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专题01图像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之图像专题(解析版)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之图像专题(解析版)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解析版)图象法就是将物理现象或过程用图象表征出来后,由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据图象表征的特点或图象的斜率、截距等所表述的物理意义来求解问题的方法.应用图象法可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复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做到“六看”.1.看轴: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2.看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着相应的特殊状态.3.看线:从图线看反映的运动性质.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看斜率: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图线在某点处的切线对应,用于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看截距: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临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6.看面积: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典例涵盖了直线运动、牛顿定律、能量、动量、电磁学等相关章节的跟图像有关的典型例题【典例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v -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答案】D 【解析】 在02T ~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v-t 图象是向上倾斜的直线;在2T T ~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t 图象是平行于t 轴的直线;在T ~2T ,加速度反向,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到32T 时刻速度为零,接着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故D 正确,AC 错误;在02T~内,由两个图象看出速度和加速度都沿正向,物体应做匀加速运动,在2TT ~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 ~2T ,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该速度与a-t 图象所反映的运动情况不符,故B 错误.【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典例2】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

2019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重点新题精选专题02运动图象1

2019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重点新题精选专题02运动图象1

2021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重点新题精选专题02运动图象1.〔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时旳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旳关系如下图,该图线旳斜率为k,图中斜线局部面积S,以下说法正确旳是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旳快慢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旳大小C.面积S表示t1- t2旳过程中质点速度旳变化量D.面积S表示t1- t2旳过程中质点旳位移2.〔2021深圳市南山区期末〕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旳是〔g取10m/s2〕3.〔2021北京市东城区联考〕如图2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旳v-t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旳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旳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内通过旳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C.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样4. (2021安徽省六校教学研究会联考) 1845 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托克斯〔S〕研究球体在液体中下落时,发现了液体对球体旳粘滞阻力与球旳半径、速度及液体旳种类有关,有F=6πηrv,其中物理量η为液体旳粘滞系数,它与液体旳种类及温度有关.如下图,现将一颗小钢珠由静止释放到盛有蓖麻油旳足够深量筒中.以下描绘小钢珠在下沉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 关系旳图象,可能正确旳是〔〕答案:D5.〔2021上海市奉贤区期末〕一物体运动旳速度随时间变化旳关系如下图,根据图像可知〔〕〔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旳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旳〔D〕4s内物体速度旳变化量旳大小为8m/s6.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期末〕质量相等旳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一样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场下落,由于两物体旳形状不同,运动中受到旳空气阻力不同.将释放时刻作为t=0时刻,两物体旳速度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判断正确旳是A.t0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旳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旳空气阻力B.t0时刻之前,甲物体中间时刻速度大于乙物体平均速度C.t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D.t0时刻之前甲下落旳高度总小于乙物体下落旳高度7.〔2021山东省临沂市质检〕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屡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旳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旳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场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旳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如图示那么有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6.0m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C.潜水员感到超重现象应发生在3-4min和6-8min旳时间段内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3-4min和6-8min旳时间段内,C正确;在8-10min时间段内潜水器受到重力之外旳其他力旳作用,其他力做功不为零,所以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8.〔2021四川省宜宾市一诊〕如图3所示,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场沿同一直线运动旳两个质量相等旳物体I、II旳v-t0〜t2时间内,以下说法中正确旳是A. 物体I 所受旳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II 所受旳合外力不断减小B. I 、II 两个物体旳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v vC.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D. 物体II 所受旳合外力所做旳功大于物体I 所受旳合外力所做旳功9. 〔2021广东汕头市期末〕如图,实线记录了一次实验中得到旳运动小车旳 v- t 图象,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以下表述正确旳是A. 小车做曲线运动B.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旳加速度比实际小D. 在0-t 1旳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旳平均速度比实际旳小10.〔2021上海市闵行区期末〕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旳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下关于物体运动旳速度v随时间t变化旳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旳是〔〕答案:C解析: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旳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运动旳速度v随时间t变化旳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旳是C. 11.(2021北京房山区期末) 某人在静止旳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旳淤泥中某一深度处.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旳速度与时间关系旳图象是、答案:D解析: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旳速度与时间关系旳图象是D.12、〔2021江苏四星高中调研〕一个质点由静止开场沿直线运动,速度v随位移s变化旳图线如下图,关于质点旳运动以下说法正确旳是〔〕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旳加速运动D.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旳加速运动13、〔2021安徽省太湖期末〕a、b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旳是〔〕A.当t=5 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B.当t=10 s时.a、b两物体间距最大C.当t=1 5 s时,b物体在a物体旳前面D.当t=20 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答案:D解析:当t=10 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选项AB错误;当t=1 5 s时,b物体在a物体旳后面,当t=20 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选项D正确C错误.14〔2021广东省佛山市质检〕.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旳运动图象如右图所示,以下相关判断正确旳是A. 30~36秒处于超重状态B. 30~36秒旳加速度较0~10秒旳大C. 0~10秒与30~36秒平均速度一样D. 0~36秒提升了36m15.〔2021上海市金山区期末〕质量为lkg旳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旳关系如下图,那么〔〕〔A〕小球下落时离地面旳高度为旳路程为〔C〕小球第一次反弹后旳加速度大小为10m/s2〔D〕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旳变化量旳大小为2m/s16.〔2021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测试〕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旳旳运动小车旳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那么〔〕A.小车运动旳最大速度约为m/sB.小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小车旳位移一定大于6mD.小车做曲线运动17.〔2021四川自贡一诊〕一辆汽车在平直旳公路上从静止开场运动,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顿.从汽车启动开场计时,下表记录了汽车某些时刻旳瞬时速度,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旳v —t 图象是〔 〕时刻/s速度/〔M·S〕12 12答案:.C解析: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是先做加速度为3m/s 2旳匀加速运动,4s 时速度到达12m/s ,做匀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大小为6m/s 2旳匀减速运动,汽车运动旳v —t 图象是C.18.〔2021河南偃师高中月考〕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旳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以下各图中能反映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旳是19.〔2021衡水中学调研〕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场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旳两个物体A 、B 旳速度图象如图实线所示.在0-t 0时间内,以下说法中正确旳是〔 〕A .A 物体旳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 .B 物体旳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C .A 、B 物体旳位移都不断增大D .A 、B 两个物体旳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12()2v v20. 〔2021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某物体运动旳v -t 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旳是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旳加速度是一样旳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21(8分)〔2021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场运动且同时开场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旳关系图线〔a-t图〕如下图,求:〔1〕物体在第4s末旳速度;〔2〕物体在前3s内旳位移;〔3〕物体在第4s内旳位移.21.〔10分〕〔2021上海市浦东新区期末〕质量m=1kg旳滑块受到一个沿斜面方向旳外力F作用,从斜面底端开场,以初速度v0=/s 沿着倾角为37°足够长旳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旳动摩擦因数为μ.利用DIS实验系统进展测量,得到滑块向上滑动过程中,一段时间内旳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旳大小;〔2〕滑块所受外力F;〔3〕当滑块到最高点时撤除外力,此后滑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假设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离斜面底端旳距离.假设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旳速度.解:〔1〕222.4/15/0.16v a m s m s t ∆===∆ 〔2分〕 〔2〕设F 沿斜面向上,那么sin cos mg mg F maθμθ--= 〔2分〕。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复完整版习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专项训练2.doc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复完整版习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专项训练2.doc

选择题专项训练(二)(时间:20分钟 满分: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1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6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只蜗牛从半球形小碗内的最低点沿碗壁向上缓慢爬行,在英滑落Z 前的爬行过程屮受力情况是 ()A. 碗对蜗牛的支持力变大B. 碗对蜗牛的摩擦力变大C. 碗对蜗牛的作用力变小D. 地面对碗的摩擦力逐渐变小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厂广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十表示物体运动的 时间)四个选项正确的是()3. 在中国航天骄人的业绩中有这些记载:天宫一号在离地面343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嫦娥一号 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同步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在赤道平面,距赤道的高度约为36 000 km )和倾斜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但不定点于某地上空)等组TV™成。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3nA. 设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7;用G 表示引力常量,则用表达式 求得的地球平均密度比真 实值要大B. 天宫一号的飞行速度比同步卫星的飞行速度要小C. 同步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同周期、同轨道半径,但二者的轨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D. 嫦娥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比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小4. 图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力尸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 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

是滑道的竖直高度,〃点是昇C 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 二DE25 m, 滑道/IF 可视为光滑的,滑行者从坡顶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IF 向下做直线滑动,g 収10 m/s 2,则滑 行者在滑道/IF 上滑行的时间为 ()A. © sB.2 sC. « s 1).2^ s 质量为刃的物体沿着半径为厂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r,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A. 向心加速度为mu^c.对球壳的压力为rB •向心力为m甲 A乙D.受到的摩擦力为m/ \\N: \! '・dc6.(2018 •全国卷〃)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臼、方、c、〃四点处于匀强电场屮,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対为臼、c连线的屮点,河为方、〃连线的屮点。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1 解决图象问题必须掌握的四种技能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1 解决图象问题必须掌握的四种技能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1 解决图象问题必须掌握的四种技能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专题强化训练〕1.(2017·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期中)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时间(x -t )图象。

A 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 、D 坐标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51342111( D )A .A 、B 相遇两次B .0~t 1时间内B 在前A 在后,t 1~t 2时间内A 在前B 在后C .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 1~t 2时间段内D .A 在B 前面且离B 最远时,B 的位移为x 1+x 22[解析] x -t 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可知,A 、B 分别在t 1和t 2两个时刻相遇,故A 正确;由图可知,0~t 1时间内B 的纵坐标比A 的纵坐标大,B 在前A 在后,t 1~t 2时间内A 的纵坐标比B 的纵坐标大,A 在前B 在后,故B 正确;0~t 1时间内,B 图线的斜率不断增大,而且B 图线是抛物线,有x =kt 2,则知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相等的时刻为t 1~t 2时间内的某一时刻,故C 正确。

当A 、B 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A 的位移为x 1+x 22,B 的位移小于x 1+x 22,故D 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

2.(2016·河北百校联盟联考)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导学号 51342112( A )[解析] 小球上升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故a =g +f m ,由于阻力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v -t 图象的斜率减小;小球下降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故a =g -f m,由于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加速度减小,v -t图象的斜率减小,故A 正确。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直线运动规律及运动图像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直线运动规律及运动图像

2019年08月06日xx 学校高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t-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0B.30mC.750mD.1200m 答案:C解析:在v-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内的位移为1(1040)30()7502x m m =⨯+⨯=,C 正确. 2.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10~t 时间内( )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 .甲、乙位移相同C .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答案:B解析:在x t -图象中,图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题图可知在1t 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 错误;10~t 时间内,甲、乙初始位置相同,末位置相同,二者位移相同,B 正确;甲、乙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相同,路程相等,C 错误;甲图线的斜率不变,甲做匀速运动,D 错误.试卷第2页,总6页3.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t满足A.1<21tt<2 B.2<21tt<3 C.3<21tt<4 D.4<21tt<5答案:C解析: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

则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相等相邻位移时间关系)()1:1::2:2....,可知212tt==+,即2134tt<<,故本题选C。

4.一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A.212at B.2at C.232at D.22at答案:B解析:设质点的初速度为v,则s t末的速度为3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2000(3)42v v vxa a-==,因为00032v v vta a-==,则有02atv=,可知2x at=,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xtt-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5sB.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2.0/m sC.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4.0/m sD.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刹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30m 答案:C解析:ABC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2012x v t at =+得:02x a v t t =+,由此可知,xt t -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即220102/ 4.0/5.50.5a m s m s -=⨯=--,“﹣”表示方向,由图象可知,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0=10m/s ,反应时间为t =0.5s ,刹车时间为:010' 2.54v t s s a ===,故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t ″=t+t ′=0.5+2.5s =3.5s ,故AB 错误,C 正确;D 、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10100.55x v t m m ==⨯=,刹车位移为:0210' 2.512.522v x t m m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刹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12512.517.5x x x m m =+=+=,故D 错误;6.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小明将一个篮球沿水平方向从教学楼五楼走廊栏杆上沿抛出。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复完整版习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专项训练3.doc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复完整版习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专项训练3.doc

选择题专项训练(三)(时间:20分钟 满分: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1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日要 求,6 E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昇、〃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 物体G 〃,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M 的悬线始终与杆垂直,〃的悬线始终竖直向下。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A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 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2. 矩形导线框臼比〃如图甲所示放在匀强磁场屮,磁感线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若规定导线框屮感应电流逆 时针方向为正,则在0习s 时间内,线框屮的感应电流/以及线框的M 边所受安培力尸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为(安培力収向上为正方向)()臼、力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厂r 图象如图所示,在 □时,两车间距为郭在0匕时间内,曰车的位F1 1 1 11 2! 1 t 3 i t/s移大小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1时间内a、力两车相向而行B.0乜时间内臼车平均速度大小是方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若臼、方在U时刻相遇,则STSD.若日、〃在号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水4.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臼点运动到力点的轨迹(图屮实线所示),图屮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由臼点运动到力点,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B.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臼点运动到力点,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臼点的电场强度都大于力点的电场强度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点的电势都高于力点的电势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刃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1运动图象(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1运动图象(含解析)

母题01 运动图象【母题来源一】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浙江卷)【母题原题】(2019·浙江)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 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 mC .750 mD .1 200 m【答案】C【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 s 内的位移为()()1104030m 750m 2x =⨯+⨯=,C 正确。

【母题来源二】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 卷)【母题原题】(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 s 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 )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 kgB .2 s~4 s 内,力F 的大小为0.4 NC .0~2 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 s 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 等于f ,故F 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 错误;2~5 s 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 s 和4~5 s 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 为1 kg ,2~4 s 内的力F 为0.4 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 错误。

【命题意图】本类题通常主要考查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时间、时刻、加速度等基本运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牛顿第二定律、直线运动规律、功、功率等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简单的应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专题01图像专题练习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十大热门考点专项突破专题01图像专题练习

专题01 图像专题图象法就是将物理现象或过程用图象表征出来后,由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据图象表征的特点或图象的斜率、截距等所表述的物理意义来求解问题的方法.应用图象法可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复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做到“六看”.1.看轴: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2.看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着相应的特殊状态.3.看线:从图线看反映的运动性质.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看斜率: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图线在某点处的切线对应,用于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看截距: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临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6.看面积: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典例涵盖了直线运动、牛顿定律、能量、动量、电磁学等相关章节的跟图像有关的典型例题【典例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答案】D【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典例2】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

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

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B. 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C. 超声波的速度为D. 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答案】 D【典例3】(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图像专题图象法就是将物理现象或过程用图象表征出来后,由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据图象表征的特点或图象的斜率、截距等所表述的物理意义来求解问题的方法.应用图象法可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复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做到“六看”.1.看轴: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2.看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着相应的特殊状态.3.看线:从图线看反映的运动性质.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看斜率: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图线在某点处的切线对应,用于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看截距: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临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6.看面积: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典例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答案】D【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典例2】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

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

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B. 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C. 超声波的速度为D. 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答案】 D【典例3】(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

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

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答案】 AC点睛此题以速度图像给出解题信息。

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掌握不到位;二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牵引力错误;三是不能找出最大功率;四是不能得出两次提升电机做功。

实际上,可以根据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同,利用功能关系得出两次做功相同。

【典例4】将一小球从某高处水平抛出,最初2s内小球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².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质量为1.25kgB. 小球2s末的速度为20m/sC. 小球2s末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5WD. 小球在最初2s内下降的高度为40m【来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C【点睛】根据图象可知:小球的初动能为5J,2s末的动能为30J,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动能的表达式求得质量及2s末的速度,根据竖直方向在自由落体运动得到2s下降的高度及2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典例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A.B.C.D.【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答案】 A点睛:本题以竖直上抛运动为背景考查动能的概念和E k-t图象,解题的方法是先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的速度特点写出速度公式,在根据动能的概念写出函数方程,最后根据函数方程选择图象。

【典例6】如图,连接有轻弹簧的物块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以一定初速度向左运动。

下列关于a、b两物块的动量P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不合理的是A. B.C. D.【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8 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A【典例7】两电荷量分别为和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规定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x轴上各点具有的电势能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试探电荷在A、N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ND段中C点电势能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正电荷,为负电荷B. 电荷量小于的电荷量C. 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 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静止释放后会沿x轴正方向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来源】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5月二模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D点睛: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两个电荷的电性,根据A点距离O比较远而距离M比较近,确定电荷量的大小,分析电场力的方向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

【典例8】图甲是观察电容器放电的电路。

先将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该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减小B. 根据I-t曲线可估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电容器充电过程的I-t曲线电流应该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D. 根据I-t曲线可估算出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来源】北京市20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答案】 D【典例9】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一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A.B.C.D.【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答案】 D第一过程从①移动②的过程中左边导体棒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右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顺时针,两根棒切割产生电动势方向相同所以,则电流为,电流恒定且方向为顺时针,再从②移动到③的过程中左右两根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然后从③到④的过程中,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逆时针,而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逆时针,所以电流的大小为,方向是逆时针点睛:根据线圈的运动利用楞次定律找到电流的方向,并计算电流的大小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图像。

【典例10】(多选)在x轴上电场强度E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O为坐标原点,a、b、c为x轴上的点,a、c 之间的距离为d,a、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φb>φa=φc>φ0B.φ0>φa>φb>φcC.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大于eE0dD.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质子的电势能增加[答案] BC【点睛】将E-x图象中的x当作公式U=Ed中的d,可知E-x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表示电势差,题中ac 段与图线所围面积大于E0d,可判定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大于eE0d.1、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到的时间内,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3.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对其施加水平力,使它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6时间内物体所受水平力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B.2 ~3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C.1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D.1.5末和2.5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4.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 )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5、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t1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6、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在40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火箭经过40到达最高点C.火箭经过120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A.B.C.D.8、右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内的平均速度是2B.0~1内的运动方向与2~4内的运动方向相反C.0~1内的加速度小于2~4内的加速度D.0~2内的位移大小是39、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末质点的运动速度最大B.4末质点回到出发点C.1末和3末质点的运动速度相同D.2末质点的运动速度为410、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时相交于点,在横轴上的投影为,的面积为.在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1次相遇的时刻为,则下面4组和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A.B.C.D.11、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释放时开始计时,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下图中关于物体的位移、速度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如图所示,则( )A.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B.加速度大小不变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14、如下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