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介绍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mu、智能终端连接示意图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mu、智能终端连接示意图
Modbus协议
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通讯协议,用于智能终端 与110kv线路MU之间的数据传输。
3
DNP3协议
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通讯协议,支持智 能终端与主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
04 MU与智能终端的配合工 作
数据采集与传
数据采集
智能终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 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
110kv线路MU
110kv线路MU是智能变电站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110kv线路的运行状态 。通过实时采集线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MU能够及时发现线路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 稳定运行。
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是智能变电站中的另一重要设备,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通过与主站 系统进行通信,智能终端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实施过程与效果
实施过程
在智能变电站中,110kv线路MU和智能终端的连接示意图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确定MU和智能 终端的接口规范和通信协议;其次,根据规范和协议进行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最后,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实现。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MU、智能终端连接示意图,能够实现以下效果: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降低运维成本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能够优化能源分配和调度, 降低能源损耗和排放,有助于实现节 能减排的目标。
降低运维成本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 技术,减少了人工巡检和操作的需求, 降低了运维成本。
110kv线路MU和智能终端的功能
110kv线路MU
作为智能变电站的核心元件之一,线 路MU负责监测和控制110kv线路的 运行状态,包和告警信号,结合故障诊断算法,对故障进 行定位和原因分析。

浅析智能电网中110kV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

浅析智能电网中110kV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

对 关键设备的运 行状况进 行实时监控 , 然后把获得 的数据通 过 网 络 系 统 进 行 收集 、 合 , 后 通 过 对 数据 的 分 析 、 掘 , 到 整 最 挖 达 对 整个 电力 系 统 运 行 的优 化 管 理 。
1 l0 V智能 变 电站 中智能化设 备 的特点 . k 2 1
10 V 智 能 变 电站 中智 能 化 设 备 是 附 加 了智 能 组 件 的 高 1k 压 设 备 , 能 组件 通 过 状 态 感 知 和 指 令 执 行 元 件 , 现 状 态 的 智 实 可 视 化 、 制 的 网 络 化 和 自动 化 , 智 能 化 变 电 站 提 供 最 基 础 控 为 的 功 能 支撑 。 中 1O V智 能 变 电站 中 智 能化 设 备 具有 思 维 判 其 k l 断、 有效执行 、 息交换和准确感知等特 点。另外还具有信息互 信
化 设 备 在 10 V智 能 变 电站 中 的 应用 主要 体现 在 变 压器 、 1k 电抗 器、 断路 器 、 I、 力 电缆 、 压 套 管 等 一 些 设 备 , 些 设 备 要 GS 电 高 这 么故障率相对较高, 要么故障影响较大 , 具有 自检测 的需求 。 另 方 面, 于这些设 备, 对 可用 的 自检 测 技 术 已有 一 定 的 研 究 基 础 和 应 用 经 验 , 备 进 行 智 能 化 应用 的基 本 条 件 。 具
指 导 运 行 和 维 护 , 少 运 行 维 护 人 员 的 工 作 量 , 低 运 行 管 理 减 降 成本 。
1 智 能化设 备在 1 0 V 能变 电站 中的应 用 - 3 1k 智
设 备 在 电 网 中 的重 要 性 、 障 影 响 及 其 发 生 几 率 、 障 是 故 故

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研究

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研究

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研究作者:郭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是连接发电和用电的枢纽。

以某110KV变电站为模型,研究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方案,主要包括主站系统配置方案、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以及对时系统方案。

本文的研究可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配置中图分类号: TM411 文献标识码: A1引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以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

本文研究的技术方案是以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等标准为设计依据。

根据智能电网功能需求、结合通用设计和“两型一化”标准化建设成果,以信息交互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严格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资源节约、造价低廉的原则,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实际工程为模型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配置方案,该变电站总体工程概况如下:主变:两卷变,本期2台。

电气主接线:110kV户内GIS布置,内桥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开关柜安装。

110kV进线3回,PT间隔2个,分段间隔1个。

10kV出线20回,电容器组4台,所用变2台。

2整体技术方案站控层与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设备采用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合并单元通讯规约采用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智能终端采用GOOSE通信协议。

站控层设备、线路、内桥及主变间隔保护和过程层设备采用对时,间隔层常规保护设备采用码对时。

过程层与站控层的独立组网:站控层主要采用双星型100MB电以太网,各小室间交换机通过光纤进行级联;过程层采用单星型光以太网来传输信息。

信息的传输模式:保护装置的跳合闸信号采用光纤点对点方式直接接入就地智能终端;测控装置的开出信息、逻辑互锁信息、断路器机构位置和告警信息以及保护间的闭锁,启动失灵通过GOOSE网络进行传输。

浅谈110KV数字化变电站改造方案

浅谈110KV数字化变电站改造方案
7 9所 示 : —
图 6 刚性 支撑平 面布 置 图
采 购 ,其它 零 部 件 由主 机 厂 和安 装 公 司共 同制 作 ,同 时 安装 公 司在 确 定 回转 支 承 到 货 日期 后进 驻 现 场 开 始 现场 定。 的 准备 工作 。 回转 支 承 到货 根 据设 计 单 位 提 出 的支 前 完成 了两 个准 备 阶段 和 前 承 方 案 图 ,该 安 装 公 司 制作 两 个 大修 阶段 ,回转 支 承 到 了下 述整 体 大修 工 艺 :制造 货 后 即 开始 进 入 大修 第 三 阶 厂 前 期准 备 : 修 前期 准 备 : 段 。仅 仅 一 周左 右 的 时间 即 大 拆 卸 旧 的 回转 支承 :新 回转 完 成 了 大修 第 三 阶段 ,由于 支 承 安装 准 备 :安 装 新 的 回 考 虑 时效 的 问题 ,后 续 阶段 转 支 承 ;回转 支承 上 下 面 与 大 约 用 了 3 左 右开 始正 式 周 转 台法 兰 、 中心柱 法 兰 固定 : 试 车 ,圆满 完 成 回转 支 承更 设 备恢 复 : 备试 车 。 设 换 工作 。 该 方 案 最 终 经 安 装 公 结 束语 司、 主、 业 主机 厂 三 方讨 论 获 该 方案 的顺利 实施 , 取 得通过。 得 了预 想 的 效果 ,解 决 了 圆 4 最终 的更 换过 程 形 料场 底 部 回转 支 承 更换 的 现 场 实 际 的大 修 情 况 : 难 题 ,也 为 设计 部 门后 续 的 前 期准 备 时 间 比较 长 , 由于 改 进提供 了有 效借 鉴 。 回转 支 承订 货 周 期 比较 长 , 在 该详 细 方 案 制定 前 即 开始 通 过 有 限 元分 析 ,可 以 确认 大 修 方案 的支撑 部 件 方 案 可行 ,下 一 步 进人 大 修 工 艺( 回转支 承 拆卸 ) 方案 的确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79)1总则 (81)1.1引言 (81)1.2供方职责 (81)2技术规范要求 (81)2.1使用环境条件 (81)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82)2.3装置功率消耗 (82)2.4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82)2.511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7)2.6110kV线路纵联距离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7)2.7110kV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8)2.8110kV线路电流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8)2.9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89)2.10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89)3试验 (89)3.1工厂试验 (89)3.2系统联调试验 (89)3.3现场试验 (89)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9)4.1技术文件 (89)4.2设计联络会议 (90)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91)4.4质量保证 (91)4.5项目管理 (91)4.6现场服务 (91)4.7售后服务 (91)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92)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1总则1.1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110kV智能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智能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智能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摘要:为满足智能移动变电站的要求,在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选型和布置设计上,应设法降低变电所的高度与宽度,尽可能的减少车辆载重。

同时需要保证变压器的固定基础需要与车辆相连,防止车辆在运行时,导致电压器的震动与移位。

此移动式变电站的工作地点一般为野外作业,因此要主要车载的稳定性。

关键词:110kV;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引言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促使变电站二次设备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微机技术,基于功能重组与完善设计,形成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施设备,从而实现一体化、测量、运行维护的操作管理系统。

随着电力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改造与基地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一体化自动验收系统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智能变电站的监控信息是依据无人值守方式加以收集,其信息量与验收量非常大。

而且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所对应的是用户终端项目,验收明确要求把运行、协调、调度、计量等作为重要前提。

1智能变电站的优势整个变电站的使用过程和其他传统变电站进行比较的话,可以发现,现如今的智能化变电站能够更加多样的、智能的变化。

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变电站进一步地将整个系统内的数据监控、控制以及设备故障录波功能。

数字化的智能化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同时集中了许多智能化的优点,将继电保护、安全设备的相关监控统一于一体。

这一点在以往的变电站中,其中系统的硬件配置核心维护是一个重要的点,另一方面还在于信息的交互环节会存在一些无法进行上传的缺点,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多余的成本浪费。

这些缺点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根据相关的分析结果,可以最终得出智能变电站的结构是“三层双网”结构。

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清晰地分为三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另一方面,双网是站点控制层和处理层的网络,通过它们共享数字信息。

这样分层的主要优点是成功地将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数字化,然后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化的信息,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心 ,并 与 远方 监 控 / 调 度 中心 通 信 。
电流互感器 ;l 1 0 k V母线采用三相 电子式 电压互感器 ;变 压器高压侧 中性点采用单相 电子式 电流互感器 ,低压侧采
用 三相 电子 式 电 流 电 压 互 感 器 ;1 0 k V 母 线 采 用 三 相 常 规
间隔层 由若干二次子系统组成 ,包括保护 、测量 、计
作者简介 : 吴玲 ( 1 9 7 2 一 ) , 电力工程师 , 从 事电 网运 行研 究工作 。
电工技术 l 2 0 1 3 J 4 期 l 1 1
继 电保 护 技 术 ( 4 ) 保 护 装置 配 置 :线 路 间 隔 采 用 保 护 测 控 一 体 化 装
电压互感器 ,各 间隔采用三相常规电流互感器 。 ( 2 ) 合并单元 配置 :l 1 O k V线路 、内桥及母线合并 单 元 由于需要与双套变压器保护配合 ,因此需要双套配置 。 母线合并单元按每两段母线双套配置 ,每套合并单元 含电 压并列功能 。合并单元具备 0 [ ) ( ) S E接 口,通过 内桥智 能
2 智 能 变 电站 继 电保 护 配 置 方 案
典型的 l l 0 k V变电站主接线为高压侧( 1 l 0 k V) 内桥接
收稿 1 3 期: 2 o 1 2 — 1 0 — 2 2
智能终端 ,主变 低压侧 除外 ;对于采 用 常规互 感器 的 间
隔,宜采用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
1 智 能 变 电站 特 点
智能 变 电站 为 开放 式 分层 分 布式 系统 , 由站 控 层 、间
隔层 和过程层构成 ,采用 I E C 6 1 8 5 0通信标准 。其站 内信
息具有共享性 和唯一性 ,可保证故障信息 、远动信息不重

全数字化变电站实施方案(110KV)

全数字化变电站实施方案(110KV)

图2-1-1、110kV数字化变电站结构示意图(GOOSE点对点组网)
图2-1-2、110kV数字化变电站结构示意图(GOOSE交换机组网)此外,若采用区域采样同步(插值同步)方案,则图2-1、图2-2中的采样同步时钟源、采样同步网不存在。

3.3. 校时及采样同步方案
3.3.1. 校时方案
1)监控服务器、运行工作站支持以下方式校时:
l采用SNTP校时。

l来自远动工作站的规约校时。

2)远动工作站支持以下方式校时:
l IRIG-B(DC)校时。

l GPS秒脉冲对时。

l SNTP校时(复用站控层以太网,传输层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l IEEE1588校时(复用站控层以太网,严格按IEEE1588解码)。

l来自调度的规约校时。

3)所有带站控层接口板的装置支持以下方式校时:
l IRIG-B(DC)校时。

l GPS秒脉冲对时。

l SNTP校时(复用站控层以太网,传输层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l IEEE1588校时(复用站控层以太网,严格按IEEE1588解码)。

l来自远动工作站的规约校时。

3.3.2. 采样同步
变电站内的变压器保护、方向距离保护、以及测控计量设备对数据源同步的精度要求为最大为5us(0.1度)。

对于实现不同采集设备的同步,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全站同步时钟源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第1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出线规划9回,本期出线4回,110kV侧均采用一进两 出支接变压器接线方式,本期一进一出支接变压器接线方式,本期 两回进线电源均来自220kV农园站,未来环出至110kV轨交5号线 牵引站。新建线路采用截面为800mm2电缆。
10kV出线采用单母线六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四分段接线 过渡。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四,设计亮点一
优化布局
采用小型化设备,10kV开关柜由常规的空气绝缘改为气体绝缘, 优化平面布置。常规设计的变电站占地面积为963 m2,经过优化后 的占地面积为796 m2。总建筑面积由2406m2降低为1933m2, 减少19.7% 。其中,10kV配电装置室较可研减少面积25.1%。 GIS室较可研减少面积21.5%。接地电阻室较可研减少面积35.8%。 电容器室较可研减少面积45.6%。占地面积较可研减少20%。(可 研为上海常规设计,较国网典型设计已优化过)
上海叶塘110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技术方案介绍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上海叶塘110kV变电站是110/10kV降压变电站,采用户内配 置。主变压器本体与散热器为水平分体布置。主变压器室内的设备 采用户外标准,其余电气设备均采用户内标准。
主变压器规划容量3*50MVA,本期2*50MVA;主变压器电 压等级为110/10kV。
采用小型化设备,降低层高,一层及二层层高由4.8m降低为 4.2m。并外观优化。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五,设计亮点二
层次化保护、一体化监控、统一组网在试点工程中的应用 组建单套单星型以太网络,传输MMS 、GOOSE/SV报文。间
隔层及过程层装置SV/GOOGSE共口,MMS/GOOGSE共口, MMS独立口。站控层交换机与过程层交换机千兆级联, SV/GOOGSE/MMS共网传输。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三,里程碑
上海叶塘110kV变电站 2012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项目。 2012年12月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先后三次组织会议确定其设计 原则和设计方案。 2012年12月21日可研批复。 2013年2月18日通过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对其的初设评审。 2013年2月27日正式开工。 2013年12月15日正式投运。
每台主变压器10kV侧规划装设2组并联电容器,本期#1、#2 号主变压器10kV侧装设(3+5)Mvar电容器。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主要设计原则
一次设备采用智能变压器、智能化GIS设备、10kV充气开关柜,压 缩空间尺寸,较常规110kV变电站降低建筑面积19.7%。110kV采 用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10kV主变进线采用电子式互感 器,10kV其余出线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 全站按无人值班设计,采用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分为就地保护、 站域保护控制及广域保护,三层设备结构,组建统一组网的单套单星 形以太网络,传输MMS 、GOOSE及SV报文。就地线路保护“直采 直跳”;主变保护 “直采直跳”;站域保护采用“网采网跳”。SV、 GOOSE共口传输。 站内配置虚拟电度表系统历史数据虚拟存储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在 线监测系统、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采用层次化保护,配置就地保护、站域控制保护,就地保护“直 采直跳”,站域保护“网采网跳”。就地保护采用多合一装置,并 且就地下放,优化汇控柜布置。明确站域保护功能。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六,设计亮点三电能量历史源自据虚拟存储计量系统 开发基于综合应用服务器和多合一装置的站内虚拟存储技术的
计量系统,以满足上海已有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新一代叶塘110kV变 电站的电能量采集要求,并弥补多合一装置计量功能的部分缺失功 能。
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接入上海电能质量监测网,实现叶塘智能 站的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终端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智能站 电能质量监测积累经验。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七,设计亮点四
电子式互感器在线监测系统及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采用电子互感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全状态监测电子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状态监测装置采用每周波256点及80点采样率,特征 值计算包含序分量计算、变压器差流计算、母线差流计算等;触发 判据包含双A/D不一致判据、采样点单点畸变判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