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计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 (3分) A.估量(liáng) 饿殍(piǎo) 丧乱(sāng) 贼氛方炽(fēn) B.嫉恨(jí) 祈祷(qí) 挣脱(zhèng) 卓有成效(zhuó) C.编纂(zuǎn) 墓碣(jié) 靡费(mǐ) 厚德载物(zài) D.熏陶(táo) 虫豸(zhì) 剽悍(piāo) 少安毋躁(shǎo) 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组 ( ) (3分) A.签署 不言而喻 祸起萧墙 浅尝辄止 B.兑现 义愤填膺 明辨笃行 形容枯槁 C.桂棹 博闻强识 推波助澜 毋庸置疑 D.犹其 怀瑾握瑜 弃甲曳兵 溘然长逝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用兵) 陈力就列(职务) 人穷则反本(处于困境) 吾党菁华(中坚分子) B.寡人之民不加多(增加) 杌陧之象( 这里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匡救其恶(纠正) 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听审受质) C.相夫子,远人不服(辅佐)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鸡豚狗彘之畜(牲畜) 顾自民国肇造(开始) D.厚币委质事楚(呈献) 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勉励)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何以伐为?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 B.①以五十步笑百步 ②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C.①风云因而变色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材木不可胜用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 B.①兵刃既接 ②既来之,则安之 C.①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②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D.①是亦走也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6.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信而见疑 ②惟利是图 ③方正之不容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⑧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⑨未之有也 ⑩为天下笑 A.①②⑩/⑤⑨/③④/⑥⑦⑧ B.①⑥⑦/②③⑤/④⑨/⑧⑩ C.①③⑩/②⑤⑨/④⑧/⑥⑦ D.①②⑤/⑥⑦/③④⑨/⑧⑩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驾驶私家车出行,然而在堵车时,一队队的车辆熙熙攘攘,只能原地静静等待。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
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
“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
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
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
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
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
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无为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Ⅰ(33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韬诲耳濡目染酵.母菌(x iào)潸.然泪下(shān)B.涨幅博闻强识发横.财(hèn g)沆瀣.一气(xiè)C.渲泄一诺千金潜.意识(qián)翩跹.起舞(qiān)D.款识遥如黄鹤着.装(zháo)插科打诨.(hùn)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详震耳欲聋罄竹难书针贬时弊B.引伸责无旁贷秀外慧中哀声叹气C.凭空山清水秀既往不咎委曲求全D.合龙徇私舞弊首屈一指涣然一新3.对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烟.炎张天”“大漠孤烟.”之“烟”都是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说“烟 ,火气也”,本义之“烟”组成的词语有“烟火”“炊烟”“烟尘”“烽烟”等。
B. “雨笠烟.蓑”“烟.波垂钓”之“烟”有“雨雾、雾霭”之义,常用这两个词语表现古人隐逸山林的闲情雅趣或诗人画家所追求的一种空濛静谧的意境。
C. “过眼云烟.”“烟.花三月”之“烟”是比喻义。
“云烟”借烟云雾霭轻而易散的特点喻指变化消失的事物,“烟花”则以纷繁一片的特点喻繁盛艳丽的景象。
D. “烟.岚云岫”之“烟”形容了山峦间云雾缥缈的神韵,“荒烟.蔓草”之“烟”表现了郊野烟雾弥漫的荒凉。
诗人笔下的“烟”字无不传达着古典美学的神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目前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
B.对大学生提出的“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
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吃不了...”。
...,兜着走C.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破获了这起地下赌博案。
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2012-2013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试题 。
15. 从对死亡的认识的层次的角度看,作者究竟认为陆先生属于哪种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写全艇官兵窒息而亡后,为什么要写他们受阅时的 “微笑”?(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城市普通青年的“烦恼”也是“幸运”的原因是?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承担,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担负,担当”。
承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
承担的可以是义务,可以是责任;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承担”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呢?请以“承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明枪暗剑 拯救 战战兢兢 皈依 B. 璀灿似锦 寂然已杳 坚贞不渝 义愤填膺 C. 缘木求鱼 事必躬亲 义愤填膺 面面相觑 D. 风驰电掣 门廷若市 蓬荜生辉 觥筹交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公园负责人对我们说“铁栅栏安装仅仅几个月,就有六百多个索标头不胫而走,真令人痛心!” B. 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
C. 逢年过节,一般歌手出场费通常会涨一倍左右,一线歌手的涨幅一般是两倍,而炙手可热的顶级歌手,出场费涨幅往往在三倍以上。
D.汉奸汪精卫,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做了汉奸。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此次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在车间内的缘故,环境监测站在车间外的下风向进行持续监测,截至目前未发现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B.凭着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魏超玉不久就帮小张联系到市里一家制造公司,还带他去面试,这件让他纠结很久的事情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C. 首都广大防艾志愿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开展了400余场次的大型防艾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0余种、百余万份,他们的足迹踏遍全市,活动影响广泛。
D.有孩子如果因为营养缺乏或失衡影响生长发育,专职营养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并给出建议,让孩子尽早得到干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杨侃,字士业。
颇爱琴书,尤好计画。
事播①一门,贵满朝廷,儿侄早通, 而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
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 但恨无才具耳。
” 年三十一,袭爵华阴伯。
扬州刺史长孙稚请为录事参军。
萧衍②豫州刺史裴邃规相掩袭,密购寿春郭人李瓜花、袁建等令为内应。
邃已篡勒兵士,虑寿春疑觉,遂谬移云:“魏始于马头置戍,如闻复欲修白捺旧城。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①中国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
这种生活的家族理想是哪里的呢?一般人都认为其理论的基础是孔子所建立的,这种理论的基础极端重视夫妇的关系视之为一切人类关系之本,也极端重视对父母的孝道以及一年一度省视祖墓的风尚祖先的崇拜和祖祠的设立。
? ②关于家族理想的必要,我们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许多理由。
这种观念是把人视为家庭单位的一份子而不把他视为个人。
这观念又得一种人生观和一种哲学观念的赞助。
那种人生观可以称为“生命之流”的原理而那种哲学则认为人类天赋本能的满足乃是道德和政治的最后的目标? ③家族制度的理想必然是和私人、个人主义的理想势不两立的。
人类终究不能做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人如果我们不把一个人当做儿子、兄弟、父亲或朋友那么,他是什东西呢?这一个人变成了一个而上的抽象名词中国人既然是具有生物学的思想自然先想到一个人的生物学上的关系因此,家族变成我们的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婚姻本身变成一个家族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 ④我们可以用家族的理想来代替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这种家族的理想里人不是个人而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生活巨流的主要部分。
我所说的“生命之流”的原理便是这个意思。
依照中国人和西洋人的比喻,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
每个人在家族历史里扮演着一个角色,对整个家族履行其责任,使他自己和家庭获得耻辱或光荣。
?⑤这种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的感觉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上队伍精神或集团意识的唯一表现。
为使这场人生的戏玩得别的队一样好或者比别的队更好起见家族中的每个份子必须处处谨慎。
不要破坏这场球戏或行动错误,使他的球队失败。
如果办得到的话他应该想法子把球带得远些一个不肖子对自己和家族所造成的耻辱是和一个任防御之责的球员接不住球,因而被敌人抢去一样。
最新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题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两部分。
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Ⅱ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两靥.(yè)蘖.障(niè)尚飨.(xiǎng)漱.涤(sù)B.酾.酒(shī)舳.舻(zhú)优渥.(wò)阜.盛(fù)C.妻孥.(nǔ)坻.石(chí)敕.造(chì)厢庑.(wú)D.子嗣.(sì)嗔.视(chēn)期.功(qī)愀.然(qiǎo)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实为狼狈..不能废远。
B.臣之进退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它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荡妇,变成了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形象。
B.“天涯共此时”这个栏目使所有炎黄子孙在内心深处都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可谓感同..身受。
...C.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猛涨,电子信息企业受到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D.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州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题(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椭.圆(tuǒ)斑驳.(bî)梵.(fàn)婀玲一椽.破屋(chuán)B.鲈.鱼(lú)脉.脉流水(mî)潭柘.寺(zhâ)妖童媛.女(yuán)C.公姥.(mǔ)夹.袄(jiá)廿.四桥(niàn)葳蕤.(ruí)D.点缀.(zhuì)冠.冕(g uàn)黑魆.魆(xū)混.混沌沌(h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倩影风致风姿没精打采B.落莫萧索细腻信誓旦旦C.落蕊攀缘葱茏急不瑕择D.黝黑倚郁盘旋夙兴夜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______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2)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______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为的评价。
(3)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转向______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调整关注纵然B.整合关心纵然C.整合关注固然D.调整关心固然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
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B.现在,“品”被搞得很滥:下棋有棋品、喝酒有酒品、赌钱有赌品……以致一件瓷器、一本旧书、一枚古钱、一张邮票,也都有个“品”的问题。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回国后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4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阜.(fù)盛膨胀.(zhàng) 接榫.(sǔn) 蒙昧.(mâi)B大厦.(shà)两栖.(xī) 混.(hùn)沌轮廓.(kuò)C.流域.(yù) 孽.(niâ)根蜂窠.(cháo) 细胞.(bāo)D.嫡.(dí)亲暴涨.(zhǎng) 轴.(zhú)线分娩.(m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近日,关于开征各种税收的建言甚嚣尘上....。
比如,有人建议开征“绿税”,即生态环境保护税,还有人提出开征气候变化税。
B.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
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C.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脱胎换骨....的希望。
D.“托举哥”周冲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女童最后安全着陆,而周冲却低头走出小区,消失于车水马龙....中。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
B.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C.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虽然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
D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恰当的是()。
(6分)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余座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余座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A. ⑥①②⑤③④B. ⑥②①③⑤④C.①⑥②③⑤④D.③⑤⑥②①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探秘南极洲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容易给人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
但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却认为,南极是有生命存在的。
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
2007年,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非常相似。
美国航天局卫星新近发回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显示,南极拥有若干个“湖区”,其矿化作用相当积极,倘若没有微生物的参与,这一进程要么无法进行,要么会缓慢得多。
这意味着南极并非一片没有生命的旷野,而是一个丰饶的自然体系,拥有“生命绿洲”。
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塔丁格介绍说:“事实上,南极的冰下水系相当庞大,其面积与美国相差无几,堪称全球最大的水域。
那里很可能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世界,而10年前这对人类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他说,即便没有卫星提供的最新图片资料,过去在南极地区进行的研究发现也证明了这一庞大水系的存在,如古老的东方湖、因冰下大陆的运动而引起的冰川漂移等。
南极湖泊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在3000万—3500万年的漫长时间里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
尽管如此,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的热量,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
这表明,数十万年来,与其他大陆一样,南极冰盖下的生命也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
不久前,研究人员在毗邻南极的海域中发现了科学界所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如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他们靠很小的骨针来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目前,学者们尚难对南极的河流和湖泊数量做出精确统计。
最新的数量是145个,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
明年,专家计划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南极其实就是一块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的普通大陆,正是冰盖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温度较高的冰下湖泊开始从底部侵蚀冰川,加速了后者的融化。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冰川融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对此问题进行关注,并敦促全球各国领导人积极努力,应对全球变暖。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南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冰川下有着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十分相似的纵横交错的河流。
B.受全球变暖气候影响,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了,而大量存在的冰下湖泊加快了其融化速度。
C.受全球变暖气候影响,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了,而大量存在的冰下湖泊加快了其融化速度。
D.因为冰下大陆的运动,南极冰川会缓慢地漂移;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的热量,南极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专家拟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此举将有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B.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之一。
C.过去,科学家就研究发现南极是一个“生命绿洲”,只是当时缺乏卫星提供的相应图片资料。
D.目前,科学家们精确统计出了南极的河流和湖泊的数量,总数为145,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可见那里是有生命存在的。
B.种种迹象表明,南极很可能存在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完整的、全新的世界。
.C.科研人员不久前发现的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是科学界以前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它有可能是从南极冰盖下的河流或湖泊里游离出来的一种生物。
D.南极是一块被厚厚冰层覆盖的普通大陆,但因冰天雪地的表象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造成那里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3分)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B、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私下C、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退却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最终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③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④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A、于是蔺相如走上前献上瓦缶,并跪下来请求秦王。
B、于是蔺相如向前献上瓦缶,跪下来请求秦王。
C、在这时,蔺相如上前递上瓦缶,趁机跪下请求秦王敲缶。
D、这时蔺相如向前献上瓦缶,跪下来请求秦王。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好后,赵王慑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此时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赴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B、在渑池之会上,秦御使书曰:“令赵王鼓瑟”的“令”字别有深意,这个“令”字充分显示了秦王的威势与秦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胆怯和赵国的弱小。
C、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胆识慑服了秦王,他表现的不卑不亢,反击得有理有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背后有赵国的“盛设兵”和廉颇的支持。
D、廉颇跟随赵王保驾护航,使秦王想在渑池之会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没有得逞;相如的胆识和勇敢又展现赵国不甘臣服的精神。
四、(6分)阅读下边的诗歌,完成12—13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C.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D.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1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C.“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D.“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五、(5分)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 ,秋水共长天一色。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六、(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人是根能思想的苇草①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②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