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

合集下载

服装首件检验及其规范流程

服装首件检验及其规范流程

服装首件检验及其规范流程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首件检验必要:过程改变生产过程中,5M1E(人、机、料、法、环、测)中任何一个或多个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设备的调整和维修、换料和换工装夹具、设计变更、停线等等。

首件定义每个班次/产线生产投入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来说,“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检验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或客户的要求制定。

一般来说,至少需要对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的目的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首件检验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性的不良或报废。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生产,主要是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

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首件检验的时机/场合1)每个工作班开始2)更换操作者3)更换或调整设备、工艺装备(包括刀具更换或刃磨)4)更改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如粗糙度要求变更、内孔铰孔更改为镗孔、数控程序中走刀量或转速等的改变)5)采用新材料或材料代用后(如加工过程中材料变更等)6)更换或重新化验槽液等(如磷化、氮化等)首件检验的要求首件检验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及专检。

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班组长或同事进行“互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确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首件检验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验证产品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为了确保首件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制定了本管理规范。

二、目的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首件检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首件检验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品等。

四、术语定义1. 首件:指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件产品。

2. 首件检验:指对首件进行全面检验和测试,以验证产品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 首件检验报告:指记录首件检验结果的文件,包括检验数据、测试结果和评估意见等。

五、首件检验流程1. 确定首件检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规格、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等。

2. 提前准备好首件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3. 选择合适的首件进行检验,并确保首件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 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5. 记录首件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确保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 根据首件检验结果,评估产品的合格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7. 编制首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数据、测试结果和评估意见等。

8. 对于不合格的首件,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9. 对于合格的首件,进行放行并进行后续生产。

六、质量控制要求1. 首件检验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检验人员进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首件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并保留备查。

4. 首件检验报告必须及时编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核和批准。

5. 对于不合格的首件,必须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七、培训和考核1. 对首件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检验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等。

2. 对首件检验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评估其检验能力和水平,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和提升。

首件检验名词解释

首件检验名词解释

首件检验名词解释
首件检验是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用于检验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或工艺的第一个样本。

它通常在开展量产之前进行,旨在验证产品的制造过程和工艺能否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

首件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在批量生产前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制造缺陷或问题,以减少不良品率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件检验通常由质量控制人员或专门的检验员负责进行,工艺和质量要求由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确定。

在执行首件检验时,操作人员会记录并评估产品的尺寸、外观、性能等特征,与预期的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首件检验结果符合要求,生产批次将继续进行,否则将对制造过程进行调整或修复,并重新进行检验。

首件检验在减少缺陷和不合格品数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提供了及早发现和纠正生产问题的机会,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它是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什么是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检验点检验

什么是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检验点检验

什么是首件检验(一)为了尽可能的提早发现系统性缺陷,防止发生产品批量不合格,操作者需对生产过程进行首件检验。

操作者首件检验合格后,应提交检查员进行首件专检。

首件是指:1、上班或换班后加工出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2、调整设备后加工出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3、调整或更换工装,如换刀、更换模具等后加工出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4、工艺有重大改变后加工出的第一件或第一批产品。

(二)首件检验项目应包括:1、零部件加工、组装的流程、方法与工艺、产品过程检验卡是否相符;2、检验加工出的首件(批)产品的加工尺寸、组装性能质量是否符合图纸、技术规格或检验指导书的规定;3、检验外观有无缺陷,如机加工件的锈蚀、划痕、磕伤、砂眼等。

什么是巡回检验巡回检验是检验员到操作者工作场所进行的检验。

重要产品应随生产进度开展巡检活动。

巡回检验项目应包括:(一)检验工件是否符合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

如发现有缺陷,则必须对上次巡检之后到这次检验期间所放过的全部加工件进行复检;(二)根据工艺文件要求,检验工序变量是否已超出规定的界限值;(三)生产现场的在制品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四)工艺纪律检查。

什么是检验点检验(一)工序检验点间的检验应有操作者自检、检查员专检,以产品过程检验卡的形式联系各个工序。

产品过程检验卡随生产计划由生产调度下发到首道工序班组,随零部件转序。

(二)具有检验点工序完成后操作者进行自检,填写记录,并向过程检查员报检,过程检查员依据工艺、图纸、检查作业指导书进行专检并填写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下道工序在进行操作时,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进行互检,确认产品过程检验卡中上道工序的自检、专检必须进行完毕且合格,有操作者、检查员的签字确认,否则操作者不得进行本工序操作,同时有权拒绝接收上道工序的半成品。

(四)零部件在进行组装时,产品过程检验卡必须填写清晰、完整。

每天性能试验前,必须进行机能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产品试验;检查员对每天组装过程进行巡检,填写组装巡检记录;操作者对产品逐个进行性能试验,确认合格后,向质控部提交检验,质控师抽检合格后,提交监造部验收,确认合格后办理入库。

首件检验培训-理念培训

首件检验培训-理念培训
遵循“三合一”原则,首件必须与指令单、标准样品、加工图纸三者要一致;三指 “指令单、标准样品、图纸”,一指“首件,取样产品”;
THANKS
首件检验培训系列教材 首检(FAI)理念培训
目录
01 什么是首检 02 为什么要首检 03 首检适用的场景 04 首检是三检制结合体 05 首检的重点(三合一)
1 什么是首检
1 首检(FAI)
首件检验:每批产品、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 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设备 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 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 定数量的样品(误区: 首检理解成“首件”,第一 件,只检验一件)。
生产)
更换或调整设备、 工艺装备
采用新材料或材 料代用后
更改技术条件、 工艺方法和工艺
参数
每批产品批量加 工前
P.S. 红色为常见场景
4 首检是三检制结合体
4 首检是三检制工具
1
2
员工制作首件并 自检
生产组长对其进 行互检
3
QC对其专检
4
QC组长或QE进 行专检复核
5
合格方可量产
自检 互检 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重要 工具,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 报废;
通过首检,可以发现加工物料是 否齐套;
首检目的
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 因素,及时纠正与改进;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企业“三检 制”是否真正落实;
3 首检适用场景
3 适用场景
1
2
3
4
5
每个工作班开始 (同款产品对班
,然后再由班组长或同事进行
,最后由检验员及QC组长
专检,确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浅析首件鉴定与首件检验

浅析首件鉴定与首件检验

浅析首件鉴定与首件检验作者:彭宁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13期摘要:首件鉴定和首件检验分别是产品科研试制和生产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控制环节。

文章简述了首件鉴定、首件检验的区别与联系,企业如何实施产品首件鉴定和首件检验,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首件鉴定;首件检验;小批量;科研试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H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3-008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411 概述GJB9001B-2009标准7.3.8新产品试制的c)条“适用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对产品的首件鉴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标准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k)条“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作实测记录”,对首件检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件鉴定和首件检验分别是产品科研试制和生产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控制环节,在军工产品的科研生产中需认真贯彻执行。

本文探讨了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中企业如何实施产品首件鉴定和首件检验以及首件鉴定、首件检验的区别与联系。

2 首件鉴定的定义、范围、顾客参加首件鉴定的要求2.1 首件鉴定的定义GJB1405A-2006标准中对首件鉴定的定义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批)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从定义可以看出首件鉴定主要是对试制或批量生产中首次制造的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以证实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能否持续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其目的是验证产品实现过程是否具备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能力,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及是否具备批生产条件,并为零部(组)件的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2.2 首件鉴定的范围以及顾客参加首件鉴定的要求首件鉴定的范围包括:试制产品;在生产(工艺)定型前试生产中首次生产的新的零部(组)件,但不包括标准件、借用件;在批生产中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了重大变更之后首次加工的零部(组)件。

首末件定义

首末件定义

首末件定义-M C.C
1定义
1.1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如:重新开机、换设备、换刀具、换产品、换工装模具或工艺参数重新调整时)发生变化后,加工的第一个或前几个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时,“首件”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1.1.1首件检验(首检):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如:重新开机、换设备、换刀具、换产品、换工装模具或工艺参数重新调整时)发生变化后,对第一个或前几个产品进行检验。

一般检验连续生产的3~5个产品,最终留存1个合格的产品作为样品放于规定的展架上(留作后续产品对比之用,看过程是否发生变化,并由专职检验员用记号笔打“√”以示通过首件检验),并保持到本班次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首件检验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且检验记录要符合真实性原则。

1.1.2三检制:送检的产品(首检品)必须先由操作工进行“自检”,再由同事进行“互检”,最后由检验员进行“终检”,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1.2末件:当班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在结束生产或停工停机时,加工的最后一件产品。

1.2.1末件检验(末检):对本班次生产线或生产设备的末件进行检验,确保生产结束后产品质量仍在合格状态,同时对下一个班次的首件生产进行保证。

《首件检验培训教材》课件

《首件检验培训教材》课件
资源匹配
合理分配检验资源,包括人力、设备、时间等,确保计划 的可行性。
问题二:如何制定有效的检验计划?
动态调整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检验计划进行 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问题二:如何制定有效的检验计划?
标准化操作
确保检验操作标准化,减少人为误差 ,提高检验效率。
问题三:如何提高首件检验的准确率?
强化监督
加强对首件检验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检验工 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发现的问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检验方法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工 具,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实施检验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确保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齐全、准 确、可靠。
异常处理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或不合格情况 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进行检验
按照检验计划逐项进行检验,记录检 验数据和结果。
记录与报告
整理检验记录
将检验数据和结果整理成 规范的检验记录表格。
05
首件检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如何确定首件产品?
明确标准
首件产品的确定应基于明确的标准和流程,通常依据产品的重要性和复杂度进行 评估。
问题一:如何确定首件产品?
记录与追溯
确保首件产品的记录完整,包括生产日期、批次、操作人员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追溯。
问题一:如何确定首件产品?
跨部门沟通
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首件检验 ,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生
产要求。
半成品检验
对生产线上的半成品进行首件 检验,以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符 合后续加工要求。
成品检验
对生产线或设备生产的第一个 或前几个成品进行首件检验, 以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 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
◆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的目的
◆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首件检验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性的不良或报废。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生产,主要是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

◆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首件检验的时机/场合
◆ 1、每个工作班开始;
◆ 2、更换操作者;
◆ 3、更换或调整设备、工艺装备(包括刀具更换或刃磨);
◆ 4、更改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如粗糙度要求变更、内孔铰孔更改为镗孔、数控程序中走刀量或转速等的改变);
◆ 5、采用新材料或材料代用后(如加工过程中材料变更等);
◆ 6、更换或重新化验槽液等(如磷化、氮化等)。

首件检验的要求
◆首件检验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及专检。

◆三检制;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班组长或同事进行“互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确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所有首件产品必需留样,留作后续产品对比之用,来看过程是否发生变化,并用记号笔标记“√” 以示通过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不合格,需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加工、进行三检,直到合格后才可以定为首件。

首件检验的主要项目
◆ 1、图号与工作单是否符合。

◆ 2、材料、毛坯或半成品和工作任务单是否相符。

◆ 3、材料、毛坯的表面处理、安装定位是否相符。

◆ 4、配方配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 5、首件产品加工出来后的实际质量特征是否符合图纸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