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试样的加工

合集下载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工艺流程是指将矿石中有用矿物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这个过程是矿石开采后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矿石的品位,减少废石的含量,从而提高矿石的经济价值。

选矿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破碎、磨矿、浮选、重选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环节的工艺流程。

1. 破碎破碎是将原始矿石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粉碎的过程。

首先是粗碎,将原始矿石从大块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是细碎,将颗粒再次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破碎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磨矿操作,提高矿石的表面积,促进矿石中有用矿物的释放。

2. 磨矿磨矿是将破碎后的矿石通过磨矿设备进行细磨的过程。

磨矿的目的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废石分离开来,提高有用矿物的品位。

磨矿设备通常包括球磨机、砂磨机等,通过磨矿设备的旋转和摩擦作用,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得到释放和细磨。

3. 浮选浮选是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对矿石中有用矿物和废石进行分离的工艺。

首先是矿石的湿法研磨,将矿石研磨成一定粒度的矿浆。

然后是药剂的添加,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废石的特性,添加相应的浮选药剂。

接着是气泡的注入,通过气泡的吸附作用,使有用矿物与气泡形成浮沫,从而分离出来。

4. 重选重选是利用重力或离心力对矿石中有用矿物和废石进行分离的工艺。

首先是矿石的干法选矿,将矿石通过重力分选设备进行干法选矿,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废石分离开来。

然后是矿石的湿法选矿,将矿石研磨成一定粒度的矿浆,通过离心设备进行湿法选矿,进一步提高有用矿物的品位。

以上就是选矿工艺流程的基本环节,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可以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废石进行有效分离,提高矿石的品位,从而提高矿石的经济价值。

选矿工艺流程是矿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矿石加工制度

矿石加工制度

矿石加工制度矿石加工制度是指在矿石开采过程中,对开采到的矿石进行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矿产资源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矿石加工制度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矿石加工流程、设备及技术、绿色矿石加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石加工流程矿石加工流程是实施矿石加工制度的关键环节。

在传统的矿石加工流程中,通常包括矿石的破碎、磨矿、浮选、重选等步骤。

矿石经过破碎设备进行初步破碎,然后通过磨矿设备进一步细化,将矿石颗粒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接着,通过浮选设备对矿石中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进行分离,获得矿石中的有用成分。

最后,经过重选设备的处理,将矿石中的残留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矿产品。

二、设备及技术矿石加工制度的实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设备和技术。

在矿石加工流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破碎机、磨矿机、浮选机、重力选矿机等。

这些设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矿石加工成有价值的矿产品。

例如,破碎机采用力学破碎原理对矿石进行初步破碎,磨矿机利用摩擦和冲击将矿石细化。

同时,还可以借助自动化技术,对矿石加工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三、绿色矿石加工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矿石加工成为矿石加工制度的重要方向。

绿色矿石加工要求在矿石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可通过引进节能环保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手段实现绿色矿石加工。

此外,还可以借助新型的矿石加工技术,如微生物浸出法、高效浮选法等,实现绿色环保的矿石加工过程。

四、合理利用矿石资源矿石加工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矿石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加工矿石,可以使被包埋在岩石中的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得以释放和利用。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加工或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矿石资源的科学管理,实施严格的矿业资源保护政策,确保矿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选矿厂的生产工艺

选矿厂的生产工艺

选矿厂的生产工艺
选矿厂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矿:选矿厂首先需要进行矿石的采集和运输工作。

这包括开采矿石、清理和分级矿石、将矿石运输到选矿厂等等。

2. 破碎和磨矿:采集到的矿石通常需要经过破碎和磨矿的过程,将矿石粉碎成适合后续处理的粒度。

3. 选别:破碎和磨矿后,需要对矿石进行物理或化学上的选别,以从矿石中分离出有用的成分。

通常使用的选别方法有重选、浮选、磁选、电选等。

4. 浓缩:将选别后的矿石浓缩,以提高有用矿物的含量,并降低废石的含量。

常见的浓缩方法包括重力浓缩、浮选浓缩、磁选浓缩等。

5. 干燥和过滤:浓缩后的矿石通常需要经过干燥和过滤的处理,以去除水分和其他杂质。

6. 烧结或熔炼:对于某些矿石,可能需要进行烧结(如铁矿石)或熔炼(如铝矾土)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金属或化学物质。

7. 最终产品处理和运输:经过以上工艺的矿石会得到最终产品,需要进行加工、
包装和运输,以满足市场需求。

选矿厂的生产工艺会根据不同的矿石成分、矿石性质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最新矿石采样和选矿试验要求

最新矿石采样和选矿试验要求

化学分析样的采样目的通过矿样分析,了解矿样中有益有害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的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接线,研究各组分间的关系及空间变化规律。

矿石采样和选矿试验要求一、矿样的代表性选矿试验矿样代表性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采取和配制的矿样与今后矿床开采时送往选矿厂选别的矿石性质基本一致,矿样的代表性的一般要求如下:(1)一般请况下,应采取全矿床或矿床开采范围内的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矿样。

当采样条件不具备,或考虑到矿床的开采时,也可采取代表选矿厂投产5~10年处理的矿石,对于有色金属矿山和化学矿山应不少于五年.(2)矿样应能代表矿床内各种类型和各种品级的矿石。

应根据不用类型和品级的矿石分别采取,使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有用矿物粒度和嵌布特征、伴生有益有害成分及可供综合回收成分的分布情况和附存状态等基本一致;各种类型和各种品级的矿样重量比,应与矿床内各种类型和各种品级矿石储量的比例基本一致,或应与矿山投产若干年内送选矿石中的比例基本一致。

(3)矿样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密度、松散度、硬度、脆性、抗压强度、粘性、湿度、含泥量、氧化程度、可溶性盐类合量等)应与矿床开采范围内(或应与矿山投产若干年内送选矿石)的基本情况一致。

(4)矿样主要组分的平均品位、品位波动情况、伴生有益有害成分和可供综合回收成分的含量,应与矿床相应范围内的各类型和品级矿石(或矿山投产若干年内送选矿石)的基本情况一致。

)(5)从矿体项底板围岩和夹石中采取的矿岩样种类、成分和比例应与矿床开采时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二、矿样的个数矿样的个数一般可由下述条件综合确定:(1)大量的矿样一般是从矿床先期开采地段中采取的,对后期开采的地段应采取少量的验证矿样。

当矿床的矿石储量较少、矿山生产年限又较短时,可不考虑分期采样。

(2)矿样应从矿床内不同矿体、矿段分别采取,以满足不同组合的选矿试验。

如不能分别开采或毋须分别选矿时,可以只采取混合矿样,进行混合矿样的选矿试验。

新疆某地蓝晶石选矿的方法

新疆某地蓝晶石选矿的方法

验, 将称取 1 k g 试样 , 配制 5 0 % 的磨 矿浓度 。采用 棒 1 . 5 %以下 , 通 过增 加 磁 选 作业 , 可使 F e 0 , 含 量 降 至 磨机 磨 矿 ( 棒磨 机介 质填 充 3 0 %) , 磨矿 1 5 mi n 。由于 1 . 5 %以下 。增加 磁选 工艺 流程 见 图 3 , 工 艺流 程结 果
供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数据 , 并为制定合理工艺改造奠定基础。蓝晶石原矿含量为 2 8 . 3 3 %, 通过浮选 一 磁选工艺流程 , 最终获得 A 1 O , 含量超 过5 8 %、 F e O 不大 于 1 . 4 1 % 的蓝晶石合格精矿产品。
关 键 词 蓝 晶石 易浮 浮选 磁选 除铁
粒级 ( 目)
产率
筛下产率
化学成分
1 试样性 质
1 . 1 矿 样 的采 集及 制度
采 集 具 有 代 表 性 的新 疆 某 地 蓝 晶 石 矿 试 样 4 5

将试 样破 碎 加工 , 试样 经 三次破 碎 , 得 到粒 度 均小
于 1 m m 的矿 样 , 通 过 环 锥 法 将试 样 混 合 缩 分 , 取 矿 样每份 1 k g 。试 样破 碎加 工工 艺流 程见 图 1 。
2 0 1 3正






l 0 7
新疆某 地蓝 晶石选矿 的方法
潘迪 来
( 新 疆博 鑫非金 属 新材 料有 限责任公 司
富蕴 8 3 6 3 0 0 )
摘 要 对新疆某地蓝 晶石矿采用先浮后磁工艺进行选矿探索试验 , 从 中寻找适宜的磨矿 一 浮选 一 磁选 的工艺条件 。为工业试 验提

选矿工业试验实施方案

选矿工业试验实施方案

选矿工业试验实施方案一、前言选矿工业试验是指在选矿生产中,为了解决某些特殊矿石或矿石中某些特殊成分的选矿难题,而进行的小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提高选矿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选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进行选矿工业试验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试验目的:明确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试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试验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选择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包括物理试验、化学试验、生物试验等。

3. 确定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制定具体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时间、地点、设备、材料等。

4. 确定试验人员:确定参与试验的人员,包括试验负责人、技术人员、实验员等。

5. 准备试验设备和材料:根据试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试验设备和材料,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对试验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材料齐全。

2. 试验操作: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3.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实验数据、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等。

4. 结果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试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解决了试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5. 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的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四、试验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试验条件。

2. 保证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 严格按照试验记录要求进行数据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对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不得隐瞒或篡改试验数据。

五、总结选矿工业试验是选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解决选矿难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第 1.0.1 条为统一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设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本规范合用于新建的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 1.0.3 条选矿厂工艺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对新技术、新设备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应用,必须经过鉴定。

第 1.0.4 条选矿厂厂址不得设在采矿设计崩落区内以及有断层、溶洞、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第 1.0.5 条选矿厂厂房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和技术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地形,贯彻自流、紧凑的原则,合理确定厂区占地面积。

对有扩建可能的选矿厂,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但不得随意扩大占地和提前征用。

第 1.0.6 条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噪声和放射性物质等应妥善处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 1.0.7 条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 2.1.2 条第 2.1.3 条指数测定试验。

第 2.1.4 条试验报告必须由项目主管部门批准。

新建的选矿厂, 必须进行矿石相对可磨度或者功矿石中黏土及细泥含量多、水分大且难以松散时,应做洗矿试验。

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或者工业性自磨试验及泥砂分选试验。

第一节 选矿试验第 2.1.1 条 选矿试验类别可划分为可选性试验、实验室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

选矿试验合用范围,应符合 2.1.1 的规定。

表 2.1.1 选矿试验合用范围试验类别 合用范围可选性试验实验室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中小型易选矿石选矿厂的可行性研究大型易选、中小型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可行性研究,中、小型易选矿石选矿厂的初步设计大型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可行性研究,大型易选、中小型难选、小型极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初步设计大型极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可行性研究,大型难选、中型极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初步设计大型极难选矿石选矿厂的初步设计第 2.1.5 条矿石中含脉石或者开采过程中混入围岩量多,并有可能在入磨前分离时,应做预选试验。

选矿实验方法

选矿实验方法

《矿物加工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二00四年六月目录实验守则一、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二、物料可磨度测定三、松散物料密度组成测定及数据分析四、异类粒群悬浮分层的规律研究五、细粒物料螺旋分选六、摇床分选七、物料的静电分选八、磁性物料的分选回收九、散体物料磁性物含量测定十、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测定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十二、小浮选实验十三、微细矿物油团分选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十五、悬浮液过滤特性试验十六、简振系统动力学试验(一) 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一、试验目的学习使用振筛机对松散细粒物料进行干法筛分的方法;学习筛分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确定、分析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特性;学习、训练利用筛分试验结果数学分析及粒度特性曲线分析。

二、基本原理松散物料的筛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和不能穿过筛孔的颗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2.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实现这两个阶段,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适当的相对运动,一方面使筛面上的物料层处于松散状态,物料层将按粒度分层,大颗粒位于上层,小颗粒位于下层,易于到达筛面,并透过筛孔;另一方面,物料和筛子的运动都促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面,有利于其它颗粒透过筛孔。

松散物料中粒度比筛孔尺寸小得多的颗粒在筛分开始后,很快透过筛孔落到筛下产物中,粒度与筛孔尺寸愈接近的颗粒(难筛粒),透过筛孔所需的振筛机 时间愈长。

一般,筛孔尺寸与筛下产品最大粒度具有如下关系D K d ⋅=最大 (1-1)式中 d最大——筛下产品最大粒度,mm ;D ——筛孔尺寸,mm ; K ——形状系数。

通常用筛分效率E 来衡量筛分效果,其表示如下:)()(θβαθαβ--=E (1-2)式中 E ——筛分效率,%;α——入料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β——筛下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试样的加工
取出的原始试样都需要经过一番加工,试样的加工一般包括筛分、破
碎、混匀、缩分等四道工序。加工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用途,如果试样要进行筛
析时,则必须保持原来的粒度组成,试样只需混匀与缩分即可。现将各道工序
的操作技术概述如下:
(1)筛分破碎前,首先对试样进行预先筛分,以减少破碎的工作量,破碎
后还要进行检查筛分,并把不合格的粗粒返回破碎。对粗碎作业,如果细粒不
多,也可以不必预先筛分。粗筛多用手筛,细筛可用机械振动筛。
(2)破碎 在试验室第一、二段破碎常用老虎口。第一段老虎口规格为
150 毫米乘以 100 毫米或 200 毫米乘以 150 毫米,给矿最大块为 100 毫米或
140 毫米;第二段老虎口规格为 100 毫米乘以 60 毫米,排矿粒度控制在 6~10
毫米,设备允许时要尽可能把破碎粒度减小;第三段多用对辊机,其规格为≯
200 毫米乘以 70 毫米,或 200 毫米乘以 125 毫米,也可选用新出产的颚式破碎
机,其排矿粒度可以控制在 2~3 毫米以下。
如果要制备分析试样,破碎产品要经盘磨机磨细。若没有盘磨机,则可
用试验室型球磨机磨细。
(3)混匀 混匀是试样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常用的混匀方法有如下几
种:
①移锥法 即用铁铲反复堆锥,堆锥时试样必须从堆中心给下,以便
使其从锥顶大致等量地流向四方。从第一堆移向第二堆时,最好沿锥四周逐渐
移动铲样的位置。如此反复 3~5 次,可将试样混匀。
②环锥法与移锥法相似,当堆成第一圆锥时,不是把它直接移向第二
锥,而是把它从中心耙成一个大圆环,然后再将该圆环堆成锥,一般要堆成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