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地球自转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①春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月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夏至日。

6,7,8月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秋分日。

9,10,11月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

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
⑴五带的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
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

②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③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④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⑵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⑶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⑷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相信通过上面对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

欢迎阅读!。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生物钟紊乱影响
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 代谢紊乱等多种健康问题。
动植物迁徙行为适应性分析
动物迁徙
动物为寻找食物、繁殖场所或躲 避不利环境而进行的周期性、定 向性移动,如鸟类迁徙、鱼类洄
游等。
植物迁徙
植物通过生长、繁殖等方式适应 环境变化,如向光性、向地性等
生长特性以及种子传播等。
迁徙行为适应性
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地球自转的认 知和应用情况,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 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思考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减慢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
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极端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02 探究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以
及这些现象对当地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球自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03
了解地球自转对航空航天器发射、轨道设计和回收等
方面的影响。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前景展望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 地球自转对地表形态影响 • 地球自转对气候环境影响 • 地球自转对生物圈影响 • 实验探究:观察并验证地球自转现象 •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地球自转定义及方向
定义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称为 地球自转。
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 极点上方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 极点上方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与速度变化规律
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4秒, 称为一个恒星日。
速度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向两极 逐渐减慢;同时,由于地球形状的不 规则性,自转速度也存在微小变化。

初中地理之地球自转

初中地理之地球自转

初中地理之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的某一部分正好面对
太阳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白天;而当地球的某一部分背离太阳的
时候,这个地方就是黑夜。

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全球范围内都会
有白天和黑夜的轮换。

地球自转还造成了环绕地球自转轴的地理经线和纬线的形成。

地理经线是从北极到南极延伸的线,常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纬线是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线,被用于划分地球的不同气候带及确
定地点的纬度。

地球自转还对天气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地
球表面的大气层也会随之旋转。

这种旋转带来了风的形成,控制了
气候的变化。

地球自转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地球的形成、地理分布、气候和天气等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地球自转的原理和特点,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及其与其他天体的关系很重要。

希望通过学习地球自转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而神奇的星球。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气候与天气
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和地表温度 差异对气候和天气模式有重要影 响,进而影响农业、交通等人类
活动。
导航与定位
地球自转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如GPS)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 影响,对现代导航和定位技术至
关重要。
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性
天文学
地球自转是天文学研究的 基础之一,有助于理解天 体运动规律和宇宙演化。
恒星日
以遥远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 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地球自转的
真正周期。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 需的时间,通常用于日常计时。
比较
恒星日略短于太阳日,因为地球在 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一个 太阳日内地球自转了稍多于一周。
傅科摆实验原理介绍
01
02
03
实验装置
一根长而重的金属杆,一 端固定,另一端自由摆动。
实验原理
地球自转使得傅科摆的摆 动平面相对于地面发生转 动,从而证明地球的自转。
观测结果
傅科摆的摆动平面在一天 内会相对于地面转动约 360度,从而验证了地球 的自转。
现代科技在观测中应用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01
利用卫星定位、激光测距等手段,精确测量地球上各点的位置
变化,从而推算出地球的自转参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
极昼极夜现象解释
极昼现象
在地球的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 平线之上的现象,称为极昼。
极夜现象
同样在极地地区,也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称为极 夜。极昼和极夜现象在极地地区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因纬度高低而异。
04
地球自转观测方法和技术
恒星日与太阳日观测比较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的自转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的自转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以什么为绕转中心? 2.地球沿什么方向自转? 3.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绕转 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球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1天
(24小时)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北极上空俯视
N
逆时针旋转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俯视
S
顺时针旋转
南极上空
二、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产生
夜晨
半 球
昏 线
昼 半




线夜
半Hale Waihona Puke 半球球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 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1、昼夜更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






西

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为什么有时间的差异?
不同经度产生时间差异,畅畅位于昼半球,姨妈位于夜半球 (地球上偏东比偏西的地点要早看到日出,时间早。)
2、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 生时间的差异,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早。
课堂小结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习题练习 P9、10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除两极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都为15°/时。

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

证明地球自转1.牙签法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2.炮弹法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射出的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在自转.3.重力加速度法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也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4.深井测量法地球时刻不停自转,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而增加,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5.傅科摆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

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

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独特星球,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了解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初中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1. 自转: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圈需要24小时,这个运动被称为自转。

地轴是垂直穿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虚拟轴线,地球绕着这个轴线旋转。

由于自转造成了白天与黑夜、日出与日落的交替。

(a)白天与黑夜:当你站在地面上时,会看到太阳冉冉升起和渐渐下山。

这正是因为地球不断自转所引起的现象。

当你所处位置正好在太阳光照射范围内,你会经历白天;当你离开那个范围,就会进入黑夜。

(b)日出与日落:日出发生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之际,在此之后日光会逐渐覆盖地球的各个部分。

日落则是太阳从地平线下降时,天空将逐渐变暗。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因地点和季节而异,这是因为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有所不同。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运动叫做公转。

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次公转周期约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这个运动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a)季节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非圆形,使得离太阳更近(近日点)的时候极端温暖,远离太阳(远日点)时寒冷。

这就是造成四季交替的原因。

当北半球朝向太阳时,它会经历更多的光照和热量,这是北半球的夏天;而当南半球朝向太阳时,则是南半球的夏天。

(b)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白天和黑夜长度的差异。

在靠近北极或南极的地区,由于地球倾斜角度的影响,夏季白天会很长而晚上很短;在冬季则正好相反。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意义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a)时间计算:我们的日历是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的。

了解自转和公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算时间、安排生活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地 球自转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运用学生已有经验,感悟人类 顺应地球自转规律的现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七年级)
•地球自转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手电筒、玻璃球体等教具 •打破教材结构,开发学生资源,由 学生讲解演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布置学生完成调查表格并准备地球 仪、手电筒
观察
2利用地球仪演示完成问题3、4, 利用地球仪演示问 教师指导学生 选出代表台前演示并讲解。 题2、3、4,观看 利用地球仪演 示问题2、3、4 3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表示地球自 学生代表台前利用 学生感悟 转的情况。 地球仪进行演示。
地球的自转
N


S
活动意图
●此活动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发学生本身的资源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产 生思维碰撞,师生共同梳理得出结论.整个过 程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 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
N
结论: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 轴自转,在北极上空看,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 时针方向旋转。 夜 昼
S
分工 互助 合作
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
1.为什么畅畅问候晚上好而姨妈问候早上好? 2 . 假如地球旋转180°,北京和纽约分别是白天还是黑夜?
7月我国最东端日出时间大约在2:00, 最西端日出时间大约在6:00左右,这是为 什么?
教 学 资 源
施教流程
课前调查:地理知识知多少 自转
方向 周期
围绕中心
转动特点 产生的地 理现象
1.地球自转的围绕中心 2.眼睛正对赤道地球自转方向 3.眼睛正对北极地球自转方向 4.眼睛正对南极地球自转方向
方案一 (好)
1选出代表演示课件,并讲解自 观察 转方向、围绕中心。
方案二 (一般)
方案三 (稍差)
球体,观察现象。
2 .假如地球不自转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并对生产、生 活有什么影响?
3.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
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4.为什么当我国最东端是黎明时,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
还是黑夜?
5.看伦敦奥运会的直播,要等到下午16点以后这是为什么?
活动意图
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有 所思有所想,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 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交 流的平台。 ●时刻以课标理念为核心,在相互交流中,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Hale Waihona Puke 分工 互助 合作你能用今天所学解释一下现象吗?
1 .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分别照射地球仪和玻璃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 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 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 看到日出,这样就产生了
时差。
活动意图
●本活动将现实生活与理论结合,使学生 能够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的自 然现象,通过观察现象又使学生能够联系 到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生活有用的 地理知识。
生活故事
我们每天都感受着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交 替的变化,你能说出人类是怎样顺应地球 自转的规律安排活动的吗?请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