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一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价值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文化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只能立足于当代中国去甄别并择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摒弃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消极成分。
这应该成为衡量一切文化遗产的基本坐标。
偏离了它,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要么“食古不化”,要么“喝祖骂宗”。
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
这种复古读经的做法,抹杀了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点,难以适应新的文化需要。
同时,对于历史上的中国,我们更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
但也应看到,今天的中国毕竟是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历了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重构,经历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激荡,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和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和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光大。
所以,它只能“活”在不断的损益中,这恰恰是一种文化的常态。
不然的话,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沦为现代新儒家所焦虑的“木乃伊”或死古董。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和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
譬如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二十四孝”,今天的人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拘泥于模仿它所描述的具体情形,而是借鉴和继承“二十四孝”所体现出来的孝道精神。
不然的话,就难免走向“愚忠愚孝”之类的愚昧。
冯友兰当年所提出的“抽象继承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包含着这层用心的。
道德的具体表征会随着不同民族、不同时代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但道德之为道德的那个“理”,却能纵贯古今中外、超越时空限囿。
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套)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备考资料2020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一第Ι卷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谴责茁壮罢黜咄咄逼人B、拾掇辍学啜泣缀字成文C、委托萎缩倭寇虚以委蛇D、亵渎木牍牛犊买椟还珠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谴责费用脉络惹是生非B、沉浸就绪诙谐老太龙钟C、重叠凌厉愕然有案可稽D、豁达寥廓抉择破釜沉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民族的文化,对名族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的作用②半边残月从西山头落下去,夜晚里显得更加深沉()③飞机从黑夜里也能安全飞行,这最早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A、制约宁静启示B、限制安静启示C、限制宁静启发D、制约安静启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幅画是他早期的习作,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同日而语....B、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可谓洋洋大观....,丰富多彩C、这次县人大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人竟对什么是“法人”,什么是“行政处罚”都不了了...之.。
D、他的草书挥洒自如,遒劲有力,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
A.时下,图案精致、音乐优美、页面时尚的电子喜帖正在都市白领中悄然兴起,蔚然成风。
B.白露时节,气温开始下降,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露珠,凉爽的秋天到来了。
C.这种新研制的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板蓝根、地生黄、广藿香、连翘等配制而成的。
D.由吸烟,酗酒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高血压等疾病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恰当、音节和谐的一项是_____,人人都像塌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接着一声长叹。
①孩子不哭了②狗不叫了③鸡不啼了④女人不笑了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⑨②①④D.②①③④二、(16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2020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山东)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一、国外某摄制组拍摄自然纪录片时,发现有50多只帝企鹅被困在一个比较深的冰坑里。
当时气温极低,被困企鹅非常危险,不久它们将全部被冻死。
消息发布后,一些网友要求摄制组出手拯救那些被困的企鹅。
但摄制组一开始并没有行动。
对此,一些网友表示理解。
但还有一些网友强烈反对,要求摄制组立马出手干涉。
遭受舆论压力的摄制组几经权衡,采取了折中措施——间接干预。
他们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挖了一条斜坡,企鹅很快发现并沿着斜坡走出了冰坑。
读报课上,班上同学针对上面的消息,展开了讨论。
有同学觉得,网友要求干涉是对的,不能对企鹅的死亡无动于衷;也有同学觉得,网友要求干涉是错的,摄制组完全不应该干涉野生动物的行为;还有同学认为,摄制组一般不要主动去干涉,但遇到特殊情况采取间接的干预措施,也是合理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优秀范文】一腔悯世意,千里和谐风苏子有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而观BBC摄制组对帝企鹅们的间接干预,不免生出新语:“一腔悯世意,千里和谐风。
”铲子在冰坑周围挖成的斜坡,是帝企鹅们的求生之路,更是摄制组“间接干预”的智慧之梯。
懂得以变通的思想尊重生命,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顺应自然。
一腔悯世意,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
诚如纪录片《王朝》的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所说:“在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人性会占上风。
”而这也正是他们在危急关头选择间接干预的原因。
中国有禅师宁愿被咬也要拯救溺水的蝎子,日本有高僧在圆寂前叮嘱弟子避免无辜的小动物在火葬时被烧死。
毕淑敏曾经说过:“内心的慈悲和善念,安详澄澈,那是抵达天堂的云梯。
”惟有怀一腔悯世意,善待生命,我们才不愧为直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两眼清明光,遵守规则更要善于变通。
在生机蓬勃的澳大利亚,为了袋鼠的通行可以停运整条公路;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被高高架起的铁路为动物留下了行走的涵洞;在波涛澎湃的长江三峡,中华鲟繁育中心的设立让中华鲟洄游有了栖息之所……公路的改道、飞机的晚点,是为了给羚羊的迁徙、雁群的北归保驾护航。
2020陕西大荔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0陕西大荔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塑造美好心灵,书法应有作为言恭达①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热潮。
在提倡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书法更好地助力大众美育?②纵观历史,无论是王羲之兰亭雅集之乐,颜真卿祭侄文稿之痛,还是苏东坡黄州寒食之叹,都以书法塑造出鲜活的生命形态,传递人文精神,通达传统美学的理想境界。
在品鉴研习古今碑帖、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书法引导人们沉潜到文化深处,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③塑造美好心灵,书家何为?还需以守正为先。
守正之根在于心正。
老子有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于书家而言,便是要回归生命本初的状态,回归常态常容,以平常心和纯粹的求知欲,去探求书艺在历史演进中的本体规律,从中国文化源头追索书法艺术的精神内质、人文理念与历史贡献。
在创作中,书家需遵循本心,认真完成严格的技法程式训练﹣﹣从点画、结体、字理、章法、布白、通势到气韵,然后再进入审美风格的选择与定位,直到彰显作品艺术精神。
④守正之道更在于深研中国书法审美品格,承扬中华美学精神,延续书艺本体的文化命脉。
中和之美一直为历代书家所追慕。
尽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但是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诉求与艺术拓展,均未脱离讲求中和的传统审美准则。
以行草的演变为例,历代书家均取法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又将其与各时期文化进行“基因重组”,为书法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当下,倡导追求中和之美,既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底线的坚守,亦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⑤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美育功能还需在“守正”的基础上“通变”。
守正意味着回归传统,但并不等于复制传统。
一成不变的传统难以表达当今时代的脉动,不能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家终将止步不前。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 ,______ ”对田园风光作了简笔勾勒。
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______ ,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人生路上,有风雨也有晴天,超然物外的苏轼曾就此发出感慨:“______ ,归去,______ 。
”学习中离不开积累。
如果想表达积累对于结果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引用的古诗文名句有:“______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宿业师山房①期丁大②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山房,山中的屋舍。
②丁大:作者友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最后两句用“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
这首诗结尾一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蕴含有见证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琴”也是表达这层含意的一项是______A.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雍陶《韦处士郊居》)B.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C.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
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夜(夕)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
2020高考柳州语文一模试题

2020高考柳州语文一模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本试卷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学界一般认为美学是以美、美的本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
其实,我们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更加宽泛一些,不仅要研究作为审美客体的美,同时要研究审美主体的美感,尤其应该辩证综合地研究主客体之间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并以此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马克思从来不离开人单独地谈论世界的客体性,他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損示了人与世界双向、历史的生成关系,生成“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
同样,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也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
审美主客体,从宏观上说都是人类卖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就个体而言,则是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即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中双向互动、相互生成的。
我们研完美学,不应孤立地研究美的固定本质或者美感的固定本质,而是要研究人和世界之间动态的审美关系。
这个审美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活动,这二者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
比如自然界的美,并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于那里的。
如果离开了人,就没有所谓自然,当然也就无所谓自然的美或不美。
研完审美关系,必然包括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生成。
人类的审美是从无到有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固定不变的。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时,生存都成冋题,根本谈不上什么审美。
美和美感也是从无到有的。
总之,审美的客体和主体都是在审美关系的历史生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人作为“关系”的动物,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和世界之间千丝万绻、各式各样的关系网中。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语文高考模拟语文(一)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
1.B(A,扩大范围,原文是说“大多数读者的喜爱”; C,《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以偏概全,原文是“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2、C“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
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
3、B(A项,“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C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
)
(二)实用类4.C 5.D 6.①“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新颖的形式。
②在校园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与优秀文化亲密接触。
③加强宣传文化理论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文学类
7.B他自己创作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来看,应是他的临场发挥。
8.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
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
(3分);第二人称你,既指小说中的他,又可推及到其他人。
丰富了小说的意蕴,升华了主旨。
(3分)
9.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突出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
(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后文他的最终选择形成反差,引人思考。
(2分)(不必强求与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
10.示例一: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
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
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
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
(6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
(2分)
示例二: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
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
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
(6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
(2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
11.B. 12.A 谥号有褒有贬,周厉王的“厉”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
13.C
“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坐垫(座位)向后拉了一些,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
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14. (1) 过了不久,绛侯(周勃)责怪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
(2)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同坐一辆车呢!”
(计分点:①“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之意;②臣闻……者,……豪英,为判断句;③“汉虽乏人”之意;④独奈何……,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⑤刀锯余人,译为: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
(二古诗歌)
15.B
16.①借景抒情。
借开篇描绘的冷寂画面,表达作者伤春之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②虚实结合(今昔对比)。
由“记得…”引起为虚,与前文所见实景构成对比,表达作者对人生的不尽
感怀。
③以景结情。
“春来底事多阴雨”作者用春来多雨的景物描写为全词作结,使作者的情感抒发更有感染
力,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抒情效果。
(三)名句默写
17.(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樯橹灰飞烟灭,一樽还酹江月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B 19.D 20.C
①从阅读经典的意义目的,对自身的影响、传承文化责任、与时代发展等方面谈。
②结合具体经典作品谈。
21.
(1)传统节日习俗随着社会发展变得越来越淡。
(2)示例一
这一现象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因为一些习俗消失,也会有一些新的习俗出现,抱残守缺,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
示例二.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要正视传统文化被现代文化冲击的现象,倡导全社会重视传统节日重
拾传统文化。
四.22.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