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工程团队介绍

合集下载

制冷工岗位责任制范文(3篇)

制冷工岗位责任制范文(3篇)

制冷工岗位责任制范文一、岗位背景制冷工是指在制冷设备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负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维护设备以及处理设备故障的专业技术人员。

制冷工常见于各种工业制冷设备、商业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领域。

二、岗位职责1. 负责制冷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保养,包括设备开关机、调试、参数调整等工作;2.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持续稳定运行;3. 监测设备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异常问题,做好设备维护记录;4. 参与新设备的调试和安装,编制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和检修保养计划;5.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6. 配合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7. 提出设备性能改进意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能耗指标;8.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测试,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9. 积累并传授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岗位要求1. 具备相关的制冷设备维修、操作经验,了解相关设备的原理和结构;2. 具备良好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3. 熟悉常见故障排除技巧,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设备故障;4.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独立处理设备异常情况;5. 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6.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工作;7. 具备一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能力,能够培养和指导新员工;8.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四、绩效考核指标1. 设备运行稳定性指标:设备开机率、设备运行故障率;2. 设备维护质量指标:设备维修响应时间、设备维修及时率;3. 设备维修成本指标:维修费用、备件成本;4. 安全环保指标:事故发生率、环保合规率;5. 团队效能指标:协助培养新人、团队合作情况;6. 个人技能提升指标:参加培训学习情况、技术能力提升情况。

五、绩效考核权重分配1. 设备运行稳定性指标:30%2. 设备维护质量指标:25%3. 设备维修成本指标:15%4. 安全环保指标:10%5. 团队效能指标:10%6. 个人技能提升指标:10%六、奖惩制度1. 绩效优秀者将获得奖金或提升薪资的机会;2. 违规或工作能力不能达标者,将进行警告、降薪或解雇等处理;3. 长期表现突出者,公司将提供晋升、培训等发展机会。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一、学科简介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于“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研究低温环境的获取理论与方法,工质在低温下的热力学性质及其能量传递机理,制冷装置、气体制备工艺的设计与控制,制冷系统的仿真与优化,以及工业系统中低温余热的回收与利用等。

制冷与低温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汽车,以及食品、药品、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装备的生产等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6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左右。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级人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宽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有独立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

博士生在学期间,除了完成论文工作外,还要独立承担部分科研工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活动;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且在国内同行产生一定影响;外语、计算机、实验技能和应用写作水平达到博士毕业生要求。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3年,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4年,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

四、研究方向1 余热回收制冷技术与装备2 热泵技术3 冷冻干燥原理与技术4 制冷系统的仿真与优化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六、学位论文要求1.文献阅读和调研课程学习在第一学期进行并修满学分,同时开始文献阅读、调查研究等工作,确定论文研究方向。

2.论文的选题和开题选题结合科研实际,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按要求及时完成并提交文献综述报告、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

制冷空调与冷链系统研究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制冷空调与冷链系统研究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D1112636)
企业横向课题
2011-2012
卓献荣(1)
7.00
4
马水桔贮藏保鲜技术应用推广示范
广东省农业厅
2011-1013
赖建(1)
25
5
柑橘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1-2013
赖建(1)
4
6
荔枝冷链物流贮运保鲜及包装攻关技术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
2012-2015
CDCIEM2011
EI:20112013978435
2011.12
1/2
The simulation on the outdoor circumstance of split air conditioner in oneShanghaihotel with the method of CFD
ICMS2010 ,Vol.6
李雪梅(1)
2009-07
CASE 2009 (EI&ISTP收)[EIP20094712474580]
10
食品加工与保藏实验技术
王德培
2010-0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978-7-5019-7450-4
本团队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4
The simulation on the outdoor circumstance of split air conditioner in oneShanghaihotel with the method of CFD
陈姝(1)
2010.12
ICMS2010 ,Vol.6

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谈制冷及低温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谈制冷及低温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谈制冷及低温工程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

距离1月份的全国硕士统一入学考试还有仅仅3个月的时间,在最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包括如何来了解导师以及想报考的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特别推出导师看专业系列栏目,以帮助考生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走进北京工业大学,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制冷专业的马国远老师,非常欢迎马老师的到来,您好。

马国远:您好。

主持人:马老师,现在您所教授的专业和方向是什么?马国远:我们这个专业叫制冷及低温工程,我们现在主要有这样几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制冷系统及其换热装置的现代技术,另外一个是制冷(热泵)机组及主要部件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一个是制冷空调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以及制冷空调的测控技术。

我们制冷硕士点是03年获得的,今年我们又获批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我们在03年申请到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点之前,我们一直在热能工程专业招收研究生,我们专业培养研究生有20多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这个专业有8位教师,4位导师,每年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项目,还有企业的项目,大概每年科研经费200万到300万。

主持人:您刚才说制冷这个专业是从03年开始招生的,每年招生的情况怎么样?现在已经设立招生有7年的历史了。

马国远:现在我们每年招收8到10名研究生,我们研究生的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大概每年都来源于5、6个学校,比方哈工大、北航、西安交大以及我们北京工业大学自身,还有一些地方学校,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青岛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等。

主持人:那您最近在忙些什么?马国远:最近我们除了教学以外,指导研究生做一些科研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我现在本人主要是从事科研工作,目前主要是搞制冷空调系统能量的综合利用,现在能量的综合利用、节能都非常重要,在制冷空调领域,怎么样利用冬、秋季冷空气给数据机房降温,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顶天立地”做研究——访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所长陈光明

“顶天立地”做研究——访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所长陈光明
就是提出具体要求的用户 ,应该开展 “ 官产学研 用 ”的联合 。 除与美 的、格力 以及 中化蓝天等企业在制冷 剂应用方面的合作外 ,陈老师的制冷与低温企业 的全作还有一个更大 的合作平 台——浙江省制冷 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是 2 0 1 0 年组 建 的,主要 由浙江省相关领域 知名的生产企业 、 具备 良好研究能力 的高校、具有相关 系统技术 和 科研条件 的研究院所组成。联盟内部将通过资源 融合 ,挖掘 内部先进仪器、设备等技术研发的基
任教 ,并在 1 9 8 8 年9 月 成为 当时浙大 总共一百多名在读博 士生 中的一员 ,专 攻化工热力学专业。这种经历不仅为其
剀冷与低温研究所所 长 陈光明
做制冷基础热力学理论 的研究储备了知

识 ,还磨炼出了他不畏困难 、敢于尝试的精神。 浙江大学校 园内的树木仍 旧不 陈老 师一 直坚持做制冷剂 替代方 面的研究 ,

展 “ 产学研 ” 合作 ,但他依 旧坚 精度的温度测量与控制 ,因此保证恒温槽的性 能 【作重点 ,只有基础研究才能扩 并研制其温度控制的形式和方法也是研究 问题之

为行业新技术 、新工艺、新流


对将要采பைடு நூலகம்或研究 的各种制冷剂热物性进行
芡建立牢 固的基础、储备丰富的 测量 ,对 比分析 ,为产 品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研
推进 制 冷剂 替代
定 的温室气体 ,今后将可能在全球范 围内面临减 排压力 ,这将是未来制冷剂替代必须加以重视和
考 虑 的 因素 。
组 建产 学研 合作 平 台
面对节能和环保 的双重压力 ,兼任联合 国环 境 规划署 f U N E P ) 制冷 空调热泵技 术选择委员 会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魏永锋
吴鸣建、沈国鹏
牛柏林、彭国胜、黄强、班春兰
沈国鹏
沈鹏
化学工程
朱文丽
7
催化新材料
陈宜俍
陈宜俍
工业催化
王春芳
陈宜俍、郭士岭、詹予忠、徐军
秦建昭、王剑峰、卫冬燕
徐军
发酵工程
单继周
郭士岭
应用化学
禹子洋
詹予忠
化学工艺
库伟转
徐军
化学工艺
汪亚涛
8
催化与高分子研究所
孙培勤
孙培勤
化学工艺
宋勇刘作龙
孙培勤、陈俊武、赵科、刘大壮
石晓华
原思国
化学工艺
黄佳佳张鑫白玲玲
周彩荣
化学工艺
杨勇高金照任军亮
李惠萍
化学工艺
牛春朋郝玲芳
詹自力
化学工艺
唐红岩
王训遒
化学工程
庄新亮
2
郑州大学
化学工程研究所
刘金盾
陈卫航
化学工艺
胡瑜飞
刘金盾、陈卫航、张浩勤、张冰、张婕、张延武
张永战、万亚珍、李应选、谭翎燕
张冰
化学工程
刘洋
张浩勤
化学工艺
曹华伟
张冰
化学工艺
国家钙镁磷复合肥
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张保林
汤建伟
张保林
化学工艺
张由素赵瑞杨朋
张保林、汤建伟、王光龙、侯翠红、张文辉
李菂萍、王好斌、段平、谷守玉、化全县、刘传丽
侯翠红
汤建伟
化学工艺
邓欢孙少飞
环境工程
刘项
王光龙
化学工艺
孟小伟
侯翠红
化学工艺
吴勇乔琳庆
张文辉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况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况介绍

所况介绍研究所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拥有制冷及低温工程国家博士点重点学科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承担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方向)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

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学科现有教授12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行政助理1人和技工3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占96%。

具有在读博士生83人,在读硕士生101人,3名在站工作博士后。

学科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显著、站在学科前沿、学术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名、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2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3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5名。

学科带头人王如竹教授系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江学者。

该学科紧跟市场发展需要,以家电、能源与环境等重要支柱产业为发展先导,积极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在人材培养、研究开发和基地建设方面发奋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其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处于国际先进。

人才培养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重视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反映研究所传统特色的《制冷与低温原理》本科教学课程获得了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制冷空调学科前沿》课程则已经成为制冷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最受欢迎的创新教学课程系列。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每年有许多研究生获得各类奖励,例如所培养的博士生张鹏和王丽伟分别获得2002年和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吴静怡、孙志高分别获得2003、200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王丽伟博士还获得了2007年国际制冷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IIR James Joule Young Researcher's Award)。

产学研与政府合作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以“基础研究带动学科发展,产业需要引导研究方向”为学科建设准则,与国际和国内的著名企业如日本大金、Carrier、Lennox、UTRC、日本松下、日本富士通将军、海尔集团、春兰集团、双良集团和江苏华扬等有着广泛和长期的合作。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 看专业 选学校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     看专业 选学校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看专业选学校学科门类:08 工学一级学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名称: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北京:(10005)北京工业大学 (10054)华北电力大学 (80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8320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天津:(10056)天津大学 (10069)天津商业大学河北:(1007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辽宁:(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145)东北大学黑龙江:(10220)大庆石油学院 (10240)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10247)同济大学 (10252)上海理工大学 (10254)上海海事大学 (10264)上海海洋大学(80143)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江苏:(10284)南京大学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88)南京理工大学(10291)南京工业大学浙江:(10335)浙江大学安徽:(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80168)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江西:(10403)南昌大学山东:(10422)山东大学 (10426)青岛科技大学 (10430)山东建筑大学河南:(10459)郑州大学 (10462)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10487)华中科技大学湖南:(10533)中南大学云南:(10674)昆明理工大学甘肃:(10698)西安交通大学 (10699)西北工业大学 (10710)长安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 (8327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学科简介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低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工程应用。

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

本学科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制冷空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IF
IF I
冷凝 水 再利 用
电镀废 液
T
T
I
I
电镀
液回 热器
电镀废液 浆泵
热泵蒸发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图
3. 溶液除湿制冷:
溶液除湿:
溶液除湿(或称溶液调湿、液体除湿)是一种利用液 体吸湿剂吸收水蒸气、能够有效满足空气湿度处理需 求、综合利用多种品位能源的高效空气除湿方式; 蒸发冷却
蒸发冷却是一种利用水在干燥空气中蒸发吸热、环保 高效且经济的制冷方式。
三.实验室
制冷与低温实验室
四.科研项目
1. 热泵技术的工业应用:
热泵蒸发; 生活浊水热泵热Leabharlann 器;2.热泵废水处理的研究:
热泵废水处理系统性能的研究; 蒸发分离相关热物理问题研究;
降膜蒸发 T器 I
冷凝 水回 热器
真空
启泵动 蒸 汽
P
I电 热
P

I

P I
分离 器
离心水 蒸
汽压缩 机
制冷与低温工程团队介绍
2016年9月1日
一. 团队 二.学科 三. 实验室 四.科研项目
一.团队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团队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应用与制冷技术,废热溴化 锂吸收制冷,制冷与除湿制冷空调技术,热泵工业应用技 术,低温设备与工程,热管技术等。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支 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项,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 申请专利15项。
太阳能多级蓄热试验台
欢迎各位研究生同学加入到我们团 队从事制冷低温学科的研究!
二.学科
1.热能动力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1成功取得热能动力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的授予权,其中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工 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学科为二级学科博士点。
2.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
制冷与低温学科:目前我校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已逐 步完善,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学科建设中,近五 年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支撑 项目,取得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近120余篇,其中EI论文 4篇,ISTP 4篇,核心期刊论文 30篇,在热管烟气废热溴化 锂吸收式制冷和热泵技术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 项成果为国内首创。
实验装置
4.高速动车冷却器领域的科研工作:
高速动车牵引变流器散热器测试台; 高速动车牵引变流器散热器国产化; 高速动车牵引变流器散热器相关传热研究;
5.海水淡化领域的科研工作:
开展低品位热能海水淡化研究; 热泵蒸发海水淡化研究;
6.太阳能制冷空调应用相关研究: 太阳能热泵空调的研究; 太阳能蓄冷、蓄热的研究; 太阳能热风干燥的研究; 太阳能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