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 精准训练十三 借助语境,巧用标志,答好断句题

合集下载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语境组合三道题,联系语境,逐一击破——语境组合三道题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语境组合三道题,联系语境,逐一击破——语境组合三道题

针对提升一语境组合三道题,联系语境,逐一击破——语境组合三道题从2018年开始,全国卷三套试题中,17、18、19三道题以组合题形式出现,2018年分别考查病句、词语使用、补写句子。

2019年又有新变化:2019年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2018年只考查成语的形式,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②由单独设题考查变为隐形考查,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隐形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三道题在每套试卷中的先后次序不固定,更多的还是根据所选语言材料及试题先后顺序对学生答题的提示和影响来考虑的,考查内容有变化,只要适合这种形式考查,无论哪个考点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考查,但一般限于三道题。

“文段组合型语用题”中的三个题目之间的解题信息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词语题的解答与其他两个题目没有关系。

同理,另外两题亦然。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在速读文段初步把握文意之后,还是要按照常规思路一类题一类题分开来解,且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排除法。

一、近义词语快解“三步骤”——定句提取细比对,快速排除定答案在语段中,因为有特定的语境,词语都有某种特定的含义和用法,所以词语的含义与题干的某些信息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比对两者的对应关系,快速排除迷惑项,找出正确的选项。

具体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作答。

(201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项提升专题05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疑难突破)(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项提升专题05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疑难突破)(含解析)

专题5 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答案】D【解析】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

故选D。

2、【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2紧扣文意准确断句学案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2紧扣文意准确断句学案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2紧扣文意准确断句学案紧扣文意,准确断句做题两步骤,精准做选择文言断句是考查考生能否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就成了评判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一要注重积累实词词义.虚词语法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把文意弄通;二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

具体来讲,应该两步走。

步骤一通文意,由易到难,凭语感断句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

这样凭借段落.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抓标志,理语脉,据理而断具体来说,可以抓住以下五种标志名代词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

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考题例释1】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选自张衡传答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对话.引文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一理解文意,借助标志,答好实词、虚词题(含解析)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一理解文意,借助标志,答好实词、虚词题(含解析)

精准训练一 理解文意,借助标志,答好实词、虚词题 练前提示 实词解释题、虚词辨析题一直是浙江卷的保留题目。

关于其题型特点和答题方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两浙观风诗》者,浙之士大夫为佥宪陈公而作也。

古者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则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王者之巡狩,不独陈诗观风而已。

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其事亦大矣哉!陈公起家名进士,自秋官郎擢佥浙皋[注],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而代天子观风于一方,其亦荣且重哉!吁,亦难矣!公之.始至吾浙,适岁之旱,民不聊生。

饥者仰而待哺,悬者..呼而望解;病者呻,郁者怨;……赖公之才,明.知神武,不震不激,抚柔摩剔,以克有济。

期月之间,而饥者饱,悬者解,呻者歌,怨者乐,不平者中;……以公之才器,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节选自王阳明《两浙观风诗》序,有删改)注 皋: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 布:宣告,实施 B .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柄:权力 C .悬者..呼而望解 悬者:受困的人 D .赖公之才,明.知神武 明:清楚 答案 D解析 明:英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吾尝终日而.思矣 B.⎩⎪⎨⎪⎧ 以.观民风作《师说》以.贻之 C.⎩⎪⎨⎪⎧ 公之.始至吾浙句读之.不知 D.⎩⎪⎨⎪⎧ 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吾其.还也答案 B解析B项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A项表承接/表修饰。

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

D项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参考译文《两浙观风诗》一集,是浙江的读书人为佥都御史陈公而编撰的。

古代天子巡守到各诸侯国,就命令太师陈述诗篇,来观察社会风气。

王者的巡守,不单单是陈述诗篇来观察社会风气而已,这是来宣告国家政策,来搞好治理,这个事情意义重大啊!陈公的出身是有名的进士,从秋官郎提拔为浙江佥都御史,掌握着操纵生死荣辱的大权,并且代替天子到一个地方观察民风,多么荣耀和重要!唉,任务多么艰巨啊!陈公刚到我们浙江的时候,正好遇上大旱,民不聊生。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提升练专题十五聚集语境识别标志解答断句题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提升练专题十五聚集语境识别标志解答断句题

[A组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贾敦颐,曹州冤句人。

贞观时,数历州刺史,资廉洁。

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敝甚,羸马绳羁,道上不知其刺史也。

久之,为洛州司马,以公累下狱,太宗贳之,有司执不贳,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

徙瀛州刺史,州濒滹沱、滱二水,岁湓溢,坏室庐,浸洳数百里。

敦颐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

时弟敦实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

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

永徽中,迁洛州。

洛多豪右,占田类逾制,敦颐举没者三千馀顷,以赋贫民,发奸擿伏,下无能欺。

卒于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B.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C.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D.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解析]“曰”后是说的内容,要断开;陈述内容的主语分别是“人”和“吾”,其前要断开;“虽”“况”“遂”为连词,之前须断开。

[答案] D[参考译文]贾敦颐,是曹州冤句人。

贞观年间,(他)多次担任各州刺史,品性廉洁。

(他)入朝任职时,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辆车子,极为破烂,瘦弱的马套着笼头,路上的人都不知道他是刺史。

很长时间后,(贾敦颐)任洛州司马,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下令)赦免他,有关官员坚持不赦免,太宗说:“人谁能没有过错?我只除去那些犯大错的人。

如果全都绳之以法,即便是儿子也有不合父亲心意的,何况臣子侍奉君主呢?”于是(贾敦颐)得到了原谅。

(贾敦颐)迁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两条河,每年河水泛滥,毁坏房屋,淹没数百里。

贾敦颐为此筑立堤坝,河水不能泛滥,百姓(因此)受益。

当时(贾敦顾的)弟弟贾敦实担任(与瀛州相连的)饶阳县的县令,(他)为政清廉,受到官吏和百姓的赞美。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五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五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

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志,答好断句题练前提示浙江卷断句题近年来大都选选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断,内容有很强的议论性,看似很难,实则不难。

在顾及上下文语境(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关联不大)的前提下,一定要结合内部大意,分清人物、人名是前一句的宾语,还是后一句的主语。

像“也”“矣”“哉”这些句末标志词后面一定要断开,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断句。

对仗、排比的句子,句式一致,同位置词性基本相同,是很好的提示。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势之异,圣贤之所以不得同也。

孟子不见王公,而孔子为季氏吏,夫不以势乎哉?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节选自王安石《进说》) 答案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参考译文情势不同,是圣贤不能相同的原因。

孟子不接见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为情势吗?士人进用与否,不是只靠德行与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

可是官员们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

这样一来,士人的进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几乎在于官员们的喜好厌恶而已。

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节选自明·李贽《答耿中丞》)答案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3.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浙江专用)最新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一)语言文字运用

(浙江专用)最新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一)语言文字运用

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限时精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退路,呼啸.(xiào)的岁月会裹挟.(xié)着我们一路向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机遇。

B.没有去过颐高数码城边上的春哥肉蟹煲.(bǎo)的食客,很难以温州顶级老饕.(tāo)自居,店里总是吵吵嚷嚷、人声鼎沸,正印证了“吃美食最好到巷子里找”这句话。

C.细细想来,黑白棋子的对阵中蕴藏.(cánɡ)着无限的趣味,搏弈看似纸上谈兵,却需要思维敏捷,不急不躁(zào)。

D.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fèn)围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飘逸空灵又旖旎.(nǐ)美妙的境界中去。

答案 A解析B项“煲”读bāo。

C项搏—博。

D项“氛”读fē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1917年,我和哥哥经宁波返回家乡(浙江余姚),我们坐的船从上海起航..,我们为了占住舱位,下午五点钟左右就上了船。

水果小贩们成群结队地提了香蕉、苹果和梨上船叫卖。

哥哥要买部分腐败的水果,因为价格比较便宜。

[乙]“不行,”我说,“买水果的钱固然..省了,看医生的钱却多了。

”第二天天亮时,船在宁波靠岸了,码头上的喧嚷声振聋发聩....。

[丙]七、八个脚夫一拥上船拼命地抢夺行李。

一个不留神,你的东西就会不翼而飞....。

我和哥哥好不容易在人丛中挤下跳板,紧紧地盯着脚夫们,唯恐他们提了我们的行李溜之大吉。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航B.固然C.振聋发聩D.不翼而飞答案 C解析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应改为“震耳欲聋”。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答案 C解析第一个顿号应删去。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短板快攻点鉴赏散文语言及表达技巧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短板快攻点鉴赏散文语言及表达技巧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鉴赏散文语言及表达技巧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鉴赏散文语言、表达技巧是高考常考试题,涵盖范围比较广。

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已基本建立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掌握了答题的两个环节,即指出所用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判断不准、切入不全、不会分析表达效果等问题。

因此二轮复习中,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记忆有关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的知识清单,另一方面要在审题答题的各个环节上加强训练,以期实实在在地提高欣赏水平,力争高考中拿到满分。

(2018·石家庄质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神垕①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

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

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

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

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

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

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

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志,答好断句题
练前提示浙江卷断句题近年来大都选选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断,内容有很强的议论性,看似
很难,实则不难。

在顾及上下文语境(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关联不大)的前提下,一定要结
合内部大意,分清人物、人名是前一句的宾语,还是后一句的主语。

像“也”“矣”“哉”
这些句末标志词后面一定要断开,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断句。

对仗、排比的句子,句
式一致,同位置词性基本相同,是很好的提示。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势之异,圣贤之所以不得同也。

孟子不见王公,而孔子为季氏吏,夫不以势乎哉?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节选自王安石《进说》)
答案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参考译文
情势不同,是圣贤不能相同的原因。

孟子不接见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为情势吗?士人进用与否,不是只靠德行与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

可是官员们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

这样一来,士人的进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几乎在于官员们的喜好厌恶而已。

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节选自明·李贽《答耿中丞》)
答案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
3.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迁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 答案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4.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

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节选自清·刘大櫆《海峰先生文集》)
答案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
不为之长叹者也
参考译文
作为人臣却患得患失,那么他们的归宿将是没有什么不去做。

再说假使忧虑得到却果真得到了,忧虑失去却果真没有失去,我也安心我所得到的却让他们不忧虑?于是患得患失,而得失的衡量,最终又不可以靠自我来操纵;我自己能够自得其乐,又何必与那些宦寺亲近呢?这就是我多次再读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的原因啊!5.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

(节选自《阳明传习录》)
答案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参考译文
每天的课程,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之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

有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

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

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

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了。

6.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节选自颜之推《涉务》)
答案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参考译文
至于那些尚书省的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都通晓熟悉官吏的职责,能按时完成当时应该处理好的事情,纵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用鞭杖严厉地监督他们,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

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一样看不到自身的短处。

7.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又自山腰缘葛而前,又过十步许,抵小潭。

小潭上曰西潭流水倾沫成白帘阔可七八尺冉冉下注滑而无声两旁石崖峭立苔蚀藓障时有水珠毵毵[注]滴下。

(选自《历代游记选》,有删改)
注毵毵(sān):形容水滴淅沥而下。

答案小潭上曰西潭/流水倾沫成白帘/阔可七八尺/冉冉下注/滑而无声/两旁石崖峭立/苔蚀藓障/时有水珠毵毵滴下
8.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
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节选自《苏舜钦集·沧浪亭记》)
答案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参考译文
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

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

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的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

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

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9.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观足下十篇之文,信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成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节选自穆修《答乔适书》)
答案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参考译文
阅读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确在古文方面有追求。

(你)来信询问我说:“想要向当今的文章学习,却担心变得浅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学习,却害怕在世上不能够取得功名,学习应该指向什么?”(我)引用韩愈先生的《师说》的观点寻求解惑。

你正值青春年华,怀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

10.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

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选自《国语·越语下》,有删改) 答案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参考译文
三年后,吴王打发他们回国。

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怎样才能做到措施有节制?”范蠡回答说:“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

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养育万物不失时机。

它生长万物,畜养飞禽走兽,然后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

万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以养活人的生命。

时令不到,万物不能勉强生长;人事没有到最终的转折点,也不能勉强完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