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生活语文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3快乐的生活②一件好事》优质课教案_15

《一件好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够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好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和克拉拉善良的童心,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做过好事吗?谁能说说你做过什么好事?当你做完好事以后,你周围的人是怎么评价的呢?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题目就叫《一件好事》(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生质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课件去掉拼音)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最后齐读。
3、理解“气喘吁吁”,并用上这个词说句话。
4、指导写“鞋”。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是谁做了这件好事?这是一件什么好事?(板书:捐赠衣物)2、小组讨论:结合课文说说(出示课件)(1)我和姐姐克拉拉为什么要做这件好事?(原因)(2)我们是怎么做好事的?(经过)(3)做了这件好事后,家人有什么看法?(结果)3、汇报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1-5自然段交流:(1)我和姐姐克拉拉为什么要做这件好事?(2)他们决定做件什么好事?(把衣物送给穷人)(3)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捐赠他们的衣物呢?(红十字会)谁再来说说红十字会是什么机构和组织呢?(红十字会是一个专门帮助穷人的机构)分角色朗读课文6-10自然段交流:我们是怎么做好事的?(课件出示六、七自然段)“立即”这个词说明什么?(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做这件好事)“费力”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捐的东西多)“那大门前已经有许多袋子了”说明什么?(做好事的人很多)这件好事好在哪儿?(板书:快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克拉拉的话。
快乐生活语文七年级下册备课本

六、找父母有时间带你去感受一下西餐厅的环境及美食。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1、西餐、柔和、
享受、礼仪
2、抄写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第一次吃西餐
1、吃西餐时,刀子和叉子应该怎么拿?
2、西餐厅的环境如何?
3、第一次吃西餐“我”有什么感受?
4、学习词语。
5、练习扩词到造句。
一、听老师朗读课文,了解“我们”放风筝的过程,并回答问题。
1、“我们”去放风筝那天,天气怎么样?
答:阳光明媚,天气格外晴朗。
2、“我们”放风筝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爸爸拿着线轴,一边向前跑一边放着线。等到他大喊一声“放”,我赶紧放开手。爸爸现跑了一阵才收住脚。这样,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天了。
6、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
7、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
8、用刀叉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
9、吃面包不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这是对厨师的礼貌。
一、听老师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带领全班朗读并回答问题。
1、西餐厅的环境如何?
二、学习词语。
少见、担任Leabharlann 毫不逊色、生意、家务、辛劳、儿童、自信
(一)词语解释:
辛劳:辛苦劳累的意思。
少见:很少见到、罕见的意思。
毫不逊色:是相比之下,都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
(二)读下面句子,说说加横线词的意思。
1、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家世界上少见的儿童餐厅。
2、餐厅里有五个小厨师,他们做的菜和成人厨师做的菜相比,毫不逊色。
课题
快乐的生活教案

快乐的生活教案教案标题:快乐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快乐的生活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快乐的生活方式。
3. 提供一系列活动和策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享受快乐。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快乐的生活?a. 学生讨论快乐的定义和特征。
b. 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还包括情感满足、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2. 快乐的生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a. 学生了解快乐的生活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如增强免疫力、减轻压力等。
b.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了解快乐的生活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3.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a. 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阅读相关文章,了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快乐的生活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消极情绪和态度,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 快乐的生活方式a. 学生了解一些快乐的生活方式,如锻炼身体、培养爱好、与朋友交流等。
b.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享受快乐的经验和策略。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快乐的定义和特征,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2. 视频观看和文章阅读: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阅读文章,了解快乐的生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3. 自我反思和讨论: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消极情绪和态度,并与同伴讨论如何改变这些消极情绪和态度。
4. 小组分享: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享受快乐的经验和策略,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分享成果。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快乐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快乐的生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认识程度。
教学资源:1. 相关视频和文章。
2. 小组分享的展示材料。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和分享快乐的经验和策略。
生活语文:刷牙精品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魔力口袋、魔力盒” 识字 C 组学生摸实物,倾听老师和其他学生说词语名称,并将实物贴在黑板上。 识字 B 组学生摸图片,自己说一说图片中的词语,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实物下面。 识字 A 组学生摸词卡,看生字读词语,将词卡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图片下面。 “听一听,做一做” 识字 C 组学生指一指听到词语的图片。 识字 B 组学生圈出听到的词语图片。 识字 A 组学生圈出听到词语的文字。
4. 学习重点难点
识字:正确认识牙刷、牙膏、杯子、牙齿、刷牙的实物、图片和词语。
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1.《小猫钓鱼》:
-三心二意:钓鱼时捉蜻蜓、蝴蝶
-专心致志:妈妈钓鱼,最后钓到很多鱼
-教训:钓鱼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小马过河》:
-松鼠:河水很深,会淹死人
-老牛:河水很浅,刚没小腿
-尝试:小马自己过河,发现河水既不深也不浅
3.《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鸭:画枫叶
-小狗:画梅花
简短介绍快乐生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快乐生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生活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快乐生活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快乐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快乐生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快乐生活的特性和重要性。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课堂纪律的学生,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效果较好;而对于学习态度不积极或课堂纪律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对课堂活动产生干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白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2.课程平台:语文课程教学平台。
《画风》:画家在窗户上画了一幅画,风吹过来,画上的扇子、跑、跳绳、滑冰都动了起来。
《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没有尾巴,小鱼说:“我的尾巴可以借给你。”小壁虎说:“你的尾巴在水中,我用不着。”
4.课文主旨梳理
《小猫钓鱼》:告诉我们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小马过河》: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不能轻信别人的话。
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快乐暑假生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

快乐暑假生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快乐暑假生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暑假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暑假生活的乐趣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和写作教学内容1.词语学习–暑假、游泳、野炊、拾贝壳、堆沙堡、耳说眼述–愉快、自由、忙碌、放松、愉悦、异常2.课文阅读–《快乐暑假生活》3.句子结构学习–“从……到……”、“不但……而且……”等句型4.写作练习–描述暑假生活的文章写作教学步骤1.导入–向学生询问暑假生活过得怎么样,引发学生对暑假生活的思考和讨论。
2.词语学习–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义。
–分组进行词语搭配活动,并进行游戏巩固词语记忆。
3.课文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分组讨论和分享课文中的有趣片段和感受。
4.句子结构学习–分析和解读课文中出现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利用填空和句型转换练习,巩固句子结构的掌握。
5.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词语和句子结构,撰写一篇关于暑假生活的文章。
–互相交流和修改文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
–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评价1.词语记忆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情况2.课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3.句子结构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和练习表现4.写作练习中的文章内容和表达流畅度5.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反馈和问题解答情况拓展延伸1.邀请学生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经历,增加交流和互动机会。
2.利用课外时间组织暑假活动,包括野炊、游泳等,帮助学生实践课文中的内容。
3.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与暑假生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面和阅读能力。
培智快乐生活语文 小脏手

培智快乐生活语文 小脏手 一、教材版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第七册 二、学生情况: A生:(5人)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少量的生活经验与积累,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B生:(3人)有一定的语言障碍,认知水平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能参与课堂学习,但主动意识较差,与老师交流表达能力不强,书写能力一般,朗读缺乏完整性。 C生:(2人)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展滞后,只能模仿简单的词或短语,书写能力较差或无书写能力。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较差。 另本班有两名视障生,智力正常,能完成A类生的学习目标。 三、教材简析: 本课《小脏手》选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课文配有三幅插图,讲的是皮皮用脏手拿东西吃后肚子疼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用脏手拿东西吃。引申教育学生要讲卫生、勤洗手。 本课教学目标: A生:1、掌握2个生字的正确读音、书写及其相应的新词。 2、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3、能照样子,运用“急忙”说一句话。 4、看懂图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并进行适当想象。 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朗读技巧。 6、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B生:1、掌握2个生字的正确读音、书写及其相应的新词。 2、认识词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跟读课文。 3、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用“急忙”说一句话。 C生:1、能跟读词语、生字。 2、懂得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本节课所授课时:第二课时 五、本节课教学目标: A生:1、能看懂图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并进行适当的想象。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朗读的技巧。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4、能用“急忙”说一句话。 B生:1、能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2、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急忙”说一句话。 C生:1、尝试跟读课文。 2、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六、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方法,借助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难点: 理解“急忙”的含义,并用它说一句话。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导入语: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想吃吗?美味的蛋糕谁都喜欢吃,皮皮也喜欢,可他吃了之后却肚子疼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小脏手》 (板书课题并朗读) (二)看图学文 1、看图说话: (出示图片1)图上画的是一个叫皮皮的小朋友?他在做什么?看他的小手变成什么样了? 2、出示句子:皮皮拍完球,一双小手黑乎乎的。 读一读。(跟读、齐读、个别读) 3、(出示图片2) 说一说皮皮在做什么? 出示句子:回到家里,他看见桌子上的蛋糕,高兴地拿起来就吃。 你们看见蛋糕高兴吗?谁来表演一下。 我们高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教师示范读,A生展示读,B生尝试读) 读完了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皮皮回到家,看见蛋糕拿起来就吃?他有没有洗手?会有什么后果? 4、(出示图片3) 皮皮怎么了? 学一学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出示句子:晚上,皮皮的肚子疼了。 肚子疼的时候会怎么样? 我们带着痛苦的语气读一读。 5、肚子疼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在家里肚子疼了,妈妈会怎么样?着不着急?我们怎么去医院,是慢慢走着去还是赶快跑着去? 出示句子:妈妈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急忙就是心里着急,行动加快,我们也读得快一点。 这句话里出现了一个词:急忙。我们用它来说一句话。 6、(出示图片4) 说说图上有什么人?这是哪里?到医院后,医生会做什么?会不会对皮皮说什么呢?我们来看句子:医生给皮皮打了针,配了药。医生告诉皮皮,以后不要用脏手拿东西吃了。(跟读、齐读、指名读) 谁来扮演医生,对皮皮说这句话? (三)拓展延伸,小结明理 1、读课文。 2、学习了课文,你们知道皮皮为什么会肚子疼了吗? 3、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现在老师给你们发蛋糕,应该怎么样以后才能用手拿着吃呢? 我们平时也应该讲卫生,勤洗手,这样才会少生病。 (四)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快乐生活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本课件

三、练一练;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1、美丽的西湖风光吸引了。
2、广阔的森林像。
3、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的美称。
4、宁波是东海之滨一座美丽的。
教学过程
四、读下面两个句子,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西湖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
美丽的西湖风光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从文字的介绍中你能感受到西湖的优美景色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通过电教平台看一看西湖的真实美景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五、展示:
使用电教平台向学生们展示大量西湖现实真实的美景照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西湖美景的认识。
问:经过刚才观看了那么多西湖美丽的图片后,同学们有没有一种想去那里旅游的冲动呢?
六、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加横线字表达的不同含义。
2、让学生了解各种刀具的用途。
教材分析
重点
让学生知道各种刀具都有不同的用处
难点
分清楚各种刀具的名称及用途
教具
电教平台、刀具
教学过程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家的小厨房,不知道同学还知不知道厨房里有些什么用具呢?其中它们各具有什么用途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更深入地学习其中一种厨房用具吧,那就是——刀具。
导入:
汤圆是中国汉族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汤圆的种类繁多,根据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不同制作方法和用料都不尽相同。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一年级生活语文《认识眼睛 鼻子》 适应对象:轻中度智障儿童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指认)五官(眼睛鼻子)的名称。 2、能认识写有“眼睛 鼻子”的生字卡片并能将图片与生字卡片配对。 3、能听、读课本中的三个词语:眼睛、鼻子、东西;正确认识书写笔画“一”。 4、能至少说出两句以上表示眼睛鼻子作用的简单句子。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能听、读课本中的三个词语:眼睛、鼻子、东西;正确认识书写笔画“一”;能至少说出两句以上表示眼睛鼻子作用的简单句子 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法,练习法,演练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四课时(目标1、2一课时、目标2、3一课时、目标4一课时、复习考察与评价一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洒有香水的漂亮装饰盒: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盒子漂亮吗你们喜欢吗盒子上还有好闻的香气呢,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闻闻盒子上的香气。 2、老师一一请小朋友闻闻香香的盒子。刚才,我们用眼睛看到了漂亮的盒子,又用鼻子闻到了香香的气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眼睛、鼻子。 二、活动推进,初步认识眼睛鼻子及想对应的两个词语。 1、出示“眼睛”、“鼻子”的图片与对应的生字卡片 (1)、图文对照,教师带读卡片上的词。 (2)、学生反复齐读。 (3)、摘去图片,认读生字卡片上的词
装饰盒 生字卡片 图片 (4)摘下生字卡片,逐个请学生指读。 2、动手操作:教师逐一贴出图片,谁能找出生字卡片并将卡片贴在相对应的图片下面(贴对了的小朋友请他当小老师带读) 3、再出示装饰盒:把你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在把眼睛闭上,你们还看得到吗那谁来说说,眼睛是干什么的轻轻捏住我们的鼻子,你还能闻到香香的气味吗那鼻子又有什么用呢 相机出示:眼睛看东西。 鼻子闻气味。 教师反复带读。 4、指导观察,认识笔画横“一” (1)教师示范书写“一”,带孩子认读 。 (2)汉字里很多字都有笔画横,比如“西”、“子”,黑板上的哪些字有笔画横 (3)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写“一”。 三、游戏:读儿歌,指认眼睛鼻子。 1、这节课,孩子们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2、师生一起玩,重在教师示范: 小小手指点点,我的眼睛在这里…… 同桌互玩:小小手指点点,你的眼睛在这里…… 3、总结下课。
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欢快的音乐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儿歌,指认“眼睛”“鼻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词语卡片(眼睛 鼻子 东西),提出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欲望。 二、学习“练习园地”。 1、听一听,认一认。 (1) 听老师读词语,请小朋友把听到的词语高高举起来。 (2)再听老师读词语,把听到的词语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 (3)游戏:摘果子,读词语。(把写有生字的水果宝宝贴在黑板上,孩子们开火车摘认识的生字果子,摘到后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 孩子们开心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教师及时指导或纠错。 2、听一听,读一读。 (1)听老师读句子,跟着读一读。 眼睛看东西。 鼻子闻气味。 (2)出示以上句子,老师带读句子。 (3)鼓励孩子说句子:眼睛 ______。 鼻子 _______。 (4)同桌互相说说句子。 3、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P14第一幅图:小女孩在干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一说吗(眼睛看东西。小女孩在看书。…) (2)出示第二幅图:小女孩在干什么她用什么在闻花的香味用完整的句子表达。(鼓励层次较好的孩子从多个角度说句子,说完整) 4、认一认,描一描。 复习笔画“一”。 在书上认真描画。 三、总结全课,提出表扬。 欢快的音乐
学生人手一套生字卡片和图片
P14教学挂图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动手摆一摆:将小黑板上张贴的生字卡片与图片一一对应起来。 2、开火车读一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3、提问:眼睛干什么用的鼻子呢 二、看图说句子,锻炼孩子们完整表达的能力。 1、出示P15第一幅图: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用什么看书完整说一说:我用眼睛看书。 2、出示第二幅图:小男孩又在看什么指导孩子说“图画”,完整表达句子。“我用眼睛看图片。” 3、表演:谁来眼看书的小男孩谁来模仿看图片的小男孩指导学生表演。 你们能互相说说你们在干什么吗 指导说句子:我用眼睛看书。 你用眼睛看图画。 4、出示第三幅图,指导观察,看懂画面,引导说句子。 5、出示第三幅图,观察图画,看懂意思,引导说句子。 6、表演,指导孩子用不同的人称说句子。 一个孩子表演闻花香,一个孩子表演闻酸味,教师采访:请问你在干什么(引导回答:我用鼻子闻花香) 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引导回答:他用鼻子闻蒜味。) 座位上的各位同学,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7、同时出示四幅图,看图和同桌或好朋友说一说。 8、指名说句子,反复练习。 三、总结全课,提出表扬,布置作业。 将P15图片下的四个句子反复练读。
P15四幅教学挂图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新知。 1、开火车读词语。 2、练习表达:看图说句子。(注重对中重度智障孩子的个别辅导。) 3、出示小黑板: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读句子。 二、分层次考察,激励学生进取。 1、分层确定考察内容 A级考察内容: (1)听:能听懂老师说的词和句子,正确指认。 (2)说:知道眼睛鼻子的作用,能看图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达。 (3)读:正确认读词语卡片和相应的句子。 (4)写:认识笔画“一”并工整书写。 B级考察内容。 (1)听:能听懂老师说的词和句子,正确指认。 (2)说:知道眼睛鼻子的作用,能看图基本表达清楚意思。 (3)读:能图文对照正确认读词语卡片。 (4)写:认识笔画“一”并工整书写。 2、对学生一一进行考察,注重考察过程中的个别辅导,重在让孩子掌握知识。 3、根据考察情况,表扬激励先进,确定个别辅导对象。 三、鼓励孩子进行语文学习自主评价,体验学习的快乐。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享受学习过程,快乐学习。师生共同完成P16页的评价表。 词语卡片 小黑板 考察内容准备 生活语文学习评价表、笑脸贴纸若干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耳朵 嘴巴》。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指认)五官(耳朵 嘴巴)的名称。 2、能认识写有“耳朵 嘴巴”的生字卡片并能将图片与生字卡片配对。 3、认读课本中的三个词语(耳朵 嘴巴 声音);学习笔画“”。 4、能至少说出两句以上表示耳朵、嘴巴作用的简单句子。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会读课本中的三个词语:嘴巴、耳朵、声音;认识笔画“一竖并正确书写;能至少说出两句以上表示耳朵嘴巴作用的简单句子。
分层辅导要求:A、了解耳朵、嘴巴的作用,会读词语,会说句子。B、能指认说出耳朵嘴巴的名称,知道其作用,认读词语。C能指认耳朵嘴巴并了解作用。
教学方法与形式:直观教学 课时分配:四课时(目标1、2一课时、目标2、3一课时、目标4一课时、复习考察与评价一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读儿歌,带领孩子指认:眼睛\鼻子 学生边读儿歌边指认:小小手指点点,我的眼睛在这里…… 眼睛干什么用鼻子呢启发孩子回答。 2、导入,揭示课题。 二、认识耳朵 1、敲铃鼓:孩子们,你听到了什么用什么听到的 2、出示“耳朵”的图片与对应的生字卡片 看图片,认识生字:耳朵 3、指一指:我们的耳朵在哪里我们有几个耳朵 出示句子:我有两只耳朵。(带读句子,指导学生说完整) 4、游戏,听一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我听到了—— 出示句子,读句说句:耳朵能听声音。 三、认识嘴巴 1、指认,学习词语。 2、了解嘴巴的作用。学习句子:嘴巴能唱歌。 3、聪明的孩子,你知道嘴巴还有什么作用吗 四、练习巩固。 1、教师逐一贴出图片:谁能找出生字卡片并将卡片贴在相对应的图片下面(贴对了的小朋友请他当小老师带读) 2、多种方式读词语。 3、游戏:读儿歌,指认耳朵、鼻子。 五、开心游戏。 这节课,孩子们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讲解游戏规则) 2、师生一起玩,重在教师示范: 小小手指点点,我的耳朵在这里…… 3、同桌互玩:小小手指点点,你的嘴巴在这里…… 4、总结下课。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儿歌,指认“嘴巴”“耳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孩子们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 师生合唱《两只老虎》。 2、什么唱出了美妙的歌什么听到了美妙的歌声 出示:耳朵能听声音。 嘴巴能唱歌。 学生随着教师反复练读两句话,读通顺,读流利。 谁能说说耳朵、嘴巴还能干什么 3、学习笔画“竖” 指导观察,认识笔画竖“ ”。 (1)教师示范书写“”,带孩子认读 。 (2)汉字里很多字都有笔画竖,比如“耳”、“听”,等黑板上的哪些字有笔画竖 (3)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写“”。 二、游戏:摘苹果 将写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东西”、“声音”的多个苹果型卡片贴在大苹果树上,鼓励孩子将认识的词语卡片摘下来大声读一读。 四、总结全课,提出表扬。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