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呼吸道无效
清理呼吸护理计划道无效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化痰药物治疗。
环境管理: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在 50%-70%,避免烟雾及灰尘的刺激。
给予半卧位或侧卧位。
给予病人拍背,鼓励病人咳出痰液。
鼓励病人多饮水。
进食时保持病人坐位或半坐位,防止误吸。
保持病人最合适的姿势以减轻呼吸困难
共1页
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计划
姓 名:
性别:
年龄:
科 室 :
护理致 因:
●痰液过多,痰液粘稠
床 号 :
住院 号:
护理目 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
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
开始时间
保证患者充足摄入,维持体能。
利用手呈杯状快速交替拍击胸壁及扣击需要引流的部位。
遵医嘱吸氧。
鼓励病人有效地深呼吸,咳嗽。
鼓励病人咳嗽,尤其在给与治疗后咳嗽,并教会病人有效的咳嗽技 巧。
护理问题 大全.(精选)

护理问题一、呼吸系统:1、清理呼吸道无效2、清理呼吸道低效3、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4、气体交换受损5、低效型呼吸形态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咯血、窒息、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二、循环系统:1、心输出减少2、组织灌注不足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引起水钠潴留有关5、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6、生活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7、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8、尿潴留:与排尿习惯改变有关9、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三、消化系统: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排便异常3、有误吸的危险4、潜在并发症:体液不足、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ARDS四、泌尿系统: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2、自我形象紊乱:与各种置管、内瘘引起自我形象受损有关3、排尿异常4、潜在并发症:感染、高血压脑病、出血、高血钾、低血钾、左心衰竭、电解质紊乱五、内分泌系统:1、营养失调:高于或低于机体需要量2、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昏迷六、神经系统:1、有误吸的危险2、清理呼吸道无效3、躯体移动障碍4、有受伤的危险5、窒息的危险6、生活自理缺陷7、语言沟通障碍8、舒适的改变:头疼9、潜在并发症:脑疝、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七、其它1、预感性悲哀:与担心预后不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3、体温过高4、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5、焦虑、恐惧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7、躯体移动障碍8、语言交流障碍9、活动无耐力10、有意外受伤的危险11、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维持有效通气功能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④体温调节的护理2、饮食护理3、休息与活动4、药物治疗与护理5、预防感染6、心理护理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word.护理问题一、呼吸系统:1、清理呼吸道无效2、清理呼吸道低效3、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4、气体交换受损5、低效型呼吸形态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7、咯血、窒息、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二、循环系统:1、心输出减少2、组织灌注不足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引起水钠潴留有关5、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6、生活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7、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8、尿潴留:与排尿习惯改变有关9、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三、消化系统: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排便异常3、有误吸的危险4、潜在并发症:体液不足、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ARDS四、泌尿系统: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2、自我形象紊乱:与各种置管、内瘘引起自我形象受损有关3、排尿异常4、潜在并发症:感染、高血压脑病、出血、高血钾、低血钾、左心衰竭、电解质紊乱五、内分泌系统:1、营养失调:高于或低于机体需要量2、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昏迷六、神经系统:1、有误吸的危险2、清理呼吸道无效3、躯体移动障碍4、有受伤的危险5、窒息的危险6、生活自理缺陷7、语言沟通障碍8、舒适的改变:头疼9、潜在并发症:脑疝、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七、其它1、预感性悲哀:与担心预后不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3、体温过高4、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5、焦虑、恐惧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7、躯体移动障碍8、语言交流障碍9、活动无耐力10、有意外受伤的危险11、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维持有效通气功能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④体温调节的护理2、饮食护理3、休息与活动4、药物治疗与护理5、预防感染6、心理护理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护理问题一、呼吸系统:1、清理呼吸道无效2、清理呼吸道低效3、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4、气体交换受损5、低效型呼吸形态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8、咯血、窒息、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二、循环系统:1、心输出减少2、组织灌注不足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引起水钠潴留有关10、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11、生活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12、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13、尿潴留:与排尿习惯改变有关1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三、消化系统: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排便异常3、有误吸的危险4、潜在并发症:体液不足、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ARDS四、泌尿系统: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2、自我形象紊乱:与各种置管、内瘘引起自我形象受损有关5、排尿异常6、潜在并发症:感染、高血压脑病、出血、高血钾、低血钾、左心衰竭、电解质紊乱五、内分泌系统:1、营养失调:高于或低于机体需要量2、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昏迷六、神经系统:1、有误吸的危险2、清理呼吸道无效3、躯体移动障碍4、有受伤的危险5、窒息的危险6、生活自理缺陷7、语言沟通障碍8、舒适的改变:头疼9、潜在并发症:脑疝、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七、其它1、预感性悲哀:与担心预后不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3、体温过高4、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5、焦虑、恐惧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7、躯体移动障碍8、语言交流障碍9、活动无耐力10、有意外受伤的危险11、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维持有效通气功能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④体温调节的护理2、饮食护理3、休息与活动4、药物治疗与护理5、预防感染6、心理护理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护理问题一、呼吸系统:1、清理呼吸道无效2、清理呼吸道低效3、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4、气体交换受损5、低效型呼吸形态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9、咯血、窒息、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二、循环系统:1、心输出减少2、组织灌注不足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引起水钠潴留有关15、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16、生活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17、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18、尿潴留:与排尿习惯改变有关19、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三、消化系统: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排便异常3、有误吸的危险4、潜在并发症:体液不足、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ARDS四、泌尿系统: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2、自我形象紊乱:与各种置管、内瘘引起自我形象受损有关7、排尿异常8、潜在并发症:感染、高血压脑病、出血、高血钾、低血钾、左心衰竭、电解质紊乱五、内分泌系统:1、营养失调:高于或低于机体需要量2、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昏迷六、神经系统:1、有误吸的危险2、清理呼吸道无效3、躯体移动障碍4、有受伤的危险5、窒息的危险6、生活自理缺陷7、语言沟通障碍8、舒适的改变:头疼9、潜在并发症:脑疝、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七、其它1、预感性悲哀:与担心预后不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3、体温过高4、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5、焦虑、恐惧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7、躯体移动障碍8、语言交流障碍9、活动无耐力10、有意外受伤的危险11、知识缺乏word.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维持有效通气功能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④体温调节的护理2、饮食护理3、休息与活动4、药物治疗与护理5、预防感染6、心理护理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病人未掌握有效的排痰方法、年老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掌握有效的咳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1、向病人解释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
2、教会病人掌握正确咳痰方法。
3、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并给予叩背促进排痰。
4、能进食患者嘱其多饮水,已达到稀释痰液的作用
4、遵医嘱予雾化吸入,观察用药效果
护理评价:x年x月x日患者能有效地咳嗽、排痰,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介绍清理呼吸道是一个重要的护理措施,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阻塞和其他呼吸道相关问题的发生。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无效的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无效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替代方法。
无效的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1. 错误的体位正确的体位对于清理呼吸道至关重要。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错误的体位,导致清理呼吸道的效果不佳甚至完全无效。
例如,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可能会导致舌根后坠,进一步阻塞呼吸道。
此外,使用半卧位也可能导致呼吸道清理无效,因为这种体位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
替代方法:正确的体位对于呼吸道清理至关重要。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位,如侧卧位或半侧卧位,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 不正确的清洁方法清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影响呼吸道清理的效果。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不正确的清洁方法,如不合适的清洁工具或不正确的清洁技巧,导致清洁效果不佳。
替代方法:选择适当的清洁工具,如湿润的纱布或海绵,来清洁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
使用正确的清洁技巧,如旋转或横向擦拭,以确保清洁的彻底性。
3. 不正确的吸痰操作吸痰是清理呼吸道的一种常见方法。
然而,不正确的吸痰操作可能导致呼吸道清理无效。
例如,过度插入吸痰管可能导致刺激呼吸道并触发咳嗽反射,反而使情况恶化。
替代方法:在吸痰操作中,确保吸痰管的插入深度适当,并谨慎操作,避免刺激呼吸道。
在吸痰前应用气道湿化剂或盐水溶液进行润滑和湿化,以帮助分泌物的顺利排出。
4. 忽视监测呼吸道情况清理呼吸道后,我们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道情况。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这一重要步骤,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呼吸道相关问题。
替代方法:清理呼吸道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音等。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重新清理呼吸道或通知医护人员。
结论清理呼吸道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护理措施。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无效的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身体滑向床尾。
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
(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2)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
(3)在病人咳嗽全程中进行指导。
5、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6、如果咳嗽无效,必要时吸痰。
7、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预防痰液干燥。
8、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9、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如:下床活动,至少2h翻身一次。
10、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分泌物不能被清除,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11、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注意体位引流的时间应在吃东西后至少间隔1h,以预防误吸。
清理呼吸道无效

.实用文档.一、清理呼吸道无效1、更换卧位,病情允许时予拍背排痰。
2、患者清醒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3、予抬高床头30-45度。
4、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激素,控制感染,减少痰液的生成。
5、遵医嘱使用化痰药,利于痰液排出。
6、必要时使用纤支镜镜下吸痰。
7、留取深部痰标本行细菌学检查,使用敏感抗生素。
二、气体交换障碍1、输血:提高患者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氧浓度。
2、控制出入水量,防止或减轻肺水肿,从而减少肺部渗出。
3、控制感染,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有效吸痰,排出呼吸道痰液。
4、根据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1〕、使用容量控制时---增加潮气量〔2〕、使用压力控制时---增加呼气压力,PEEP。
〔3〕、患者血氧饱和度低、肺泡塌陷,予高PEEP手法肺复张术。
三、感染1、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手消毒。
2、根据病情行细菌培养检查,及时更换使用敏感抗生素。
3、请专家会诊,确定、统一最正确治疗方案。
4、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必要时行血浆置换和肾脏替代治疗,消除炎性因子。
6、必要时行纤支镜检查。
7、做好各根底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皮肤、尿道等部继发感染。
8、做好各管道的护理,防止病菌经穿刺口进入体内。
9、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鼻饲过程中注意患者有无返流现象,防止误吸的发生。
10、完善胸片等各相关辅助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四、皮肤完整性受损1、定时更换卧位,按摩受压部位。
2、使用气垫床水垫,保护受压部位。
3、保持皮肤清洁枯燥。
4、改善全身情况:〔1〕、使用白蛋白,成份血,增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
〔2〕、行脱水、CRRT治疗,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毒素,减低皮肤张力、减少皮肤刺激。
〔3〕、合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使用丙种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
〔5〕、使用镇静剂,利于患者息,减少氧耗。
〔6〕、输成分血,改善凝血功能,减少皮下出血。
〔7〕、穿刺后注意按压方式及时间,防止形成皮下血肿及皮肤瘀紫。
内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汇总

内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汇总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痉挛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功能受损导致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二、急性呼吸道感染1、舒适受损:鼻塞、咽痛、流涕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
5、疼痛:胸痛与咳嗽、气管炎症有关。
三、肺部感染性疾病1、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分泌物多、痰液粘稠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实质炎症,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5、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壁层胸膜有关。
6、潜在并发症:胸腔积液、肺不张、呼吸衰竭。
四、肺脓肿1、体温过高与肺组织感染、坏死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且位置较深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内痰液积聚、肺部感染有关。
4、疼痛:胸痛与炎症波及胸膜有关。
五、支气管扩张症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和无效咳嗽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有关。
3、焦虑与疾病迁延、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痰多、黏稠、不易排出有关。
六、肺结核1、知识缺乏:缺乏结核病治疗的相关知识。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
七、支气管哮喘1、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用药的相关知识。
4、活动无耐力与缺氧、呼吸困难有关。
5、焦虑与哮喘长期存在且反复急性发作有关。
6、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纵膈气肿等。
八、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2、体温过高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
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差异

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差异1. 概述这份文档旨在讨论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和清理呼吸道无效之间的差异。
这些是与呼吸系统功能相关的重要概念。
2. 气体交换异常气体交换异常指的是肺部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常见的气体交换异常包括肺泡通气/血流失调、肺泡通气灌注比例失调和肺间质/弥散障碍等。
3. 低效性呼吸模式低效性呼吸模式是一种不充分的呼吸方式,通常表现为呼吸频率降低和深度减小。
这种呼吸模式可能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呼吸性酸中毒。
低效性呼吸模式常见于某些疾病或病态状态下,例如呼吸抑制和神经肌肉疾患等。
4. 清理呼吸道无效清理呼吸道无效指的是清除或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的能力减弱或丧失。
这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感染和吸入性肺炎等问题。
常见的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原因包括麻醉药物使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和呼吸道感染等。
5. 差异比较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和清理呼吸道无效在概念上存在差异。
- 气体交换异常主要涉及肺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呼吸模式或呼吸道的问题。
- 低效性呼吸模式是特定的呼吸模式,与气体交换异常可能有关,但并不直接指向呼吸道的问题。
- 清理呼吸道无效主要涉及呼吸道通畅性和清除异物或分泌物的能力,而与气体交换或呼吸模式无关。
6. 结论在处理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时,了解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和清理呼吸道无效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
这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与呼吸功能有关的疾病或问题。
以上是对气体交换异常、低效性呼吸模式和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差异的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2] 参考文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理呼吸道无效
1、更换卧位,病情允许时予拍背排痰。
2、患者清醒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3、予抬高床头30-45度。
4、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激素,控制感染,减少痰液的生成。
5、遵医嘱使用化痰药,利于痰液排出。
6、必要时使用纤支镜镜下吸痰。
7、留取深部痰标本行细菌学检查,使用敏感抗生素。
二、气体交换障碍
1、输血:提高患者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氧浓度。
2、控制出入水量,避免或减轻肺水肿,从而减少肺部渗出。
3、控制感染,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有效吸痰,排出呼吸道痰液。
4、根据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
(1)、使用容量控制时---增加潮气量
(2)、使用压力控制时---增加呼气压力,PEEP。
(3)、患者血氧饱和度低、肺泡塌陷,予高PEEP手法肺复张术。
三、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手消毒。
2、根据病情行细菌培养检查,及时更换使用敏感抗生素。
3、请专家会诊,确定、统一最佳治疗方案。
4、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必要时行血浆置换和肾脏替代治疗,消除炎性因子。
6、必要时行纤支镜检查。
7、做好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皮肤、尿道等部继发感染。
8、做好各管道的护理,防止病菌经穿刺口进入体内。
9、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鼻饲过程中注意患者有无返流现象,防止误吸的发生。
10、完善胸片等各相关辅助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四、皮肤完整性受损
1、定时更换卧位,按摩受压部位。
2、使用气垫床水垫,保护受压部位。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改善全身情况:
(1)、使用白蛋白,成份血,增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
(2)、行脱水、CRRT治疗,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毒素,减低皮肤张力、减少皮肤刺激。
(3)、合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使用丙种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
(5)、使用镇静剂,利于患者息,减少氧耗。
(6)、输成分血,改善凝血功能,减少皮下出血。
(7)、穿刺后注意按压方式及时间,避免形成皮下血肿及皮肤瘀紫。
(8)、注意输液途径的合理选择及管道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