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概念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 基因的多样性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与分类2. 细胞的基本结构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质与细胞核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七、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基因与DNA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3. 遗传与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生物进化的历程九、第七章: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2. 生物的分类单位3. 生物分类的依据4. 生物分类的系统5. 生物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补充和说明: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注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即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强)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人类的立足点是岩石圈。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等。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课本37页)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的作用:(也容易考选择题)1、阴天或想清楚的观察到黑藻叶片,应该把视野调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想清楚的观察到植物的液泡或草履虫的纤毛,应该把视野调暗,用小光圈、平面镜2、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3、显微镜的成像为倒像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目的:为了更加清晰的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三、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生理盐水(浓度0.9%),目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目的:除去食物残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涂: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目的:为了更加清晰的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四、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及作用(课本45页和48页)(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维持细胞形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薄且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3)细胞质: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是染色最深的结构)(5)叶绿体(能量转换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6)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化学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是细胞的动力车间(7)液泡:含有细胞液,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2 生物圈-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2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非生物

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非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是生物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科学体系。

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生物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生物以及什么是非生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能够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增殖、自我发育、自我修复的物质系统。

生物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1. 细胞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含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 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传递和表达基因信息来完成的。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单位,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发育。

3. 新陈代谢:生物体能够通过吸收和利用养分进行新陈代谢,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包括物质转化、能量转化等。

4. 适应环境:生物体能够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和适应,以保持生命的稳定和延续。

二、非生物的特征非生物是指不能进行自我增殖、发育和修复,并且缺乏细胞结构的物质。

非生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类型。

1. 无机物:无机物一般由无机元素组成,不含有碳元素和碳氢化合物。

例如水、氧气、盐和金属等。

2. 有机物:有机物是由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组成,如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3. 缺乏生命特征:与生物相比,非生物不能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增殖、自我发育和自我修复等生命活动。

三、生物与非生物的联系和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1. 核酸: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是通过核酸(DNA和RNA)来存储和传递的,而非生物中一般不存在核酸。

2. 生命活动:生物能够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增殖、自我发育和自我修复等生命活动,非生物缺乏这些特征。

3. 细胞结构: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非生物一般没有细胞结构。

4.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组成主要是由有机物构成,而非生物主要是由无机物构成。

5. 反应能力:生物体具有感知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而非生物多数情况下缺乏这种能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1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同,生物需要营养、能够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生殖过程中存在遗传变异等特征。

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了解身边的生物,记录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对生物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生物。

学会调查和记录。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 生物圈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等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和共生等也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如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以及植物、生产者等生物组成,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相互依存。

第二单元.微小生物的世界1、第一章.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结构1.1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知识要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和蓝细菌,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酵母菌等,结构复杂,有细胞核;2、草履虫的结构:草履虫包括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有鱼类饵料和净化污水,有害的方面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和形成赤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知识点背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知识点背诵
82.雌蕊分 柱头 、 花柱 和 子房 ,子房 里面有 胚珠 , 胚珠 里面有 卵细胞 。 83.雄蕊分 花药 和 花丝 , 花药 里面有 花粉 , 花粉 里面有 精子 。 84.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 柱头 上的过程(分 自花 传粉和 异花 传粉) 85.异花传粉的媒介-风和昆虫 86.花要发育成果实还必须经过 传粉 和 受精 两个过程。 87.子房发育成 果实 ,子房壁发育成 果皮 ,,胚珠发育成 种子 ,胚珠壁(珠被)发育成 种皮 ,受精卵发育成 胚 。 88.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 (有大量的根毛) 89.导管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由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运输方向:从 下 往 上 。筛管运 输 有机物 筛管是活细胞,运输方向:从 上 往 下 。 90.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 的形式散失到 大气 中的过程。 9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片 (由 表皮 、叶肉、叶脉 组成,叶下表皮有大量的 气孔 ,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白天气孔 打开 蒸腾作用强烈,夜晚气孔 关闭 蒸腾作 用减弱) 92.气孔是由 两 个 保卫细胞 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气孔 张开,失水气孔关闭 。 93.蒸腾作用的意义:为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提供 动力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促进生 物圈 水循环 。
)【漱 】【刮 】【 涂 】【盖 】盖玻片(防止有气泡产生)【 染 】用 碘液 染色【 吸 】(
吸水纸另一侧)。
3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核 、 线粒体 。
4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液泡 、 叶绿体 、 细胞壁 ,动物细胞无。
4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 有机物 (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如 糖类 、 脂质 、蛋白质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


评价


三. 探究蜗牛的感觉
蜗牛视觉的探究 蜗牛有视觉吗? 蜗牛有视觉
1.蜗牛有视觉吗?
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 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 体处于阴影中,观察蜗牛将怎样?
现象:爬向阴影部分。
结论:蜗牛有视觉。
2.蜗牛有触觉吗?
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 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 有反应吗?哪个部位最敏感?
触角
口 腹足
课堂练习 眼可能有视觉
壳 保护作用
4. 给你青菜的嫩芽老叶跟糖肉,请你设计
实验证明蜗牛喜欢吃什么?
触角
可能有 触觉

摄取食物 可能有味觉
腹足 运动器官,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
三. 探究蜗牛的感觉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 问题
建立猜 测和假 设
制定 计划
获取 事实 与证 据

检验与 流
[学生活动]探究蜗牛的感觉
1、提出问题: 蜗牛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吗? 2、建立假设:
3、实验检验: 44、得出结论: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
味觉,但没有听觉。
温馨提示:
实验结束,请将蜗 牛放回大自然。
[讨论]
关于蜗牛,你还想进行哪 些探究?
你想用怎样的方法来探究?
我们把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 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思考
观察下列图片,如果让你把这些物体分成两 类,你会怎样分?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 时会产生新一代
繁殖后代
种子萌发会长成植株
生长发育
生物体会产生代谢废物(如水、尿素、 二氧化碳等)并排出体外
新陈代谢

七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教学教材

七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教学教材
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基础,如空气、水、土壤等,对地球生态系统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生物的多样性
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的种类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藻 类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 点和生态作用。
植物的形态
描述植物的根、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 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 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实验法在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和结论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和结论。在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实验法可以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特性、变化规律等。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 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科学探究方法在生物与非 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法在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取关于生物和非生 物的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变化等特征。观察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为后续 的探究提供基础。
植物的分布
介绍不同地区和气候带中 的植物分布情况,以及影 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动物的多样性
动物的种类
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 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态
作用。
动物的形态
描述动物的体形、骨骼、肌肉、器 官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 动物的运动、捕食和生存。
动物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2【讲授】举例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概念
1.师指导学生活动:举例生活中出同学比较熟悉的几种物体:石头、花草树木、建筑物、桌椅、鸟兽、机器人等,它们都各自特征:学生的初步判定是,石头、建筑物、桌椅不会动,花草树木、鸟兽、机器人会动;花草树木、鸟兽有生命会繁殖、长大而机器人不会。

2.初步思考如何判定生物
(1).什么是生物?
讨论教室里那些是生物,具有什么特点? 教室里的生物有人、植物、动物、微生物。

这些生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繁殖、生长、排泄、运动等。

( 2).思考什么是非生物呢?
不会动,没有生命、更不会繁殖、长大。

例如:石头、机器人。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将物体分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两部分。

3.生物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生物呢?师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自然界中,凡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就是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