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儿童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儿童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1 ,动 静 脉 畸 形2 0 tre b r 例 6 ,S g — e综 u We 合 征 1 ,脑 肿 瘤 6 0 例 6 。患 儿 年 龄 6 ~ 1岁 。 天 0
4 ae f e ir erlgc i re (2 ae fru t ri jr,0css 2 ss da in uoo i ds dr 1 ss amaiban nuy 2 ae c op tc o s C ot c i
o y o i—s h mi n e h l p t lc s f a e u n i ma 2 c s so r ro f p x c ic e c e c p a o ah a e o v mo s g o , a e fat i — h c a e
we e y d o . W I n r a e h ii i t ft mo sa d wa ep ul o e i t g b r n r me S c e s d t ev sb l y o s i i u r n sh l f r p c i f d n
s ) wi 就是利 用这些变 化来增 强 图像对 比度 的。在过 { WI 用于 小儿 颅脑疾 病 中的研 究报道 尚少 。奉  ̄S 运
・2 ・ 4
磁共振成像 2 1 第2 第 1 01年 卷 期
C i ManR snI g g2 1, o2Nol h J g eo mai ,01V l, n n
h m o ha nd i r as d va c a iy i he ne pl s s e r ge a nc e e s ul rt n t o a m .whi h m a e ec um o c y r f tt l r g a .C o l i n SW 1w a up ro o t on n i a e r de nc uso s s e i rt he c ve ton ls que e o s lzng nc s f rviuai i h m orh gea as u a tuc r .SW Ic n pr vi e ula dii a1i or a in i e r a nd v c l rsr t e u a o deus f d ton nf m to n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1、MRI比较于CT的优势MRI利用人体中最多的氢质子在磁场中产生的共振效应,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

根据图像的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

而CT是依赖于组织的X线衰减(CT值)。

这是它们图像上的基本不同。

所以,MRI相对于CT的优势非常明显:1、MRI有很高的组织对比分辨率:MRI成像主要是考察组织的含水量的多少以及所含水的特性不同。

也就是说,含水量不同,MRI图像上就可以明显区分开来,即使含水量一样,由于所含水的特性(比如弛豫特性、流动特性、扩散特性等等)不同,在MRI的图像上,最终表现出来的信号会完全不同。

所以MRI的图像在所有的影像学图像中,是最接近于人体实际解剖结构的,甚至可以说和解剖书上的示图完全一样,非常直观。

在考察软组织病变,特别是占位性病变比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腺瘤等等时,MRI的优势巨大。

MRI图像上病变边缘会较CT 清晰锐利得多,完全可以确定占位性病变的边界,对临床手术及切除后复诊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MRI有多种参数的选择与变化从而有可能对各种病变的性质加以判断。

CT只能通过CT值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参数只有CT值一个。

MRI的参数有几十种之多,经常用到的就有十几种。

根据参数选择的不同,MRI的图像就会完全不同。

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

临床上最常用到的是T1加权像(又称解剖像)和T2加权像(又称病理像)。

举例来说,脂肪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肌肉、肝脏、胰腺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中等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则为较低信号,肺组织,大血管,钙化等在上述图像上均为一般均匀低信号,而肾、脾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较低信号,在质子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较高信号。

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得到几种不同信号表现的图像,MRI可以将每种组织器官及病变完全区分开来,而不同的组织的CT值有可能完全一样,这时CT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陈振松孟志华刘干辉黄钟情范舒舒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进一步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 35例妊娠25~37周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在3 d内行脑部MRI的胎儿为研究对象,出生后12例婴儿行脑部MRI检查。

结果在35例中, MRI诊断侧脑室扩张33例,占超声诊断94.3%。

10~11.9 mm组12例36.4%,颅内未见结构畸形;12~15 mm组13例39.4%,合并颅内结构畸形2例;> 15 mm 组8例24.2%,合并颅内结构畸形4例及侧脑室内出血2例。

孤立性侧脑室扩张 25例,合并脑水肿6例24%。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有必要进一步MRI检查,以帮助排除颅内结构畸形或脑积水。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胎儿筛查中,超声检查对诊断脑室扩张是较可靠的首选方法。

超声由于软组织分辨率较低、气体及骨组织影响较难观察胎儿脑实质细小结构;与超声相比, MRI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诊断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信息[1]。

作者对产前超声筛查出的侧脑室扩张胎儿行MRI检查,明确是孤立性侧脑室扩胀、脑积水或者是颅内结构畸形引起脑室扩张,并对部分弧立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出生后再次行MRI检查,了解出生前后MRI图像一致性。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妊娠中晚期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侧脑室扩张,在3 d内行胎儿脑部磁共振检查的3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35例均为存活单胎,其中一例合并一约12周死胎,孕龄为25~37周,平均31周;孕妇年龄为21~39岁,平均26岁。

35例接受检查的胎儿中引产17例,出生18例;出生前有14例孕妇行病毒学检查及染色体核型检查,均未见异常,出生后婴儿随访均无特殊;有12例出生后行脑部MRI 检查。

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
赵国千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20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于胎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医院采用MRI检查时确诊为胎儿先天颅脑疾病的5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医院中工龄长、经验丰富的MRI图像处理师对得到的检测图像进行仔细观测与诊断。

结果 MRI图像清晰,分辨率较高,可多方位全角度反映胎儿颅脑状况。

50例中,MRI检测透明隔缺如4例,透明隔及胼胝体缺如16例,双侧侧脑室增宽10例,前脑无裂畸形6例,巨脑回无裂畸形3例,Dandy-Walker畸形11例。

结论 MRI技术具有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序列成像的优点,图像分辨率高,可清晰观察到胎儿颅脑组织的详细结构,从而为诊断先天性颅脑疾病提供可行性诊断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154-155)
【作者】赵国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磁共振成像在胎儿颅脑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2.磁共振成像在胎儿颅脑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3.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4.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5.磁共振成像对胎儿颅脑疾病产前诊断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131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导致我国胎儿畸形发病率日益提高,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胎儿就在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脑室扩张、神经管闭合缺陷、无脑儿、脑膨出等。

若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十分异常且存在致死性,为确保产妇的身体健康,就必须马上终止妊娠[1]。

同时,胎儿畸形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威胁到胎儿与孕妇的生命安全。

然而,针对轻度发育异常的胎儿,在临床诊断中必须高度重视其预后与转归。

超声诊断技术在常规诊断中比较常用,其能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筛查。

然而,超声影像学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扫描切面十分有限,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误诊率或漏诊率。

而MRI 诊断检查可以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羊水量、腹部脂肪厚度、胎位等,且成像具有多方位性、多平面性,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可更加准确的诊断胎儿疾病、孕妇合并症。

胎儿MRI 能够将胎脑结构全方位、清晰的显示吃醋来,便于对脑发育情况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及时检出异常。

本文现选取100例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来科学的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详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就诊的100例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孕妇进行研究,全部胎儿均为单胎。

孕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8±6.7)岁;孕周28~30周,平均孕周(29.6±5.1)周;体重53~78 kg。

全部孕妇既往身体健康、月经规律、不存在显性遗传性疾病。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同意,孕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全部孕妇的临床资料,经对比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首先,在横切面扫描子宫时可以利用迈瑞DC-C2S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常规扫描侧脑室、小脑、丘脑平面结构。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

MRI图像非常精细、清晰、逼真。

不用对比剂即可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

MRI临床适应症广泛,是颅脑、脊髓、骨与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部位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颅脑MRI检查(一)适应症1、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包括器官源性畸形和组织源性畸形,MRI可确诊。

2、脑积水。

3、脑萎缩。

4、卒中及脑缺氧:脑梗塞和脑出血等。

5、脑血管疾病:高磁场的MR通过血管成像(MRA)技术显示。

6、颅内肿瘤和囊肿。

7、颅脑外伤。

8、颅内感染和其他炎性病变。

9、脑白质病。

(二)临床应用价值1、MRI对颅脑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螺旋CT。

目前,螺旋CT和MRI对脑部疾病的诊断作用仍互为补充。

2、MRI之所以优于CT,是因为MRI软组织对比度高,能准确地分辨脑皮质(灰质)、髓质(白质)和神经核团,尤其是脑髓质疾病、肿瘤、水肿等诊断的敏感度更高。

3、MRI能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准确。

4、MRI无骨性伪影的干扰,是诊断垂体、颅神经、脑干、小脑等部位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5、应用对比剂可以鉴别肿瘤和水肿。

6、头颅外伤的诊断MRI不及螺旋CT敏感。

MRI难以发现新鲜出血,不能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检查时间长,容易产生运动伪影;带有监护仪的急症、危重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三)注意要点1、MRI对钙化与颅骨病变的诊断能力较差。

2、急诊、重危病人,监护仪和急救装置不能带入磁共振机房,限制了MRI在上述病人中的应用。

3、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检查。

二、眼及眶区MRI检查(一)适应症1、眼眶前病变。

2、肌圆锥外病变。

3、肌圆锥内病变。

4、眼外肌病变。

5、视神经及其鞘病变。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目的: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纳入经临床随访确诊的37例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的胎儿,比较分析37例孕妇产前超声(US)和MRI的影像学资料,评估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MRI和US对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的诊断结果表明,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US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脑积水。

结论:超声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价值不及MRI,MRI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标签:磁共振成像;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近年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畸形胎儿发生率有所增长。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是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如脑室扩张、无脑儿、脑皮质发育不良等,针对一些情况特别严重的致死性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需要终止妊娠,确保孕妇身体健康[1-2]。

而对于轻度发育异常的患儿,其预后和转归是临床妇产科医生所面臨的难题。

以往,临床多采用超声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通过超声筛查胎儿发育异常,但超声检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羊水量、脂肪厚度、胎位等,导致诊断结果出现误差[2]。

MRI则能有效避免超声的缺陷,获得多平面和多方位成像,并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和软组织对比度较好的优点,从而能准确对胎儿和孕妇做出诊断。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的37例孕妇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意在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经临床随访确诊的37例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孕妇年龄23.4~35.4岁,平均(29.4±4.8)岁;孕龄22.0~38.0周,平均(30.0±5.0)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ransformation Imaging, DTI)对颅脑疾病的诊断意义。

方法:参与到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是来自我院在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共计7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检查方式均是DTI,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70位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颅脑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颅脑疾病;临床应用引言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其利用水分子的弥散食物特性,实现对体素内中不同方位的弥散特性的定量检测,从而实现对体素内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定量检测。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对病变部位的结构完整性、病理变化以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本文着重介绍了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本院在2020年12月-2023年12月间住院的颅脑损伤病人70名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名人员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45名男性,25名女性;患者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为(32.36±11.58)岁。

对照组中36名男性和34名女性;患者年龄20-59岁,中位(31.29±12.08)岁。

两组病人都是处于昏迷状态,受伤后持续6小时以上,并且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疾病,器质性脑病,且没有任何一位患者有过颅脑疾病手术的经历。

经过对比分析两组间的性别,年龄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和7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产前进行胎儿情况的检查是减少残疾儿、先天性缺陷新生儿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根据相关报道,我国每年新生儿当中,存在缺陷或者先天畸形婴幼儿占比约4%~5%,在这当中颅脑疾病新生儿占据较高的比例[1⁃3]。

出于降低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的考虑,通常孕妇均需定期产检,在产检当中则通常首选超声检查。

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检查时由于受到胎儿体位的限制等,对胎儿的某些病变辨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近年来磁共振在其中得到的应用也更加广泛[4⁃6]。

就磁共振成像(MRI )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本院此次则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超声诊断为胎儿颅脑异常的58例孕妇进行观察,现具体报告如下。

员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超声诊断为胎儿颅脑异常的58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所选孕妇当中,孕妇平均年龄范围为(27±6)岁,平均孕围范围为(31.5±0.5)周,此次观察经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知情并同意。

1.2方法1.2.1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方法如下:凸阵探头,其频率范围在(2.0~6.0)MHz 内,检查时孕妇采取仰卧位,严格按照超声检查规范实施检查。

1.2.2磁共振检查:使用飞利浦3.0T 超导型MRI 仪,采用无屏气扫描,磁共振扫描参数设置如下:T 2W 图像采用2D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该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 为1250ms ,TE 为80ms ,扫描层厚为4~6mm ,层距为0.1×0.4mm ,矩阵为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赵芳王将军【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产前采用磁共振成像对胎儿颅脑疾病进行检查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申请胎儿颅脑疾病磁共振检查的58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所选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也依据孕妇申请实行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之下胎儿颅脑情况。

结果磁共振检出胎儿颅脑异常14例,与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以及经产后磁共振复查证实,磁共振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检出情况中,复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磁共振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检查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88.3%、82.9%)高于超声检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对孕妇产前胎儿颅脑疾病检查过程中,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提供多方位的影像学信息,可更加准确诊断出胎儿颅脑异常情况,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产前诊断;颅脑损伤:⁃1281/r.2019.01.005作者单位:410007长沙,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renatal fetal brain diseases Zhao Fang ,WangJiangju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7,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prenatal MRI in the examination of fetal brain dis ⁃eases.Methods A total of 58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fetal cranial diseas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7to January 2018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All the selected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ultrasound examination,and they also 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gnant woman ′s application.Check the fetal head condition under the method.Results Fourteen cases of fetal cranial abnormalities were detec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magnetic res ⁃onance examination after delivery,it was confirmed that MRI had higher composite 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prenatal fetal head diseas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88.3%,82.9%)of MRI in prenatal fetal brain disease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natal fetal cranial disease ex ⁃amination for pregnant women,the us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multi ⁃directional imag ⁃ing information and can more accurately diagnose fetal brain abnormalities.This technology has a higher clinical val ⁃ue.【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enatal diagnosis ;Craniocerebral trauma224×224,翻转角为90°,NEX1;T 1W 图像采用二维单次激发反转恢复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R 为10ms ,TE 为2.3ms ,T I 为650ms ,扫描层厚为5~8mm ,层距为0.2~0.8mm ,矩阵为256×192,翻转角为15°,NEX 1[7,8]。

在扫描过程中,孕妇采取仰卧位,于孕妇的中下腹部以及盆腔周围进行定位扫描,在设置的各参数下进行胎儿颅脑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扫描[9]。

孕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的图像均由2名专科医生进行阅片、诊断,意见不一致再由影像学科室医生共同讨论。

1.3观察指标观察超声和磁共振两种检查下,胎儿颅脑疾病检出情况,以及灵敏度、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

其中灵敏度等的计算方法如下:a 、b 、c 、d 分别为检查后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和假阴性的例数,灵敏度=a /(a+c ),特异度=b /(b+d ),阴性预测值=d /(c+d ),阳性预测值=a /(a+d )[5]。

1.4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超声与MRI 检查结果:所选孕妇经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后,超声共检出胎儿颅脑异常31例,MRI 检出胎儿颅脑异常14例,经孕妇产后磁共振复查,产前磁共振检查符合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超声和MRI 检查灵敏度及特异度:依据观察和统计,MRI 检查的灵敏度高于超声检查,特异度低于超声检查,二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超声与MRI 阴阳性预测值:经检查统计,磁共振对胎儿颅脑疾病的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在孕产妇的临床检查当中,超声、磁共振等是其中重要的检查手段和方法,而磁共振成像也是孕产妇超声检查中的重要补充手段,其于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0⁃11]。

对孕产妇进行超声、磁共振检查实际上也是降低先天缺陷儿的概率,在胎儿可能存在的疾病当中,颅脑疾病是检查中的重点,尤其是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出血、脑血肿等检查非常关键,一旦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则需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临床上就胎儿情况的检查,多采取平面扫描,可经阴道或者腹部进行。

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以及空间分辨能力均较强,可就胎儿颅内结构更加清晰呈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进行超声检查需根据胎儿体位进行,由此获取更加满意的切面。

超声检查对孕产妇及胎儿并无不良影响,但是以超声方法检查胎儿颅脑疾病情况,其灵敏度、特异度则有不足。

而磁共振检查本身的空间分辨率、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检查胎儿颅脑疾病当中,相比于超声检查,对胎儿颅脑畸形的检出率要明显更高[14⁃16]。

就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本院此次也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58例孕妇展开观察。

在此次观察当中,磁共振检出胎儿颅脑异常14例,其中胼胝体发育不良5例,脑出血6例,室管膜下囊肿3例,与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以及经产后磁共振复查证实,磁共振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的检出情况中,复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此外,磁共振在产前胎儿颅脑疾病检查时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88.3%、82.9%)也高于超声检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对孕妇进行产前胎儿颅脑疾病检查当中,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5811137MRI58563产后MRI 复查58543项目例数胝体发育不良脑出血室管膜下囊肿表1超声与MRI 检查结果对比超声5861.561.2MRI5888.345.7χ2值8.3405.728P 值<0.05<0.05检查方法例数灵敏度特异度表2超声与MRI 检查灵敏与特异度对比(%)超声检查5841.172.6磁共振检查5857.382.9χ2值 5.623 5.130P 值<0.05<0.05检查方法例数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表3超声与MRI 阴阳性预测值对比(%)参考文献[1]何清.产前磁共振检查对胎儿颅脑疾病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130⁃131.[2]张晓凡,郝明珠.胎儿颅脑磁共振检查优化及功能成像的临床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108⁃111.[3]衣蕾,周爱玲,李伟凯,等.MRI在胎儿颅脑病变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3):248⁃251.[4]Somasundaram K,Gayathri SP,Rajeswaran R,et al.Fetal brain extraction fro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of human fetus [J].Imaging Sci J,2018,66(3):321.[5]Eliza O,Andrew M,Jorge CM,et al.Brain volume estimation from post⁃mortem newborn and fetal MRI[J].Neuro Image Clini⁃cal,2014,20(6):131.[6]刘新峰,王荣品,杨艳,等.MR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超声检查在胎儿颅脑疾病的对比分析[J].磁共振成像,2015,6(7):501⁃505.[7]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2015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杭州: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2015:1.[8]朱笑年,王瑞芳.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儿童神经管发育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6):544⁃545.[9]李晓晖,杨柳.中孕期胎儿颅脑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496⁃497.[10]张建红,郝风华,赵海燕,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1):156⁃159.[11]王泽川,陈卫鹏,黄丹阳.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诊断中的价值及其预后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3):551⁃553.[12]Byrd SE,Abramowicz JS,Kent P,et al.Heydeman.Fetal MR imaging of posterior intracranial dural sinus thrombosis:a reportof three cases with variable outcomes[J].Pediatric Radiology,2012,42(5):236.[13]王琳琳,许相丰.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255⁃257.[14]韩瑞,黄璐,夏黎明,等.胎儿颅脑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初步探讨[J].放射学实践,2013,28(11):1169⁃1171.(收稿日期:2018⁃05⁃25)·消息·《实用医技杂志》征订启事《实用医技杂志》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以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部队厂矿医院的医疗、医技、管理、护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疗、医技等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医疗技术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医疗、医技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