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矿教案
(推荐)《化学选矿》PPT课件

临江羚羊石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另有一 定量的黑锰矿、硅酸铁矿物,以及少量的赤铁矿。矿石中含有少 量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次生硫化物为 斑铜矿、铜蓝。另外,矿石中还含有很少量的钴硫砷铁矿。脉石 矿物主要为石英,硅酸铁矿物次之。
该矿石铁矿物组成和构造十分复杂,浸染细,而且脉石矿物 为极易泥化的绿泥石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矿石用常规选矿方法 选别将很困难。
2C + O2 = 2CO2 C + CO2 = 2CO FeCO3 = FeO + CO2 C + H2O = CO + H2 矿石中铁氧化物主要按Fe3O4/FeCO3→FeO→Fe的顺序进行还原: Fe3O4 + C = 3FeO + CO Fe3O4 + CO = 3FeO + CO2 FeO + C = Fe + CO
(Fe,Ni)O(OH).nH2O
2
红土镍矿铁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赤(褐)铁 碳酸盐矿 硅酸盐矿 存在的相 矿中的铁 物中的铁 物中的铁
含量(%) 6.00
0.20
6.67
占有率
46.62
1.55
51.83
总铁
12.87 100.00
红土镍矿中镍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存在的相
含量(%) 占有率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二磁尾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一柱尾
铁粉产品
二柱尾
12
13
14
15
含氰废水处理
16
含氰废水处理
17
含氰废水处理
18
含氰废水处理
选矿课程设计

矿物加工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级:题目:指导老师: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 (1)1.2 课程设计工作进展 (3)第2章矿样准备 (4)2.1 碎矿 (4)2.2 磨矿 (5)第3章磁选 (6)3.1 粗选 (6)3.2精选 (7)第4章浮选 (8)第5章结论 (9)参考文献 (9)第1章概述1.1 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铁矿石的处理方法,掌握矿石碎矿、磨矿、磁选与浮选的设备、构造及运转情况、工艺流程,了解并认识精矿的脱水,过滤等相关设备的构造及作用。
通过一周的实习,使学生充分认识矿物加工在整个钢铁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
通过对不同精矿的铁的含量化学分析,学生应熟练掌握化学分析的一些基本技能及原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及基本的选矿思想。
1.2 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及工作进程课程设计分组进行,七人一组,共分为四组。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
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设计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设计中可以引用所需的参考资料。
学生学会掌握和使用各种已有的技术资料,不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给定的时间计划完成各阶段的设计任务,并按时完成合格的设计报告。
进度安排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讲课设内容,安排任务及矿石准备粗选(磁选)及取样分析产品铁含量再磨只—325目,取样分析铁含量精选(磁选)及取样分析产品铁含量精选(浮选)及取样分析产品铁含量写设计报告第2章矿样准备2.1 碎矿碎矿共分三段进行,一段鄂式破碎和两段对辊破碎。
首先采用XPC-125*150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得到粒度小于1-30mm的产品。
将所得产品用对辊式破碎机再破碎,最终的得到粒度为XX的产品。
2.2 磨矿将碎矿后的产品进行磨矿。
化学选矿

化学选矿目录第一节化学选矿基本原理 (3)1.什么是化学选矿? (3)2.化学分选过程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4)3.常见的焙烧有几种类型? (4)4.常用的焙烧设备有哪些? (5)5.什么是化学浸出? (6)6.常见的化学浸出方法有哪些? (6)7.怎样保证浸出作业有高的浸出率? (8)第二节氰化浸出 (10)8.氰化浸出前矿浆需进行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10)9.如何用氰化物将金从矿石中浸出? (12)10.怎样提高金的溶解速度? (14)11.含金矿石氰化浸出效果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5)12.含铜高的金矿石应怎样处理? (16)第三节固液分离 (17)13.如何实现矿浆的固液分离和洗涤? (17)14.怎样操作多层浓密机? (19)15.置换用板框压滤机应如何操作? (20)16.怎样选择贵液净化、脱氧设备? (21)17.如何处理多层浓密机泥封槽常见的故障? (23)第四节离子交换吸附净化法 (24)18.如何测定活性炭的活性? (24)19.怎样测定活性炭的强度? (25)20.炭吸附提金过程中常有哪些故障? (26)21.炭浆法提金厂怎样提高已溶银的回收率? (28)22.工业上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载金炭解吸方法? (28)23.提高载金炭解吸率的途径有哪些? (30)24.如何实现解吸液循环泵一机多用? (31)25.解吸炭酸洗时应注意什么? (32)26.如何实现活性炭的热再生? (33)27.金电解沉积过程的技术操作有何要求? (34)28.含铜较高的置换金泥熔炼前应怎样处理? (35)29.阴极金泥如何进行冶炼前的预处理? (36)第五节堆浸和混汞提金 (37)30.提高堆浸过程浸出速度的途径有哪些? (37)31.进行粉矿制粒堆浸意义是什么? (39)32.怎样进行多段筑堆和分层筑堆? (41)33.如何实现较粗金粒的回收? (41)34.怎样安装混汞板? (43)35.在混汞板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4)36.如何处理汞板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45)37.汞膏如何处理? (46)38.如何实现金的火法冶炼? (48)39.碱氯法处理含氰废水时应注意什么? (50)40.如何用硫酸法回收氰化物? (51)第六节铜矿物的化学选矿 (53)41.含硫化铜矿物的铜矿石焙烧时应注意什么? (53)42.稀硫酸搅拌浸出氧化铜矿时应掌握哪些操作? (54)43.怎样用离子沉淀法从硫酸铜溶液中除铁? (55)44.如何提高硫酸铜的萃取率? (55)45.怎样从净化后的硫酸铜溶液中制取硫酸铜? (57)第一节化学选矿基本原理1.什么是化学选矿?化学选矿是基于物料组分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方法改变物料性质组成,然后用其他的方法使目的组分富集的资源加工工艺,它包括化学浸出与化学分离两个主要过程。
金属矿物初中化学教案全套

金属矿物初中化学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矿物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金属矿物的提炼方法和应用;3. 了解金属矿物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金属矿物的提炼方法和应用;2. 金属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锌、铁、铝等金属片,稀盐酸,酒精灯;3. 教学实验手册。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1. 金属矿物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 介绍金属矿物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晶体形态等。
2. 金属矿物的提炼方法(20分钟)- 介绍金属矿物的提炼方法:火法、湿法、电解法等;- 实验演示:通过火法提炼铜的实验,展示火法的过程和原理。
3. 金属矿物的应用(15分钟)- 介绍金属矿物在生产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金属矿物的应用:铝的制造、铁的冶炼等。
4. 金属矿物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10分钟)- 探讨金属矿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矿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方式。
五、教学反馈1.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金属矿物的作文;2. 点名检查学生对金属矿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做出教学改进。
六、教学资源1. 《化学》教材;2. 互联网资源:金属矿物的相关资料;3. 实验室教学资源。
七、小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金属矿物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辨金属矿物的分类和特点,掌握金属矿物的提炼方法和应用。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金属矿物的相关知识,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第8章化学选矿及其它选矿方法

第2篇选别作业第8章化学选矿及其它选矿方法(1课时)[本章主要内容]1、化学选矿,包括焙烧法、浸出法、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法、离子浮选。
2、其它选矿方法,包括手选法、光电选矿法、摩擦选矿法。
第1节化学选矿化学选矿法就是利用化学作用将矿石中有用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它包括各种形式的焙烧、浸出;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沉淀、电沉积、离子浮选等。
一、焙烧法焙烧(roasting),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的过程。
焙烧过程有加添加剂和不加添加剂两种类型。
不加添加剂的焙烧也称煅烧,按用途可分为:①分解矿石,如石灰石化学加工制成氧化钙,同时制得二氧化碳气体;②活化矿石,目的在于改变矿石结构,使其易于分解,例如:将高岭土焙烧脱水,使其结构疏松多孔,易于进一步加工生产氧化铝;③脱除杂质,如脱硫、脱除有机物和吸附水等;④晶型转化,如焙烧二氧化钛使其改变晶型,改善其使用性质。
加添加剂的焙烧:添加剂可以是气体或固体,固体添加剂兼有助熔剂的作用,使物料熔点降低,以加快反应速度。
按添加剂的不同有多种类型:氧化焙烧、还原焙烧、氯化焙烧、硫酸化焙烧、碱性焙烧、钠化焙烧。
1、氧化焙烧粉碎后的固体原料在氧气中焙烧,使其中的有用成分转变成氧化物,同时除去易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
在硫酸工业中,硫铁矿焙烧制备二氧化硫是典型的氧化焙烧。
冶金工业中氧化焙烧应用广泛,例如:硫化铜矿、硫化锌矿经氧化焙烧得氧化铜、氧化锌,同时得到二氧化硫。
以辉钼矿的焙烧氨浸为例。
辉钼矿经氧化焙烧后生成三氧化钼,用氨浸出时生成钼酸铵进入溶液,与不溶物加以分离。
溶液经浓缩结晶得到钼酸铵晶体,或加酸酸化生成钼酸沉淀,从而与可溶性杂质分离。
二者经煅烧后都生成纯净的三氧化钼,然后用氢还原法生成金属钼。
2、硫酸化焙烧硫酸化焙烧指的是金属硫化矿经氧化焙烧生成硫酸盐,然后用水浸出的分离过程。
各种金属硫酸盐发生分解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差别可以从含铜、钴、镍的黄铁矿中分别提取铜、钴、镍。
化学选矿应用实例讲课稿

2)铀矿物的浸出
(1)稀硫酸浸出
物料:硅酸盐矿石
浸出剂:稀硫酸
氧化剂:二氧化锰
浸出工艺条件: 浸山时的矿石粗度约为16~100目,液固比为0.6~1.2,
酸用量与矿石组成有关,易浸矿石的剩余酸度一殷为3~8克 /L,难浸矿石为30~40克/升、浸出温度为60~80℃、MnO 用量为矿石重量的0.5~2.0%,溶液的还原电位约0.4~0.45 伏、浸出时间依矿石性质和浸出条件而异。
3)铜矿物原料氨浸
氨浸可分为一般氨浸、氧化氨浸和还原焙烧—氨浸类型。 一般氨浸:处理铜矿物为次生铜矿,脉石为碳酸盐。 氧化氨浸:处理除次生铜矿物外.还含金属铜和原生硫化 铜矿物。 还原焙烧—氨浸:铜呈难浸的硅酸铜或结合铜形态存在。
还原焙烧——氨浸实例
焙烧:原料与占矿石重量5%的煤粉混合,在750~850℃ 条件下于回转窑中进行还原焙烧,使矿石中大部分结合铜 转变为游离氧化铜,少部分被还原成金属铜。
反萃剂:碳酸盐溶液
一般采用0.74MNa2CO3+1MNaHCO3作反萃剂,温度为 25~35℃。由于萃取和反萃均在同一阴离子体系进行,不会引进其 他阴离子杂质,产品品位较高,母液便于返回使用。
中性体系萃取
萃取剂 有机相为5~10%TBP磺化煤油溶液,O:A=1:2
反萃相比O:A=3~4:1,反萃剂为用4%硫酸再加 部分重铀酸铵沉淀母液。
加热煮沸溶液赶除二氧化碳,此时铀及所有杂质均转入 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再用碱中和至pH=6.5~7,铀定量沉淀析出。
2 铜矿物原料的化学选矿
1)铜矿资源
(1)硫化矿(氧化率<10%) (2)氧化矿(氧化率>30%) (3)混合矿(30%>氧化率>10%)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与选别技术

06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应用
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选矿过程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选别过程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采矿工业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发展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创新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挑战和机遇
化学选矿则是通过化学反应, 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 矿物分离。
化学选矿的基本原理包括酸 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 合反应等。
化学选矿的基本原理还包括 离子交换、吸附、沉淀等。
03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
物理选矿法
浮选法:利用矿石表面性质 差异进行分选
磁选法:利用矿石磁性差异 进行分选
重力选矿法:利用矿石密度 差异进行分选
矿石的采集与运输
矿石采集:采用爆破、挖掘等方式获取矿石 矿石运输:通过卡车、火车、轮船等方式将矿石运输到选矿厂 矿石储存:在选矿厂内储存矿石,等待选矿处理 矿石预处理:对矿石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提高选矿效率
矿石的预处理
矿石破碎:将 大块矿石破碎 成小块,便于 后续处理
0 1
矿石筛分:将 破碎后的矿石 按粒度大小进 行筛分,得到 不同粒度的矿 石
筛分设备
筛分设备的种类:振 动筛、滚筒筛、螺旋
筛等
筛分设备的应用:在 矿石选矿过程中,用 于矿石颗粒的粗选和
精选
筛分设备的工作原理: 利用筛网的孔径大小, 将矿石颗粒进行分级
筛分设备的特点: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
效率高、能耗低
分级设备
离心分级机:用于矿石的细 粒度分级
水力旋流器:用于矿石的粗、 中粒度分级
化学鉴定教案二——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

化学鉴定教案二——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矿物是地球上含有某一或某些元素的自然物质,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至关重要。
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对于地质勘探、选矿、冶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鉴定教案二中所涉及的矿物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所含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矿物中的化学结合方式。
矿物的化学成分对其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均有影响,是矿物学最基本的方面。
1.矿物所含元素矿物所含元素是指矿物中的元素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矿物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可能非常多,但是其相对含量却往往是少数几个元素起主导作用。
例如,石英(SiO2)是包含硅元素最多的矿物之一,其它元素的含量很低。
2.元素的化学结合方式元素的化学结合方式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在矿物中所形成的化学键和晶格结构。
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和晶格结构会影响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
例如,石英中硅元素形成了四面体结构,并且硅氧键的键能很高,在高温下仍然稳定。
这使得石英成为许多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二、矿物的检测方法1.矿物形态检测矿物形态是指矿物在外部所显示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特征。
通过观察矿物的形态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某一种矿物,例如,石英通常呈现透明或灰白色,并且具有玻璃状光泽,可以轻松辨认。
2.矿物物理特性检测矿物的物理特性是指矿物在外部环境下的导电、磁性、密度、硬度和光学等特征。
这些特性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
例如,针对石英这种硬度相当高的矿物,我们可以用研磨机和粉末库来检测其硬度。
3.矿物化学成分检测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中所含的元素及其化学结合方式。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得出化学成分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一般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火焰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多种。
4.矿物结构检测矿物的结构是指矿物微观结构中的晶格结构和晶体形态。
现代化学检测技术,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矿物的结构和晶体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近2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矿产资源开采量翻番的周期愈来愈短。
易采易选的单一富矿愈来愈少,其开采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嵌布粒度细、品位低的难选复合矿的开采量愈来愈六,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矿产品加工部门和用户对矿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对矿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采越高。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矿产品的需求,矿物工程学科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在完善原有的重力选矿、浮选和磁电选矿等物理选矿法的同时,急切要求发展新的分选效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更高的选矿方法。
正因如此,近20年来,化学选矿法及化学选矿和物理选矿的联合流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传统的选矿方法存在的缺陷:
传统的选矿方法对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有价成分含量较低的矿石、冶金或化工行业的中间产品、工业生产的废料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收效甚微,而化学选矿为开发利用上述资源提供了有效的、合理的、有前途的途径。
所谓化学选矿是基于矿物和矿物组分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方法改变矿物组成,然后用其他的方法使目的组分富集的矿物加工工艺。
它是处理和综合利用某些贫、杂、细等难选矿物原料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使未利用资源资源化和解决三废处理、变废为宝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1、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的区别
⏹重选、浮选、磁选(磁化焙烧除外)、电选等都是在没有改变矿物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进行的。
⏹化学选矿改变矿物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进行的。
⏹化学选矿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而物理选矿成本较低。
2、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的应用
⏹都是处理矿物原料并使目的组分得到富集、分离及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物理选矿主要处理粒度相对较粗的矿物;化学选矿较物理选矿其应用范围更宽。
⏹化学选矿可以处理物理选矿方法无法处理的低品位、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的矿石,并能从“三废”中回收有用组分。
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原料中的有价成分。
3、化学选矿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化学选矿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工艺过程和典型应用示例。
4、化学选矿的主要过程
化学选矿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六个作业。
三阶段,即原料准备阶段、物料分解阶段、产品的制取阶段。
六作业,即原料准备、焙烧、浸出、固液分离、浸出液的净化、制取化学精矿。
(1)原料准备:包括矿物原料的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配料混匀等作业,目的是使物料碎磨至一定的粒度,为后续作业准备细度、浓度合适的物料或混合料;以使物料分解更完全。
有时还需用物理选矿方法除去某些有害杂质,使目的矿物预先富集,使矿物原料与化学试剂配料、混匀,为后续作业创造较有利的条件。
(2)矿石和物料的分解:为使矿石或其他物料与化学试剂充分作用,达到有用组分的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可直接浸出,也可焙烧后浸出。
焙烧:目的是使有用组分转变成容易浸出或容易用物理选矿方法分选的状态。
焙烧产物有焙砂、粉尘、湿法收尘液或泥浆,根据产物组成及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从中回收有价成分。
焙烧可分为还原焙烧、氧化焙烧和氯化焙烧等。
浸出根据原料性质和工艺要求,使有价组分或杂质组分选择性地溶于浸出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原料可以直接浸出,也可以焙烧后浸出。
浸出后采用相应的办法从浸出液中或浸渣中回收有价组分。
固液分离采用沉降倾析、过滤和分级等方法处理浸出矿浆,以便获得供后续作业处理的澄清液或固体物料。
化学选矿常常需要固液分离作业,使悬浮物与溶液分离。
(3)化学选矿产品的制取:包括净液和产品制取等过程。
净液:为了获得高品位的化合物或金属产品,浸出液常常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有机溶剂萃取、离子浮选、两液浮选、沉淀浮选等方法,除去有害杂质,获得最终产品。
产品制取:从净化液中沉淀析出化学选矿产品,一般采用化学沉淀法、电解沉积法和物理选矿法,有时也采用炭浆法、矿浆树脂法、矿浆直接萃取法等。
有时可采用炭浆法、矿浆树脂法、矿浆直接电积法或物理选矿法直接从浸出矿桨中提取有用组分、省去或简化固液分离作业。
有时也可采用上述方法将浸出、净化和制取化学榨矿等作业组合在一起,以提高化选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上,一个完整的化学选矿过程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往往还包括试剂的再生,废液处理等。
由于近20多年来的不断研究和实践,目前化学选矿已被成功地用于处理某些难选的黑色、有色、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原料,如铁、锰、钦、钢、铅、锌、钨、铂、锡、金、银,钮、妮、钻、镍、铀、社、稀土、磷、铝、石墨、金刚石,高岭土等矿物原料。
除已大规模地用于从物理选矿尾矿、难选中矿、难选原矿、粗精矿、表外矿、废石等固体矿物原料中回
收某些有用组分外,还可从矿坑水、洗矿水和海水中提取某些有用组分,其应用范围正日益
扩大,现已成为处理某些难选矿物原料和治理三废的常规方法之一。
一个先进的方法、流程或工艺,除技术上先进外,经济上还必须合理。
化学选矿法虽然是处理贫、细、杂等难选矿物原料和使未利用资源资源化的有效方法,综合利用系数也较高,但化学选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因而在通常条件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物理选矿方法处理矿物原料,仅在用物理选矿法无法处理或得不到满意的技术经济指标时,刁一考虑采用化学选矿工艺。
采用化学选矿工艺时,也应尽可能采用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的联合流程,即采用多种选矿‘方法和工艺,以期最经济合理地综合利用矿物资源。
采用选矿联合流程时,物理选矿作业可位于化选作业之前,也可在其间或共后,这取决于原料特性和对产品形态的要求。
此外,还应尽可能地采用闭路流程,使试剂充分再生回收和使水循环使用,以降低化学选矿的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只有在化学选矿工艺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的前提一下,才单独采用化学选矿工艺欢理某些矿物原料,此时除设法降低试剂耗量、降低能耗外,还应同时考虑化选过程的三废处理问题。
5、总结
(1)化学选矿主要包括对矿石或其他原料的焙烧处理和湿法化学处理两大部分。
(2)焙烧由于燃料价格上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近年发展缓慢。
(3)湿法化学处理受到人们的重视。
(4)化学选矿广泛地用于处理各种难选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
第一章矿物原料的焙烧
1、焙烧过程的分类
焙烧是物料在适宜的气氛和低于矿物原料熔点的温度条件下,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矿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艺过程。
焙烧后的产品称焙砂。
根据焙烧在化学选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其主要化学反应性质可分为:(1)还原焙烧;(2)
氧化焙烧和硫酸化焙烧;(3)氯化焙烧与氯化离析;(5)钠盐焙烧;(6)煅烧。
(1)氧化焙烧和硫酸化焙烧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焙烧方法。
将金属的硫化物矿石或精矿在空气中焙烧成氧化物,或将低价氧化物转变为高价氧化物,有时还可脱去挥发性物质,如砷、锑、硒等。
如果将金属的硫化物矿石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焙烧,使之转化为易溶的硫酸盐,以便用水浸出,则称为硫酸化焙烧。
在焙烧条件下,硫化矿物转变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酸盐的反应可表示为:
2MS+3O2=2MO+2SO2;2SO2+O2=2SO3;MO+SO3=MSO4
氧化焙烧可使重金属硫化矿物转变为易浸的氧化物或硫酸盐,使硫化铁转变为难浸的氧
化铁,并可改变物料的结构构造,使其疏松多孔,而且可使砷、锑、硒、铅等部分挥发。
氧化焙烧常用脱硫率或目的组分的硫酸化程度来衡量,广泛用于铁、铜、铜一镍、钻、铂、锌、锑等硫化矿的处理,也可在炉料中加入硫化剂(元素硫、黄铁矿等)使某些重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的硫酸盐。
氧化焙烧作业可据生产规模采用间断或连续的方式进行。
处理量小时,可在间断作业的焙烧锅或反射炉中进行。
处理量大时,可采用连续作业的回转窑、沸腾护或多层焙烧炉。
(2)还原焙烧
还原焙烧是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低价
金属氧化或金属的过程除了汞和银的氧化物在低于40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于空气中加热
可分解析出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能用热分解的方法还原,只能采用添加还原剂的
方法将其还原。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可用下式表示:
MO+R=M+RO;
还原焙烧时可采用固体还原剂、气体还原剂或液体还原剂。
生产中常用的还原剂有固体
炭、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金属氧化物除呈纯态存在外,还呈结合状态存在,结合态的金属氧化物较纯态稳定,较
难被还原,须在较高的还原温度条条下才能被还原。
还原焙烧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难选的铁、
锰、镍、铜、锡、锑等矿物原料。
实例:(1)弱磁性贫铁矿石的还原磁化焙烧
我国铁矿资源中,弱磁性黄铁矿占相当大的比例,日前可用浮选、重选、强磁选或还原
焙烧一磁选等工艺处理。
虽然强磁选工艺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但在我国还原焙烧一磁选工
艺仍是处理这类矿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还原磁化焙烧是在一定条件下,使弱磁性的赤铁矿、
褐铁矿和针铁矿等选择性地被还原为强磁性的磁铁矿或γ一赤铁矿。
工业上用的还原剂主要为各种煤气、天然气或焦炭、煤粉等,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CO
和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