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矿应用实例讲课稿

合集下载

(推荐)《化学选矿》PPT课件

(推荐)《化学选矿》PPT课件

临江羚羊石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另有一 定量的黑锰矿、硅酸铁矿物,以及少量的赤铁矿。矿石中含有少 量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次生硫化物为 斑铜矿、铜蓝。另外,矿石中还含有很少量的钴硫砷铁矿。脉石 矿物主要为石英,硅酸铁矿物次之。
该矿石铁矿物组成和构造十分复杂,浸染细,而且脉石矿物 为极易泥化的绿泥石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矿石用常规选矿方法 选别将很困难。
2C + O2 = 2CO2 C + CO2 = 2CO FeCO3 = FeO + CO2 C + H2O = CO + H2 矿石中铁氧化物主要按Fe3O4/FeCO3→FeO→Fe的顺序进行还原: Fe3O4 + C = 3FeO + CO Fe3O4 + CO = 3FeO + CO2 FeO + C = Fe + CO
(Fe,Ni)O(OH).nH2O
2
红土镍矿铁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赤(褐)铁 碳酸盐矿 硅酸盐矿 存在的相 矿中的铁 物中的铁 物中的铁
含量(%) 6.00
0.20
6.67
占有率
46.62
1.55
51.83
总铁
12.87 100.00
红土镍矿中镍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存在的相
含量(%) 占有率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二磁尾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一柱尾
铁粉产品
二柱尾
12
13
14
15
含氰废水处理
16
含氰废水处理
17
含氰废水处理
18
含氰废水处理

化学选矿--演示文稿15

化学选矿--演示文稿15
萃取的基本概念
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与其不完全混溶的液 体溶剂,形成液-液两相,利用液体混合 物中各组分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 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个操作过程称为液- 液萃取,简称萃取。
混合液中溶质A,其余部分稀释剂B.萃取过 程中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S,所选用的萃 取剂S对A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对于稀释 剂B应不互溶或部分互溶。
中性萃取剂有两种主要基团,一种是含 有氧——碳键的萃取剂,又称含氧萃取 剂,如醚、酯、醇和酮等。另一种是氧 或硫与磷键合的萃取剂,又称中性磷型 萃取剂,如磷酸三丁酯(TBP),甲基膦酸 二甲庚酯(P350)等。
酸性萃取剂
酸性萃取剂可分为三类:(1)酸性磷型萃 取剂; (2)羧酸类萃取剂; (3)酸性螯 合萃取剂。
容量大、萃取选择性好、萃取平衡速度快、化学 性质稳定、溶解损失小、价格便宜等特点,要生 产一种完全理想的萃取剂是很困难的,只能不断 改进逐步完善。 (2)萃取设备:研究制造高效萃取器,混合-澄清 萃取器的发展很快。随着金属萃取厂的大型化、 自动化,人们正在寻找萃取器的放大规律。
萃取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
酸性络合萃取的特点是,萃取剂为有机 弱酸,被萃取物是金阳离子.
离子缔合萃取剂
离子缔合萃取剂是含氧的有机化合物(如乙 醚)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如胺和季胺盐)。
离子缔合萃取的特点是,萃取剂是含氧、含 氮有机化合物;被萃物通常为络阴离子;萃 取剂与被萃物之间形成的萃合物是离子缔合 物。
离子缔合萃取主要有胺盐萃取和蛘盐萃取两 种:
人们正在致力于开拓、改变金属提取的方 法,冲破采、选、冶的传统工艺过程。萃 取技术将是新工艺的核心。
矿浆萃取、液膜萃取、双液浮选等目前很 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新方法。

第8章化学选矿及其它选矿方法

第8章化学选矿及其它选矿方法

第2篇选别作业第8章化学选矿及其它选矿方法(1课时)[本章主要内容]1、化学选矿,包括焙烧法、浸出法、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法、离子浮选。

2、其它选矿方法,包括手选法、光电选矿法、摩擦选矿法。

第1节化学选矿化学选矿法就是利用化学作用将矿石中有用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它包括各种形式的焙烧、浸出;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沉淀、电沉积、离子浮选等。

一、焙烧法焙烧(roasting),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的过程。

焙烧过程有加添加剂和不加添加剂两种类型。

不加添加剂的焙烧也称煅烧,按用途可分为:①分解矿石,如石灰石化学加工制成氧化钙,同时制得二氧化碳气体;②活化矿石,目的在于改变矿石结构,使其易于分解,例如:将高岭土焙烧脱水,使其结构疏松多孔,易于进一步加工生产氧化铝;③脱除杂质,如脱硫、脱除有机物和吸附水等;④晶型转化,如焙烧二氧化钛使其改变晶型,改善其使用性质。

加添加剂的焙烧:添加剂可以是气体或固体,固体添加剂兼有助熔剂的作用,使物料熔点降低,以加快反应速度。

按添加剂的不同有多种类型:氧化焙烧、还原焙烧、氯化焙烧、硫酸化焙烧、碱性焙烧、钠化焙烧。

1、氧化焙烧粉碎后的固体原料在氧气中焙烧,使其中的有用成分转变成氧化物,同时除去易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

在硫酸工业中,硫铁矿焙烧制备二氧化硫是典型的氧化焙烧。

冶金工业中氧化焙烧应用广泛,例如:硫化铜矿、硫化锌矿经氧化焙烧得氧化铜、氧化锌,同时得到二氧化硫。

以辉钼矿的焙烧氨浸为例。

辉钼矿经氧化焙烧后生成三氧化钼,用氨浸出时生成钼酸铵进入溶液,与不溶物加以分离。

溶液经浓缩结晶得到钼酸铵晶体,或加酸酸化生成钼酸沉淀,从而与可溶性杂质分离。

二者经煅烧后都生成纯净的三氧化钼,然后用氢还原法生成金属钼。

2、硫酸化焙烧硫酸化焙烧指的是金属硫化矿经氧化焙烧生成硫酸盐,然后用水浸出的分离过程。

各种金属硫酸盐发生分解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差别可以从含铜、钴、镍的黄铁矿中分别提取铜、钴、镍。

7-化学选矿

7-化学选矿
作用:是处理和综合利用某些贫、细、杂等难选矿物原料的 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解决三废处理、变 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
CuCO3· Cu(OH)2 + 2H2SO4 — 2CuSO4 + CO2 + 3H2O Fe + Cu2+— Fe2+ + Cu
2、化学选矿处理对象:和目的与物理选矿相同,都是处 理矿物原料并使目的组分得到富集、分离及综合利用矿产 资源。 3、特点:其应用范围较物理选矿宽,除了可以处理难选 原矿外。还可以处理物理选矿方法无法处理的中间产品、 尾矿、粗精矿,并能从“三废”中回收有用组分。产品纯度 高。因此化学选矿很有发展前途。 但应该指出,目前化学选矿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 题,主要是化学选矿过程需要消能大量的化学试剂,因而 在通常条件下,能用物理选矿方法处理的物料就不宜用化 学选矿方法。
为了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 物加工过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解决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推动 矿业事业的发展,出现了用化学方法或物理与化学方法联合起来处理 某些“难选”矿石的工艺过程。
二、化学选矿方法
1、定义:化学选矿是基于矿物和矿物组分的化学 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方法改变矿物组成,然后用 其他的方法使目的组分富集的矿物加工工艺。
药剂浸出:利用化学药剂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元素浸出的工艺。有酸浸、
氨浸、氰化法、料性质和工艺要求,使有用组分或杂质组分选择性溶于浸
出溶剂中,从而使有用组分与杂质组分相分离或使有用组分相分离。
四、固液分离作业
和物理选矿产品的脱水作业性质一样,但化学选矿提出矿浆的固 液分离的难度大些,一般也是采用沉降、过滤和分级等方法处理混 出矿浆,以得到下一作业处理的澄清溶液或含少量细矿粒的溶液。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与选别技术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与选别技术

06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应用
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选矿过程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选别过程中的应用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在采矿工业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发展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创新 选矿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挑战和机遇
化学选矿则是通过化学反应, 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 矿物分离。
化学选矿的基本原理包括酸 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 合反应等。
化学选矿的基本原理还包括 离子交换、吸附、沉淀等。
03 化学矿的矿石选矿技术
物理选矿法
浮选法:利用矿石表面性质 差异进行分选
磁选法:利用矿石磁性差异 进行分选
重力选矿法:利用矿石密度 差异进行分选
矿石的采集与运输
矿石采集:采用爆破、挖掘等方式获取矿石 矿石运输:通过卡车、火车、轮船等方式将矿石运输到选矿厂 矿石储存:在选矿厂内储存矿石,等待选矿处理 矿石预处理:对矿石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提高选矿效率
矿石的预处理
矿石破碎:将 大块矿石破碎 成小块,便于 后续处理
0 1
矿石筛分:将 破碎后的矿石 按粒度大小进 行筛分,得到 不同粒度的矿 石
筛分设备
筛分设备的种类:振 动筛、滚筒筛、螺旋
筛等
筛分设备的应用:在 矿石选矿过程中,用 于矿石颗粒的粗选和
精选
筛分设备的工作原理: 利用筛网的孔径大小, 将矿石颗粒进行分级
筛分设备的特点: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
效率高、能耗低
分级设备
离心分级机:用于矿石的细 粒度分级
水力旋流器:用于矿石的粗、 中粒度分级

化学ⅰ人版3.1.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说课稿

化学ⅰ人版3.1.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说课稿

化学ⅰ人版3.1.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说课稿【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教材以制备铝的工艺流程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情境,介绍了以铝及其化合物为主体的一系列反应。

本课内容编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学生认识从矿物中提取金属的开端,也是从上一专题“从海水中获得物质”转变到“从矿物中获取金属”过渡,为之后铁、铜等金属元素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且本节内容中有关氧化铝的反应也为下节课学生对铝的两性的理解提供了铺砖引路的作用。

教学重点: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过程和原理教学难点:对制备铝工艺流程原理的探究【二】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在初中阶段已对铝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前一个专题的学习中也已完成了氯、溴、碘、钠、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接触了从海水中获取物质的方法,因此本课内容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在前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有利于本课教学的展开。

但学习者为高一学生,他们虽思维敏捷,但不够严谨,虽比较喜欢做实验,但动手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教学理念和教法在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科学方法的培养,并通过讲授法、边讲边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创设情景预设、提出假设、实验探究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事物,做到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2〕掌握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自主实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初步形成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炼铝方法的变化体验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验学科重要性,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高中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说课稿

高中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说课稿

高中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说课稿高中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说课稿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说课稿各位评委晚上好:我是**班的**。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三第一单元,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以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为切入点,引入铝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并对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做了重点介绍,让同学深刻体会到化学与工业生产的亲密联系。

本节内容被安排在本专题的第一单元,同学在学习了钠,镁等重要金属元素之后,自然而然地把钠,镁,铝三者做比较,为以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学习也是对活泼金属提取方法与过程的进一步完善。

本节内容作为铝三角中的重要一环,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学科指导看法》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化学原理。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班级的同学,他们思维活跃,机敏,比较喜爱动手做试验并且已经具备了肯定的操作技能,但是对于氧化铝与碱的试验可能还停留在观测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

此外,通过上个专题钠,镁提取方法的学习,同学对活泼金属的提取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概念,为本专题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然而在之前的学习中同学未曾接触过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对于氧化铝与碱的反应学习起来可能会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掌控氧化铝与碱的反应。

针对以上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掌控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方法。

3说出铝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艺流程的试验探究,加强观测技能,动手操作技能以及沟通合作技能。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通过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的学习,体会化学之于工业的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新型材料"再生铝',树立节省能源的意识。

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本节课我主要采纳试验探究,沟通争论,归纳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以此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

选矿知识讲座

选矿知识讲座

六、选矿作业及选矿工艺—重选
重选按所用介质的不同和所用设备的不同分类: 1)按介质分类: 空气为介质,即风选,亦即干式重选,干旱缺水 地区使用; 水为介质,最为常见; 重介质选矿,通常是以重液(无机盐溶液、有机 重液三溴甲烷等) 或重悬浮液(以硅铁、重晶石、 磁铁矿等为悬浮质)为介质。
六、选矿作业及选矿工艺—重选
什么是浮选? 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使矿物颗粒选择性地向气泡附着的选矿方 法。 对浮选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性质主要有:湿 润性、电性、吸附、氧化、溶解、分散、 絮凝等等。
六、选矿作业及选矿工艺—浮选 浮选过程包括下列作业:
(1)浮选前的矿浆准备作业(主要是磨矿、 分级作业) 目的是得到粒度适宜的、基本上 单体解离的矿粒。进入浮选作业的矿浆浓 度必须适于浮选工艺的要求。 (2)加药调整作业 目的是调节与控制相 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促使气泡与不同矿 粒的选择性附着,从而达到彼此分离的目 的。添加药剂的种类与数量,应根据具体 矿石性质而定。
五、选矿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
选前作业设备之---筛子筛网结构图
五、选矿前的准备作业—磨矿分级
球磨分级是将破碎产品(-25mm)进一步 冲击、研磨,将矿石磨到粒度至10μm ~300μm大小的作业,是破碎作业的继续, 目的是使矿石中有用矿物全部或大部分为 单体解离状态。为下一步分选作业回收有 用矿物打下基础。
六、选矿作业及选矿工艺—浮选
(3)充气浮选作业 调制好的矿浆,引入 浮选机内,由于浮选机的充气搅拌作用, 形成大量的弥散气泡,提供了矿粒与气泡 接触机会。可浮性好的矿粒,附着于气泡 上,形成矿化泡沫;而可浮性差的矿粒, 不能附着在气泡上而留在矿浆内,作为尾 矿从浮选机排出。收集泡沫产品,即得浮 选精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铀矿物的浸出
(1)稀硫酸浸出
物料:硅酸盐矿石
浸出剂:稀硫酸
氧化剂:二氧化锰
浸出工艺条件: 浸山时的矿石粗度约为16~100目,液固比为0.6~1.2,
酸用量与矿石组成有关,易浸矿石的剩余酸度一殷为3~8克 /L,难浸矿石为30~40克/升、浸出温度为60~80℃、MnO 用量为矿石重量的0.5~2.0%,溶液的还原电位约0.4~0.45 伏、浸出时间依矿石性质和浸出条件而异。
3)铜矿物原料氨浸
氨浸可分为一般氨浸、氧化氨浸和还原焙烧—氨浸类型。 一般氨浸:处理铜矿物为次生铜矿,脉石为碳酸盐。 氧化氨浸:处理除次生铜矿物外.还含金属铜和原生硫化 铜矿物。 还原焙烧—氨浸:铜呈难浸的硅酸铜或结合铜形态存在。
还原焙烧——氨浸实例
焙烧:原料与占矿石重量5%的煤粉混合,在750~850℃ 条件下于回转窑中进行还原焙烧,使矿石中大部分结合铜 转变为游离氧化铜,少部分被还原成金属铜。
反萃剂:碳酸盐溶液
一般采用0.74MNa2CO3+1MNaHCO3作反萃剂,温度为 25~35℃。由于萃取和反萃均在同一阴离子体系进行,不会引进其 他阴离子杂质,产品品位较高,母液便于返回使用。
中性体系萃取
萃取剂 有机相为5~10%TBP磺化煤油溶液,O:A=1:2
反萃相比O:A=3~4:1,反萃剂为用4%硫酸再加 部分重铀酸铵沉淀母液。
加热煮沸溶液赶除二氧化碳,此时铀及所有杂质均转入 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再用碱中和至pH=6.5~7,铀定量沉淀析出。
2 铜矿物原料的化学选矿
1)铜矿资源
(1)硫化矿(氧化率<10%) (2)氧化矿(氧化率>30%) (3)混合矿(30%>氧化率>10%)
2) 酸法浸出铜矿物原料 (1)酸浸——沉淀——浮选工艺
浸出过程原理 氧化过程
浸出溶解过程 铀在硫酸浸液中呈络离子形态存在,25℃时存
在下列平衡:
浸出时,矿石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较稳定,溶解度与酸度 和温度有关,硅酸胶体对后续工序影响饺大,故应尽置避免高酸浸 硅。氧化铁相当稳定,但氧化亚铁易被硫酸分解(约40~50%)。存 在氧化剂时,浸液中的亚铁离子可氧化为硫酸高铁。矿石中的碳酸 盐和钙镁氧化物全部被稀硫酸分解,矿石的磷钒全部进入浸液中。
浮选
沉淀铜的浮选直接在弱酸性pH=3.7~4.5矿浆中进行, 一般采用黑药或双黄药作捕拉剂,以甲酚或松醇油作起泡剂, 未分解的硫化铜矿物与伴生贵金属和沉淀铜一起上浮。
(2)酸浸——萃取——电积工艺
浸出剂:硫酸 萃取剂:含羟肟基团的萃取剂,如Lix64等。
如某矿山氧化铜矿堆浸,浸液含铜4克/升。铁22克/ 和硫酸3~5克/升,用Iix 64萃铜,电积产铜18.2吨/日,纯 度达99.9%。
3)浸出液的净化
(1)离子交换法
铀在溶液中以铀酰络阴离子形式存在,可采用强碱 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
如果浸出过程为酸性浸出,在离子交换过程解析时, 采用酸法解析,解析剂为酸化的硝酸盐或氯化物。如果 浸出过程为碳酸盐浸出,在离子交换过程解析时,采用 碱法解析,解析剂为硝酸盐或氯化物的中性或碱性液。
(2)溶剂萃取
酸性浸出体系
采用三脂肪胺作为萃取剂。
萃取时三脂肪胺的浓度不能太大,一股以0.1M左右为宜。介 质pH控制在1~1.5左右。pH<0.8时,铀的分配系数下降。pH>2 时,由于铁、硅、铀的水解,会产生乳化现象。为防止出现三相, 常加入混合醇,但混合醇的浓度不能太大。试验表明,对0.1M的 三脂肪胺,混合醇浓度以0.05~0.1M为宜。
(2)碳酸盐溶液浸出
物料:碳酸盐矿石
浸出剂:碳酸钠、碳酸氢钠
氧化剂:空气
浸出工艺条件
常温浸出工艺:浸出矿石粒度小于100~200目,液固 比0.8~1.4,常压浸出时的试剂浓应较高,常为矿石重量的 4~8%。
加压碱浸工艺:加压碱浸温度一般为100~150℃,压 力为10.13×105~15.20×105帕,Na 2CO35~60克/L, NaHCO35~25克/L。
化学选矿应用实例
化学选矿应用实例
1、铀矿物原料的化学选矿 2、铜矿物原料的化学选矿 3、金矿物物料的化学选矿 4、其它矿石物料的化学选矿
1 铀矿物原料的化学选矿
1)铀矿资源
根据铀矿物和含铀矿物的生成条件。铀的价态及工艺处理的难易, 可分为原生铀矿物、原生含铀矿物及次生铀矿物三大类。
(1)原生铀矿: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铀主要呈四价。晶质铀矿难 以分解,沥青铀矿分布十分广泛,其工业价值最大。
4)铀化学精矿的制备
(1)从酸性含铀液中沉淀铀
常用氨水、苛性钠、石灰和氧化镁等作碱沉淀剂。 氨水从硫酸铀酰溶液中沉淀铀的主要反应为:
(2)从碱性液中沉淀铀
碱分解法是从碱性液中沉铀的主要方法。三碳 酸铀酰络合物仅在弱碱性介质中才稳定,若pH值 大于11.6时会分解析出重铀酸盐沉淀:
酸分解法沉淀铀 加入硫酸,将溶液pH调整为3~4。
(2)原生含铀矿物:具有工业价值的是微晶矿床,铀以类质同像的 形态交代复杂氧化物中的钍、稀土、钙。这类矿物主要是钛钽铌酸盐 类,铀还以类质同像形态存在独居石、萤石等矿物中。 (3)次生铀矿物和含铀矿物:有工业意义的次生铀矿物为磷酸盐和 钒酸盐。
目前处理的主要铀矿物为晶质铀矿、沥青铀和次生铀矿吻,可在提 取稀有元素时顺便回收原生含铀矿物中的铀。
常用的反萃剂为氯化物、NaCl、碳酸盐、碳酸铵与氢氧化 铵的混合溶液。
碱性浸出体系
萃取剂为季铵盐。
季胺盐萃铀时季胺盐浓度一般约0.1M,混合醇浓度(体积)约 3~5%,碳酸盐总浓度小于50克/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重量 比应大干2,故碳酸氢钠浓度宜小于15克/升(可用苛性钠调节)。 萃取原液中的固体含量宜小于50ppm,否则易乳化。
酸浸
酸浸时采用浓度为0.5~3%的稀硫酸作浸出剂,目 的是分解次生氧化铜矿物,余酸一般为0.05~0.1%, 固液比为1:1~2。浸出是在室温或加温至50~80℃条件 下进行。
沉淀
沉淀时可用废铁、铁屑、海绵铁等作沉淀剂,也可采 用硫化氢作沉淀剂,使铜呈海绵铜或硫化铜形态析出。沉 淀时主要控制介质pH值、沉淀剂用量等因围素。铁耗主 要取决于介质的剩余酸度,一般为1.2~3.5公斤/公斤。 若浸液余酸太高可先用石灰进行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