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白鲸的多层象征意义

合集下载

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白鲸中的象征意义白鲸中的象征意义【篇一:白鲸中的象征意义】摘要:《白鲸》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经典巨著,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一。

作者寓事于理,寄托深意,透射深刻哲理,平叙中揭示人生真谛,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和命运的独特反思。

文章分析了作品中主要角色白鲸莫比??迪克、船长亚哈伯和捕鲸船裴廓德的象征意义。

捕鲸船裴廓德象征人类生存的舞台;象征执著探寻自然界奥秘的美国精神;象征着人类敌视自然的必然命运;象征着灭亡;船长亚哈伯既是人类本质中邪恶的象征,又是人类反抗命运的象征;白鲸莫比??迪克是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自然的象征,而它的白色象征了纯洁和无辜。

对作品中主要角色象征意义的探析,有助于映现作品高超的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揭示其深刻的主题: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探索了解自然,敌对、反抗自然必将导致灭亡。

中国论文网 /5/view-1907536.htm关键词:白鲸;主要角色;象征意义一、引言《白鲸》(moby dick)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的代表作, 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巨著,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一。

故事描述的是一场人同自然和命运相抗争的恶梦:亚哈伯(ahab)船长指挥的裴廓德(pequod)捕鲸船远航追杀白鲸莫比??迪克,最后船毁人亡、同归于尽。

作者寓事于理,寄托深意,透射深刻哲理,平叙中揭示人生真谛,展现了作家对人类文明和命运的独特反思。

文章分析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白鲸莫比??迪克、船长亚哈伯和捕鲸船裴廓德的象征意义。

捕鲸船裴廓德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它代表人类生存的舞台;象征执著探寻自然界奥秘的美国精神;代表原始文化的一叶方舟;象征基督教对其他“落后”文化的统治之地;又由于裴廓德取自被灭绝的美国土著印第安部落之名,因而它还象征人类的邪恶世界必遭毁灭的命运。

裴廓德的船名本身就象征着灭亡;全体船员的最终灭亡,象征着人类敌视自然的必然命运; 然而,小说中更为隐秘微妙的复杂象征主要体现在白鲸莫比??迪克和船长亚哈伯这两个形象身上。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第一篇:《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浅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老人与海》和《热爱生命》的生态比较通过姚木兰和斯嘉丽形象的对比看中西文化的异同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翻译腔成因浅探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意识《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飘》中斯嘉丽的主要性格特征浅析英雄精神的回归—浅析《雨王汉德森》的主题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为什么穷人会愤怒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透过霍尔顿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代际关系美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所隐含的美国社会文化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西习语的来源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商标词翻译的本土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究餐具的起源、内涵及发展趋势论《紫色》中的女权主义论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分析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马尔福的嫉妒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言语交际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对《变形记》中异化现象的分析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探析《雾都孤儿》中作者的乐观主义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英语商务演讲的技巧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s in Emily Bront’s Wuthering Heights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灿烂千阳》中女性人物的忍耐,斗争和重生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95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99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苔丝女性悲剧的性格因素学生不同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浅谈英汉人体部位的隐喻《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人物分析从跨文化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从感观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F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反偶像的偶像”乔治奥威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128 基于质量准则的英语修辞分析《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小说《蓝色城堡》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142 动物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从《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别样的美丽——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无处不在的哥特式风格《飘》中斯嘉丽人物性格分析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论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151 《到灯塔去》中的两性主义—抵达人类和谐的完美道路152 论《德伯家苔丝》中安吉尔行为的合理性153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154 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15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命运分析156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157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158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艺术特色159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160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161 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162 自我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必由之路163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164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65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166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167 《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168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169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17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171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172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73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nu Translation in View of Dietary Cultural Diversity 174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175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76 耐克公司Ps营销策略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启示177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178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179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180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181 论《劝导》中女性角色的地位182 A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Movie Title Translation183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184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85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18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体现18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88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189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190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191 对话中语用意义的理论视角192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193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194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 Psycho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96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197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198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199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200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第二篇:论《白鲸》的多层象征意义论《白鲸》的多层象征意义汉语言文学4班黎云霄 201006424425摘要: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无数文学家、评论家解读该作品,他们的切入点各不相同,而象征手法是其中重要一项,对于作品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鲸论文象征手法论文:小议《白鲸》中的“象征手法”

白鲸论文象征手法论文:小议《白鲸》中的“象征手法”

白鲸论文象征手法论文:小议《白鲸》中的“象征手法”摘要:长篇小说《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其意象之丰富,内容之驳杂,思想之幽深为作者赢得了极高的文学地位。

当代评论家都认为这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深受《圣经》的影响,充满了象征和寓意(symbol and moral)。

本文将对文中各个要素的象征意义作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白鲸;赫尔曼·麦尔维尔;象征手法《白鲸》是梅尔维尔最杰出的作品,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性著作。

这部小说曾一度被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大潮所淹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后,当新时代的人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时,这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就像深埋于古墓中的珠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如今它已成为世界文坛公认的伟大杰作,被誉为“时代的镜子”和“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伊恩·乌斯比.《50部美国小说》)。

《白鲸》是一部融戏剧、冒险、哲理、研究于一体的鸿篇巨制。

依托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发达、物质进步的时代背景,作者将艺术视角伸向了艰辛险阻、财源丰厚的捕鲸业,以沉郁瑰奇的笔触讲述了亚哈船长指挥下的“裴廓德号”捕鲸船远航追杀白鲸最后与之同归于尽的海洋历险故事。

在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中,作者寓事于理,寄托深意,或讲历史,谈宗教,或赞自然,论哲学,闲聊中透射深刻哲理,平叙中揭示人生真谛,不但为航海、鲸鱼、捕鲸业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且展现了作家对人类文明和命运的独特反思。

一、裴考德号的象征意义显然,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的。

首先,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

裴考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在美国被白人殖民者占领以后,许多本土的印第安人部落和种族在和白人殖民者的冲突中被消灭了。

裴考德就是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了的种族。

赫尔曼·麦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捕鲸船,象征着它必定灭亡的悲惨下场。

白鲸 的文学解析

 白鲸 的文学解析

白鲸的文学解析白鲸的文学解析白鲸,是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部伟大作品,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19世纪捕鲸业为背景,讲述了船长亚哈追逐一只白色巨鲸的故事。

然而,除了表面上的冒险和刺激,白鲸在文学上更有深远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对白鲸进行文学解析,探究其在象征主义、人性和宿命等方面的意义。

一、象征主义的体现白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整部小说最主要的象征物之一。

首先,白鲸代表了宇宙的奥秘和力量的象征。

它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无法企及的神秘性,被亚哈视为与上帝对抗的存在,象征着人与宇宙间的不可逾越的冲突。

其次,白鲸还代表了人类无法征服的自然力量。

亚哈对白鲸的追逐是对自然界的挑战和征服的企图,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对自身潜能和命运不断追求的体现。

二、人性的探讨白鲸在小说中还用以深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复杂性。

通过亚哈对白鲸的执着追逐,梅尔维尔展现了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和冲击力。

亚哈投身于对白鲸的追逐,为了满足自己对力量和胜利的渴望,不顾船员的安全和船的毁灭。

这种对欲望的盲目追求使亚哈成为一个病态的人物,同样也揭示了人性中贪婪和自私的一面。

三、宿命的思考白鲸亦让人思考命运和宿命的力量。

亚哈追逐白鲸的决心和坚持,表明了他相信自己有与白鲸交战的宿命。

此外,整个故事中注定的决定性和悲剧性结局也在提醒着人们,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作者通过这样的安排,探讨了人类面对宿命时的挣扎和无奈。

四、结构上的独特之处除了上述主题的探究,白鲸在结构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小说以多线程的方式展开,交织了亚哈追逐白鲸的故事和其他船员们的人生经历。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还给予了读者多角度来审视人性、命运和宇宙的原动力。

同时,小说结构上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形式的创新和探索。

综上所述,白鲸是一部丰富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象征主义的运用,它展示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类无法征服的自然力量;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它揭示了人类对欲望的无限膨胀和自私贪婪的一面;通过对宿命的思考,它让人们思索命运与宿命的力量;通过结构上的独特安排,它挑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读者多角度的审视和思考。

论《莫比·迪克》中的多层象征意义

论《莫比·迪克》中的多层象征意义

出悦耳的动人的美妙的歌声。作者选取 白色作为
鲸 的 颜色也 是 有 目的 的 。白色象 征着 纯洁 和无辜 。
作者认为 自然是很安静 、很和平的 、 很友善的 ,
投稿 日期 :2 1 —0 — 6 0 8 0 0 作者简介 :宋艳华 ( 7一)女,汉族 ,呼伦 贝尔学院外 国语 学院讲 师。 研 究方向:英 美文学及综合英语。 1 98
关键词:《 比 ・ 莫 迪克》 白鲸) ;《 ) ;象征意义
中图分 类 号 :I0 . 16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0 -6 1 (0 0 5 0 5— 3 0 94 0 2 1 )0 — 04 0
引言
《 白鲸 》是梅尔维尔最杰出的作品 ,是美 国 文学 中的一部经典性著作 。小说叙述一位名叫阿

白鲸 的多 层 象 征意义

莫 比 ・ 克这条大 自鲸在不同的人眼里具有 迪
不 同 的象 征 意义 。
他复仇的对象 ,是他不共戴天的敌人。因为他 的 条腿被这条大白鲸给咬掉了 ,所 以他发誓有一 天要捕住它 ,杀了它来满足他 的复仇愿望 。阿哈 比船长认为 白鲸就是它征服的对 象 ,他认为世界 上没有他征服不 了的鲸 鱼。他憎恨莫比 ・ 克为 迪 世间一切 “ 恶”的化身 它是一切最让他狂怒和
宋艳 华
( 呼伦 贝尔学院外 国语学 院 内蒙古 海拉 尔

010 ) 208
要 : 莫比 ・ 迪克》又名 ( 《 白鲸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赫 尔曼 ・ 麦尔维 尔运用了多层象征
意义.小说 中的白鲸有着多层 象征意义,船长阿哈 比,这艘船皮 阅德号,及航海本身都具有各 自
的象征 意 义 。这种 写 作手 法在 当时美 国文 学界 也 具有 巨大 的影 响 力 .

美国文学作品《白鲸》的象征意义

美国文学作品《白鲸》的象征意义

白鲸的象征意义1. 小说以白色的鲸鱼命名,白色本身就有给人以琢磨不清,它有着“雪山一样的背峰”,“它突击的时候,表现那种无以伦比的充满机智的阴险”。

它无处不在,并且会在同一时间出现不同的地方,“连魔鬼本人也领悟不了它的真相”。

它是不朽的,人们的铁叉对它毫无伤害,它身上插遍了铁枪头,却还能安然无恙地游来游去。

“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力量,进而它又被人们理解为世间一切“邪恶”的化身。

2. 白鲸出没诡异、难以捕捉,也象征了不可知的上帝,“在它那硕大柔和的头顶,由于它那无法言传的沉思默想而挂着一顶雾气重重的华盖,而这种雾气…你有时看得到又被…彩虹耀得光辉灿烂,仿佛上天已经批准了它的思想似的。

”白鲸作为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对抗着人类的认知,体现出人往往只看到表面肤浅的东西,看不到背后的实质。

3. 白鲸还是大自然的化身。

其象征意义在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必将被大自然所埋葬。

4. 从社会角度来看,白鲸象征着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者对立的力量,捕鲸对于船员而言是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劳动剥削。

白鲸的象征是具有多重性。

人物亚哈船长的象征意义1. 亚哈为了报私仇,一意孤行,无视船员的安危,而且他利用船长之职,对水手们进行威逼利诱,最后使船员们葬身海底,亚哈此时成了邪恶的象征。

2. 亚哈又是一个敢于抗争,坚毅顽强,英勇的英雄。

亚哈追击白鲸,从深层次上看,它要打败的是一种邪恶的代表,那么此时亚哈船长成了战胜自然的代表。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反映美国精神的史诗,体现了美国进行的民族精神,亚哈象征着这种精神代表。

3. 从社会角度看,亚哈还代表着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代表着那些不顾一切掠夺大自然的狂徒。

因此,亚哈的象征意义也具有多重性。

亚哈追击白鲸的象征意义1. 如果白鲸是自然的象征,而船长则是黑暗的资本主义代表,此时亚哈追逐白鲸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过程,这种结局必然遭到自然的谴责。

《白鲸》象征意义的解读

《白鲸》象征意义的解读

《⽩鲸》象征意义的解读2019-09-17摘要:《⽩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经典⼩说之⼀。

这部⼩说蕴含许多象征意义,本⽂主要分析了船长亚哈、⽩鲸莫⽐狄克和捕鲸船裴廓德号的象征意义,旨在让读者对《⽩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鲸》莫⽐狄克象征意义⼀、引⾔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说家之⼀,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齐名。

梅尔维尔⾝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梅尔维尔的价值才被美国⽂学界发现,其中他的《⽩鲸》(Moby Dick)被英国作家⽑姆认为是世界⼗⼤⽂学名著之⼀。

梅尔维尔被誉为美国的“莎⼠⽐亚”。

美国当代⽂学批评家昂利·霍德华说:“有多少深深卷⼊⼈⽣⽭盾,并且敏感的⾜以卷⼊⼀件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盾中的读者,这部书就有多少种含义。

要给这部书硬加上准确的、正统的、权威性的意义,就等于摧毁本书活⽣⽣的持久性、也摧毁了它带给读者的激动,⽽这种持久性暗⽰性和刺激性正是这部⼩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是梅尔维尔⽂学技巧的精髓。

”⼆、《⽩鲸》内容简介《⽩鲸》讲述了具有40余年捕鲸经验的船长亚哈(Ahab)带领船员乘着“裴廓德号(Pequod)”捕鲸船追击⽩鲸(Moby Dick)的故事。

船长亚哈⼀次在与⼀群鲸鱼搏⽃时,不慎被⼀条凶猛的⽩⾊鲸鱼咬掉了⼀条腿,这条躯体庞⼤的⽩⾊鲸鱼被⽔⼿们称为“莫⽐狄克”(Moby Dick)。

船长为了报仇雪恨,决定不惜⼀切代价捕杀莫⽐狄克。

他凭着经验和直觉判断出了莫⽐狄克的位置并率领船员长途航⾏,沿途穿越了⼤西洋、印度洋等,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很多返航的捕鲸船,对⽅都极⼒劝阻亚哈放弃捕鲸计划,因为⽩鲸凶狠,伤亡会很惨重。

但是,亚哈毫不动摇,坚决要捕杀莫⽐狄克。

尽管裴廓德号船遭到风暴造成的严重损坏,但是亚哈要求船员继续前进,终于历经艰难险阻,找到了莫⽐狄克。

麦尔维尔《白鲸》的象征意义

麦尔维尔《白鲸》的象征意义

外国文学麦尔维尔《白鲸》的象征意义张晓慧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麦尔维尔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其代表作《白鲸》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宗教意义等。

它之所以能够赢得众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深邃的象征意义。

本文通过对白鲸“莫比迪克”、船长埃哈伯、捕鲸船披谷德号象征意义的描述,对他们各自命运的解读,从而阐释《白鲸》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无穷的内涵,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著作。

关键词:象征意义;莫比迪克;埃哈伯;披谷德号《白鲸》可以成为震惊世界的经典著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十分丰富且深邃的象征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麦尔维尔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可谓是出神入化,作品中许多意象都被赋予了象征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且韵味深远。

白鲸“莫比迪克”、船长埃哈伯以及捕鲸船“披谷德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这座象征大厦中的三根支柱。

一、白鲸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白鲸莫比迪克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象征物,他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无论是哪一种象征意义,都可以找到支持这个观点的依据,正是白鲸的这种复杂的象征意义,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性和意蕴。

(一)上帝的象征《白鲸》以一个名叫以实玛利的男人自述,通过他来讲述发生在捕鲸船“披谷德号”上的故事。

捕鲸船船长埃哈伯率领他的船员们追捕一头体型硕大而神秘莫测的白色抹香鲸——“莫比迪克”,人与白鲸展开了殊死搏斗。

麦尔维尔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深信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与权威。

莫比迪克的皮肤是白色的,他喷出的水柱也是白色的。

白色,代表着纯净,会赋予一些事物以王者的气质,甚至在宗教中,白色也被用来象征神灵的白璧无瑕和无上权力。

在大海上,关于莫比迪克的传说是精彩神秘的,莫比迪克的力量是巨大而神秘莫测的,他释放出的无穷威力令人胆战心惊。

象征着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及不可侵犯的神力。

(二)大自然的象征又或者说,莫比迪克象征着具有神秘力量的大自然。

莫比迪克生活在海洋里,宇宙初始,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可以说人类是大海孕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白鲸的多层象征意义
摘要: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无数文学家,评论家写文章解读该作品,他们的切入点各不相同,而象征手法是其中重要一项,对于作品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剖析了作品中的人物亚哈,白鲸莫比·迪克,及航船裴廓德号及海洋的象征意义,和主题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名著。

关键词:白鲸;象征意义;
《白鲸》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发表于1851年的一部小说,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受到了出奇的冷落。

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惊奇地发现,这是一部文学史上少有的杰作,它的深刻与伟大可以和任何一部名著相媲美。

其实,《白鲸》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条鲸鱼和一个船长的故事。

莫比、迪克是一条凶猛无比的白鲸,它横行海上多年,曾使无数捕鲸船和水手命丧大海,成了许多航海者心中恐惧的妖魔;亚哈是一艘船的船长,在一次与白鲸的遭遇中,他被咬掉一条腿,为了复仇,他网罗了一群冒险者,开始在茫茫大海中搜捕白鲸行动。

经过多年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白鲸,经过六天六夜的激烈搏斗,虽然命中白鲸,可是,亚哈本人及其他水手、捕鲸船也都粉身碎骨,同归于尽。

《白鲸》的确代表了梅尔维尔的艺术顶峰。

《白鲸》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作品,小说的风格奇异多变,主题多解,最主要的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19世纪美国小说最多用的象征手法。

一、白鲸奠比·迪克的象征意义
莫比·迪克是一条带有传奇色彩的白色巨鲸,小说就以这条巨鲸的名字命名。

“异教徒水手”把它收稿当成海怪,疯子迦百列把它当成镇教神的化身,亚哈把它当作自己的仇敌,以实玛利则认为它代表着残酷的空虚和宇宙的浩阔。

自鲸莫比·迪克天生使人畏惧,它常常在大海里翻腾,施展出可怕的暴力,它曾使无数的捕鲸者藏身大海。

它无处不在,并且会在同一时间里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人们的铁叉对它毫无伤害,它身上插遍了铁枪头,却还能安然无恙地游来游去。

“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力量,进而它又被人们理解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凡是一切最使人狂怒和痛苦的事情,一切足以搅起事务的残渣的东西,一切附有恶念的真理,一切使人焦头烂额的东西,一切有关生命思想的额神秘而又不可思议的鬼神邪说,一切的邪恶等等,都是莫比·迪克的明显化身。

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白鲸的象征意义,这白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象征着那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者相对立的那种力量。

正如批评家安妮特·鲁宾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由于要在船上提取并储存油脂,捕鲸船实际上就成为一座流动的工厂。

它是一种将现代企业与极权的君主制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白鲸这个尚不被理解而又威力无穷的怪物,实际上是作者对资本主义强大的生产力既感到不可理解又感到恐惧不安的心理的真实反映。

也表现出他对处在这一变动时代的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他们处境的深切同情。

白鲸同时又是上帝神力的象征,“在它那硕大柔和的头顶,由于它那无法言传的沉思默想而挂着一顶雾气重重的华盖,而这种雾气⋯⋯你有时看得到又被⋯⋯彩虹耀得光辉灿烂,仿佛上天已经批准了它的思想似的。

”白鲸还是大自然的化身。

这样,小说的象征意义在于表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必将被大自然所埋葬。

白鲸的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像白鲸身上那“雪白的异常的前额,”“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一样叫人难以琢磨,它既代表着高洁安宁,又代表着恐怖邪恶,或者它干脆就是矛盾冲突的化身。

二、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
亚哈船长是白鲸的对立面,他又象征着什么呢?首先,亚哈为了报私仇,一意孤行,无视船东们的利益,置船员们的生死于不顾,并且,他充分利用自己作为船长的职权,对水手们进行威逼利诱,最后使所有船员(一人除外)都葬身海底。

这时,亚哈成了比白鲸还要邪恶的魔王。

但是同时,亚哈又是一个敢于反抗神明,反对习俗常规,坚毅无畏,百折不回,英勇善战,经验丰富的船长。

他跟可怕的大海斗争了四十年,他遭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是他永远不会被击败。

这也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圣地亚戈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败。

作品中亚哈自己也印证了这句话:“我要走遍合恩角⋯⋯走遍挪威的旋涡流,走遍地狱的火坑去追击到它后,这才散手。

”表面上,亚哈追击的是白鲸,但更深层次上,它要打败的是一种邪恶的化身。

此时亚哈成了人类挑战自然,战胜自的代表。

另外,亚哈还代表着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代表着那些不顾一切掠夺大自然的狂徒。

所以,亚哈的象征意义和白鲸一样,不是唯一的或者绝对的,其性格是多重的,矛盾的,其象征意义也是复杂的,难以把握的。

在它身上,善与恶并存,美与丑共在。

它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它对大自然的反叛必然招致灭亡,而社会从一开始就已使亚哈成了精神上,肉体上的受害者和畸形人。

他自杀性的自我表现和反叛社会的疯狂行为,原本是社会对他彻底孤立的必然结果。

亚哈的悲剧具有及其深刻而又恢弘的意义。

三、航船裴阔德号和海洋的象征意义
在《白鲸》中,裴阔德号航船是来自陆地的力量,海洋则代表着自然,他们之间的对立比较也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航船裴阔德代表的陆地是有限的,但是相对海洋来说它是安逸舒适的;而海洋是元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它象征着凶险。

同时水是生命之源,因此海洋在这里也代表着深奥难测
的命运。

船与海代表着人类所必须面对的生活,象征着必须要面对人生途中的凶险,人们才能获得对生活的充分理解。

陆地的封闭自足需要打破,到海洋上冒险求知,遵循自然规律,人们才能都把握命运。

只有在精神上,在理智上冲出有限的疆界人们才能获得新知;但是同时,出海冒险又剥夺了人生的安乐。

在作品中,麦尔维尔不惜点穿事物的象征意义,让读者不得不面对小说的深层寓意:“海洋与陆地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前者的奇迹必能给后者带来好运呢?当难以想象的恐怖降临到希伯莱人身上的时候,可拉一伙人脚下富有魔力的地面就张开大嘴,把他们给永远吞噬了;那富有生命的海洋天天都以同样的方式把船只和水手给吞没了。

”陆地虽然安逸,但是却被恐惧包围;海洋虽然凶险,但人们却可以找到奇迹。

这也许就是海洋与陆地被赋予的意义。

四、主题的象征意义
《白鲸》的主题具有多重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要看我们对于白鲸和亚哈的理解而定。

如果说白鲸是邪恶的象征,那么此时,亚哈就是人类的英雄,他追击自鲸的过程就是人类对于邪恶的挑战,对于厄运的不屈服。

而亚哈的永不放弃也正是人类面对邪恶时,所具有的不屈的斗争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白鲸是大自然的象征,而亚哈则代表着黑暗的资本主义,那么此时亚哈对于白鲸的追击就是人类无节制掠夺大自然的过程,他及其船员最后的死亡命运就是大自然的复仇。

人虽然可以观察世界,或者对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量,但是从根本上说,他不能左右或征服自然。

人只要不冒失地自取灭亡,大自然便乐于让他平静地生活。

现阶段最主要有这两种理解。

《自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被湮没之后终于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因为我们面对着更加复杂,更加无法把握,无法逃避的世界,我们就更能体味到《白鲸》的象征意义和这部小说的价值。

就像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一样,《白鲸》散发着象征与寓言的意味。

这些象征手法贯穿小说始终,它们像闪烁着寓意与思想、哲理的光链,映现出作品的题旨与美学价值。

这些象征手法开掘、深化了作品的主体意蕴,充实、升华了作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曹庸译.白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李希曾.《白鲸》的象征意义
[3]胡宗锋编.英美文学精要问答修订版.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
[4]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5]田芳.论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中的象征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