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学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道法试卷(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道法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检测卷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客观题) 和第Ⅱ卷 (主观题) 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

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试卷自己妥善保管。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 (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注意事项: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下列对这句名言解读正确的是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青少年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C.社会关系这张网束缚了个人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2.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 法律关系3.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

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 )A.优秀的家庭和学校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B.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只能依赖他人和社会环境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从社会中不断汲取养料D.只要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4.研学旅游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街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这表明(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②中学生要奉献集体、服务社会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乌鲁木齐市华兵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乌鲁木齐市华兵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性学业质量诊断检测语文试卷(问卷)考生须知:1、本场考试时间为120分,卷面分值为150分。

2、本试卷分为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8页,答题卷5页。

一、积累(共10分)(一)请用正楷将《渡荆门送别》工整的默写在横线上。

(5分)《渡荆门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请你简述一下《西游记》中的任意章节(不能超过60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知识运用(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气氛.(fēn)绷.带(bēng)配合默契.(qiè)摧枯.拉朽(kū)B.炽.热(zhì)横.蛮(hèng)酒肆.(sì)深恶.痛疾(wù)C.诘.责(jié)粗糙.(cāo)甲.壳(qiào)恰如其分.(fèn)D.绯.闻(fēi)国殇.(shāng)肖.像权(xiào)一绺.胡须(lǚ)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鲜腴暄嚣琐屑春寒料峭B.推崇雕镂云宵因地制宜C.由衷蔓延婆娑震聋发聩D.帐篷映衬跋涉交头接耳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虽说春寒料峭,各种花却在潜滋暗长....,稍不留意,你的眼前就已呈现出一片嫣红。

B.真是祸不单行....,他才刚失业,妻子同时也在这一波的裁员名单中,家庭经济顿时陷入困境。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1.关于一名普通的初二同学,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脚掌的长度约为0.02mB.感觉较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C.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7m/sD.两名同学轻声耳语的响度约为50dB2.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3.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照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发生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电视机遇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4.为抑制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城市道路上经常用如图所示的雾炮车向空中喷出水雾,其工作过程是喷雾筒口周围有一圈出水孔喷出细小水流,在筒内吹出的高速气流作用下成为更小的雾状水滴,将其抛向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液化形成的B.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汽化形成的C.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汽化D.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升华5.为给广大市民一个安静的环境,交警在医院、学校等场所安装了“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声学探头)、摄像机监控系统(视频车辆识别)、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装置接收、自动检测声音类型和空间声场分布、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中阻断噪声B.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D.汽车喇叭声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大6.“响油鳝糊”是苏州传统名菜之一.“响油”,取意热油浇在鳝糊表面上“嗤啦”作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响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鳝糊向热油放热B.油浇在鳝糊上后急剧沸腾C.鳝糊中的水分急剧沸腾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7.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反射而成的像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床前明片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光”说明月亮是天然光源8.下列描述运动的实例中,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运动员绕着环形跑道赛跑B.钟表的指针匀速转动C.被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9.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适当增大孔的大小,可以使像变大一些B.夜晚,有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弯”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D.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0.夜晚的阳澄湖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个白色光源,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色光源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A.红花黑叶B.黑花绿叶C.红花绿叶D.黑花黑叶11.如图所示,利用“红外发热人群检测”装置,每分钟可以对百余人快速地检测,同时监控主机中的摄像头可以对体温异常者进行人像采集,若监控主机的摄像头焦距约为5cm,小徽用凸透镜成像模拟人像采集的成像规律,其中正确的是12.甲、乙两车同时同向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从距A地20m处出发,甲车的p-t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A.乙车做加速运动B.乙车的速度为15m/sC.甲车不可能追上乙车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s,如图丙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_____℃.14.如图所示,用同种瓷砖切成宽度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砖条,用小锤敲击时,传条由于______而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声.当用不同的力量敲击同一块砖条时,两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若图中的瓷砖条刚好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则发出“7”音的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15.电影放映机是利用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成像的;光线在屏幕上发生了______反射,使坐在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屏幕上的像;下面情况中,______(选填①或②)是光源.①正在播放的投影仪屏幕,②正在播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16.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1)铅的凝固点是______℃,-200℃的酒精为______态:(2)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偏______(选填“高”或“低”).17.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车间用传送带传送口罩的局部图.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18.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 ,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 ,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湖水上涨0.3m ,则此时该彩灯的“倒影”距彩灯______m ,“倒影”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如图所示未灌水的水池内竖直立一根比池深略长的标杆AB ,射灯S斜照AB 时在池底会出现AB 的影子,现逐渐往水池内灌水,标杆AB的影子将______(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折射角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光线,明晃眩目,形成“光污染”,是因为光线发生了___________;如图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_____夹角(填锐角)放置.21.小明在光具座上做实验透镜成像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物质熔点/℃沸点/℃酒-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清晰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的像比原来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______________(选填“指尖的完整影子”、“指尖明亮的完整像”或“烛焰较暗的完整像”).22.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1)坐到座位上后,透过车窗只能看到和谐号列车,发现它动了,据此判断:______;A.一定是和谐号运动了B.一定是复兴号运动了C.可能是两车都运动了(2)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车身长428m,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______s.(空气中声速340m/s)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9分,解答第30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3.(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某室内地面上放有两个柱子A和B,天花板上有一强点光源S使柱子A和B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甲中提供的信息画出并标明点光源S的位置.(2)物理素养挑战赛中,小平被要求用A处的激光手电照亮B处的物体,但两者中间有一位置固定不透光的遮挡物.于是他找来一个平面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顺利完成任务,请你画出他用到的光路.(3)将图丙中的光路补充完整,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24.(7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小球被弹开,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且声音可以传递____.(3)如图丙,用硬纸片在梳子梳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说明音调是由声源的_____ 决定的;(4)如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等大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音调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25.(8分)小兵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1)实验中彩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有:①能减缓物体升温速度,便于实验现象的观测和数据记录,②能使物质__________;(2)实验表格如上表所示,则表格中(a)、(b)两处应填写____和_____;(3)实验中,他所测得的温度值比真实值要高,则他可能是按图2中的___(选填“A”、“B”或“C”)方法进行读数的;(4)他改正了错误的读数方法后,又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届体”);②第6min时,该物质____(选填“继续”或“不再”)吸热,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______min;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6.(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反射面)和两支蜡烛A和B进行实验.(1)小强选用两支______的蜡烛A和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3)在实验时,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环境应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小强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的位置,这两个像分别为图中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选填“P”或“Q”)平面得到的像,这个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4)小强分析了出现两个像的原因,吸取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5)如图2,小强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最好选用______(选填模型下的序号).27.(5分)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让平行光通过如图(a)的四个透镜(其中甲、乙和丙、丁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1)当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甲、丙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选填“大”或“小”);(2)如果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_____两个透镜,这里主要用到的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3)联想到如图(c)光的色散现象,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测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用_____(选填“红”或“紫”)光测出的凸透镜焦距更大;(4)小明用乙透镜测焦距时发现边缘有一小块已经缺损,这会使测得的焦距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4分)小明同学在学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以后,找来了如下实验器材,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明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①为使A处的光点移至B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②若AB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___2cm(选填“>”“=”或“<”);(2)小明更换实验器材,利用图乙的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①上午第二节下课后阳光明媚,他将一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此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视为焦距,老师告诉他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小明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图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此时B与蜡烛之间的距离s=_____(用L0、L示).29.(5分)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中,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做成①号纸锥和②号纸锥.(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甲所示的A和B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2)按正确方式摆放,同时释放后,发现②号纸锥位于①号纸罐下方,说明②号纸锥比①号纸锥快,这是通过___的方法比较快慢(选填序号“①”或“②”).其中: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3)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①号纸锥的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①号纸锥的实际直径为10cm.①纸锥从0到A的过程中,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②为测量纸锥从0下落到A的平均速度,还需要测出照片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30.(6分)CRH380BL型电力动车组16节车厢总长度为400m,该动车正在做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一个安全位置,测量整列动车经过他面前共用了8s.(1)这列动车的速度为多少m/s?(2)已知普宁站到深圳北站的距离约为270km,如果这列动车以这个速度行驶,则到深圳北站需用多少小时?(3)若动车以这个速度穿越全长12600m的大南山隧道,则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s时间?。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诊断八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妻子象禽兽,行者依林阻。

,。

(曹植《梁甫行》)(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文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钱塘湖春行》)勾勒了莺燕忙碌、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充满想象,描绘了空灵澄澈,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分)语文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将美与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翻开书本,我们可以去聆听藤野先生的不倦jiào huì,去感受朱德母亲kuān hòu rén cí的美好品质。

我们难忘,月台上父亲pán shān买橘的背影;我们敬仰,西北高原上没有婆娑的白杨树;我们陶醉,陶弘景笔下动人的山川美景;我们领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气势。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03第一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03第一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第一单元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新热点·二十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D8201001)()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④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23河北邢台十九中3月月考)在我国,许多国家机关名称中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我国()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人民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直接管理国家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3江苏如皋期中)漫画旨在告诉我们()A.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B.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C.宪法涵盖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一切权利4.(2023河北廊坊四中第一次质量检测)学习完“设置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张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给大家简易绘制了以下结构图。

图中序号与国家机关对应正确的是()A.①行政机关②司法机关③权力机关B.①司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监察机关C.①权力机关②行政机关③监察机关D.①权力机关②监察机关③司法机关5.(2022河南林州期中)在我国,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机构贯彻这一原则的是()①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④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江苏盐城景山中学第一次月考)2023年2月17日,盐城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宝会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八年级科学下期中(难度大)

八年级科学下期中(难度大)

阶段性素质测试八年级科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40 O-16 Cl-35.5K-39 Mn-55Fe-5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2、在CO2和SO2各五个分子里,所含一样多的是()A.氧分子个数B.氧原子个数C.氧元素个数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进()A. 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略小C.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D.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4、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核外电子数 C .核内中子数D.核内质子数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H2 B .O2C.H D .H2O6、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7、人体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元素,大多数能在人体中找到,其中人体中元素含量为第二位的是()A、氢B、氧C、碳D、钙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同位素②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单质③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元素④金刚石、石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A 只有④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D 只有③④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纯净物B 一定是混合物C 一定是单质D 一定不是化合物10、关于CO2、O2和SO2三种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含有2个氧元素C、都含有1个氧分子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点燃MgO B.Ca(OH)2+CO2=CaCO3+2H2O C.4P+5O2点燃2P2O5 D.C+O2=CO2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氯化钠NaClB、氧化铝AlOC、氧化铁Fe3O4D、氢氧化钙CaOH13、迷信的人把荒野中忽明忽暗的亮光称为“鬼火”,这种现象实际上是()A、爆炸B、自燃C、缓慢氧化D、燃烧14、请观察下列分子模型,选出分析错误..的(一种圆圈代表一种原子):()A 、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B 、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 、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 、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1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 铁单质的质量为56克B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C 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D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56倍 16、下列是计算氢氧化钙[Ca (OH )2]相对分子质量的式子,其中正确的是( )A 40+16+1=57B 40+2×(16+1)=74C 40×16+1=640D 40×2×16×1=1280 17、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2023 年秋期期终八年级阶段性调研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6页,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闭卷考试。

4.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温馨提示:道德与法治课,关注国计民生,培育核心素养,引领人生航程。

唱响自信之歌,依道守法前行,担当复兴大任,有我必定功成!一、选择题(17小题,共34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中学生小梅和妈妈周末一起去郑州人民公园游览,一路上她看到这些场景:光彩批发市场外师傅们在忙碌地装卸商品,地铁站里安检人员在有序地开展工作,人民公园里为期一周的戏曲盛宴正拉开序幕。

由此,可以看出A.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 人的成长是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C. 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D.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2.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它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常常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下列同学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小林: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这既是公益活动又是亲社会行为B. 小赵:扶起倒地的老人,既属于亲社会行为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小秦:上周末,我自己去爬山,这既是亲社会行为又是亲近大自然的行为D. 小刘: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我主动找到物业反映情况,这属于亲社会行为3. 凤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2023 年 10 月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河南省直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直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探寻安阳“黑悟空”取景地,领略千年古都魅力。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推介魅力安阳,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共4分)走进河南安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仿佛踏入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眼花① (燎缭)乱。

古老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黝黑而沉稳的光泽,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故事。

街巷间,偶尔传来的豫剧唱腔,高亢激昂,② (振震)聋发聩,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沉浸在那份独属于中原大地的文化韵味中。

而漫步于古城之内,不时遇见当地居民,他们以一种质朴而热情的方式,讲述着这里的过往与现在,对于外来者的好奇与诘责,总是以宽容和笑容回应,展现着安阳人民的淳朴与好客。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分)(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组成员收集了关于豫剧的一些材料,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内容,帮他完成思维导图。

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豫剧是河南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原人民的文化。

它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地方戏曲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娱乐和调节作用,丰盈着百姓的心灵生活。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本,都加深了人们对河南的认识、印象,生动诠释了河南人民正义、侠义、友爱的河南底蕴精神。

豫剧将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传统文化艺术与中原文化精神结合起来,也成了一张向省外展示河南美好形象的闪亮名片。

豫剧还通过《园中之春》进入台湾,蕴藏着海峡两岸的血脉和情感的交流,加强了两地人民同根同祖的认识,也加强了中原与台湾文化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建设中学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性检测试卷(2011.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分布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水,但按状态可把地球上的水分为„„„„( ) A、液态 B、液态和固态 C、液态和气态 D、液态、固态和气态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人体中水的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 A、1/3 B、1/2 C、2/3以上 D、3/4以上 3、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克的正确解释是„„„„„„„„„„„„„„( ) A.1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铵 B.10℃时100克溶液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铵 C.氯化铵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可溶解33克 D.10℃时水中可溶解33克氯化铵 4、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总量的0.3%,而这些淡水又是陆地上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所必需的。这些淡水至今还没消耗完,主要是因为( ),才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之间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D、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5、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制品总比木制品重 D、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7、国庆长假期间,小明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爸爸妈妈做点事。他把每天烧菜的任务承包了下来。到第七天时,他发现原来满满的一瓶色拉油只剩半瓶了。对于这半瓶色拉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也是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体积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也是原来的一半 D、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8、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3:2,体积之比1:2,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3:1 D、1:3 9、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超密物质——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为1×1011千克/厘米3,一个体积为33.5厘米3(大小似一只乒乓球)的中子星的质量是„„„„„„( ) A、3.35×109吨 B、3.35×106吨 C、3.35×103吨 D、3.35吨 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现在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 - 2 -

铝块分别放进三个杯子里并全部浸没,水也没有溢出。则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有铜块的杯子 B、有铁块的杯子 C、有铝块的杯子 D、三个杯子一样高 11、小明、小红、小刚和小亮学了压力后,对压力的方向发生了争论。小明说“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小红说“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小刚说“压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相一致”。小亮说“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你认为谁说得有道理„„„„„„„„„„„„„„„„„„„„„„„„„„„„„„( ) A、小红 B、小明 C、小刚 D、小亮 12、压强——压力产生的效果。有时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需要增大它。但有时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减小它。下述各项中所采取的措施或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人们常把各类刀具的刀口磨得很薄 B、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C、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D、打桩时,水泥桩朝下一端是尖的 13、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3的汽油 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 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4、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15、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16、有一铜块挂在弹簧秤上,称得其重量为19.6N。当铜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读数为9.8N。则铜块受到的浮力是„„„„„„„„„„„„„„„„„„( )

第14题图 小提手 第15题图 - 3 -

A、19.6N B、9.8N C、4.9N D、2N 17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 .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18、从100克15%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5克溶液,这25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 A.5% B.10% C.15% D.30% 19、一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如果将此物体截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则( ) A、大的下沉,小的上浮 B、大小两部分仍悬浮 C、大小两部分都下沉 D、大小都上浮 20、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 “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 你认为„„„„„„„„„„„„„„„„( ) A.大鱼说法正确 B.小鱼说法正确 C.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无法判断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21、水的密度是__ __千克/米3,它表示___ 。 22、啄木鸟用它的喙敲击树干时,听声音就知道有没有害虫住在里面。它的喙很尖,啄木时能减少了与树木之间的 ,从而增大对树木的 ,这样就利于将树木啄破,取出害虫食之。 23、马瑞查阅了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查得60℃氯化钠的溶解度? 克。配置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5.8 36 36.6 37.3 38.4 39.8 - 4 -

24、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①准备过滤器时,先取一张圆形滤纸____(选用序号a、b、c填空)。 a.直接轻轻地压人漏斗内 b.对折一次后放人漏斗内 c.对折两次后放人漏斗内 ②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含固体物质的浑浊液,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25、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这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首先接受检阅的“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可潜入水下300米。“长征6”号在接受检阅时与潜在深水处时相比,所受压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它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7×103米3时,所受浮力是_ _牛。(ρ海水=1.03×103千克/米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两步实验中,弹簧称的示数F乙 F丙 (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 27、为了研究物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取四块金属块来做实验。所 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对实验1与2,或3与4的数据分析,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2) 对实验1与3,或2与4的数据分析,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实验次数 物质 质量(克) 体积( cm3) 1 铜 35.6 4 2 铜 71.2 8 3 铝 10.8 4 4 铝 21.6 8 - 5 -

2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①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②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真实值比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从右盘中减砝码 四、分析计算题:(共3小题,共20分)

29、某工厂专门制造一种易碎的工业材料,规格为20厘米×10厘米×6厘米,质量为1.8千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该材料能承受的最大的压强是4500帕,则在它上面最多能放几块相同的材料.

30、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读数为0.8牛,若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0.3牛。求:(1)此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4)如果放入另一种液体中,露出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5,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g取10牛/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