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生活化

合集下载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引言概述:《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古代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书籍,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养生指南。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一、坚持平衡的原则1.1 阴阳平衡:《易经》中的阴阳哲学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1.2 阴阳互补:《易经》中的阴阳互补原则告诉我们,惟独在相互补充中才干达到平衡。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注重饮食的阴阳平衡,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阴气,适量摄入肉类来补充阳气。

1.3 阴阳调和:《易经》中的阴阳调和原则告诉我们,惟独在阴阳相互调和的状态下,才干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注重调整身心的阴阳平衡,如通过冥想、太极等练习来调和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

二、顺应自然的法则2.1 顺应四时:《易经》中的四象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遵循着四季轮回的规律。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如春季宜清肝利胆,夏季宜清热解暑,秋季宜润燥养肺,冬季宜温补肾气。

2.2 顺应五行:《易经》中的五行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相互影响。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五行的相互关系,如通过食物的五味搭配来调理身体,如咸味补肾、酸味收敛、苦味清热等。

2.3 顺应阴阳:《易经》中的阴阳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阴阳的变化,如根据个人体质的阴阳属性来调整饮食和运动方式。

三、修炼身心的方法3.1 内观修炼:《易经》中的内观修炼法告诉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在养生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静坐等方法进行内观修炼,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3.2 调节呼吸:《易经》中的呼吸调节法告诉我们,通过调节呼吸可以调整身心的状态。

易经64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

易经64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

易经64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易经的日常用法:其实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64个怎么办。

64卦为我们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磨掉幼稚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很幼稚,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

说明他(她)不懂事理,不辩是非,不通达。

说重一点就是他(她)很傻。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要找聪慧者,要找我们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等待是一种智慧。

等待是一种积蓄。

等待是一种信念。

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

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

易经中的农业与农民生活智慧

易经中的农业与农民生活智慧

易经中的农业与农民生活智慧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用智慧打造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而在古代中国,易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也蕴含了丰富的农业智慧。

本文将探讨易经中的农业与农民生活智慧。

1. 易经中的农业智慧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生产活动,而易经对于农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易经中的八卦象征了天地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和变化,其中有许多涉及农业的智慧。

1.1 天地合一的观念易经中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在农业中,农民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来进行种植,才能获得丰收的结果。

例如,根据易经的理念,农民可以通过观察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1.2 循环往复的道理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象征了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变化。

其中,大量的卦中都含有“循环往复”的意味。

这启示了农民要根据季节和物候现象来进行农业生产。

例如,在春季播种,夏季浇水和施肥,秋季收割,冬季休耕,这种循环往复的农业经营方式正是易经中所倡导的。

2. 易经中的农民生活智慧除了农业智慧之外,易经还蕴含了许多与农民生活相关的智慧。

农民是社会中最直接与自然接触的群体,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活困境时,通过运用易经中的智慧,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2.1 知行合一的原则易经中强调“知行合一”的原则,即知道应该做什么,同时付诸于行动。

在农民生活中,他们需要根据农忙与闲暇的时机,灵活调整日常生活。

农忙时他们要全力投入农业生产,而闲暇时则可以利用时间进行生活修养、社交和充电等,这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生活的方式正是易经所倡导的。

2.2 患难见真情的理念易经中的卦象中,有许多都是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农民在困境中时,易经教导他们要与亲朋好友相互扶持,共同渡过难关。

这种患难见真情的理念在农民社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民互帮互助,共同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活困境。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易经》的现代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巨著的《易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首,和《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六经,被誉为群经之首。

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人生哲学等等。

它的理论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很多领域,是中国文化的总汇,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风水、建筑、医学、气功都有指导意义。

现在《易经》还被引用在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学、现代决策学等现代学科上。

本文结合科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实例具体阐述《易经》的现代应用。

首先,科学方面,许多现代科学家利用《易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因受《易经》太极图启发,发现了二进制数学,成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世界大哲学家黑格尔,正是受《易经》的阴阳学说影响创造了正反合哲学原理。

据说,杨振宁是在西南联大念书时,学习了《易经》课程,正是《易经》的阴阳学说促使他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创造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宙不守恒定律。

此外利用《易经》取得科技成就的还有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英国科学学李约瑟…… 其次,管理学方面,许多学者通过对《易经》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理论。

其中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的中国管理理论奋斗目标,并身体力行。

1987年8月,他在某某发表了:《C理论走出中国管理自己的天空》一文,创立了《易经》哲学为主体思想的C理论架构,并形成了一整套《易经》管理系统理论。

成中英认为:管理决策者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的力量,叫做中心土,黄土的土。

易经涣卦中的健康生活与养生之道

易经涣卦中的健康生活与养生之道

易经涣卦中的健康生活与养生之道易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是一部具有博大精深思想的典籍。

其中,涣卦是易经八卦中的一卦,也被广泛解读为涵盖健康生活与养生之道的象征。

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易经涣卦中的健康生活与养生之道。

涣卦以水为象征,象征着清凉、滋润和生命的源泉。

在健康生活中,饮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水是人体组成的主要成分,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这是涣卦中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涣卦还涵盖了养生之道。

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通过保持身心健康来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涣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养生的线索。

首先,涣卦强调了保持身心的平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

因此,保持身心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其次,涣卦提醒我们注意饮食的健康。

在养生中,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避免过度饮食和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选择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谷物等,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

此外,涣卦还告诉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养生的一部分。

通过锻炼身体,我们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除了身体健康,涣卦还指引我们关注心灵的健康。

心灵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注重修炼内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保持身心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在易经涣卦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环境和健康的含义。

涣卦中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提醒我们保护环境和水资源,关注环境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

易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易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的主要内容是八卦和六十四卦,通过这些符号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考方式。

易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的预测功能上,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易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易经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变化无常等观念,这些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强调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人们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易经强调阴阳平衡,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保持平衡。

这种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生活中,人们需要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个人和社会的平衡等等。

这种平衡观念对人们的健康、幸福和成功都有重要的影响。

易经强调变化无常,意味着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需要适应变化。

这种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变化是常态,人们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学会变通、创新和适应。

这种变化观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易经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易经的哲学思想还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易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人们需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赢。

这种价值观念对人们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重要的要求。

易经强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人们需要关注社会、贡献社会、回报社会。

这种价值观念对人们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的公益事业和社会治理提出了重要的要求。

易经强调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人们需要关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

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

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结报告鞠曦各位代表、各位学者: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9月10日至13日在甲骨文的故乡、易都安阳隆重召开。

大会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作为大会承办单位的安阳周易研究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使这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

本次大会到会的学者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澳门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到会学者四百余位,其中海外学者一百六十余位。

本次大会收到论文二百余篇,收入大会论文集一百六十四篇,其中易理类八十篇、象数类八十四篇,分“易理”和“象数”两本论文集出版。

大会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委派我对本次大会进行学术总结。

本学术总结报告是在通读大会论文集的基础上,根据论文的学术思想,结合大会发言,以当前国际、国内易学研究水平为参照系,概括这次大会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本学术总结如果存在什么问题、错误或不周到地方,由我个人负责。

各位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历史脚步留下了它极为沉重的印迹。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的步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推动着思想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历史性的思考。

反思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其本质性上取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这一复兴则来源于文化本体的忧患意识,源于这一文化的丰厚的底蕴,源于其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显然,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易经》显示出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魅力,《易经》由此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厚重的思想资源,形成当代经久不息的《易》学热潮。

人类的文化发展史表明,虽然建构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但是,就其本质性而言,其承诺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两个价值取向。

这就是说,以文化问题的理路关照问题本身,无非是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理性思考及文化样式。

易经与家庭和谐应用易经的原理促进家庭和谐与平衡

易经与家庭和谐应用易经的原理促进家庭和谐与平衡

易经与家庭和谐应用易经的原理促进家庭和谐与平衡易经与家庭和谐:应用易经的原理促进家庭和谐与平衡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家庭的和谐与平衡对于每个成员的幸福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压力和挑战,家庭和谐往往面临着许多困难。

幸运的是,易经作为一种古老而深奥的智慧,提供了一些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本文将探讨易经在家庭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易经的原理来增进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一、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万物之始”。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阴阳”和“五行”理论。

阴阳代表着宇宙中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如太阳和月亮、男性和女性等。

五行则代表着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包括木、火、土、金、水。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相互作用而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易经在家庭中的应用1. 了解家庭成员的性格和特点易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这些特点受到了阴阳和五行的影响。

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性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彼此,减少冲突和误解。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属于“木”性格,那么他们可能更加热情和积极,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合作来增进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2. 平衡家庭中的阴阳能量易经认为,家庭中的和谐与平衡取决于阴阳能量的平衡。

如果家庭中的阴阳能量失衡,就会导致家庭的不和谐和冲突。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应用易经的原理来平衡家庭中的阴阳能量。

例如,如果家庭中的气氛过于紧张和压抑,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阳性的元素,如鲜花、音乐或笑声,来调节气氛,增进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3. 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和修养易经认为,家庭成员的品德和修养对于家庭的和谐与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易经的原理,我们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和修养,从而增进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例如,易经强调“仁者爱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家庭成员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来建立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經與生活
一、中國人不可不懂易經:
1、英國近代史學家湯恩比,曾經預言:「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
是美國人的世紀,而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中國人的哲學以易經陰
陽為基本,所以未來在廿一世紀中國人以儒學、易經可以帶領整個全世界。


2、成中英博士:歐美經濟工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大家在尋
求一個平衡和諧的人生,尋找心理、生理的寧靜和諧,所以追求東方的智慧
之學─易經。

3、易經能夠廣泛的、正面的去觀察一個全面的宇宙,找到一個深刻的、宇宙變
化的哲學
4、中國人在比較溫和的文化環境下,有更深一層的機會認識宇宙,創造一個人
與宇宙交互感應的人文世界,周易哲學就是人跟宇宙的一個密切認識的交流(成中英博士: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際易經學會會長,夏威夷大學教授)
5、世界正流行五熱:中文熱、數學熱、中國功夫熱、針灸熱、易經(洛杉磯醫
學兼哲學博士林子洪博士所說)
二、淵遠流長且歷久不衰的文化:
1、繫辭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
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
萬物之情。

2、伏羲氏6400年前,龍馬負圖,作河圖,闡五行,畫八卦(伏羲氏一劃開天)
3、大禹4100年前,神龜負圖,作洛書,魔方陣(換方),洪範九疇,劃天下為九

4、周文王3100年前,文王被拘羑里七年而演周易、做卦辭;周公作爻辭,孔
子贊易:彖辭上下、象辭上下、序卦上下、繫辭、說卦、雜卦、文言,合成
十翼
三、易經的形成:
1、序卦傳:有太極然後有乾坤,有乾坤然後天地之位定焉。

2、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3、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即夏易、殷易、周易
4、連山易(神農所作):夏朝乃經過一段艱辛的開山闢野的努力而建立,大禹治
水三過其門而不入,故夏朝含有山野文化的特質,以艮卦為首
5、歸藏易(黃帝所作):殷商時期人們開始定居,發展農業文明,建立家庭邦城
制度,土地是非常重要的資產,故歸藏易以坤卦為首
6、周易:融合了夏朝、商朝的文化,歷經文王羑里七年的困厄,周公制禮作樂,
提倡天尊地卑乾坤定位,尊父系社會。

孔子曰:「吾從周」
四、易經對生活的啟示:
1、以簡御繁: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
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則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2、完美的平衡(圓圖)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
十四卦
3、對待與互補(五行的生剋制化)
4、中心與四方(顯仁藏智,專業分工)
5、變是不變的真理(六十四卦卦序)
6、時位與立場(六位成章):
a、內、外卦的關係;此、彼的互動;現在、未來;近、遠
b、天道、人道、地道
c、初、二、三、四、五、上
d、初不及,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凶,五多功,上過與
e、陰、陽;剛、柔
f、元士、大夫、三公、諸侯、天子、宗廟
g、潛、田、君子、或、元、亢
h、本、貞、利、亨、元、末
7、人際關係(承、乘、應、比)
a、承:下爻對上爻的關係:如初承二、二承三、三承四、四承五、五承上,
例: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上合志也
b、乘:上爻對下爻的關係:如二乘初、三乘二、四乘三、五乘四、上乘五,
例:比:六二之難,乘剛也
c、應:呼應。

1.上下卦爻之剛柔相應 2.五陰應一陽師:剛中而應 3.
五陽應一陰小畜:柔得中而上下應之 4.上下卦先後天同位,其性相
應同人、大有
d、比:比並。

性質相同的兩爻在一起臨,初九:咸臨,貞吉。

九二:咸
臨,吉无不利
五、易是什麼:
1、易經以最簡單的圖像,將天地間的真理,與世間事物的變化與運用,作最完
整的敘述
2、易:1蜥蜴:隨時而變;2日月:陰陽、天地;3日勿:宇宙的真理及天地間
萬物
3、易有三義:不易、簡易、變易,涵蓋理氣數象。

不易:永恆不變者,即太極,
宇宙之本體也。

簡易:陰陽始現,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變易: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4、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之至易包含天下之至難
5、道德經: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6、易有太極:道生一也。

至道不可知,故以太極表之“○”包含了天地所有道
理與萬物
六、太極生兩儀:
1、清靜經:夫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易大傳:一陰一陽之謂道
2、兩儀即陰與陽:天地、日夜、男女、善惡、上下、黑白,世間所有事物都兩
者並存
3、兩儀:對立又相互依存,相剋又相生。

道德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
相傾
七、兩儀生四象:
1、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粗理→細理)表達世間的事物,陽不全是陽,聽懂不
代表完全懂,知道不一定全知,同意但不是沒有意見
2、陽生陰,陰生陽:天地生生不息的真理,冬天盡頭春天到(老陰生少陽),夏
天盡了秋天來(老陽生少陰)
八、四象生八卦:
1、先天八卦:陽氣順行(乾兌離震)、陰氣逆行(巽坎艮坤),陽長陰消,陰長陽
消,與太極圖相配,乃天地生成之貌
2、先天八卦圓圖,相對位置形成三陽三陰對稱和諧的圖案
3、文王演出後天八卦,天地之大用,因之而彰顯
4、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
言乎艮
九、八八六十四卦:
1、將完整的圓(太極)作六十四等分,將天下事理,以六十四個不同的角度作敘

2、文王聖人安排周易六十四卦,正描繪著人生起承轉合的過程
3、六十四卦可推演出人生追求桃花源境的十五個過程(大至開行、明學養悟、
修進辦得、保信成)
十、三百八十四爻(六位成章):
1、爻的位置表達著身分與立場、代表時機與年月、代表事情的過程與成熟度
2、表達相互間的關係(承乘應比)、表現陰陽剛柔(得位與居中)
十一、結語:理者天地宇宙間應用無礙之真理,常而不變,居中而運作自如;氣數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則與過程,變而有常,隨機顯現;象者天地宇宙間所有萬物的形態及應用,事象之萬殊也。

聖者明理,不受氣數與萬殊所惑,依理而行先機而發,智者明白變化之常態,見機而作運用得當,愚者不明理不循氣數之變化,徒逞個人之所好,失機而悔終至身敗名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