classify the available reserve of this category of gas reservoirs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parameter of energy storage coefficient and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boundaries study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available reserves in B55 block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technology strategies which mak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oute for such gas reservoir .% 东濮凹陷发育一系列深层致密凝析气藏,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开发效果和效益差,开发难度大。
凝析气藏储层污染及解除方法和现状

凝析气藏储层污染及解除方法现状报告摘要:对低渗低产凝析气井,水锁和反凝析伤害尤为严重。
对于致密低渗透凝析气藏,一般需要通过水力压裂措施才能进行有效开发,但是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表明,在油气藏压裂作业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水基流体的滤失,特别在低渗透非均质储层或衰竭式低渗透油气藏中,压降常常与毛管力在数量级上大小相当。
此时,气藏产量下降。
这是由于液体持续地滞留导致产生水锁伤害及液体没有完全返排。
压裂液的滤失造成在沿裂缝区域形成高含水饱和度带,减少了侵入地带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形成压裂过程中的水锁伤害,同时在低渗透凝析气藏进行压裂后,压力急剧下降,在达到露点压力以下时会在裂缝面处出现反凝析液。
进而引起裂缝面处的污染,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急剧下降。
因此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水锁是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开发必须解决的难题。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污染、水锁伤害对气井生产、气藏采收率等产生严重影响。
调研了国内外文献,详细阐述了反凝析和水锁效应机理,提出了各种解决此两种伤害的方法,并提出在注气吞吐前先注入一个有限尺寸的甲醇溶液前置段塞来解除反凝析和水锁产生的地层堵塞,以改善注气吞吐,提高凝析气井产能的效果,该方法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
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高渗储层均可能由于反凝析和水锁的存在而严重影响气井产能;高临界凝析油流动饱和度和高含水饱和度导致反凝析影响严重。
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反渗吸水锁的主要机理是延缓反凝析出现和加速反凝析油和地层水的蒸发;凝析气注入可反蒸发凝析油中的重烃;注甲醇可有效解除反凝析油和水锁的双重堵塞。
将向近井带注入化学溶剂、注气和加热等方法结合起来。
关键词:凝析气井;反凝析堵塞;水锁;一、近井地带反凝析、反渗吸伤害1.反凝析伤害机理在凝析气井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压力的不断下降,当压力下降到低于露点压力时,就会引发反凝析现象,发生反凝析伤害,从而进一步加剧近井地层的堵塞和伤害,导致凝析气井产能的进一步下降。
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致密气开发是当前页岩气开发的重要领域,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针对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主要问题包括压裂效果难以评估和生产井产能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优化压裂设计与施工以及加强井筒管理与维护的对策。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致密气开发的效率和产能。
在总结部分,我们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密气开发问题的解决对提升我国页岩气开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致密气开发,问题,对策,压裂效果,生产井,产能,优化设计,施工,井筒管理,维护,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致密气开发是近年来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逐渐枯竭,对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发重要。
而致密气指的是储层孔隙度小、孔隙连通性差的气藏,具有气体吸附和解吸的特性,开发难度较大。
在致密气开发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压裂效果难以评估、生产井产能低下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开发效率和成本控制,还可能影响到整个气田的开发效果。
为了应对致密气开发过程中的种种挑战,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优化压裂设计与施工、加强井筒管理与维护等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并最终实现气田的稳定产出。
对于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致密气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我国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1.2 目的致密气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开发勘探到的致密气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量的稳定提升。
通过致密气开发,可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也能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致密气开发的目的还在于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开采技术体系,提升我国在油气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1 低渗透 油藏 注水开 发现 存 问题
对石 油化工油 藏注水 存在 的问题加 以分析 是解决 注水 开 发过程存在 问题 的首要环节 , 应对具 体问题 具体分析 , 并采取合
理的措施对产生问题加 以解决。 下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 注 水 的水 质存 在 一定 问 题 。 注 水 水 质 问题 主 要 包 括 以下 两方 面 : 一 方面 , 固体悬 浮物和 含 油量超 过 相关 规定 。 固体 悬浮 物 主要 指 水 中包 含一 些 不溶 性 的 杂 质 , 例如 : F e S 、 F e , 0 、 硫酸盐 、 细 沙和土 粒 ; 含油 量主要 指水 中有一些 残 留的 石 油。 如果水 质 中的含油量 相对较 高时 , 其 中残 留的石 油会 在 定时 间内 汇聚成油 滴 , 油滴将 岩石 中的孔 隙堵 塞 , 形成 了附 加 压力 , 导致 管道 内的压 力不 断升高 , 这 种情 况非常 容易发 生 爆炸, 对工作 人 员的生命 安全造 成 了严 重 的威胁 。 如 果水 质中 的 固体 悬浮物相 对较 多时 , 一些 细沙或 者土 粒会被 过滤 出来 , 会 残留在管 道壁上形成污 染区域 , 并且一些滤 饼会使储 层的流 通 孔道 出现堵 塞的情况 , 使油层 的吸水量大大 降低 。 另一方面 , 水垢 问题 。 当注入水 质的物质含量 和地下水 质的物质含量 存在 定差 异时 , 因为 两者不 能更好 的进 行配伍 经常 会形成 水垢 。
苗杰( 延长油 田股 份有 限公 司子长 采 油厂 , 陕西 延安 7 1 7 3 0 0 )
摘要 :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低渗透油藏占开发总油藏的比例较 大, 并且逐年增加 , 低渗透油藏开发主要使 用注水开发的方法 , 但是在低 渗透油藏注水开发 过程 中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 , 此篇文章对现 存 问题进行分析 , 并且针 对相应 的 问 题提 出 了 解 决措施 , 希望对我 国 石 油企业有 一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气藏属异常高压气藏,原始地层压力高达 53.4~57.8MPa,但产能低,生产压差大,在24~ 34.3MPa间,平均单井自然产能仅1×104m3/d,采 气指数300~400m3/dMPa。 试采结论是香四气藏储量大,而自然产能低, 要提高单井产量,必须对气藏进行深度改造。
总57页第22页
1)
-孔隙结构主要特征 ①一般这类储层孔隙有粒间孔隙、次生孔隙、微 孔隙和裂缝四种基本类型。粒间孔隙愈少,微孔隙 所占比例愈大,渗透率就愈低。低渗致密砂岩受后 生成岩作用影响明显,它以次生孔隙(包括成因岩 作用新生的孔隙和经改造后的原生孔隙两部分), 并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微孔隙。 ②不论何种成因,不论其性质有何差异,这类砂岩 都具有孔隙连通但喉道细小的特征,一般喉道小于 2μm。 ③泥质含量高,并伴生大量自生粘土,这是低渗 致密砂岩的又一明显特征。
总57页第23页
第三阶段——引进NOWSC和哈里伯顿公司技术(1991~ 1995) 三口井均施工成功,但未能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 与此同时,四川石油管理局也开展了系列研究和评价。 1998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引进了14台压裂装备,并进行 国内配套工作,储、运、配、供、注及施工控制能力 有了大幅度提高。1997年美国安然公司总承包了川中 合作区块的储层改造工作。
总57页第6页
2)储层特征
低渗致密砂岩主要特征是: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 和高含水饱和度。 (1)非均质性强 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一般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 储层物性在纵横向的各向异性非常明显,产层厚度 和岩性都不稳定,在很短距离内就会出现岩性、岩 相变化甚至岩性尖灭,以至在井间无法进行小层对 比。 (2)低孔低渗 孔隙结构研究能揭示储层内部的结构,它是微观 物理研究的核心,这类储层的孔隙结构主要特征是 总57页第7页 孔隙类型的多样、孔喉半径小和泥质成分多。
总57页第20页
-四川八角场气田香四气藏压裂情况
概况:位于四川省中部,1974年2月开始勘探,
1981年4月投入开发,香四气藏为其主力气藏。 低渗致密气藏,1993年在中部30km2范围计算的天 然气控制储量为234×108m3,气藏自然产能低,生产 压差在24~34.3MPa之间,平均单井产量仅1×104m3/d, 为典型的难采储量。 构造平缓、完整、形态简单,闭合高度155m,闭合 面积181.5km2。 储层孔渗物性差,孔隙度1.0~15.7%,平均8.3%, 渗透率0.05~2.5×10-3μm2,平均0.507×10-3μm2, 储层含水饱和度高,平均59.2%。储层内分布少量微 细裂缝,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该储层属强水敏性储 层。 总57页第21页
总57页第26页
(3)施工参数优选 进行单井模拟和用压裂模拟器确定有效裂缝 长度与施工规模的关系,进而与压后产量变化 关系,此外,还优化注液排量、注液程序,用 最少注入量和最小投入获得有效裂缝长度。 (4)测试压裂及其对施工方案的校正 破裂压力、闭合压力、液体在地层中的滤失 系数是施工优化的关键参数。为降低施工风险, 尽可能减少前置液用量,在每口井加砂压裂前 都进行测试压裂,根据这些资料处理结果来修 正加砂压裂施工方案。
总57页第13页
(6)气藏构造、物性、含油气性和油气水分布的 三维显示。
(7)开展测井系统的适应性试验,提高测井解释 水平及解释模型的建立。
(8)通过露头观察、定向岩心、应力大小及方向 分析,来预测水力压裂裂缝方位。 (9)用三维地震、垂直地震剖面和井间地震等方 法进行砂体的预测。 (10)综合评价这类气藏开发的可行性。
总57页第9页
2、低渗致密气藏的开发特征
1)单井控制储量和可采储量小,产量低,递减 快,气井稳产条件差。 2)大多数气井需经加砂压裂和酸化才能获得较 高的产量或接近工业气井的标准。但随之而来的 是投产后的递减率高。 3)主力气层储量动用充分,而非主力气层,储 量基本未动用,多为长井段多层合采,因此层间 矛盾更加突出。
总57页第14页
4)气藏工程分析技术
渗流机理这个重大理论问题(非达西流,气体 滑脱,“启动压力”和临界流动压力梯度等), 仍需开展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实验。试井方法也 仍待完善和发展。
总57页第15页
5)低渗致密气层的压裂改造技术
以美国为例,自1981年以来所钻的井有35 ~ 40% 都必须实行大型的水力压裂,使气井增产气量达到 40 ~ 57%。1978年休斯顿米切尔能源公司在德克萨 斯州贝克奥恩一号井进行巨型压裂,泵入1150t砂子 和4600m3压裂液。美国前安然公司在四川八角场香 四气藏的加砂压裂和长庆气田压裂改造的经验都值得 引起我们的重视。
总57页第4页
1、低渗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
1)构造特征
(1)断层 断裂活动引起一系列构造、地层的变化,改变 储层埋藏条件,引起流体性质和压力系统的变 异。 (2)透镜体 准确确定透镜状砂层的大小、形态、方位和分 布,是能否成功开发这类气藏的关键。
总57页第5页
(3)裂缝 低渗致密储层只要能与裂缝搭配,就能形成相对 高产的储层,对裂缝的系统研究是开发这类气藏的 重要课题。裂缝主要对油气渗流作贡献,裂缝孔隙 度一般不会超过2%。根据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在 一定埋藏深度下,天然裂缝在地下一般呈闭合状态, 缝宽多为10—50μm,基本上表现为孔隙渗透特征, 这些层不压裂往往无自然产能。
总57页第25页
(2)压裂液及支撑剂的优选
由于储层敏感,所以对液体配方、药品采购、 配液用水及配液过程严格把关。经反复筛选评价, 选定万庄分院的瓜尔胶压裂液配方,压裂液添加 剂均在国内选购,严把采购质量关。适当降低粉 剂浓度,进一步降低液体对储层的伤害。最后选 定美国Carbo公司的高强度陶粒作支撑剂。
Hale Waihona Puke 总57页第27页(5)建立施工保证体系 施工保证体系包括:优质施工装备配置,施工用 水水质控制,压裂液罐及其清洁处理,压裂液添加剂 质量控制及压裂液配置全过程质量控制,供液、供砂、 泵注和施工监控。 采用新引进的压裂设备HQ2000型压裂泵车10台, 总功率2×104HHP,FBRC 100ARC混砂车1台, FRACVAN仪表车1台,装备额定压力107MPa,注液 排量10m3/min,装备可对注液排量、支撑剂浓度及各 种添加剂加入浓度实行自动控制。改善压裂液供液管 汇,采用12”总管和6”支管,保证供液能力达到 10m3/min,并保持供液压力恒定。200m3立式砂罐供 支撑剂,保证连续供砂能力大于10t/min。使用TSI公 司井口保护器,泵注时采用3根3〞高压管汇进井口。 施工监控主要依赖于FRACVAN仪表车。
总57页第2页
◆重点介绍五项建议技术措施,即:深度压裂 改造技术,凝析气井井筒和近井地带积液的处理 技术,开发后期低于最大凝析压力条件下的注气 技术,低渗致密凝析气藏多孔介质油气体系相态 分析技术和某些气藏工程分析技术。
总57页第3页
一、低渗致密气藏的地质特 征和开发特征
根据我国标准,有效渗透率>0.1×10-3μm2(绝对 渗透率>1~20×10-3μm2)、孔隙度>15%为低渗气藏, 有效渗透率<0.1×10-3μm2(绝对渗率<1×10- 3μm2)、孔隙度<10%为致密气藏。中国深层 (>3500m)天然气资源量为21.66×1012m3,占全国天 然气总资源量的57%,陆上主要集中在西部。 对已开发的这类气藏,如何改善开发效果,发展先 进实用配套的技术,对我国天然气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产作业改造简史
第一阶段——酸化解堵(1986年以前) 每井注入酸量3~18.7m3,浓度11~15.1%,平均 泵压40MPa,排量150L/min,效果不明显。 第二阶段——加砂压裂(1986~1990) 1987年相继在角46井、角13井进行大型加砂压裂, 当时受井身条件和施工装备限制,最大注液排量 仅达到2.5~3m3/min。
总57页第10页
4)一般不出现分离的气水接触面,大多产水不大, 但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很高,一般为30 ~ 70%,通常 以40%作为估算储量的下限。因此井筒积液严重,常 给生产带来影响。 5)气井生产压差大,气藏单位地层压降产气量小。 由于生产压降大,井口压力就较低,所以,可供利 用的压力资源就有限。 6)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大,毛管压力曲线都为细歪 度型,细喉峰非常突出,喉道半径均值很小,排驱 压力很高,这些特征对于气体渗流规律产生很大的 影响。而在低渗致密储层中气体渗流特征与油藏油 的渗流特征有相似之处,存在着“启动压力”现象。
总57页第18页
二、几项具体建议技术
总57页第19页
1
深度压裂改造技术
没有压裂改造,绝大部分低渗气井就没有工业产 量,它是开发低渗气藏凝析气藏的关键性技术。 美国前安然公司虽已爆发丑闻而倒闭,但在四川 八角场气田低渗致密香四气藏的深度压裂改造仍给 我们很多的启示,它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增强我们 对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信心。(参见中国石油对外 合作经理部四川潘正富文章,2000.7)。
总57页第24页
2)安然公司的储层改造方案其主要技术要点
(1)气层保护及井的工程条件准备
该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从钻井液、完井 液的优选、作业用水水质的控制到钻井、完井全 过程的监控,无不贯穿着气层保护这一宗旨。对 压裂用水最后确定高价购买生活用水作为施工用 水。在三口施工井都选了大通径管汇注液,采用 井口保护器对井口装置实施保护,这样为大型加 砂压裂创造了良好的井筒和井口工程条件。
总57页第11页
3、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十项配套 工艺技术
1)钻井、完井和气层保护技术
如采用“特低固相”钻井液,达到低固相、低 密度、低粘度和防塌、携砂能力强的要求。要 防止在压裂改造过程中对气层的污染。
2)优化射孔技术
如采用负压射孔、深穿透射孔。
总57页第12页
3)气藏描述技术
其核心是寻找有经济价值的高产富集区,优先投 入开发。其它的措施可列举以下方面: (1)用岩矿分析、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方法和手段 确定岩土矿物成分、含量和产状。 (2)开展沉积相研究,寻找有利相带。 (3)开展成岩作用与成岩史研究,确定次生孔隙 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发育带。 (4)开展气藏类型的研究,对储层不稳定的岩性 气藏进行井间砂体的预测。 (5)开展地应力测定及裂缝系统的早期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