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矿复习题-
化学选矿复习题

化学选矿复习题《化学选矿》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浸出率、氯化焙烧、絮凝、吸附净化法、分配系数、分步水解法、离子浮选、浸出选择性、还原焙烧、离子浮选、凝聚、树脂中毒、析出电位、分配常数、络合水解法、全容量、硫酸化焙烧、协同萃取、萃取的分配系数、萃余率、络合水解法、离子浮选、渗滤浸出、萃取率、电极电位、电能效率、槽电压二、填空题:1、焙烧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和两个步骤。
2、浸出方法和浸出试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3、常用的碱性浸出试剂有、、、四种。
4、高价铁盐浸取铋中矿的pH值控制在2以下的原因是。
5、所谓萃取过程的三相现象是指。
6、根据捕收剂与金属离子作用产物的形态,离子浮选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7、多级萃取流程按有机相和水相的流动接触方式可分为、、和、四种流程。
8、影响氧化焙烧和硫酸化焙烧的主要因素是和。
9、还原焙烧常用的还原剂为、和。
10、所谓浸出是指。
11、离子交换技术制备高纯水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四个过程。
12、所谓萃取过程的三相现象是指。
13、依被浸物料和浸出试剂运动方向的差别可分为、和三种流程。
14、化学选矿主要包括,,,和,,等六个主要作业。
15、浸出原料为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时,应采用酸浸。
16、按药剂配方和技术条件控制的不同,载金炭解吸的方法有,,,,和六种。
17、氰化浸金宜在pH值为的介质中进行。
18、凝聚是指。
三、简答题1、何为氧化焙烧,何为硫酸化焙烧,控制焙烧产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判据是什么?2、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氰化浸金为什么要使用保护碱?2、某氧化铋矿浸出矿浆的液固比R=3,浸液含铋10克/升,采用一次过滤三级逆流洗涤流程进行固液分离。
已知D=0.6,L=1.8,C W=0。
试计算错流洗涤和逆流洗涤时洗涤液中的铋含量,洗渣液相中的铋含量,洗涤效率以及过滤洗涤铋的总回收率。
3、稀释剂、添加剂、盐析剂和络合剂在萃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4、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碱法浸出的工艺流程、原理及步骤?5、树脂的预处理步骤如何?6、氯化离析加入炭粒的作用有哪些?7、固液分离流程分为哪两大类,其采用的设备分别为什么?8、电位—pH图对于研究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具有什么意义?9、金的化学提取方法有哪几种,其适用场合如何?10、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如何控制氰化浸出的过程?11、提高二段浸出流程浸出率有哪些措施12、请回答钨矿物原料除杂的原理及除杂的流程。
选矿试题及答案

《 》试题第1页(共4页) 《 》试题 第2页(共4页)试卷编号: 座位号《选矿知识》试题年 月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捕收剂:用以提高矿物疏水性和可浮性的药剂。
2、活化剂:用以促进矿物和捕收剂的作用或者消除抑制剂作用的药剂。
3、抑制剂:用以增大矿物亲水性、降低矿物可浮性的药剂。
4、起泡剂:用以增强气泡稳定性和寿命的药剂。
5、絮凝剂:用以促进细泥絮凝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及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B ) A.矿浆的调整与浮选药剂的加入。
B.物料的磨矿分级作业。
C.气泡矿化。
D.矿化泡沫层的形成和刮出。
2. 浮选就是利用矿物的( C )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A.表面物理化学性质B. 润湿性C.可浮性D. 疏水性 3. 下列对黄药的捕收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黄药对金属硫化矿的捕收只有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
B.黄药可以在许多矿物表面生成双黄药。
C.乙黄药、丁黄药都是黄药。
D.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是黄药和硫化矿的主要作用形式。
4.铜硫分离时,抑制硫最经济的是( A )A. 生石灰B. 氰化钾C.重铬酸钾D.碳酸钠 5. 硫化钠不能活化下列哪种矿物( A )A.磁铁矿B.孔雀石C.黄铜矿D.黄铁矿 6. 最常用的起泡剂是( A )A.2号油B.3号油C.4号油D.醚醇7. 浮选过程中向矿浆中加入浮选药剂的主要目的是( C )A.调整矿浆的PH 值B.使得矿物分散C.改善和调节矿物的可浮性D.使得矿物亲水8. 浮选原则流程有 优先浮选 、 混合浮选、 部分混合浮选和 等可浮选四个。
9. 常用的硫化矿类捕收剂有 Z-200 、乙硫氮 、 黄药 。
黑药(写出任意三种) 常见的硫化铜矿有 铜蓝 、 辉铜矿 、 斑铜矿 。
黄铜矿(写出任意三种) 三、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三题10分,第四题12分,共40分)8分)捕收剂:用以提高矿物疏水性和可浮性的药剂。
活化剂:用以促进矿物和捕收剂的作用或者消除抑制剂作用的药剂。
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

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选矿原理是一门涉及矿物加工工程的重要学科,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掌握选矿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复习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
一、名词解释1、选矿选矿是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把矿石破碎磨细以后,采用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等方法,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并使各种共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相互分离,除去或降低有害杂质,以获得冶炼或其他工业所需原料的过程。
2、粒度粒度是指矿粒(或矿块)大小的量度。
通常用“粒径”和“粒级”来表示。
粒径是指单个矿粒的尺寸,而粒级则是指用某种方法(如筛分)将粒度范围较宽的碎散物料分成若干窄级别,这些窄级别称为粒级。
3、品位品位是指产品中金属或有用成分的质量与该产品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某铁矿石中铁的品位为 60%,表示在 100 吨该铁矿石中含有 60 吨铁。
二、填空题1、选矿过程通常由()、()和()三个基本作业组成。
答案:选前准备作业、选别作业、选后产品处理作业2、常见的选矿方法有()、()、()、()等。
答案: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3、重选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矿物()的差异进行分选。
答案:密度三、选择题1、以下哪种选矿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细粒级物料?()A 重选法B 浮选法C 磁选法D 电选法答案:B浮选法通常适用于处理粒度较细的物料,一般在 03mm 以下。
2、磁选法主要利用矿物的()差异进行分选。
A 磁性B 密度C 导电性D 表面润湿性答案:A磁选法是基于矿物的磁性差异,将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分离。
四、简答题1、简述浮选法的基本原理。
答:浮选法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浮选药剂的作用下,使有用矿物选择性地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升到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从而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具体来说,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能够改变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使有用矿物表面疏水,易于附着在气泡上;而脉石矿物表面亲水,不易附着在气泡上。
选矿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矿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矿的目的是()。
A. 提高矿石品位B. 降低矿石品位C. 提高矿石的硬度D. 降低矿石的硬度答案:A2. 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破碎设备?()A. 颚式破碎机B. 球磨机C. 浮选机D. 圆锥破碎机答案:C3. 浮选过程中,以下哪种药剂是用于抑制矿物的?()A. 捕收剂B. 起泡剂C. 抑制剂D. 活化剂答案:C4. 磁选机中,磁性矿物被吸引到()。
A. 磁极B. 非磁极C. 磁极的背面D. 磁极的侧面答案:A5. 重选法中,矿物的分选主要依据是()。
A. 矿物的磁性B. 矿物的密度C. 矿物的颜色D. 矿物的硬度答案:B6. 下列哪种矿石属于硫化矿?()A. 赤铁矿B. 黄铁矿C. 石英矿D. 钾长石答案:B7. 选矿过程中,下列哪种操作是用于提高精矿品位的?()A. 磨矿B. 浓缩C. 脱水D. 过滤答案:B8. 选矿厂中,矿石的粒度控制通常通过()来实现。
A. 破碎B. 筛分C. 磨矿D. 分级答案:B9. 在选矿过程中,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物理选矿方法?()A. 浮选B. 重选C. 磁选D. 化学选矿答案:D10. 选矿厂中,矿石的磨矿作业通常使用()设备。
A. 破碎机B. 球磨机C. 浮选机D. 磁选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矿厂中常用的磨矿设备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球磨机;棒磨机2. 浮选过程中,矿浆的pH值对矿物的浮选效果有重要影响,通常需要使用______来调节。
答案:调整剂3. 磁选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矿物的______差异来实现分选。
答案:磁性4. 重选法中,矿物的分选主要依据矿物的______差异。
答案:密度5. 在选矿过程中,为了提高精矿的品位,通常会进行______操作。
答案:浓缩6. 选矿厂中,矿石的粒度控制通常通过______来实现。
答案:筛分7. 选矿过程中,矿石的破碎作业通常使用______设备。
选矿工艺模拟试题及答案

选矿工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选矿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破碎的目的?A. 减小矿石粒度B. 增加矿石的表面积C. 增加矿石的硬度D. 改善矿石的解离效果答案:C2. 浮选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浮选药剂?A. 捕收剂B. 起泡剂C. 抑制剂D. 氧化剂答案:D二、填空题3. 选矿过程中,_______是将矿石与脉石分离的重要方法。
答案:浮选4. 在选矿工艺中,_______是指矿石经过破碎、筛分、磨矿等过程后,达到一定粒度的矿浆。
答案:矿浆三、简答题5. 简述重选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重选法是利用矿物密度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在重选过程中,通过重力作用,密度较大的矿物沉降到分选设备的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矿物则随水流或气流被带走,从而实现矿物的分离。
四、计算题6. 某选矿厂处理矿石量为1000吨,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为5%,经过选矿后,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为80%,请计算选矿后得到的有用矿物量。
答案:选矿后得到的有用矿物量 = 1000吨× 5% × 80% = 40吨五、论述题7. 论述浮选工艺在选矿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范围。
答案:浮选工艺是选矿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选方法,主要应用于矿物的表面性质差异。
浮选通过添加捕收剂、起泡剂等药剂,利用矿物表面亲水性或疏水性的差异,将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
浮选工艺具有分选效率高、适应性强、可处理多种矿石类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等的选矿过程中。
六、案例分析题8. 某选矿厂在处理含铜矿石时,发现浮选效果不佳,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浮选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包括:捕收剂用量不足、矿浆pH值不适宜、矿石中存在抑制矿物、浮选设备问题等。
改进措施可能包括:增加捕收剂用量、调整矿浆pH值、添加抑制剂以抑制有害矿物、检查并修复浮选设备等。
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

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选矿原理是一门涉及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考研复习来说,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题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选矿原理考研复习题综合题库。
一、名词解释1、选矿选矿是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的过程。
2、品位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回收率回收率是指精矿中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原矿中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
4、选矿比选矿比是指原矿质量与精矿质量的比值。
二、填空题1、选矿过程通常包括(准备作业)、(选别作业)和(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阶段。
2、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等。
3、重选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矿物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4、浮选药剂主要包括(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
三、选择题1、以下哪种选矿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细粒矿石?()A 重选法B 浮选法C 磁选法D 电选法答案:B2、品位提高最显著的选矿方法是()A 粗选B 精选C 扫选D 混合选答案:B3、磁选法主要用于分离具有()差异的矿物。
A 磁性B 密度C 表面性质D 化学性质答案:A四、简答题1、简述浮选的基本原理。
答: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气液固三相界面,有选择性地富集一种或几种目的矿物,从而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矿浆中加入各种浮选药剂,改变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易于附着在气泡上而上浮,而脉石矿物表面亲水,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分离。
2、重选过程中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重选过程中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矿石的粒度和形状、密度差、介质的性质(如密度、粘度)、设备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如冲程、冲次、斜面坡度等)。
3、磁选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磁选法主要适用于分离具有磁性差异的矿物,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锰矿等。
对于弱磁性矿物,通常需要采用强磁场磁选设备或进行预先磁化处理。
选矿药剂试题及答案

选矿药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矿药剂中,用于调整矿浆pH值的药剂是()。
A. 捕收剂B. 抑制剂C. 调整剂D. 起泡剂2. 浮选过程中,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矿浆的粘度B. 降低矿浆的粘度C. 增加气泡的稳定性D. 增加矿浆的密度3. 以下哪种药剂不属于选矿药剂?()A. 硫酸铜B. 硫酸钠C. 硫酸铵D. 硫酸亚铁4. 在浮选过程中,捕收剂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矿石的亲水性B. 增加矿石的疏水性C. 增加矿石的磁性D. 增加矿石的导电性5. 抑制剂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
A. 增强矿物的浮选性能B. 抑制矿物的浮选性能C. 增强矿物的磁性D. 增强矿物的导电性6. 以下哪种药剂是用于提高矿石的亲水性的?()A. 捕收剂B. 抑制剂C. 调整剂D. 起泡剂7. 在选矿过程中,调整剂的作用是()。
A. 增加矿石的亲水性B. 增加矿石的疏水性C. 增加矿石的磁性D. 增加矿石的导电性8. 以下哪种药剂是用于增强气泡的稳定性的?()A. 捕收剂B. 抑制剂C. 调整剂D. 起泡剂9. 硫酸铜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
A. 作为捕收剂B. 作为抑制剂C. 作为调整剂D. 作为起泡剂10. 硫酸亚铁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
A. 作为捕收剂B. 作为抑制剂C. 作为调整剂D. 作为起泡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矿药剂中,用于增强矿物的亲水性的药剂是______。
2. 浮选过程中,______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气泡的稳定性。
3. 硫酸钠在选矿过程中通常作为______使用。
4. 捕收剂在选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5. 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6. 调整剂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7. 硫酸铜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8. 硫酸亚铁在选矿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9. 在选矿过程中,______是用于增强气泡的稳定性的。
化学选矿复习题。

化学选矿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浸出率:在浸出条件下,转入浸出液中的量与在其被浸原料中的总量之比的百分数。
氯化焙烧:在一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用氯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以使目的组分分离富集的工艺过程。
絮凝:固体颗粒在活性物质或高分子聚合物作用下,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凝聚成大颗粒絮团的现象吸附净化法:从稀溶液中提取、分离和富集有用组分或者有害组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分配系数:萃取平衡时被萃取物在不相混溶的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分步水解法:分步水解法是分离浸出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当用碱中和或用水稀释酸性浸出液时,其中的金属阳离子将呈氢氧化物的形态沉淀出来。
离子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不溶性沉淀物,使金属离子附着于气泡上浮为泡沫产品的工艺流程。
浸出选择性:各组分的浸出率之比,此值越接近于1,则浸出选择性越差。
还原焙烧: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过程。
凝聚:胶体颗粒在电解质作用想失去稳定性而互相凝聚树脂中毒:离子交换树脂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其交换容量不断下降的现象。
析出电位:通常将金属、氢气(氧或氯气)等以明显速度在阴极析出的实际电极电位。
分配常数:当溶质以相同形态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
络合水解法:采用碱性络合剂使某些金属阳离子组分呈可溶性配合物的形态留在溶液中,而溶液中的其他金属阳离子则水解沉淀析出,从而达到浸出和分离的目的。
全容量:指单位体积(或重量)树脂所具有的交换基团的总数目(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
硫酸化焙烧:硫化矿物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部分硫脱除转变为相应硫酸盐的过程。
协同萃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混合物,萃取某些被萃物的分配系数大于其在相同条件下单独使用时的分配系数之和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萃余率:萃余液中被萃物的剩余质量分数称为萃余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矿》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浸出率:在浸出条件下,转入浸出液中的量与在其被浸原料中的总量之比的百分数。
氯化焙烧:在一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用氯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以使目的组分分离富集的工艺过程。
絮凝:固体颗粒在活性物质或高分子聚合物作用下,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凝聚成大颗粒絮团的现象吸附净化法:从稀溶液中提取、分离和富集有用组分或者有害组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分配系数:萃取平衡时被萃取物在不相混溶的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分步水解法:分步水解法是分离浸出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当用碱中和或用水稀释酸性浸出液时,其中的金属阳离子将呈氢氧化物的形态沉淀出来。
离子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不溶性沉淀物,使金属离子附着于气泡上浮为泡沫产品的工艺流程。
浸出选择性:各组分的浸出率之比,此值越接近于1,则浸出选择性越差。
还原焙烧: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过程。
凝聚:胶体颗粒在电解质作用想失去稳定性而互相凝聚树脂中毒:离子交换树脂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其交换容量不断下降的现象。
析出电位:通常将金属、氢气(氧或氯气)等以明显速度在阴极析出的实际电极电位。
分配常数:当溶质以相同形态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
络合水解法:采用碱性络合剂使某些金属阳离子组分呈可溶性配合物的形态留在溶液中,而溶液中的其他金属阳离子则水解沉淀析出,从而达到浸出和分离的目的。
全容量:指单位体积(或重量)树脂所具有的交换基团的总数目(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
硫酸化焙烧:硫化矿物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部分硫脱除转变为相应硫酸盐的过程。
协同萃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混合物,萃取某些被萃物的分配系数大于其在相同条件下单独使用时的分配系数之和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萃余率:萃余液中被萃物的剩余质量分数称为萃余率。
渗滤浸出:浸出剂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或在压力作用下自下而上通过固定物料层的浸出过程萃取率:萃取平衡时被萃物从水相转入有机相的质量百分数。
电极电位:当金属板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将在电极板和电解质溶液间形成双电层,双电层间的电位差称为该金属的电极电位。
电能效率:电解生产中获得一定量的金属在理论上所需的电能量与实际消耗的电能量的比值的百分数。
槽电压:电解槽内两相邻阴阳之电极间的电位差。
二、填空题:1、焙烧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气体的扩散与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步骤。
2、浸出方法和浸出试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浸原料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浸出目的、原料的结构构造、浸出剂的价格、对矿物原料的反应能力及对设备材质的要求等。
3、常用的碱性浸出试剂有碳酸钠、苛性钠、氨水、硫化钠四种。
4、高价铁盐浸取铋中矿的pH值控制在2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氯化铋水解呈氯氧铋和氢氧化铋沉淀析出。
5、所谓萃取过程的三相现象是指萃取过程正常时只存在两个液相,若在两相之间或水相底部出现第二个有机相,则认为萃取过程出现了三相。
6、根据捕收剂与金属离子作用产物的形态,离子浮选可分为泡沫离子浮选和浮渣离子浮选两种类型。
7、多级萃取流程按有机相和水相的流动接触方式可分为错流萃取、逆流萃取、和分馏萃取、回流萃取四种流程。
8、影响氧化焙烧和硫酸化焙烧的主要因素是焙烧温度和炉气成分。
9、还原焙烧常用的还原剂为固体炭、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10、所谓浸出是指浸出剂选择性地溶浸矿物原料中某矿物组分的工艺流程。
11、离子交换技术制备高纯水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吸附、洗涤、淋洗、冲洗四个过程。
12、依被浸物料和浸出试剂运动方向的差别可分为顺流浸出、逆流浸出和错流浸出三种流程。
13、化学选矿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焙烧,浸出和固液分离,浸出液的净化,制取化学精矿等六个主要作业。
14、浸出原料为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时,应采用常压还原酸浸。
15、按药剂配方和技术条件控制的不同,载金炭解吸的方法有常压碱-氰化物解吸法,常压碱-乙醇(甲醇)-氰化物解吸法,高浓度碱-氰化钠水溶液预处理,去离子水或软化水洗涤解吸法,加压碱-氰化物解吸法,预先酸洗,然后碱-氰化物解吸法和非氰化物解吸法六种。
16、氰化浸金宜在pH值为 9-12 的介质中进行。
三、简答题1、何为氧化焙烧,何为硫酸化焙烧,控制焙烧产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判据是什么?答:硫化矿物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全部硫脱除转变为相应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称为氧化焙烧或硫酸化焙烧。
由于各种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和分解自由能不同,控制焙烧温度和炉气成分即可控制焙烧产物。
判据:当炉气中的三氧化硫分压大余金属硫酸盐的分解压时,产物为金属硫酸盐,过程为硫酸化焙烧;反之,金属硫酸盐分解,焙烧产物为金属氧化物,过程为氧化焙烧。
因此,在一定温度下,硫化矿物氧化焙烧产物取决于气相组成和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及金属硫酸盐的离解压。
2、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氰化浸金为什么要使用保护碱?机理:金的平衡电位较银低,金更容易被氰化物浸出。
同时,金银的平衡电位皆随氰根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即溶液中游离的CN -浓度越大,金银的平衡电位下降越大,金银越易被浸出。
使用保护碱的原因:①为了维持氰化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减少其水解损失加入足够量的减。
②加入碱可中和矿物氧化及二氧化碳溶解产生的酸,以及促进一些金属矿物氧化产物水解沉淀。
③PH=9.0时氰化溶解金银的推动力最大,加入碱使溶液的PH 维持在8-10,以稳定操作。
④保护碱对细粒物料的絮凝作用,于脱水作业也是有利的。
2、某氧化铋矿浸出矿浆的液固比R=3,浸液含铋10克/升,采用一次过滤三级逆流洗涤流程进行固液分离。
已知D=0.6,L=1.8,C W =0。
试计算错流洗涤和逆流洗涤时洗涤液中的铋含量,洗渣液相中的铋含量,洗涤效率以及过滤洗涤铋的总回收率。
3030023*******.80.63.00.20.6310110.20.25/0.610 1.102113333 1.8(1)(133n L D K D R C C g L C D C K K K nL C K K C φϕ======--=====⨯⨯=++++++⨯=++=++逆流洗涤 错流洗涤33014314140)0.25 3.25/0.2100.0803397.5%110.299.20%1310.60.25(1)100%(1)99.50%110.299.84%310n n n n n n g L C C K K K DC RC ϕηηϕεεϕ+++⨯==⨯=⨯=--====-=-=--⨯=-⨯=-==-=-=⨯3、稀释剂、添加剂、盐析剂和络合剂在萃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A 稀释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有机相的密度和黏度,以改善分相性能、减少萃取剂损耗,同时可以调节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以达到较理想的萃取效率和选择性;B 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有机相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加萃取剂和萃合物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抑制稳定乳浊液的形成,防止形成三相和起协萃作用;C 盐析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离子效应;盐析剂离子的水化减小了自由水分子浓度,抑制了被萃组分的水化或亲水性;盐析剂还可降低水相的介电常数,增加了带电质点间的作 用力;可以抑制被萃组分在水相中的聚合等。
D 萃取时加入配合剂是为了提高分离系数。
4、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碱法浸出的工艺流程、原理及步骤?原理:一般是将60%的稀土精矿与浓碱液搅匀,在高温下熔融反应,稀土精矿即被分解,稀土变为氢氧化稀土,把碱饼经水洗除去钠盐和多余的碱,然后把水洗过的氢氧化稀土再用盐酸溶解,稀土被溶解为氯化稀土溶液,调酸度除去杂质,过滤后的氯化稀土溶液经浓缩结晶即制得固体的氯化稀土。
步骤:1、酸浸(化选)除钙 2、液碱分解 3、盐酸溶解 4、盐酸溶解回调 5、硫酸全溶5、树脂的预处理步骤如何?①先将树脂放入水中浸泡24H让其充分膨胀;②再用水反复漂洗以出去色素、水溶性杂质和灰尘;③将水排净后再用9 5%乙醇浸泡24H以出去醇溶性杂质,将乙醇排净后用水将乙醇洗净;④经充分溶胀并除去水溶性和醇溶性杂质后的树脂,用湿筛或沉降分级法得到所需粒级的树脂。
6、氯化离析加入炭粒的作用有哪些?(1)炭粒与水反应产生H2。
(2)H2吸附于炭粒表面,将氯化亚铜蒸汽还原为金属铜粒。
(3)炭粒则为金属铜沉积和发育的核心。
7、固液分离流程分为哪两大类,其采用的设备分别为什么?(1)制取清夜流程:洗涤作业可在沉淀池中间段的进行,也可在浓缩机中连续逆流洗涤。
浓缩可在搅拌槽,沉淀池或浓缩机中进行。
(2)粗纱分级流程:常用流态化塔或螺旋分级机进行分级和粗砂洗涤,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控制分级和进行细砂洗涤。
8、电位—pH图对于研究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具有什么意义?它可指明反应自动进行的条件、指明组分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区域和范围。
它可为浸出、分离和电解等作业提供热力学依据,成为研究浸出、分离和电解等作业热力学的常用工具。
9、金的化学提取方法有哪几种,其适用场合如何?①混汞法②氰化法③硫脲法④炭浆法⑤矿浆树脂法⑥高温氯化挥发法适用场合:10、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如何控制氰化浸出的过程?机理:金的平衡电位较银低,金更容易被氰化物浸出。
同时,金银的平衡电位皆随氰根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即溶液中游离的CN-浓度越大,金银的平衡电位下降越大,金银越易被浸出。
①控制矿浆的PH在9-12为宜。
②控制浸出温度,一般在大于15-20℃常温下进行浸出。
③控制矿浆浓度,一般小于30%-33%。
含泥多时应小于22%-25%。
④控制氰化浸出时间,一般搅拌浸出时间常大于24h。
11、提高二段浸出流程浸出率有哪些措施?(1)难浸出物料与易浸出物料分开浸出。
(2)低酸浸出和高酸浸出分开进行。
(3)氧化浸出和还原浸出分开进行。
12、请回答钨矿物原料除杂的原理及除杂的流程。
13、请简答低品位钨矿物原料的化学处理原则流程及原理。
14、何谓电解沉积法?与金属置换法相比有什么特点?电解沉积法是指在电解条件下阳极不溶,只使目的组分不断在阴极析出。
直至溶液中的目的组分降至一定值后正常电极作业无法进行为止。
特点:金属置换法可从浸出液中直接沉析出海绵状的粗金属,它需送冶炼加工才能获得纯金属。
电解沉积法可直接得到供用户使用的纯金属。
n n RT L Q F 0.0591n 15、简述细菌浸出的原理,以细菌浸出黄铜矿为例说明。
原理:利用细菌或其代谢产物使矿物组分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破坏矿物结构,使有关组分转入浸出液中的浸出过程。
16、按萃取机理将萃取过程分为那几几种萃取方法?①酸性配合萃取②离子缔合萃取③中性配合萃取④协同萃取17、推导分步水解法分离浸出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原理。
18、影响金属置换的主要因素有那些?①溶液中的氧浓度 ②溶液中的PH 值 ③被置换金属离子浓度 ④溶液温度⑤置换剂与被置换金属的电位差⑥溶液中的其他离子19、写出浸出过程的四种典型化学反应方程及其平衡表达式,指出它们的受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