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复习题 (1)

合集下载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复习题,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复习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 C )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A、法律法规B、文化修养C、职业活动D、政策规定2.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 A )。

A、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B、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C、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D、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3. 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 D )。

A、态度温和、说话缓慢B、严肃认真、有问必答C、快速问答、简单明了D、语气平和、热情友好4.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5. 世界上第一部( A )的作者是陆羽。

A、茶书B、经书C、史书D、道书6. ( D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A、汉代B、元代C、宋代D、唐代7.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D )色。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8. 制作乌龙茶的鲜叶原料大都是采摘( D )。

A、幼嫩芽叶B、单芽C、老叶D、已成熟的对口芽叶9. 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 C )。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黄,叶底暗褐10.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内质的( D )来看。

A、汤色B、叶底C、品种D、香气滋味11. 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B、不同茶叶产地煮水温度不同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D、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需时间不同12. 150mL的绿茶标准审评杯,审评茶时投绿茶茶量( D )。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是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2、茶谚:茶谚是社会上流传的简单通俗易记而又富有哲理地反映出茶叶生产、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一些富有经验和道理的固定俗话(语句)。

3、茶叶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4、茶政: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5、茶法:是指历代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法令。

6、禅茶一味: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

指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从而在饮茶过程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

与禅宗的静心、自悟相似相通。

7、茶道:茶道指的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理念通。

即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

8、温润泡:指的是置茶后冲入沸水,随即将茶汤倒出的过程。

9、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的专用茶。

10、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11、品尝:是指茶叶评审中赏形、闻香、观色、品味的过程。

12、无公害茶:指的是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或夹杂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茶叶产品。

13、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无污染、纯天然茶叶。

14、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15、茶具:亦称茶器或茗器。

通指人们在泡茶、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茶道“四谛”为(A )。

茶文化复习题答案

茶文化复习题答案

茶文化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茶、咖啡、可可2. 药用、饮用3. 巴蜀4. 荼5. 陆羽、《茶经》6. 江南茶区、华南茶区7. 散茶、砖茶8. 龙井茶、碧螺春9. 色绿、形美、明前茶、雨前茶10. 祁门红茶、英德红茶11. 福建、橙黄、金黄12. 君山银针13. 普洱茶14. 茉莉花茶、玫瑰花茶15. 茶包式16. 氨基酸、多元酚类17. 仁、德18. 中庸之道、廉耻中和19. 通夜不眠、帮助消化20. 玻璃杯冲泡法二.选择题BBDBC DCABA DABCC三、名词解释1. 茶文化——就是以茶为主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从中体现了一定物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 保健茶——健茶以茶为主,配有适量中药,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并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料3.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4. 茶艺——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四、简答题1.唐代茶文化兴盛的原因是什么?答:(1)唐代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2)唐政府颁布“禁酒令”,进一步促进茶文化传播;(3)唐代饮茶的兴盛与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我国传统茶叶主要有哪六大类,请列举一例?答:主要是绿茶(龙井茶)、红茶(祁门红茶)、黄茶(君山银针)、乌龙茶(武夷岩茶)、黑茶(普洱茶)、白茶(安吉白茶)六大类3. 名茶必须具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1)必须具有独特的风格。

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

(2)必须具有商品的属性。

名茶作为一种商品,要有一定的产量、良好的品质,并且在流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3)必须被社会承认。

4. 茶叶香气的由来?答:刚采下来的茶叶并无芳香,只有青草气,在加工过程中,青草气味不断的挥发,大部份都散失了,而具有芳香的物质,由于一般沸点较高,所以被保留下来,因此制成成品茶叶就具有香味了。

(完整版)中国茶文化复习题

(完整版)中国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经》是世界第一本系统论述茶的书,《茶经》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确立,陆羽是现代茶学学科体系的创始人。

❖许次纾的《茶疏》被誉为“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宋代茶业、茶道的发展情况、茶叶的特点和当时茶事的各个方面。

❖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斗茶图卷》❖明代画家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斗茶:品评茶叶质量高低和比试点茶技艺高下的一种茶艺。

茶树适生条件♣喜酸怕碱:茶树喜酸性土壤,pH4.5~6.5,土壤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

♣喜光怕晒:漫射光下生长良好,高山出好茶、遮荫。

♣喜暖怕寒:生长起点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30℃。

♣喜湿怕涝:年降雨量1000~1500mm;月降雨量100mm以上。

♣♣国家茶区分为4个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基本茶类包括由鲜叶经过各种传统工艺方法的初加工及精加工后而成的所有茶叶。

♣对这些茶叶,按其初加工工艺方法的不同以及品质不同,可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青茶)与红茶。

♣茶叶按发酵程度不同来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茶叶按薰花种类来分类可以分为素茶和花茶。

♣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青茶:冻顶乌龙安溪铁观音♣红茶:祁门红茶♣君山银针苏州茉莉花茶♣黑茶:云南普洱茶♣“鱼叶黄金”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庐山云雾茶号称“香理、味厚、色翠、汤情”四绝。

♣中国名优茶中属于绿茶类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和黄山毛峰。

♣绿茶加工工艺分为绿茶初制加工工艺和绿茶精制加工工艺。

♣绿茶初制加工工艺是由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切)、干燥组成。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自古以来,茶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中国西周时期,当时茶被用作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饮品,并在唐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宋代时,茶文化进一步推广,茶具和茶礼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二、不同种类的茶1. 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之一,其加工过程相对简单,不经发酵。

绿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2. 黄茶: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它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茶叶的类型。

3. 白茶:白茶是一种较为精细的茶,它的叶子经过轻微的处理,不经过发酵。

白茶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适合喜欢淡雅口感的人群。

4. 红茶: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它的茶叶呈现出红褐色,口感浓郁并带有甜味。

5. 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它的发酵程度较高,茶叶外观扭曲呈现特殊形状。

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茶客的喜爱。

三、茶与文化传统1. 茶道:茶道是一种将制茶、泡茶和品茶过程进行艺术化的传统茶文化。

它强调泡茶的仪式感和独特的茶具,在日本特别受到推崇。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体验到茶的价值和审美意义。

2. 文人茶室:文人茶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形式。

古代文人喜欢在茶室中饮茶、赏花、听音乐和写作,这种文人茶室渐渐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3. 国际交流:茶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交流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纽带。

四、茶与健康。

世界茶文化试题及答案

世界茶文化试题及答案

世界茶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茶文化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日本D. 英国答案:A2. 以下哪种茶不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A. 绿茶B. 红茶C. 白茶D. 花茶答案:D3. 茶道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泰国答案:B4. 茶马古道是古代哪个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A. 中国B. 印度C. 尼泊尔D. 缅甸答案:A5. 以下哪种茶是发酵茶?A. 龙井B. 铁观音C. 碧螺春D. 普洱答案:D6. 英国下午茶的传统时间是?A. 早上10点B. 下午3点C. 晚上7点D. 午夜12点答案:B7. 茶艺表演中,茶具的摆放顺序是?A. 从左到右B. 从右到左C. 从上到下D. 从下到上答案:B8. 以下哪种茶具是泡茶时不需要的?A. 茶壶B. 茶杯C. 茶盘D. 茶巾答案:C9. 茶道中的“和敬清寂”是指?A. 和谐、尊敬、清洁、寂静B. 和谐、尊敬、清洁、热闹C. 和谐、尊敬、混乱、寂静D. 和谐、尊敬、清洁、喧哗答案:A10. 茶道中“一期一会”的意义是什么?A. 每次茶会都是唯一的B. 每次茶会都有相同的主题C. 每次茶会都有相同的客人D. 每次茶会都有相同的茶具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唐朝2. 茶道中的“茶室”在日本被称为______。

答案:茶席3. 茶道中的“茶点”通常是指______。

答案:和果子4. 茶道中的“茶道六艺”包括插花、挂画、点茶、烧香、______和______。

答案:茶道礼仪、茶道服装5. 茶道中的“茶道四宝”包括茶壶、茶杯、茶盘和______。

答案:茶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茶道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答案:茶道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茶道文化更加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茶艺和茶道哲学。

2. 描述一下英国下午茶的特点。

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复习题(一)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2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括号中。

)1.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明代B.宋代C.唐代D.汉代2.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A.明代B.清代C.元代D.汉代3.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4.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朝廷诏令B.社会鼎盛C.民间时尚D.文化进步5.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A.粗、散、末、饼茶B.绿、白、粗、散茶C.青、红、末、饼茶D.黑、黄、散、粗茶6.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A.香味、滋味B.汤色、汤花C.叶片、叶底D.汤稠、汤散7.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A.蔡襄B.赵佶C.丁谓D.陆羽8. 点茶法是()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B.清代C.宋代D.唐代9. 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A.明代B.清代C.宋代D.唐代10. 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11.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A.潮汕和漳泉B.泸苏和京津C.绍杭和温宁D.莆仙和榕延1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13.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B.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C.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D.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14.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1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

A.增进品质B.提高香气C.加速变质D.促进物质转化1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脂质反应1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复习题名词解释:1.茶文化:人们在种茶、制茶、品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

2.茶艺:冲泡一壶茶的技艺和品饮一杯茶的艺术。

既有物质的层面又有精神的内容,表现为茶艺的冲泡技术与品饮艺术。

3.茶道:人们在制茶、品茶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享受与感悟到的人生哲理,表现为品饮者精神世界的升华。

基础知识题:101. 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干壶”的主要目的是( B )。

A、给茶壶降温B、避免壶底水滴落杯中C、抑制茶香散发D、保持茶壶温度102. 将乐擂茶常在配料中加一些淡竹叶、金银花,其作用是( A )。

A、清热解暑B、预防感冒C、治疗肠炎D、增加擂茶的香味103. 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

A、一苦二回味三甜B、一甜二苦三回味C、一甜二回味三苦D、一苦二甜三回味104. 制作500ml的冰茶,置茶量约需( D )。

A、2~3gB、8~9gC、10~12gD、16~18g 105. 用红碎茶冲泡调饮红茶时,用水量一般以每克茶( D )为宜。

A、10~20m lB、30~40mlC、50~60mlD、70~80ml 106. 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D )分钟为宜。

A、15~20B、10~15C、5~10D、3~5 107. 白兰地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 B )。

A、茶与白兰地一起煮沸B、茶汤过滤,再加少量白兰地C、茶与白兰地一起冲泡饮用D、白兰地冲泡茶叶108. 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 C )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

A、民间文艺汇演B、每日早朝C、喜庆宴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109. 清代文人茶艺的代表人物有:周高起、( C )、张潮等。

A、朱权B、唐伯虎C、李渔D、文征明110. 文人茶艺对室内品茗环境要求以( B )为摆设。

A、文房四宝B、书、花、香、石、文具C、梅、兰、竹、菊D、简洁、朴素的家具111. 在寺庙僧侣中流行的禅师茶艺倡导( B )的禅宗文化思想。

A、“宁静空无”B、“静省序净”C、“俭清和静”D、“吃茶去”112. 禅师茶艺中( D )的禅宗文化思想的倡导者是泰山降魔师。

A、“以茶修行”B、“茶禅一味”C、“以茶修身”D、“以茶禅定”113. 宗教茶艺的特点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特殊,茶具古朴典雅,以“天人合一”( D )为宗旨,并讲究修养心性,以茶释道。

A、“客来敬茶”B、“推广茶文化”C、提高茶艺D、“茶禅一味”114. 当顾客提出要重新泡一壶茶时,顾客属于信息沟通过程四要素中的( B )。

A、信息通道B、信息发送者C、信息接受者D、信息115. 从心理学基本知识来看,茶艺师与宾客的交流特点是( D )。

A、非直接交往和非语言交往B、直接交往和非语言交往C、非直接交往和语言交往D、直接交往和言语交往116. 顾客接待的10个基本环节是:待机、接触、出样、( D )、开票、收找、包扎、递交、送别。

A、演示、比较B、试饮、比较C、冲泡、品饮D、展示、介绍117. 在商品、服务的成交阶段,茶艺师应注意的六点是:协助挑选、补充说明、( B )、仔细包装、帮助搬运、致以谢忱。

A、一边聊天一边结算B、算帐准确C、将精力集中到新顾客的接待上D、对顾客的意见不需再重视118. 在旅游活动中,( D )是中外游客特别是海外华侨、港澳台胞走访亲友的重要礼品。

A、玻璃器皿B、瓷器C、民族服装D、茶具119. 无公害茶对环境的要求,主要指标为( A )A.空气质量,土壤中重量金属含量,灌溉水的质量 B.空气含氧量,土壤中土层深度,有无灌溉条件 C.空气中CO2含量,土壤呈酸性,有无水源可利用 D.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周边树木多120. 漫画中的茶事内容常具有言简意赅、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特色,以( B )的作品最为著名,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茶店一角》等。

A.李叔同B.丰子恺C.老舍D.吴三明121. 北宋诗人梅尧臣名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其紫泥是指:( A )A.紫砂壶 B.白瓷壶 C.建盏 D.影青茶盏122. 清代茶叶已齐全( C )。

A、七大茶类B、两大茶类C、六大茶类D、五大茶类123. 宋代( C )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A、龙团茶B、栗粒茶C、北苑贡茶D、蜡面茶124. 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D )。

A、早生早采的特性B、晚生迟采的特性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D、性状和特性125.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 B )的黑茶类等,共六大茶类。

A、重发酵B、后发酵C、轻发酵D、全发酵126. “红茶”的英文是( B )A. Green tea,B. Black tea,C. Oolong tea,D. Yellow tea127. 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一致,碗容量为( D )。

A、160mlB、180mlC、190mlD、200ml128.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D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B、陆羽《茶经》C、陆羽《茶谱》D、王褒《僮约》129. ( C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B、玉书煨C、盖碗D、茶荷130. 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D )茶叶。

A、白茶B、花茶C、沱茶D、名优绿茶131. 100℃水温对冲泡( D )茶叶最适宜A、龙井茶B、碧螺春C、黄山毛峰D、铁观音132. 以下说法中,品茶与喝茶的相同点是( C ).A、对泡茶意境的讲究B、对泡茶水质的讲究C、对冲泡茶的方法一致D、对茶的色香味的讲究133. 法国人饮用的茶叶及采用的品饮方式因人而异,以饮用( A )的人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

A、红茶B、绿茶C、)花茶D、白茶134. 她正忙着, 汉译英是( A ),please call back later。

A、She is busy now.B、She is bussing now.C、I am busy.D、She is waiting now.135. 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是( B )A. 和敬清寂B.和敬俭真C.廉美和敬D.和敬美真136. ( C )的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具有特殊“岩韵”,汤色橙黄清澈。

A、铁观音B、黄金桂C、武夷水仙D、单丛乌龙茶137. 凤凰单枞香型因各名枞树形、叶形不同而各有差异,香气清醇浓郁具有自然兰花清香的,称为( A )。

A、芝兰香单枞B、铁观音C、黄金桂D、武夷水仙138. 白茶的香气特点是( C )。

A、陈香B、蜜香C、毫香D、花香139. 明代的董翰、赵梁、元锡、时朋号称制壶“( B )”。

A、四元老B、四名家C、四高手D、四大家140. ( A )喝茶的茶具是木头雕刻的小碗,称“贡碗”,木碗花纹细腻,造型美观,具有散热慢的特点。

A、藏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苗族141. 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若琛杯”是指精细的( B )。

A、紫砂小品茗杯B、白色小瓷杯C、青色小瓷杯D、黑釉小瓷杯142.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 D )程序。

A、烫杯B、烘茶C、候汤D、品茶143. 茶叶冲泡程序中,“温润泡”的目的是( B )。

A、抑制香气的溢出B、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C、减少内含物的溶出D、保持茶壶的色泽144. 台湾“吃茶流”的主要精神中“( B )” 是指通过修习茶艺来净化心灵,培养淡泊的人生观。

A、和B、净C、序D、美145. 台湾“吃茶流” 一般采用( B )泡法,理念清晰,动作简捷,较易掌握。

A、大壶B、小壶C、玻璃杯D、盖杯146. 冰茶的原料以( C )为主,还可根据个人爱好添加牛奶或柠檬等不同配料。

A、茶叶和盐B、薄荷和糖C、茶叶和糖D、薄荷和盐147. 冰茶的原料茶,常用的以红碎茶为主,主要目的是便于( B )。

A、茶汤温度降低B、茶汁快速浸出C、降低茶汤浓度D、清洗148. ( A )的调料主要有牛奶、柠檬、蜂蜜、白兰地等。

A、调饮红茶B、清饮红茶C、清饮花茶D、调饮花茶149. 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 D )。

A、观看汤色B、增加茶汤浓度C、打捞添加物D、调匀茶汤150. ( D )倡导“以茶悟道”。

A、荣西禅师B、隐元禅师C、皎然D、赵州从谂禅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